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行“小運”,家國興大運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風雲人物篇

個人行“小運”,家國興大運

記者李建新 劉豔 特約記者劉振宇 來源:孝感日報 2018年12月7日

40年砥礪前行,譜寫壯美詩篇;40年奮發圖強,收穫累累碩果。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浪潮中,孝感是一滴水、一面鏡,折射著國家與時代的發展變遷。

本報特推出"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專題報道,回訪改革風雲人物、回眸改革重大事件、關注改革鉅變、思考改革發展啟示,講述擴大開放發展進程中的生動故事,以此展示我市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引領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敬請關注。

記者李建新 劉豔 特約記者劉振宇

11月30日,楊小運來到離家不遠的應城市檔案局,去看保存在展覽室的那輛永久牌自行車。隔段時間,他都會來看看這個曾陪伴過他的“老夥計”,因為它和它背後的故事,改變了他作為一名普通農民的命運。

轉轉車輪,捏捏把手,楊小運像對一位老朋友一樣,輕拍依然紮實的自行車車身,感嘆道:“37年了。”手撫自行車,回顧那段壯闊的歷史,楊小運掩不住滿臉的激動。

逼出來的責任制

37年前的楊小運哪裡能想到,他當年隨口說的一句“可超賣萬斤糧,想買輛自行車”,竟然會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引起一串連鎖反應。他不僅因此如願買到了夢寐以求的“永久”牌自行車,還一不小心成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實踐先鋒、標誌性人物。改革的浪潮也將他由一個普通農民變成大學生,進而吃上“公糧”,成為國家幹部。

“分田,是當時純粹為了吃飽肚子被逼出來。”在楊小運的腦中,至今清晰地刻著當年的窘迫。他所在的應城楊河公社衛東大隊六房生產隊共24戶、110人、250多畝地,年年因完不成糧食定購任務“打餓肚”。1976年,19歲的楊小運被推上了六房生產隊長的位子。種田人守著田地,還能幹等著捱餓?楊小運不信。他帶著大家沒日沒夜地勞動,可任務仍完不成。

啥原因?社員們都吃慣了大鍋飯,出集體工時普遍出工不出力。“田裡只長草不長谷。任務哪完得成?”

勤扒苦做幾年沒效果,到1979年楊小運心裡憋屈到極點,起了分田的念頭。上面沒有政策怎麼辦?公社黨委書記夏華樹出主意:“可以試著分到組,先悶著搞。”楊小運把全隊110人分成3個生產組,把田按人按勞力分到這3個組。

1980年夏糧剛收,六房生產隊就完成了全年糧食徵購任務。“田分到各組後,把大家的勞動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群眾還人均分了630斤口糧,父老鄉親第一次填飽了肚子,實打實的成績讓楊小運底氣變足。

1980年10月,六房生產隊分田到戶,按勞動力,每個5畝;按人口,每人1畝。

第二年夏收,六房生產隊僅用小麥和早稻就完成了全年8萬斤糧食訂購任務,田裡還餘110多畝中稻、140畝晚稻。

分田到戶的消息傳出去後,批評之聲接踵而來。有人指責楊小運年紀不大,膽子不小。他的預備黨員資格也被取消。

“賭”出來的自行車

年輕的楊小運不服氣。他請管理區、公社和縣裡下來調查的幹部到莊稼地裡去看,去轉,去實地評判好壞。

沒讓他料到的是,這時自己賭氣說出的一句話,竟會演變成為一件以農村改革影響城市改革、進而推動工業改革的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縣裡幹部來調查時,楊小運賭氣提出,可向國家多賣1萬多斤糧食,問能不能獎他一個自行車指標。

這口氣,楊小運可不是白賭的:分田到戶時,他家共6口人、3個勞動力,分了20多畝地,當年也獲大豐收。完成8530斤的國家糧食定購任務後,中稻、晚稻還可以收15000多斤。留下口糧和種子,超賣萬斤糧完全沒問題。

