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第一章 引子

在中国,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只需看他认不认识这个“虢”字。在中国,看一个人懂不懂历史,只需看他知不知道这个“虢”字。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据传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将军带兵打仗,经常拿这个“虢”字考他的士兵,能认识“虢”字的算有文化,可以提拔个班长、排长之类;能说出虢字背后的深度广度的,那可算是“大文化人”了,都会破格提拔重用的。在影视作品里看到他带领他的士兵在月光下,千军万马齐声朗读这个虢字,并在雪地上让士兵们一笔一划写虢字。雪地里留下了无数个不同字体的虢字,这在我军文化史上传为美谈。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为什么王震将军对“虢”字情有独钟呢,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东方》再现了这段历史:王震率部队进军新疆途中,路过陕西宝鸡一个叫“虢镇”的地方。王震不认识“虢”字,部队过了虢镇,王震还在想着这个复杂冷僻的“虢”字,便拿出字典查看。待弄清“虢”字的读音,并知其含义后,王震跳下吉普车,将“虢”写在地上。他问身边的战士们谁认识“虢”字,有的战士说读作hǔ(虎),有的读作cun(寸),王震说自己也是刚认识这个字,他借虢字教育全军将士,今后要建设新疆,建设新中国,必须要学文化。学文化就要先学会虢字这个拦路虎。

第二章 字义

	我是西虢人,是河南孟州西虢镇人,从小看着虢字,读着虢字长大的。

虢,读guó,我总结有十种意思,一是虢字的本义,为双手奋力搏虎或持械击虎的会意兼形声字,与虎搏击。甲骨文的搏虎图案看着很形象。距西虢不远的武桥就出了个当代武松——打虎英雄何广位,我小时候还见过他和他活捉的老虎。历史也很巧合,武桥就是北宋打虎英雄武松发配孟州的地方,为纪念武松改名武桥,武桥出了两位打虎英雄。打虎、与虎搏斗就是虢字的

本义。二是老虎所抓画留下的痕迹,也是虢字的象形义。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三是国名,虢国,是中国周代诸侯国的国名,有东、西、南、北、小五虢。四是食邑,虢仲后代的封地。五是唐代州名虢州,在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六是姓。七是猛烈、暴烈。八是古地名,在古代周朝初期有一千八百多个国,到了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个国,大国灭小国,诸侯兼并,争霸称雄。到战国时秦始皇最后灭了六国,一统天下。最后的虢国没有了,秦设立虢县,后降为虢县镇,再后改为虢镇,就是文中开头王震率军路过的虢镇,在今陕西宝鸡东,可惜这个虢镇前几年改名为陈仓区了。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九是地名,虢王镇,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南,南邻宝鸡陈仓区。十是古今沿用的地名——西虢,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西虢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且保持名称不变的古镇名,也是我引以为豪的家乡。虢字的含义,百度上也没这么多,这是我泡在宣武图书馆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汇总出来的,从解释上看,中国27000多个汉字里,没几个汉字能和虢字一样,涵盖这么灿烂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让我们一起掀开虢字的悠久历史吧。

第三章 历史

虢国是公元前1046年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属于奴隶社会的奴隶制国家。历史文献中有关虢国的记载很多。《汉书·地理志》弘农郡下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出现三个虢国的文献记录。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现在人们都知道东汉魏蜀吴的三国,而比魏蜀吴还早一千多年的三虢却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水经注·河水》卷四:“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为南虢。《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灭小虢”。这样周代就有了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和小虢五个虢国。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东虢,周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年为郑所灭;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东(一说在今河南孟州市西虢),公元前665年为秦国所灭;南虢、北虢,春秋时灭于晋;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

	虢国,为西周的重要诸侯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今河南孟州西虢附近会盟诸侯,这就是历史上“八百诸侯会盟于津”、“武王伐纣”的故事。周灭亡商朝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就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都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一说虢叔)封东虢(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虢叔(一说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另说为今河南孟州西虢。这两个虢国起着周王室屏障的作用,史称东虢、西虢。但虢仲、虢叔谁封在东虢,谁封在西虢,古人却说法不一。

