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近年来

电动车火灾事故频频发生

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电动车

从电瓶起火到形成大火

只短短几十秒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电动车已然成为火灾“重灾区”

因此,

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

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

停放电动车以及为电动车充电

都是“老生常谈”的话

可是总有人对此不以为然

就是不听!就是不听!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结果,真的酿成大祸了!

▼▼▼▼

12月4号晚上七点多,芜湖融汇锦江小区B区2栋一单元的架空层,电动车充电处引发大火,几分钟之内迅速蔓延,不但烧毁了充电处的十几辆车,更是波及到该单元02户型的2楼到18楼共17层住户。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更让人气愤的是,从监控来看,住在着火楼栋的夫妻二人将电动车充电器拔下来后,电动车突然起火, 两人慌了神,丈夫让妻子到一旁躲起来,他自己则拨打119报警,然后,就没有采取其他措施了。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消防提示:物质起火后的几分钟里,火灾具有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辐射热量不多,周围物品和建筑结构温度上升不快的特点。这个阶段内,采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灭火器材,容易将火控制或扑灭。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也就是说,如果最先起火的那辆电动车车主大声呼救,联系物业工作人员前来灭火,或者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处置措施,可以将损失降低。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而电动车在楼下充电的火灾隐患

其实,物业公司和一些业主早已发现了

目前, 正在整改这些安全隐患。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电动车车友、各小区物业公司注意啦!!

早在去年12月,公安部就发布了

《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忘性大”的小伙伴有必要“复习一下”

▼▼▼▼

1、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通告所称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

2、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3、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违规停放电动车造成火灾

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

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立即组织对住宅小区、楼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专项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1、对检查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

2、对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

3、对违反通告的行为,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

4、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电动车火灾应怎样预防?

▼▼▼▼

1、要定期检查电动车、定期更换电瓶,电动车普通电瓶的使用年限为1.5~2.5年。电动车要严格按照厂家规定的时间充电,一般充6-8小时即可,切不可过充。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2、按规定停放电动车,否则一旦电动车发生火灾,火焰和浓烟会封堵建筑的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3、专电专用,专位专充。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会导致电压不稳,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还有些人喜欢私拉电线充电会埋下安全隐患。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今年的“119消防宣传日”

消防蜀黍们盘点了芜湖人身边

最危险的火灾隐患“排行榜”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最近几天

芜湖的气温就像被打入“冷宫”

遭遇冷空气的暴击之后

各种保暖武器

纷纷登场

随之

用电的危险系数也随着增高

您没有猜错

火灾危险榜的第一名就是

电气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4%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

【火灾案例】

★10月29日下午3点10分左右,位于鸠江区港一路的石城湖小区49栋1单元一楼楼梯间突发火灾,火灾视频在朋友圈传播。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扑灭大火,救出6名被困群众,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系电气线路故障所致。

★10月28日,三山区碧桂园某户室内,因书房电器故障引发火灾,过火面积10余平方米,造成财产损失。

★4月11日,芜湖通达小区一家电动车销售维修店,因电动车充电时间过长无人照看导致起火,火灾烧毁了20余辆电动车。所幸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灭火,没有人员伤亡。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12月1日晚上8点左右,南陵县市桥头天喜楼后面一房屋起火)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11月19日上午,工农路上一幢居民楼发生火情)

【如何自救】

▼▼▼▼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如只发现电器打火冒烟,断电后,火即自行熄灭;如果是导线绝缘层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如无灭火器也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未拉下总电闸前,万万不可用水扑救电气火灾。


危险榜第二名:用火不慎,占17%

【火灾案例】

★5月13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位于我市王家巷粮食储运站附近的一民房突发火灾。事后调查得知,火灾是由于厨房用火不慎导致。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如何自救】

施工现场及山林、公墓一旦因动用明火不慎引发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或室内消火栓实施灭火,也可使用沙土进行覆盖灭火。室外火灾要立即向上风方向的空旷地带逃生。

厨房等室内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向外逃生。

危险榜第三名:汽车等自燃,占5.2%

【火灾案例】

★4月4日上午,银湖中路文化馆附近,一辆红色私家车行驶中突然起火,经判定为汽车自燃。4月14日下午,万春西路一辆汽车同样在行驶中突发自燃,燃起大火被烧成空壳。

★2月25日下午5点04分左右,在南陵县205国道附近的一家汽车城附近,一辆小轿车突发火灾。火灾原因系汽车线路故障引发自燃。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如何自救】

★汽车在行驶途中,当闻到焦糊味或发现车头部位冒烟,应立即靠边停车,然后熄火,迅速离开燃烧的汽车车厢。

★离开车厢后,应马上拿灭火器去查看火情,在查看火情时,不要贸然地打开汽车前机盖,而应先将前机盖开条小缝,等氧气进入一会儿后,再慢慢全部打开,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汽车在行驶中若发生火灾应立即将车辆靠路边停车,组织车内人员疏散,疏散出的人员应与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公交车、大巴等大型车辆遇紧急情况时可通过击碎玻璃、打开天窗等方式逃生。

危险榜第四名:吸烟,占4.3%

【火灾案例】

★2月3日19时30分许,重庆沙坪坝都市花园附近某居民楼发生家中失火,原因是未熄灭烟头引发火灾。芜湖市因冬季在室内、床上抽烟不慎睡着导致烟头点燃地毯、窗帘等小型火灾也非常常见。

【如何自救】

吸烟引燃沙发、床铺等,应第一时间浇水扑救,或用湿棉被覆盖灭火。也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当火灾发展扩大,应第一时间向外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危险榜第五名:生产作业不慎 占3.4%

【火灾案例】

★10月14日下午,弋江区花津南路三花工业园内一家公司车间发生火灾,经初步调查,不能排除生产作业中化学品反应和线路故障导致火灾。

★10月24日,无为县高沟镇一厂房发生火灾,经事后调查得知,火灾系生产作业不慎导致。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如何自救】

在火灾初期,可根据着火物质不同,选用不同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常见火灾中,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沙土、水等都是扑救火灾的利器。企业也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设施。火灾发生时,应第一时间通过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向外撤离。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消防提示

▼▼▼▼

居民防火“六不要”

1、不要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

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要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

2、不要忽视身边的火灾隐患

一些高层建筑的楼道成为居民堆放杂物的通道。若楼上起火,杂物被引燃,下楼的唯一通道被堵死,十分危险。居民发现身边存在火灾隐患,可以拨打“119”举报投诉电话。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3、不要随意吸烟

应杜绝大风天在室外吸烟、乱扔烟头,不在禁火地点吸烟,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要让儿童玩火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容易酿祸。儿童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烧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5、不要随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等。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液化气灶具平时要注意保养,一旦发生管道破损、漏气要及时维修。在使用煤气、液化气后,如忘记关闭阀门或私自对液化气倒罐,易导致气体泄漏,遇明火、电火花或静电可能会发生爆炸。

6、不要让取暖电器过载

“小太阳”“暖手宝”使用时间过长,十分容易发生短路、过负荷等情况。取暖电器靠近木板壁、窗帘、纸张、衣物等,也易引发火灾。

芜湖又有一个小区电动车着火!附救火常识

火灾隐患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我们需要做的是——

“防患于未然”

千万别等到悲剧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