說了就做。1981年9月20日,楊小運請來村民,租用7輛板車,浩浩蕩蕩拖著10380斤糧來到楊河公社糧站。

楊小運的事,被《孝感報》以《應城縣農民楊小運說:他家今年願向國家交售兩萬斤糧食只要求賣給他家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應城縣政府明確答覆:超產多、貢獻大的農民楊小運將買到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為題,率先對此進行報道。1981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和轉載了《孝感報》的稿件。

《人民日報》隨後發文:《農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盡責》,將此事上升到生機勃發的農村改革對城市工商業發出挑戰的高度。

後來,《參考消息》還刊載了美聯社記者寫的述評《中國的農業向工業提出了挑戰》,這篇外電述評也同樣發掘出了“楊小運超賣萬斤糧”深刻的新聞價值。

很快,上海自行車一廠回應,工廠不僅願意滿足楊小運的要求,還承諾:凡是當地農民超賣萬斤糧的,都將獎售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一輛龍頭上扎著紅綢花的“永久”牌自行車被送到應城、送到楊小運手中。

“擂”出來的大學生

楊小運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成為了全國農民先進典型,先後被評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湖北省特等勞動模範。1983年,他還被推選為全國第六屆人大代表。

當年6月赴京開人代會時,去讀書的念頭開始在楊小運腦海萌生。

回應城後,楊小運當了幾年村黨支部書記。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僅初中畢業的他越來越感到知識不夠用。讀書的念頭再次跳了出來。1987年,他找到時任華中農業大學校長的陳華奎,鄭重地表達了自己的求學願望。陳華奎建議他去武漢大學讀成人教育大專班。

楊小運又找開人代會期間認識的武漢大學經濟學家李崇淮。武大校長劉道玉通過李教授瞭解楊小運的情況,專門向國家教委打報告,申請破格錄取。

當年9月,30歲的楊小運成為武大首名免考特招生,進入經管學院經管專業學習。學校特別照顧,找人輪流幫他補課。

深知自己基礎太差,每天除了上課,楊小運把大部分時間拿來背書。走路背、吃飯背、睡覺前還在背……用一招笨辦法,楊小運硬生生地把22門功課中21門考合了格。“只要是用背的科目,同學們都考不贏我。”1989年7月,他如願拿到了大學畢業證。

畢業後,楊小運參加招考,被聘為國家幹部。

他從楊河鎮紀檢幹事起步,到巡檢管理區副主任、副書記、主任、總支書記,再到楊河鎮副鎮長,2017年在應城市農辦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休。

奔出來的好日子

對於波瀾壯闊的中國農村改革來說,楊小運既是親歷者、受益者,也是見證者。這些年,種田也好,當大學生也罷,招幹成為國家幹部,到現在退休幫家人開辦農田水利預製板廠,他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農村、農業和農民。

衛東公社後來改名大堰村。只要抽出空來,楊小運總愛開車回去轉轉。

弟弟楊耀宗在老家,仍種著當年分田到戶時的20多畝田。可楊小運知道,情況已經大不一樣。“過去種田是為了吃飽飯,現在種田是致富門道。”

原先幹什麼都得依靠人工,成本高不說,累又不出活兒。現在種田實現了機械化,勞動強度小,生產效率還高,養活了祖祖輩輩大堰村人的土地真正活起來。

如今的大堰村人不但吃得飽,還能吃得好,家家戶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小樓,經過硬化的道路整潔一新,各家的摩托車、電動車、私家車……往來穿梭。

“農民進城置業”,是楊小運感受到生活的最大變化之一。隨著城鎮化的腳步,大堰村目前的28戶村民,在縣城以上置業、居住的有9戶,餘下的19戶也都在集鎮上買了房。農閒時在集鎮生活,農忙時回家種田,讓農民不再是一種的固定身份,而更像是一份職業。

身居鄉村的婆婆婦女們,生活節奏也變得和城裡人同步:跳廣場舞、健身、衣著越來越新潮。農業對於當下大堰村人的意義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分田到戶承包經營,到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到現代農業規模化生產,眼見身邊巨大的歷史變遷,楊小運感慨:“農村、農民、農業的變化,用‘翻天覆地’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