西虢后来向东迁移,约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时,因不堪犬戎的侵扰而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东迁后的虢国建都上阳(今三门峡陕县一带),地跨黄河两岸,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在上阳的西虢被称为南“西虢”,又称南虢,在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西虢被称为北“西虢”,又称北虢。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都属于西虢。后来北虢是从西虢分裂出去。南虢、北虢,就好像今天的南朝鲜(韩国)和北朝鲜(朝鲜)。上学时我曾和顺涧村的于建忠同学从三门峡陕县渡口坐船去黄河北岸的山西运城地区,走的行程就是当年的南虢北虢。

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晋献公所灭。这个虢国为我们留下了“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灭虢取虞”等成语故事。假道灭虢后,国君虢公丑率领一部分贵族逃到洛阳,后又到苏国(今我们焦作温县一带)。后来,一部分虢人被晋军带回晋国(今山西省汾阳一带),为怀念故国,他们以“虢”、“郭”为姓氏,形成望族。另一部分虢人在当地居住或逃到他处。此外,西虢东迁后,西虢国的支系与羌人,在西虢国的遗址上又建立一个虢国,历史上称之为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至此,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五个虢国。也可以把南北虢合二为一,算作四个虢国。 三虢、四虢、五虢之说错综复杂,世无定论。三虢、四虢均为仲叔之后且冠以东西南北方位之称,都为汉晋学者所拟,并非西周春秋初期固有的称呼。虢的世袭虽未在《史记》中记载,但从相关文献中勾稽,尚可知其大略,基本能够描绘勾勒出虢国五百年的历史进程图。

那些遥远的历史,曾经的繁华,扑朔迷离的故国旧事,就好像电影一样,闪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古老而神秘,仿佛一会儿消失在历史烟云中,一会儿又从远古向我们走来。那两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假道灭虢”、“唇亡齿寒”,是今天中国人对虢国的最深记忆。那美味的虢国羊肉汤,是中原人民对舌尖上的虢国最温暖的回味……

第四章 西虢

五虢说完,再展开说说其中的西虢。西周最后亡国的国君叫周幽王,为逗得褒姒千金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为周幽王出此主意的正是来自诸侯国西虢的国君虢石父,他正在周朝主政,类似后来的宰相职务,权倾朝野。是他策划并导演了“周王裂帛”、“烽火戏诸侯”等等重大历史事件。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上学时我们都学过几个与虢国有关的成语,叫做“假途灭虢”或“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唇齿相依”、“辅车相依”等等。这个被灭的虢国就是北“西虢”。据记载,虢国和虞国,都是邻近晋国的小国,为了生存,两国交好结盟。晋献公欲灭两国,便先用离间计,以破坏虢国和虞国的关系。虞国国君是个贪婪之人,晋献公派人给其送上宝马和美玉,虞公得到两样宝贝后,乐得合不拢嘴。然后,晋国在晋虢边界故意制造事端,以寻找进攻虢国的借口。晋献公向虞公提出要求,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大臣宫之奇、百里奚等劝虞公不要借道给晋国,说虞虢两国“唇亡齿寒”,若一国不存,另一个必亡。可虞公不听劝阻,执意借道给晋献公,让其讨伐虢国。很快,晋国取得胜利,灭了虢国。班师途中,灭掉了虞国。成语“暮虢朝虞”也就此诞生,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晋国灭了虢国之后,虢国的遗民后来便以国名为姓。康熙字典《高诱·战国策注》里解释,虢即古郭氏。《新唐书》也讲述了“虢”、“郭”的渊源,讲到郭氏的来源,说郭氏来自姬姓,由虢按声转为郭。虢仲、虢叔为郭氏始祖,虢序是虢叔的裔孙,从虢序开始把虢改为郭,成为虢转化为郭的第一代人。从这个角度讲,郭出于虢。看来在老家,很多人把“西虢”简写为“西郭”也没什么大错,但严谨一点还是写成“西虢”更为准确,毕竟一个是国名,一个是演化后的姓氏。郭斐家的郭是不是这个渊源呢?

