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公考奋战的童鞋们,实用公考备战经验之一,可少走很多弯路!

写给公考奋战的童鞋们,实用公考备战经验之一,可少走很多弯路!

1.改掉你学习行测的坏习惯

首先,我必须强调一点,行测是一种整体思维,我称之为大行测思维。就是行测的五大块是一个整体,比如有可能你非常擅长于做数量关系,在考试当中你花了15分钟做好了数量关系的80%的题目,然后你又花了10分钟做完了数量关系的20%的难题,那么即使你的数量关系能够全对,那么你的这个行测也是失败的。你花在数量关系上面的时间占用了别的模块的时间,也就是在别的模块你就会有更多的失分。所以在整个行测的学习中,要用整体的思维去看待,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别难的知识点,该放弃的就放弃,不要死抠。我当时就特别烦图形推理当中的骰子空间题,反正怎么学也学不会,后来干脆放弃,省下来时间做别的题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言语理解当中有些地方的那种细节阅读题,长的要命,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放弃。

首先以下都是行测坏习惯,不知道你有没有:

1.资料分析该动笔计算的地方,按计算器。

2.数量关系该重新再做一遍的地方,自以为掌握的差不多,脑海当中过一遍就扔。

3.言语理解一直凭自己感觉去做题,正确率时高时低,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做题思维。

4.逻辑判断没有完整的思维,凭感觉做题。

5.没有记录行测错题的错题本。

6.平时练习过程中,对时间的要求不严,上了考场才知道时间如此紧张残酷。

1.在平时的行测练习中一定对时间严格要求。可能你刚开始的时候基础较差,一套卷子110分钟搞不定(注意,是110分钟额。不是120分钟,涂答题卡时间不算。),那么你可以开始设置时间长一点,以后再将时间控制在110分钟内,严格要求这个时间。又比如你资料分析,一篇要求是6分钟最好能完成,你一开始学的话,6分钟有难度,那么就10分钟,再慢慢减少时间。

2.关于砖题库、粉笔等一系列刷题题库软件的看法。我个人不建议大家花时间去刷的,原因有下:一、非常损害视力,长时间对着电脑做题很疲劳,二、用电脑做题和用纸做题是很不一样的。在纸质版卷子上做题可以翻翻,哪一题不会可以做个标记放在那,回头再看。电脑做题始终不太方便。三、用电脑做题,不利于记录错题,我学习行测还经常翻看自己做错的题,纸质版上面有我做错的痕迹,我很容易想起当初为什么做错,用电脑你根本不知道你当初哪里做错了。所以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

3.关于如何记录错题的方法(重量级干货!)很多考生都没有记录错题的习惯,其中最大原因莫过于记录错题太麻烦了。确实,要你把错题抄在本子上确实太为难了,尤其是言语理解那么长的题目,怎么记录啊,这不要人命吗?哈哈,没关系,一点都不用怕。小马将绝招奉上:准备一个错题本,在记录错题的时候,写上哪一本书多少页多少题,并写上当初为什么做错的原因和解题的过程。

2.行测和申论如何分配时间

有人说,得申论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也不一定完全对。这句话是在国考最难的那几年提出来的,比如2011、2012年,那个时候的国考行测异常的难,一篇行测140道题,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难的吓人,这就导致很多考生的分数差不多,大家都马马虎虎,60分以上都算的上相当可以的成绩了,不像现在的国考省考,65分那都是稀松平常。

大家行测拉不开差距,就靠申论了。那时候会写申论的考生可以考60+,水平一般的考生,45分左右水平晃动。所以说这时候是得申论者得天下。

不过从现在的国考、省考趋势来看,行测的题量减少了。有的地方省考只有110题,比如安徽省考,有的地方省考甚至只有100题,比如甘肃、四川。即使题量仍然有130题左右的省考,难度也大大降低。以前的数量关系10道数学运算题,有的人一题都做不来,全部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现在的数量关系你要是全部蒙,考上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因为难度大大降低,只要平时好好复习的都能做个70%左右正确率,这分数一下子就拉开很大。从2017年国考数量关系来看。都很基础。

从2017年国考行测的数量关系来看,只要平时多花时间复习数量关系,还是很容易得分的。这一点在16年江苏省考、16年广东省考、16年各地联考都有体现。

所以说,现在的行测和申论是一样重要的。甚至行测你需要花更多时间复习。因为任务量比申论要大。从16年公考来看,有的地方行测分数占55%,申论占45%,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了。所以我建议有些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比较薄弱的同学,行测的学习时间分配60%,申论分配40%。

3.考试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有最佳的状态去参加国考,小编决定将考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写下来,让大家心里有数,减少疑虑。

1、准考证要怎么打印?

回答: 准考证可以黑白打印,用A4纸打印,建议准考证打印5张,一张放在自己包里,怕搞掉了,随时可以拿出来,另外四张带进考场,可以当草稿纸用。

2、订酒店怎么订?

回答: 准考证一出来就要订酒店,要不然就不好订了。订酒店请订考点附件的,走路10分钟左右能到的为佳。酒店最好选择连锁酒店。杂牌子酒店,考试前仍然会出现把房间给别人的现象,请大家留意。

3、文具袋里面带哪些东西?

