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小运”,家国兴大运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风云人物篇

个人行“小运”,家国兴大运

记者李建新 刘艳 特约记者刘振宇 来源:孝感日报 2018年12月7日

40年砥砺前行,谱写壮美诗篇;40年奋发图强,收获累累硕果。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孝感是一滴水、一面镜,折射着国家与时代的发展变迁。

本报特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回访改革风云人物、回眸改革重大事件、关注改革巨变、思考改革发展启示,讲述扩大开放发展进程中的生动故事,以此展示我市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引领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敬请关注。

记者李建新 刘艳 特约记者刘振宇

11月30日,杨小运来到离家不远的应城市档案局,去看保存在展览室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隔段时间,他都会来看看这个曾陪伴过他的“老伙计”,因为它和它背后的故事,改变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农民的命运。

转转车轮,捏捏把手,杨小运像对一位老朋友一样,轻拍依然扎实的自行车车身,感叹道:“37年了。”手抚自行车,回顾那段壮阔的历史,杨小运掩不住满脸的激动。

逼出来的责任制

37年前的杨小运哪里能想到,他当年随口说的一句“可超卖万斤粮,想买辆自行车”,竟然会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引起一串连锁反应。他不仅因此如愿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永久”牌自行车,还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实践先锋、标志性人物。改革的浪潮也将他由一个普通农民变成大学生,进而吃上“公粮”,成为国家干部。

“分田,是当时纯粹为了吃饱肚子被逼出来。”在杨小运的脑中,至今清晰地刻着当年的窘迫。他所在的应城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六房生产队共24户、110人、250多亩地,年年因完不成粮食定购任务“打饿肚”。1976年,19岁的杨小运被推上了六房生产队长的位子。种田人守着田地,还能干等着挨饿?杨小运不信。他带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劳动,可任务仍完不成。

啥原因?社员们都吃惯了大锅饭,出集体工时普遍出工不出力。“田里只长草不长谷。任务哪完得成?”

勤扒苦做几年没效果,到1979年杨小运心里憋屈到极点,起了分田的念头。上面没有政策怎么办?公社党委书记夏华树出主意:“可以试着分到组,先闷着搞。”杨小运把全队110人分成3个生产组,把田按人按劳力分到这3个组。

1980年夏粮刚收,六房生产队就完成了全年粮食征购任务。“田分到各组后,把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群众还人均分了630斤口粮,父老乡亲第一次填饱了肚子,实打实的成绩让杨小运底气变足。

1980年10月,六房生产队分田到户,按劳动力,每个5亩;按人口,每人1亩。

第二年夏收,六房生产队仅用小麦和早稻就完成了全年8万斤粮食订购任务,田里还余110多亩中稻、140亩晚稻。

分田到户的消息传出去后,批评之声接踵而来。有人指责杨小运年纪不大,胆子不小。他的预备党员资格也被取消。

“赌”出来的自行车

年轻的杨小运不服气。他请管理区、公社和县里下来调查的干部到庄稼地里去看,去转,去实地评判好坏。

没让他料到的是,这时自己赌气说出的一句话,竟会演变成为一件以农村改革影响城市改革、进而推动工业改革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县里干部来调查时,杨小运赌气提出,可向国家多卖1万多斤粮食,问能不能奖他一个自行车指标。

这口气,杨小运可不是白赌的:分田到户时,他家共6口人、3个劳动力,分了20多亩地,当年也获大丰收。完成8530斤的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后,中稻、晚稻还可以收15000多斤。留下口粮和种子,超卖万斤粮完全没问题。

说了就做。1981年9月20日,杨小运请来村民,租用7辆板车,浩浩荡荡拖着10380斤粮来到杨河公社粮站。

杨小运的事,被《孝感报》以《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应城县政府明确答复:超产多、贡献大的农民杨小运将买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为题,率先对此进行报道。198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和转载了《孝感报》的稿件。

《人民日报》随后发文:《农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尽责》,将此事上升到生机勃发的农村改革对城市工商业发出挑战的高度。

后来,《参考消息》还刊载了美联社记者写的述评《中国的农业向工业提出了挑战》,这篇外电述评也同样发掘出了“杨小运超卖万斤粮”深刻的新闻价值。

很快,上海自行车一厂回应,工厂不仅愿意满足杨小运的要求,还承诺:凡是当地农民超卖万斤粮的,都将奖售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辆龙头上扎着红绸花的“永久”牌自行车被送到应城、送到杨小运手中。

“擂”出来的大学生

杨小运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为了全国农民先进典型,先后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1983年,他还被推选为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

当年6月赴京开人代会时,去读书的念头开始在杨小运脑海萌生。

回应城后,杨小运当了几年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仅初中毕业的他越来越感到知识不够用。读书的念头再次跳了出来。1987年,他找到时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的陈华奎,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求学愿望。陈华奎建议他去武汉大学读成人教育大专班。

杨小运又找开人代会期间认识的武汉大学经济学家李崇淮。武大校长刘道玉通过李教授了解杨小运的情况,专门向国家教委打报告,申请破格录取。

当年9月,30岁的杨小运成为武大首名免考特招生,进入经管学院经管专业学习。学校特别照顾,找人轮流帮他补课。

深知自己基础太差,每天除了上课,杨小运把大部分时间拿来背书。走路背、吃饭背、睡觉前还在背……用一招笨办法,杨小运硬生生地把22门功课中21门考合了格。“只要是用背的科目,同学们都考不赢我。”1989年7月,他如愿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毕业后,杨小运参加招考,被聘为国家干部。

他从杨河镇纪检干事起步,到巡检管理区副主任、副书记、主任、总支书记,再到杨河镇副镇长,2017年在应城市农办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

奔出来的好日子

对于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来说,杨小运既是亲历者、受益者,也是见证者。这些年,种田也好,当大学生也罢,招干成为国家干部,到现在退休帮家人开办农田水利预制板厂,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农村、农业和农民。

卫东公社后来改名大堰村。只要抽出空来,杨小运总爱开车回去转转。

弟弟杨耀宗在老家,仍种着当年分田到户时的20多亩田。可杨小运知道,情况已经大不一样。“过去种田是为了吃饱饭,现在种田是致富门道。”

原先干什么都得依靠人工,成本高不说,累又不出活儿。现在种田实现了机械化,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还高,养活了祖祖辈辈大堰村人的土地真正活起来。

如今的大堰村人不但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楼,经过硬化的道路整洁一新,各家的摩托车、电动车、私家车……往来穿梭。

“农民进城置业”,是杨小运感受到生活的最大变化之一。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大堰村目前的28户村民,在县城以上置业、居住的有9户,余下的19户也都在集镇上买了房。农闲时在集镇生活,农忙时回家种田,让农民不再是一种的固定身份,而更像是一份职业。

身居乡村的婆婆妇女们,生活节奏也变得和城里人同步:跳广场舞、健身、衣着越来越新潮。农业对于当下大堰村人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分田到户承包经营,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到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眼见身边巨大的历史变迁,杨小运感慨:“农村、农民、农业的变化,用‘翻天覆地’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