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是什么意思?

牵着小狗看大海


有句俗话说“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话应该倒过来说,寡妇有田无人耕,却也好过那些能耕能种的单身汉。这种现象在农村一点儿不稀奇,不是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吗,为什么是非多?因为农村的单身光棍多,那些光棍汉心甘情愿的去帮忙,因此也就有了“拉帮套”这个名词。



我们可以发现,在农村,如果男人没有老婆,那一般情况下,这个男人的家就跟猪圈差不多。没有人管着,男人自律当然可以把日子过的有模有样,可有的男人就没有自控能力,觉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整天无所事事,喝酒抽烟打麻将,没钱拉倒,有钱就去吃喝嫖赌抽。这样的日子哪有不穷的道理?

反过来,没有男人的寡妇,却照样把家搭理的井井有条。女人会勤俭持家,知道自己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也就省吃俭用不乱花钱。也有那厚脸皮的单身男人,主动掏腰包赞助,为了达到一些难以启齿的目的,就只能经常送钱或东西。再说,虽然女人没有力气挣大钱,可女人会利用天时地利,生活在农村,可以自己养鸡养鸭,卖了鸡蛋鸭蛋挣钱,所以说尽管没有男人顶门立户,可女人一样会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至于说寡妇有地无人耕,呵呵,这个不用担心,除了亲戚朋友去帮忙,愿意帮忙的人多了去了,更何况也有人自动上门心甘情愿“拉帮套”,所以照样春耕秋收,庄稼粮食一样也不少。


小十六123


“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是农村流传很久的一句俗语,什么意思呢?

“穷单身富寡妇”,穷单身是指以前农村光棍。之所以是光棍,就是要么身体残疾、要么家境太差要么就是懒汉,基本上光棍摆脱不了这三种中的一种。而这三种人共同的特点就是穷,如果有钱也不至于娶不上老婆了;

富寡妇呢?在人们的心里应该是一个女人辛辛苦苦的支撑着这个剩下的家,应该是比较落迫的。但是实际情况很多都是其实没那么窘迫,甚至有的日子还过得挺好。这就是得不说以前的封建社会里寡妇是有些让人瞧不起的,认为是她命硬克死了自己的男人,所以很多人对于寡妇是避而远之的。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些游手好闲、手里还有几个钱的人愿意招惹寡妇,而一些寡妇也看破世俗半推半就了。因此一些寡妇的日子过得还是挺富足的。但是大部分的寡妇的日子过得是很一般的。这还得是街坊邻居的帮衬。因此,对于“富寡妇”来说,其实是以前旧社会对寡妇的任何上的一种蔑视。

“寡妇有田无人耕”。农耕社会耕做靠的是什么?是男人和牲口。而对于寡妇或者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难承担起耕做和伺候牲口的重任的。这也是为什么一旦一个家庭里没了男人,田地就逐渐的荒废的原因。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有些不堪,我就不说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这句话生动再现了旧时农村生活中“光棍”与“寡妇”两类人穷富的生存现状以及生理上难言的煎熬现实。

“光棍”多因家庭状况不好以及个人年纪大,游手好闲等原因,误过了婚配的最佳时期,因为没有自个家庭的羁绊,独唱独酬还独卧,光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略有余财还要奉养双亲,照顾兄弟,所以穷单身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也因为没有爱情的滋润,独自萎谢,孤独终老,生理上“穷”极一生的可怜群体。更要命的是,农村中“不孝有三,无后最大”的残毒思想让他们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始终立不起腰竿来堂堂正正做人。

“寡妇”是农村中又一可怜的女性群体,正当芳华年纪却面临生存生活的艰难压力,好在亡夫有一笔抚恤金以及多年的积累结余,可以聊以度曰。这时侯,左邻右舍以及娘家人又都会施以援手,所以富寡妇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银子多是亡夫挣来的血汗钱。

“寡妇”还有一笔收入是土地收成,丈夫在的时候,男耕女织,妇唱夫随全力撑起这个家;丈夫去世了,无人耕种,土地也贫瘠了。比这更严重的是,自家心头的那块“自留地”也因为无人问津,寸草不生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旧时人们都避而远之,“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生存现状艰难可想而知,“寡妇有田无人耕”成为一种血淋淋的生活现象。在男权社会里,寡妇会成为一种不祥的标志,如同祥林嫂一样,祭祀的时候不容她插手,怕亵渎了神灵。她们内心的苦闷无处抒发,于是象光棍一样独自萎谢了。

当然,光棍与寡妇也可以惺惺相惜,暗度陈仓,这都是为生活所迫。但是旧社会中好多寡妇宁愿守着贞节的德行,也不愿屈从于光棍的压力。“从一而终”的压力在她们思想中根深蒂固。