西虢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五次辉煌,有五个西虢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上,一是宝鸡虢镇(今改名陈仓区)的西虢,二是虢镇的西虢后迁到河南三门峡陕县一带仍叫西虢;三是笔者家乡孟州的西虢镇,是诞生以来唯一不变名称的虢字古镇;四是邻县温县的西虢村,据传虢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虢公丑带领少部分贵族出奔洛阳,又辗转来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苏国(今温县),现有虢公台和虢公冢,温县城西北的黄庄乡有东虢村和西虢村;五是据传因五代十国时期后周虢(郭)王埋葬在此地的太平庄,又因村位于城西,虢王葬此,故名西虢,又名太平庄。这是我的家乡西虢名称来历的另一版本的传说

由于时代太久远,西虢传世文献中有关虢的封君、地望、变迁等问题记载模糊不清,且多有互相牴牾之处,致使东汉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第五章 家虢

关于我的家乡孟州西虢有几种说法:

一:封国说:西虢是周文王姬昌同父异母的弟弟虢仲的封国。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西南与洛阳市吉利区交界一带,也就是我的家乡孟州市西虢镇。周武王姬发灭商后为纪念“八百诸侯会盟于津(今孟津县东北、孟州市西虢、洛阳市吉利区一带)”,在周公和姜子牙的建议下,把自己的叔叔虢仲封国于此,史称西虢。近年来,黄河南岸的孟津县为争夺历史名人故事,硬是牵强附会地把武王会盟地说是在孟津老城乡,前几年还把老城乡生拉硬扯地更名为会盟镇,混淆视听,造成很多人望文生义地误解误读。但我看过很多文史资料早已定论,会盟地点就在黄河北岸的孟州西虢附近。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孟州是古代孟涂国(一说孟涂国不在中原,孟州不归孟涂国),武王会盟后改此地为盟津,黄河南岸的盟津演化为孟津,黄河北岸的盟津演化为孟县,可以肯定的是孟津、孟县这两个兄弟县市的名称都来源于此次会盟,也都参与并见证了此次会盟,天下八百诸侯率军从四面八方向盟津汇合,南部一部分兵马从孟津古渡口北渡,在孟州西虢大会师,在西虢吹响了讨伐殷纣的集结号、冲锋号。西虢是通往殷商都城朝歌的重要通道,公元前1046年,武王帅八百诸侯在西虢歃血盟誓,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多国诸侯参加的首脑会议。誓师大会后武王亲率兵车300辆,虎贲3000人,勇士45000人,这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组成的的多国部队,从孟州西虢出发,经温县、沁阳、武陟、获嘉、辉县五天四百里冒雨急行军,在淇县打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牧野之战,一举推翻了商纣,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江山。毛泽东高度评价这次西虢会盟,是中华民族大统一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总动员,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大兵团远途奔袭作战的首例。

武王伐纣,西虢还是成语“爱屋及乌”的发源地。诸侯大军从西虢出发后,天降大雨,并发现战士们用的盾无缘无故地折为三段的怪现象。武王心里有点害怕,便问姜太公:“看这光景好象是纣还不可以讨伐吗?”,姜太公答道:“不然。盾折为三段,是说我们的军队应当分为三路。大雨不止,那是在洗我们的甲兵,让我们清清爽爽,好上路啊!”武王听了,说:“那又怎么办呢?”太公说:“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觉得可爱;要是憎恶那个人,就连他巷子里的壁头也觉得可恶。现在的办法就是去杀光敌人,不要剩下一个!”这就是爱屋及乌的来历。