回答: 2B铅笔两支,中性笔黑色两支,笔芯黑色两支,橡皮擦一个,小刀一只,准考证4张,手表一只,OK差不多了。

4、 考试前需要提前去考点看看吗?

回答: 最好去看看,说说小马自己的经历,当时我的考点是合肥工业大学主楼,考试前没有提前看考点,结果当天考试的时候,找考点楼上楼下跑了好多圈,合肥工业大学主楼特别大,教室很多很多,所以很不好找。建议考点在大学的考生一定要去看看考点。

5、行测开考能不能提前做题?

回答:原则上是不允许提前做题的,如果你比较谨慎,那就不要提前做,特别是深圳上海这样的地方,监考特别严格,那就不要提前做题,监考不是很严格的地方,你可以看看周围的考生,如果大家都在看题做题,你也可以模仿。

6、行测的最佳做题顺序和做题策略是什么?

回答: 行测的最佳做题顺序是: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逻辑填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其它部分,其中资料分析一篇六分钟,四篇二十五分钟,资料分析当中碰到计算量大,计算卡壳就跳过去。等所有资料分析做完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回头好好思考难题。数量关系如果是十题的话,就是十五分钟,如果是十五题的话,就二十分钟。做数量关系的时候,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那种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看起来比较复杂,那种难题放在后面做。时间一过十五分钟立马放弃。判断推理部分,做图形推理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就果断凭感觉蒙一个。判断推理剩下的题目以最快的速度做。做逻辑填空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扫不要纠结。做常识判断和片段阅读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做不要纠结。一般按照这个顺序平时练到位的话是肯定可以把题目做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留十分钟涂答题卡。如果你距离行测结束的时候还有十分钟仍然还有一些题目没做就果断放弃那些题目,在涂答题卡的时候随便蒙就可以了。

7、 申论考试作答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回答:一 ,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二,答题的时候快速的把采分点写在草稿纸上,字自己认得即可。然后再归纳整理到答题卡上。三,如果觉得格子不够,标点符号和字可以放在一个格子里面。甚至两个字放在一个格子里面都是可以的。四,如果你写错了字不要涂改,就随它去。五,申论作答时候,尽量用阿拉伯数字把答案要点整理下来。六,一定要给大作文预留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七,写申论的时候,一定要先看题再看材料。千万不要看完材料再做题。这样会严重浪费时间。现在的申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4.公考时政学习攻略

时政是公务员考试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虽然看起来不是很起眼,整个行测卷子你找不到一两题,但是你若用心学习时政,是非常有好处的。

1.可以让你在常识判断当中多对1-2题;

2.可以很好的用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考事业单位专用;

3.对申论的大作文写作非常有帮助。就拿2017年国考申论大作文来说,我结尾是这么写的: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太快,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社会问题。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司法改革,到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子不是用来炒的”的文件精神,这些都表明我们正在向水学习城市建设的自然循环和人水共存的智慧精神,相信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对时政不了解,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写?

4.对面试答题十分有帮助。将时政放进面试的答案当中,会让考官眼前一亮,具体原理和申论一样。

5.学习一定要勤动手

学习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当然,苦差事,也要做到苦中作乐。

同样两个小时的时间,你看场电影很快就过去了,而且很轻松。但是让你学习两个小时,你就感觉不一样了。这个过程是比较辛苦的。

很多同学,学习总有种惰性。这种惰性,我在这里指的是行为上的惰性。后面我会讲关于思维上的惰性。

我有个同事,我们称呼他为小A,是政府临时工,想考公务员。小A是一个天资非常聪颖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他大学的时候,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他有门课程叫做物理化学,不是物理,也不是化学,是物理化学。他告诉我说,这门课非常难学,公式超级多,光一章就有196个公式。我说,这不是人学的课程。他说,每年这门课挂科的人是最多的,大家都不想挂科,都很认真学,但是无奈课程任务太难。后来,他居然一次性就过了这门课,而且还考了97分。真的是很变态。

他一直对我说,公务员考试里面的行测对于他来说就是个渣,太简单了。就是申论,有点难办。这个我理解,很多理科生都不喜欢学习申论。他问我,有没有好的学习资料推荐给他。我就把我当初上岸的资料都给了他。按照他的资质,考个140应该不是问题吧。没想到,他行测只考了67,申论只考了49.连面试都没进。

他问我问题出在哪。我就从他学习问题的思路一步步帮他理清楚。他的学习问题很多,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他不动手。这是学习公考的大忌。尤其是行测,是一种结果导向性非常明显的考试,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把题目做出来,就可以得分。这就要求你自己平时要不断练习。如果平时学习走马观花,懒得动手,到了考试你就会非常的虚。

在我给他指出问题之后,这下他学乖了。毕竟当临时工的滋味不好受,即使再辛苦,能考上公务员也是好的。这次他扎扎实实的按照我的方法一步步学习,看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每一题都先自己做一遍,再和老师对答案。就连自己最不愿动手写的申论,也硬着头皮开始写了。后来在今年省考中,他考了个三不限的第一名,成功上岸。他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比较变态,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爆发的效果是惊人的。

学习是辛苦点,该辛苦的时候就要辛苦下。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只有不断动手去练习,才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