所以作为两大艰难的农村生活群体,光棍与寡妇承受了更多的血和泪水,光棍穷极一生得不到爱与关照,寡妇虽富犹穷,两大独特的生命现象平行而不交集预示着旧制度的可恶与可恨。



微言微语傲江湖


古代时,农村俗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因为当时人一般都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区,在农村都不太会离开本地,没有人交流,所以会出现这些俗语。

农村的单身汉大部分是一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吃喝嫖赌的人,他们一般都会变成了单身汉。再有一些人是身体有疾病,没有能力去寻找另一半的人,所以会变成了单身汉。寡妇们死了男人,自己又有孩子,在经济和生理的需要,就会去找野男人。这些单身汉因为没有伴侣,生理上也需要,就会去找寡妇。所以,寡妇门前事非多,许多单身汉就会去找寡妇,趋之若鹜,有些寡妇有许多单身汉,这样富寡妇就诞生了。

明清时,儒释道在中国同时传播,官场上儒学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佛教在农村深入到人们的灵魂。所以,有许多信男善女们对佛教顶礼膜拜,庙堂上的香火旺,和尚们富的冒油。和尚们尽管灵魂信仰佛教,但是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的眼睛不时瞅着烧香的信女们。由于寺庙都在当地,和尚们时间一长就能知道那位香客是从那个村庄里来的,同时也能知道谁是寡妇和谁是没有出嫁的姑娘。和尚们知道不能动还在闺房里小女人的脑筋,就动起寡妇的主意。一来二去的,有许多年轻的寡妇被和尚们勾引去了。由于和尚们生理上需要,寡妇们也是生理和经济上双需要,双方相安无事。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批“富寡妇”。

宋朝时,《程朱理学》的朱熹为了更进一步的推行“三纲五常”,就号召女人死了男人不能再嫁,如果能遵守贞操,就可以立牌坊。有一个小寡妇只有15-16岁,她就去找朱熹去评理。说是自己年龄那么轻,又没有孩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朱熹听说有女子来评理,本想叫她进来当面训斥,看到小寡妇有几分姿色,又年轻,就叫手下好好安排小寡妇住宿,不久就将小寡妇纳入内宅自己享用。有人检举揭发到皇帝那儿,朱熹是皇帝的老师,他马上写信给皇帝说没有这事。与此同时,立刻将小寡妇放掉。所以,后来会有“寡妇有田无人耕”的俗语出来。


张律明


穷单身富寡妇,按照字面意思解释,单身汉一个人生活大都比较穷,积攒不下来钱财。而寡妇,一个人带着孩子辛苦生活,却比较富裕。

单身汉,男人大都比较大方,没有老婆管着,花钱大手大脚。在以前,农村的男人都是靠出卖力气干活赚钱,一个健康的男人只有肯吃苦都能赚的钱,但是单身汉没有人管,了无牵挂,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男人又喜欢喝酒,抽烟,甚至出去找点乐子,就是挣一个花一个,到头来存不到钱,有时还要亲戚帮忙救济。

寡妇则是已经组建了家庭,但随后男人不幸离世的妇女。这些妇女一直都会勤劳节俭,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孩子抚养长大,让孩子能更好的读书学习。虽然妇女们赚钱不是很多,但她们将钱花在刀刃上,积少成多,自然是越来越有钱。

寡妇有田无人耕。这里必须严正指出,这田就是耕种的土地。过去土地都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本来男人耕地种田,女人做饭看娃,可是失去了男人的女人,这内、外的事全搁在她一个人身上,再坚强的人也扛不住,何况还是个女人。慢慢地自家的田地大多的就得荒芜。

总之,“穷单身”与“富寡妇”取决于一个人生活是否有目标,有担当,有责任感。老辈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点透了两种人生态度造就的不同结果。

谢观


玖深文章


“寡妇”是旧时人们把死了丈夫或被丈夫休了的女人的称谓,是一个带有贬意的名词。旧时女人地位低,一个“三从四德”把女人压得千百年翻不过身来。寡妇就更不用说了。

看过鲁迅先生《祝福》的人都知道,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就是一个寡妇。身不由己的先后嫁了两次,男人死了,祥林嫂更惨了。为求生来到鲁镇一大户人家打工,过年连祭祀用的盘子都不让动,说是寡妇动了不吉利,而且还要往庙里捐钱,以便自己死后灵魂能够安宁。可见那时的寡妇有多苦。



说到旧时农村谚语“穷单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我理解这两句话应该这样解释:

“穷单身”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好理解,就是旧时的单身大多是因为穷而娶不起媳妇养不起女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一个男人再富裕,但是你没有娶媳妇成家,光棍一个,也不算你有,也会被人瞧不起,故有“穷单身”一说。