“成则周武三千,败则田横五百”这句话也跟西虢有关系,周国三千臣子万众一心,周武王在西虢“盟津”伐纣,帅三千虎贲军,推翻了殷商,功成大业。而田横是秦末齐国贵族,一心想复国,兄弟三人相继为齐王,屡次与项羽、韩信作战均大败,屡败屡战,最后田横率余部五百将士退守在一个海岛上。汉朝初建,汉高祖刘邦派使者逼迫田横前来觐见,田横带两个门客去往洛阳,在经过西虢下榻时,田横思来想去,决定绝不向汉俯首称臣,势不投降,宁死不屈,决定自杀成仁,无奈汉使监视严密无法下手,在次日走到距离洛阳30里的偃师时谎称沐浴而自杀身亡,两位门客也随主自杀殉葬。刘邦感慨田横的壮烈,以王礼厚葬了田横,我高中假期曾去偃师顾县顺道看过田横墓。田横的死讯传到海岛上,岛上的500名将士,全部以死效忠齐王,集体自杀。这个岛后来叫田横岛,在山东即墨市,2006年8月我去青岛旅游时曾前往即墨参观,岛上现在有很多发电的风车和温泉。田横起于齐地,归于偃师。偃师也是因武王伐纣“息偃戎师”而得名。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西虢是周王朝的胜利开端,发祥之地,开国后周武王把他叔叔虢仲封在这里称虢国。封国后,西虢国君历代多在王朝任职,文献记载较多。如周穆王时的虢城公;周夷王时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周厉王时伐淮夷的虢仲;周宣王时谏不籍千亩的虢文公;周幽王时导演烽火戏诸侯的虢石父,这些都是西虢人,都是能改写中国历史的大名鼎鼎的人物。

如此算来,西虢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无论朝代如何变迁,西虢至今仍然叫西虢。管辖西虢的上级行政单位县、市、州、府历史上反而改过很多名字和辖区规划,孟州、孟县、河阳、河雍、怀州、怀孟路、怀庆府、三川、河内、新乡、焦作等等,但西虢一直未改过名字,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名字,恒久的封国,不变的历史,这恐怕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名了吧。这也是每个西虢人引以为豪的光辉。离开家乡二十多年来,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自豪地说我是西虢人,并把虢字的含义和历史说个底儿掉,透透彻彻。我每次从北京回老家都要在古镇上走走转转,看看西虢的新变化,去镇政府大院我父亲工作的西虢司法所坐一坐,让老父亲讲讲西虢的前世今生。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父亲是一位法律工作者,人缘很好,在西虢德高望重,很有威信,连续二、三十年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了,是平安西虢、和谐西虢的积极分子。父亲是个“老西虢”了,认识很多人,十里八村的人们有啥事都爱找他帮忙,农历逢二虢村赶会赶集时,找他说事的人就更多,害得妈妈在会上买完了东西等不到他的人影。父亲很勤劳,闲暇时在镇政府大院里开垦种植了一片公益菜地,谁都可以摘,大院里的很多人都吃过父亲种的无公害绿色蔬菜。

我的妈妈是新乡市七里营公社人,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视察七里营公社后向全国发出“人民公社好”的最高指示。爸爸和妈妈年轻时都在焦作市工作,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农村去的。妈妈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她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按理父母亲都已年过古稀,早就该颐养天年了,可是他们至今还为我们操心,总说“小车不倒只管推”。

父亲的字写得很好,一手毛笔字潇洒俊逸,龙飞凤舞。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我们来编,父亲来写,父亲总是也让我们小辈的来练手,我们都拿不起笔,也只能用裁下的边角纸歪歪扭扭的写个“身卧福地”、“面白如雪”、“小心刀口”之类的贴在床边缸边案板上。父亲对谁都很热情,很多邻居也来找父亲为他们写春联,印象最深的是住在村北头的长熙爷,每年都是等到大年三十除夕夜才来找父亲写对联。如今的春联印刷品越来越多了,加上工农中建各个银行储蓄所都赠送,写春联的就越来越少了,自己编自己写的就更少了。我知道朝哥家每年都是自编自写,他说印刷品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味道。父亲爱好书法,看到哪里有好的字,他会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绕来划去。他喜欢看字帖,这次我打电话(我几乎每天都要给父母通个电话)请教他西虢的历史时,他电话里还特意嘱托我把虢字的不同字体给他汇总一下附在后面第十章。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二:东迁说:公元前770年,虢叔的后代随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建立的诸侯国家,是东周王室的北部屏障。地址在洛阳北部今孟州西虢现址,此地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也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开端,是古往今来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重镇。这里是两省三地交汇处,地属河南省,紧靠山西界,归属焦作,西邻洛阳,北依济源,人称鸡鸣二省,牛嗷三区,意思是西虢的公鸡打鸣声,河南、山西两个省都能听到,西虢的牛叫声,焦济洛三个地区都能听到。西虢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豫北通往洛阳的咽喉要道,而西虢正是这个咽喉的喉结所在。二弟一家回去探亲,也是乘坐“德州=洛阳”或“德州=西安”的大巴直接到西虢家门口下车,很是方便。今天的二广高速、长济高速穿境而过,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多条道路在此交汇发散,常洛公路更似一条彩带,把西虢的村村落落像珍珠一样穿了起来,天南海北的客商都能很方便快捷地到西虢洽谈生意,西虢人也能快速地走出去,西虢的游子们也能更顺畅便捷地回到生养他们的故乡。

