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下一赛季外援3+1对大俱乐部是否更有利?

解放碑的老重庆


足协驴拉磨般的政策,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为什么足协的政策不是和亚足联保持一致?

下赛季外援3+1政策回归中超,这也给各俱乐部在外援选择上更加灵活,很多球队会把亚洲外援的名额留给中后卫位置。像苏宁就和意大利外援中卫和平分手,可能会再把澳大利亚中卫塞恩斯伯里引进回来。山东鲁能就为难了,吉尔在后防太重要了,换不换他鲁能都头疼。恒大和上港的金英权和艾哈迈多夫都会留队,金英权在中超能够上场,对老迈的恒大后防线有很大帮助。而上港就再不回因为用哪个外援而发愁了。

对于中超小俱乐部来说,亚外都会选择中后卫,加强防守,因此2019赛季会有很多澳大利亚和韩国球员重新回到中超联赛的。

至于亚外对小俱乐部有利还是对豪门大俱乐部有利?肯定是大俱乐部有利,在国内球员水平差距不大情况下,增加一名外援能让教练更好的排兵布阵,亚外名额多会用在中后卫上,这使重视进攻球队的后防更加稳定。


运动长存



在过去几个赛季中,中国足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中超中甲两级职业联赛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引起了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异议。其中,外援人数、U23政策和引援调节费等一系列问题,对中超联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外援政策是这些问题中争议性比较大的,其中亚洲外援的政策几经反复。

中国足协当年出台亚洲外援的政策,其实是为了配合亚冠联赛的亚洲外援要求,使国内球队在参加亚冠联赛时不至于太吃亏。而各家俱乐部也基本上都购买了亚洲外援,仅有少数几家的中下游俱乐部除外。而像巴勒斯坦、黎巴嫩、菲律宾这些国人印象中的足球弱国,也都有实力出众的球员效力中超。


客观的说,亚洲外援的存在,弊大于利,他们不但像欧美球员一样,挤压了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并且还利用中超联赛和欧美大牌球员的交手机会,锻炼了竞技水平,增强了中国男足在亚洲比赛的对手实力。

中国足协后来取消亚洲外援,是和U23政策一起出台的,目的是为了给本土球员更多的上场时间,所以当时政策一经推出,获得了很多青训不错的俱乐部的支持。取消亚洲外援,有利于引导俱乐部的理性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金元足球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现在足协又要恢复亚洲外援。亚洲外援的上场,能为中超联赛提升多少精彩性,有待商榷,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势必又将受到挤压。即使中国俱乐部获得十次亚洲冠军联赛冠军,如果国家队不能进军世界杯,这种亚洲冠军的成色也会褪色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亚洲外援应该和非亚洲球员一视同仁。

可以预见的是,

如果2019赛季中超联赛实施3+1的外援政策,势必会刺激国内转会市场,各家俱乐部也会加大引进外援的支出,这对于中小俱乐部而言并非是一个好消息。

足协在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政策的延续性,朝令夕改只会降低足协在各家俱乐部的权威性。


体育一席谈


此次足协外援名额的调整工作,更多是因受到亚足联新政的影响所致。

因为在今年8月28日召开的亚足联竞赛委员会上,展开了对于亚冠联赛外援人数调整的讨论,从会议的议题来看,新赛季亚冠外援人数增加已成“大势所趋”。

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中国球队如果想要在亚冠创造“佳绩”,如今中超的外援政策已经成为了一条“枷锁”。

毕竟俱乐部引进外援后就是为了使用,如果引进的球员总不上场,那俱乐部的投资就成了彻底的“打水漂”!

由此可见,足协此番调整更多的是出于平衡中超“BIG4”的投入,所做出的一次政策调整。

也正因为如此,这次的政策变化对于中小俱乐部而言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毕竟在资金投入上,小俱乐部先天的劣势让他们无法追逐高水平的外援。

而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剧,中超“中下游”球队们的生存环境!





天蝎座聊球


要说对中小俱乐部真正有利的还是这个将要出台的所谓“注资帽”以及相应的“薪酬帽”政策,它无疑是切实限制了财大气粗俱乐部的“豪掷千金”行为,让中小俱乐部有了翻身的机会,当然总体上会让俱乐部投资更趋于理性,让联赛能步入更良性发展轨道。

可以想象,“注资帽”“薪酬帽”一出,你有再多的钱由于政策限制自然花不出去,再好的外援再想要的球员,拿不出限额内的钱也只能束手无措,显然这对今后再想靠砸钱一飞冲天的俱乐部是别想了,所以,本质上来说在“注资帽”“薪酬帽”政策下,至少3+1外援政策对大俱乐部的有利面很小。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对的,提倡理性投资。对于财力弱的俱乐部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经营好俱乐部球队,着力挖潜和培养自己的年轻球员也是不错的发展模式,待到自身财力实力增强,也可以有所作为,向更高目标前进。


