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股份5微米銅箔量產 動力電池用銅箔佔比80%

摘要:在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鬱弼看來,銅箔輕薄化是一個趨勢,能幫助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但是單單靠厚度上的改變,對鋰電池性能的提升可能不會太大,在輕薄的同時需要在銅箔的其他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

在新能源技術與市場發展大勢下,2018年被定位為:“新能源汽車爆發元年”、“造車新勢力崛起元年”、“動力電池規模化退役元年”、“高鎳811材料電池量產元年”、“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元年”、“中國電網側儲能發展元年”……作為現代電子行業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2018年,銅箔也迎來了“產能大批量快速釋放及輕量化趨勢元年”,預計今年鋰電池銅箔新增產能將達9.525萬噸。

隨著5G商用、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市場對高能量密度、輕量化電池需求快速擴容,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愈演愈烈。6微米銅箔產品擁有直接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滿足5G高頻高速需求等優勢,成為當下企業競相追逐的熱點。

諾德股份5微米銅箔量產 動力電池用銅箔佔比80%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研製並生產6微米電解銅箔、出貨量最大的生產企業——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諾德股份 股票代碼:600110)率先開啟6微米電解銅箔量產之路。

諾德股份5微米銅箔量產 動力電池用銅箔佔比80%

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鬱弼

“目前6微米銅箔在市場上應用的客戶並不多,但已經有不少客戶有意陸續切換使用6微米。”在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鬱弼看來,銅箔輕薄化是一個趨勢,能幫助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但是單單靠厚度上的改變,對鋰電池性能的提升可能不會太大,在輕薄的同時需要在銅箔的其他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

陳鬱弼介紹,諾德股份是國際知名的鋰電銅箔龍頭企業,1997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被譽為“中國銅箔第一股”。目前公司鋰電銅箔產能40000噸,動力電池用銅箔佔比80%。

在國內,諾德股份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國內主要大而強的動力電池企業建立了持續穩定的合作關係,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超1/3,連續6年蟬聯第一。

在海外,目前公司已經成功進入LG化學的供應鏈,與國際知名電池廠商建立業務合作關係,全球市場佔有率超20%,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銅箔龍頭生產供應商。

在鋰電高端銅箔領域,鋰電銅箔的技術及配方至關重要,抗拉強度和延伸率是鋰電銅箔的兩大重要指標,通常它們呈負相關關係,但諾德股份全球獨有的配方可以生產出同時具有高抗拉強度和高延伸特性的鋰電銅箔,延伸率能保持在5%以上,保證客戶在高速卷繞和塗布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斷箔現象,提高客戶的生產效率。“確保產品的一致性與穩定性,並且能大批量穩定供貨”成為制勝的關鍵。陳鬱弼認為,目前,如果從動力鋰電銅箔這一塊來看,未來隨著下游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國內的動力鋰電銅箔行業也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而在技術方面,動力鋰電箔除了會往提高電池比能量的方向發展,還會在銅箔性能方面考慮電池安全性的問題。

“隨著客戶市場對銅箔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銅箔的抗拉強度上,起碼要達到40公斤以上,有些要求50公斤以上,穩定生產高質量的6微米高抗拉高延伸銅箔仍然是目前業界的一個技術門檻。”陳鬱弼介紹,目前諾德股份鋰電銅箔產能達3000噸/月,其中有一半是6微米銅箔。“6微米銅箔的厚度還不是極限,目前公司已經能批量生產5微米銅箔,4微米銅箔也已經試產成功。”

另外,由於微孔銅箔具有可直接有效降低電池內阻,延長電池壽命、提升鋰電池比能量、高倍率放電性能及功能塗層粘附力、浸潤效率及浸潤一致性等優勢,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動力電池應用加大,微孔銅箔有望成為主流。在微孔銅箔方面,諾德股份今年5月已具備批量生產打孔銅箔的能力,正在往銅箔3D化的研發方向前進。

與此同時,面對新能源補貼退坡、電池行業降成本的壓力,鋰電銅箔行業也感受到了。在陳鬱弼看來,目前最關鍵的是保證產品質量,做好技術儲備,並且推進企業降本增效的工作,才能在補貼完全退出後仍能抵擋得住壓力,並且有實力與海內外同行相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份,為聚焦鋰電銅箔主業,諾德股份宣佈擬轉讓明德保理100%股權;諾德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一期項目投產。陳鬱弼補充說,若下游客戶對鋰電銅箔有更大的需求,公司可能會有擴產的動作,但未來的焦點可能會慢慢放在海外,有可能會去海外設廠,為下游大客戶提供配套服務。“公司致力於在銅箔領域做專做精,但同時也對產業鏈的上下游行業進行整合,目前公司正在積極佈局上游行業,希望能與上游展開戰略合作,實現供應鏈國際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