“富寡妇”同样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寡妇虽然没了男人,但有她这个人就行了,老话讲就是“有田饿不着”“有田不愁过活”,这里的意思大家都懂。再一层意思就是说寡妇如果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放开了做自己,是不会受穷的。



那么“寡妇有田无人耕”又怎么讲呢?大家知道,旧时女人一旦成了寡妇,便“寡妇门前是非多”了。一是人们容易编排寡妇的种种不是,如“命硬、克夫、扫把星”一类的,致使有男人想娶这寡妇也望而却步。二是旧时女人一旦成了寡妇,便会有不少人“操心惦记”,有男人,也有女人,盯着这寡妇。男人不用说,多是想钻空子打秋风占这女人的便宜;女人是要操心这寡妇有没有“风流韵事”,一经发现,甚至捕风捉影,便像喇叭一样,一夜之间传的一个村家喻户晓。那时文化生活匮乏,这样的事就成了人们田间地头饭前饭后议论最多的“趣闻”了。

可这样一来,寡妇本来就有旧时“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加上一些于寡妇不利的迷信说法,如今既要防着有男人打自己的主意,又不能让村里的女人嚼舌头,自然就得“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了,如此年复一年,最后孤寡老去。“寡妇有田无人耕”的意思就在这里。



如今,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沧桑巨变,女人扬眉吐气。寡妇这个词也改成了单身女人,这句旧时谚语早已成为了过去时。


谁怜一灯影


这一句可能是一句有点黄色的俚语。

也就是说男人穷是娶不到老婆的。

而一个寡妇,就算她是富裕的,也没有人娶的,农村有一种观念说娶寡妇不吉利。

寡妇的田没有人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与那句我们平常说的“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的意思相近。

寡妇嫁不出去,他的这块“田”自然就没人耕了!



小夕遇见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乡村的孩子都是听着老人的故事长大的,毕竟乡村的年轻人都曾经走上了大城市的工作岗位中,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而孩子的教育则是由爷爷奶奶启蒙的,普通状况下老人都会给孩子们讲着各种俗语,为的还是让孩子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将来,也可以用本人的人生经历让孩子们少走一些弯路,让他们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更好的判别力。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穷独身富寡妇,寡妇有田无人耕”这句俗语。

固然这句俗语的意义比拟直白,在了解上却让人对此产生疑问。独身汉为什么会穷,而寡妇怎样又会有钱呢?毕竟乡村人都是考究膂力劳动,女人的赚钱才能自然不如男人,自然这句话也需求和乡村的理想分离起来,这样才干够逐句逐字的了解。当然从理想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乡村的寡妇普通都干不了什么重活,这些人都是依托本人的手艺针线活取胜。固然工资上不是很高,但实践上寡妇普通都节俭有道。她们在生活中也不断都会将钱花在刀刃处,让本人的孩子可以享用到更好的待遇。

正由于如此寡妇普通都会俭省很多的钱,日积月累也是一个不菲的数字。但我们再看看独身汉呢?这些人固然赚钱比拟多,但他们由于没有抚育家庭的重担,也没有本人的孩子要培育。因而他们的生活观念中都会注重享用。由于没有媳妇在旁边掌管着家政大权,所以说独身汉花钱像流水一样,根本上每个月刚发的工资就会挥霍一空。这些人的生活自然也会非常的贫穷,假如父母生病了或本人遇到难题了,那就会堕入没有钱的为难地步。可见寡妇和独身汉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寡妇更懂得生活之道。

但寡妇就会再能干,这些人也只能从事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关于那些重膂力活自然也是无能为力了。就算是到了机械化的今天,乡村的男人到了农忙的时分,也会从大城市中返乡,这样农田里的庄稼才干更好的收获。所以说一个寡妇怎样可以从事农田里的活,这些农田只能被迫的旷费下来。当然如今很多人都会将土地承包进来,也可以取得一笔流转费。

从寡妇和独身汉之间的比照,阐明节俭有道的重要性。关于这个俗语,大家还有其他了解吗?


农家百晓生


就题论事,穷单身,富寡妇,穷有上中下之分,列如青年穷在无智,中年穷在不思进取,晚年穷活该,可现在有国家政府养老,低保,及各项补贴代惠,可有些人享受有还不珍惜,唉!而寡妇属弱群体,而实质也好,她们不甘落后,尽力而为,但免不了杂嘴众舌,还坚持主见,勤劳为活花销有度,省吃俭用,所谓名富寡妇之称,以下再述有尴尬,免了。


雨润细无声换什么是好


穷人娶不起媳妇,富寡妇找男人不好找,穷的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