而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俱乐部来说,在注资限额内投入更充足资金,配置更好的外援,利用好3+1政策,可以争取更好成绩,自然也可以助力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上为中超正名。


时分999


外援3+1,有用吗?限薪令一出,限投入令一出,大牌一流外援鬼才会来踢你中超。让一群势力还不如本土球员的外援来踢中超,对中国足球有帮助才是怪事。你就是全部11个外援上场,赛事不激烈,都是空谈。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做人事的家伙。“快点有什么摸脑壳政策全部制出来,我想我们的足球不腾飞也是不可能的”!!!

外援3+1本就不该拿掉的政策,今天又提上来。一群赵括先生们,把中国足球当猴玩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内部唯利是图,外部软弱无能。政策法规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思维。一切只为服务好权威和媒体。上面说好,媒体说好则自己的官当好了。从没有一个为中国足球去做点实在的真正的事情。

百年树人。一个只就眼前利益的部门,永远也制定不出一个长远的计划。中国足球不是今天一个政策法规下来,明天就能出十个八个梅西和小罗的。所以不管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我觉得对中国足球有益的政策没有几个。

纸上谈兵终究是场空!醒醒吧!所有事业都要从基础做起,这是读小学老师就会告诉我们的知识。所以,辛苦你们这群坐在空调房里享福的大佬们还是想想怎样让中国的小朋友有球踢,想踢球吧。只有大量的小伙伴们想踢球,有球踢。并且想通过踢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那样也许中国足球就可以腾飞了。尊敬的大爷们。


湘乡鸿运电动工具1


专业的人,才能去做专业的事情。

再不要去整那种闹笑话的事情了。

你们看看今年的中超联赛,u23刚刚上场还没几分钟就被换下去了,或者在马上就要结束比赛的时候才被换上场。这对其的伤害有多么的大呀?

国家队上场比赛的球员就只有11人罢了。其中老队员还是占绝大多数。你真的是一条龙,就算是正式比赛你打不上主力,预备队你打得上吧?你能表现得比其他队员高出一大截的水平,教练员也不是瞎子,你很快就可以去一线队打比赛了。

这样的球员不需多,因为我前面说过了,能上场打比赛的就只有11人罢了。国家队的大门就会为你而开。

往复循环,老队员离去,新生力量补充。

为了甄选出这几个球员,搞出一个什么u23政策,我认为得不偿失。


hu3539


相对而言,较有利小俱乐部,利于联赛观赏性与未来发展。

比如什么是大俱乐部?财大气粗是手段,结果就是除了超级无敌外援,还囤积了一批国脚或准国脚,国内队伍水平要高于小俱乐部。一个国脚,甚至一个有实力的国内球员,在中国的身价,小俱乐部承担起来相对较难。

3+1的话,小俱乐部可以找些实用性外援,等于弥补了国内球员的一些实力短板。这是一个受户口本和市场综合决定的奇妙现状,一些实力明显高于国内球员的外援,身价反而更低。世界上打得好的外国球员实在太多了,身价上

当然就有了限制。买实用外援,比买国内实力球员要划算些。这样下去,对抑制国内球员身价也有好处。这就是市场化优胜劣汰的作用。

还有一个水涨船高的问题,大家都是3+1,你多一个,我也多一个,是不是就实力一样了?但问题没那么简单,足球是圆的。

有实力又不太贵的外援多了,首先利于主教练排兵布阵些。何况买到的新外援是否靠谱,是否融入球队,是否一直在状态,都有很多未知性,这也是足球本身的乐趣。不到完结,一切都有可能。


看书的惹


这样的一项新政看似限制土豪俱乐部过分使用外援,而使中超联赛水平更加均衡,对于中小俱乐部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其实从这一点上来看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长远来看,这项新政对于中小俱乐部并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害苦了那些稳定投入,依靠卖血养球队的俱乐部,对大俱乐部倒还可以,但对中国足球没任何帮助。。。。。


生命的重度21


足协恢复中超外援3十1,对于俱乐部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想当年恒大亚外后卫金英权能守能攻,威风八面,为恒大两夺亚冠立下汗马功劳。现在的足协顺广大球迷之意愿让内行人干内行事,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足坛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老赵281165031


足协明年的外援政策还没定,但是肯定不会是3+1了,至少4+1,也可能是5+1,还有可能会跟国家集训队征调结合到一起,总之变数很大,现在很难说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增加外援人数,对于弱队应该是有利的,毕竟优秀的国内球员就那么点,都集中到几支豪门球队了,保级球队要想补强就只能寄希望于外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