三:东迁再东迁说:西虢东迁三门峡后,形成的南虢北虢“大西虢”,被晋国假道灭虢之后,再次东迁到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西与洛阳市吉利区东交界一带的西虢现址。因是从西边迁来的虢国,也为了区别在郑州西北的虢国(东虢),称为西虢。其实,无论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在当时就叫虢国,是后来人们为了好区别才特意加上方位的。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前秦、后秦,北宋、南宋;大元、北元,大明、南明大都如此。五代的梁、唐、晋、汉、周也是后来人们冠以后字加以区别的。

四:五代十国时期后周虢王郭(柴)熙让埋在此地太平庄,太平庄村位于城西,故名西虢。郭熙让,又叫柴熙让,为周太祖郭威的第五皇孙,周世宗郭(柴)荣的第五皇子,《水浒》里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就是后周曹王郭(柴)熙让的五世孙,袭封义国公。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点检将军赵匡胤陈桥兵变,柴王大败,后周皇家禁军侍卫四大虎将,东虎将张威,西虎将陈武,南虎将杨勇,北虎将李猛将军护卫曹王郭 (柴)熙让逃此一带,曹王居住在虢庄(西虢村),西虢镇西虢村是曹王郭 (柴)熙让隐居地, 郭熙让死后埋葬于此,人称虢王冢,是一个大冢。中国有句古话,“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山就是泛指洛阳北部、黄河两岸的丘陵岭区。西虢北有太行山余脉,,背靠王字岭、金山岭,中间是开阔的平原地带,南有滚滚的黄河和黄河冲击平原,为最好的风水宝地,帝王将相都是选此种风水做陵墓。北周的曹王就是选择西虢这块宝地下葬,后人称虢冢。

我小时候经常去虢冢里玩,虢冢很高很大,能在上面绕圈跑步,那里也成为西虢村的公墓,当年我和小伙伴经常到那里躲迷藏,攻山头,装神弄鬼,吓唬女孩子。长大后才知道冢里埋的是后周曹王——柴(郭)熙让(也有另说)。姓柴为什么又姓郭呢?这是怎么回事呢?郭威是后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原是北汉汉隐帝的军事将领,在外打仗时搞军事政变开了后周一国,当上了后周第一个皇帝,汉隐帝在京城杀了郭威的全家,亲儿子也全被杀了,郭威称帝后无子,收了他老婆柴皇后的侄子柴荣为义子,就是内侄,就是后来继位的周世宗郭荣,因其本姓柴,也称柴荣。

柴家就此由外戚升格为皇族贵公,姓柴的继承了姓郭的江山社稷。郭威和柴荣都是非常有作为有远大抱负的一代明君,只可惜都死得太早,这才造成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大宋开国。赵匡胤原来是郭威的手下,积极参与了郭威叛汉的军事政变,后来他也学着郭威,在周世宗柴荣死后也照猫画虎地搞起了军事政变,篡了8岁的后周小皇帝周恭帝柴宗训的位,开了大宋一朝。平心而论,不管赵匡胤当皇帝当时合不合制法,但他确实也是一位明君圣君,宋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文明、最富人道主义光辉的理想王朝。

孟州的西虢,究竟是周文王弟弟虢仲的封国或封国东迁,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曹王郭熙让埋葬于此而得名?说法不一,只能留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考证吧 。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走进华夏古国“虢国”,感受厚重莫测的历史文化(上)|郑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