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狗十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力度,甚至有点像骂人。

狗,是两条名为爱因斯坦的狗,所以片子英文名又叫“Einstein and Einstein”;十三,是个名为李玩的女孩今年13岁。

两者合在一起,是13岁的女孩拥有又失去两条狗,并被迫成长的故事。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一向以黑色犯罪电影示人的导演曹保平,这回正儿八经拍了部给所有人看的青春片。

提到青春片,影迷朋友们可能下意识地抗拒。也难怪,这几年大家碰到不少狗血的青春片。堕胎、劈腿、车祸,一片糟乱。

而《狗十三》拍摄完成后,等了五年时间才最终上映,不过这样漫长的等待最终证明是值得的。

如果你看懂了藏在《狗十三》里那些难言的伤痛,那说明你已经长大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


电影开篇,李玩在为选择兴趣小组而纠结。物理小组她想去,天文小组也感兴趣。

李玩不知道的是,她其实根本没有选择。为了补上英语的短板,父亲直接给她报了英语兴趣小组。

没人在乎李玩是怎么想的,李玩的兴趣并不重要,为她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等你大了,你就知道你爸是为谁好。”这是中国父母“爱”的杀手锏。这句话能让你一肚子气,偏偏还无法反驳。

作为补偿,父亲给李玩买了只狗,李玩接受了,给它起名爱因斯坦。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李玩的父母离异,她一直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对于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李玩来说,孤独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有只狗陪着自己,要好受很多。

没想到,没过多久,爷爷在遛狗时不慎把狗弄丢了。偏偏大人们还想了个馊招:重新买条狗,假装爱因斯坦被找回来了。

成年人的世界,找个台阶顺着也就下了,没必要为一只狗闹来闹去。

偏偏李玩不依。认狗那一幕,她的眼神里满是委屈,当所有人都在说谎时,她开始惊恐:“你们当我是傻子吗?随便找条狗就没事啦,这就是你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吗?”

可李玩最终还是屈服了,这是最要命的一点。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曾经的李玩,固执得像块石头;不过最终,她还是成为了父亲口中懂事的孩子。

电影结束时,李玩已经可以应付父亲饭局上的应酬,吃下夹到碗里的狗肉。尽管这些她都不喜欢,她却可以不动声色地接受了,像成年人那样。

而那些倔强的,无法长大的部分,就像爱因斯坦2号,在大人(继母)歇斯底里的咆哮声中,被弄走了。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虽然父亲后来跟李玩说,狗其实是被送去了流浪动物收养中心,因绝食而死。

对于父亲的解释,她只是轻声回了句“谢谢”。至于这是真相,还是父亲的谎言,都已经不再重要。

大人们总是依着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决定,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这一定是对孩子好的吗?

电影里,父亲逼着李玩参加英语兴趣班,甚至找来李玩的表姐教她英语,就是为了能让李玩保送高中。可是最后,李玩搞砸了英语演讲比赛,却靠着物理竞赛全省一等奖,拿到了保送名额。

我想,导演已经给出了答案。

孤独的成长之路


李玩一直很孤独。

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在她的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缺失的。

这种缺失,某种意义上加大了李玩和父亲之间的鸿沟。父亲极少考虑李玩想要的是什么。交流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中国家庭,一向是父权式的家庭。父辈的权威是最重要的,而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这种权威下被消弭。大家关心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个人感受。

《狗十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如同手术刀一般,通过一个13岁女孩的成长之路,将这些问题剖解在我们面前。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李玩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是家人的爱,这也是她能够两次接受爱因斯坦的原因。

但在这样的家庭中,理解与爱注定是种奢侈品。

更何况父亲和继母还生了一个弟弟。在弟弟的生日宴会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弟弟身上,李玩就这样躲在人群之外,艳羡又落寞的看着他。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李玩和弟弟的待遇从一开始就有差距。她的名字是随口起的,而弟弟的名字则是爷爷引经据典想出来的;弟弟犯了错,哪怕是打破了奶奶的头,也能得到原谅。这种失落感,将伴随她一生。

电影的最后,李玩和堂姐在路边看到一条神似“爱因斯坦”的狗。堂姐激动的要上去认狗,李玩却表现的格外冷静。

当堂姐问她为什么不去确认,她说:“我当时好害怕它会扑过来,还好它没有”。

当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一再失去那些重要的东西时,对于失去这件事,她就会麻木。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那个追求她的男孩子说想跟她在一起,很害怕失去她时,她很冷静的回复说:“这样的事情以后还多着呢。”

她需要的是家人的关心、陪伴,但她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她与家人的鸿沟也许一辈子都无法磨平。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感,让人感到无力。


每个人都身处牢笼


《狗十三》绝不能当成单纯的青春片来看,曹保平的野心也不止于此。

他始终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呈现着错综复杂的中国家庭关系,在这样的家庭中,所有人都是被压迫者,即便是多以负面形象出现的父亲,也不总是可恶的。

他是个传统的家长,在电影中,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他承担了家庭大部分的经济压力;他努力维持着前妻的孩子与现家庭的平衡;在酒局上,他需要去奉承上级,奉承合作伙伴。他有他内心的痛苦与煎熬,同样无人可以沟通交流。

他和李玩一样都是孤独的,孤独的无可救药。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在打过李玩之后,他跟李玩道歉:“爸爸工作太忙,压力太大,你也不省心”、“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很多孩子在被父母打过之后,或许都听过这样的话,感觉虚伪又敷衍。

可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这可能的确是他们的真心话。他们不是不爱子女,而是真的不知道如何表达。

电影中有一幕看得人心酸。他在酒局之后送李玩回家,前妻突然打来电话,一阵寒暄。忽然,这个男人就哭了。一边哭,他还要一边捂住李玩的眼睛。他不想让李玩看见自己的脆弱。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他和前妻为什么离婚,没有人知道。他跟李玩说,自己不是个好爸爸。他知道自己和李玩之间,存在着某种裂缝,可是他不知道那道裂缝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填补它。

在《再回首》歌声中痛哭的父亲,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强。

每个痛哭过的人,终将学会接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他们将自己的伤口包扎起来,假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投身到滚滚的社会洪流中去,去世俗,去奉承,去讨好,去威严,去变成大人。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有朋友跟我说,电影中曾多次出现从防盗窗往内拍的镜头,开始她还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李玩坐在防盗窗台上哭的时候才明白,这就是个笼子的视角。

所有人都被关在笼子里,没有人能避免。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

我们不止提供场地,也提供态度

它是中国最锋利的青春片,也可能是曹保平最好的电影!

微博:@电影导演中心,喜马拉雅:影享·电影大师课,网易号:电影导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