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榮軍 龍騰神州正“復興”

2014年13期總第380期

丁荣军 龙腾神州正“复兴”

本刊記者 華南

2017年9月21日,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實現350公里/小時的旅客運營速度,京滬高鐵全程運行時間縮短為4個半小時。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中講道:“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復興號”的奔馳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高鐵技術從“追趕”到“引領”,軌道交通技術在高鐵上開花結果,為實現“科技強國”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院長、軌道交通牽引電傳動和網絡控制專家丁榮軍,見證了“復興號”創新全過程。

2014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1.6萬公里,約佔世界總里程的60%。這一年,也是丁榮軍落戶湖南株洲、投身軌道交通機車“機芯”設計30年,時任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他,接受本刊記者專訪,並走上《中華兒女》封面。

丁荣军 龙腾神州正“复兴”

從電力機車到“復興號”高鐵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株洲是中國著名老工業基地,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創造了百餘項第一。1984年夏天,丁榮軍本科畢業,在這名西南交大電力機車專業優秀畢業生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一條是去株洲地阿里機車研究所(簡稱“株洲所”)。當時全系兩個班,共有62名同學,僅有的一個畢業進京名額給了丁榮軍。

去繁華的首都還是相對偏遠的株洲?當年實習老師一句話觸動了丁榮軍,他決定到株洲“幹一番事業”。1959年成立的株洲所,是國內專門從事電驅動系統研發的科研機構。當時株洲所田心廠區新辦公樓還沒蓋好,老廠房外面只有一條狹窄的柏油馬路,每天兩班公交車往返於市區之間,大家幾乎與世隔絕。“我還記得剛到株洲所時,看到老同志們晚上都帶著孩子在辦公室主動加班,不捨晝夜攻關奮戰。而且絕大部分老員工是從江浙、廣東等沿海地區來的,在這種條件下,大家紮根株洲田心這個偏僻的地方,為中國鐵路事業拼搏,這對我影響很大。”

當丁榮軍被奮鬥的熱情鼓舞著,投身科研事業時,世界鐵路機車開始從直流傳動向交流傳動型機車方向發展。那時,這一技術還被西門子等國際行業巨頭掌控。一個尷尬的對照是,當時我國列車最高時速為100公里,法國高速列車時速已達300公里。

追趕的路上,大家快馬加鞭。交流傳動與網絡控制技術被譽為鐵路機車的“機芯”,上世紀90年代初,丁榮軍作為課題組重要成員之一,和同事自主創新,僅用兩年多就完成了《電力機車三相交流800-1000千萬機組地面試驗》系列試驗,拉開了中國鐵路機車車輛交流傳動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大幕。在此後10餘年間,丁榮軍先後參與和主持完成了多項重大課題,並親歷了中國鐵路從“藍箭”邁向“中華之星”,進入“高鐵”和“重載”時代。

2002年冬,“中華之星”在秦皇島-瀋陽鐵路段進行首次試車,丁榮軍作為總設計師也全程參與。那段旅程令他難以忘懷:“列車運行時,我們專家組和技術員都在機車室裡,實時監測運行情況。當我們看到列車輕盈平穩地飛馳、各項數據正常時,信心倍增。”

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起步,丁榮軍一步步成長為株洲所所長、執行董事、總經理,經歷了從技術專家到技術管理者,再到企業管理者的角色轉變。但“科技先導”是他一貫的堅持,企業每年以不低於年銷售收入8%的資金進行核心技術研發,同時,企業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超過85%。在上大學之前沒有見過火車,更沒有坐過火車的丁榮軍,從未想到自己會與火車機車結下不解情緣。

創新引領中國高鐵領跑世界

2004年,當時中國的高鐵技術還需要引進,外國公司則很明確地在技術轉讓文件上註明,傳動和控制最核心的技術堅決不予以轉讓。“當時我看到這個很傷心,但反過來也激發了我們去努力。”

曾經“技不如人”的刺激,讓丁榮軍抱定株洲所必須堅持“科技先導”這一理念,通過多年探索,“我們由研發控制技術逐步延伸到研發大功率器件,如今中國的高鐵技術水平絕對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差”。讓丁榮軍尤為激動的是,復興號列車的生產從設計開始,就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且到現在350公里時速所有的這些高鐵運行的相關數據,中國是全世界最全的,“而且我們的成本只有歐洲、日本的三分之二,但速度能比他們快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中國在軌道交通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復興號”從初始研發到最終“上線”,大概花了5年時間。5年前,科技部開始立項,組織了國內51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包括企業的創新中心參與其中,項目研發團隊中有1500多人是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高級技術人員,其中不乏中國工程院的佼佼者。“我所在的中國工程院機械和運載學部負責諮詢、研究、評審等工作。歷經2-3年的基礎性課題研究,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鐵路局商議,從應用需求的角度提出頂層要求,目標是提升車本身的性能,真正達到350公里運行時速。”丁榮軍說。

同時,讓丁榮軍感到自豪的是,復興號薈萃了很多自主創新成果,很多“絕技”屬於世界首創。以前有些“小玩意”需要進口,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已經能夠造出以前進口的東西,而且有些技術儲備和研發項目一旦推出,將給高鐵領域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至2017年末,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0%以上,以“四縱四橫”為主骨架的高鐵網基本形成。不過,運行的“復興號”並沒有停下技術研發的腳步。目前,永磁驅動系統已經裝車,正在接受考核,400公里/小時的變軌距車甚至是超越600公里/小時的磁浮車正在研發,高鐵的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也正在研究。對於人工智能在高鐵方面的應用,技術人員也有新的想法。

“現在國家科技部已經正式立項,2020年會設計出運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公里的高鐵。運行過程中舒適體驗的享受界面也會得到改進,下一步我希望我們設計出的列車是完全智能化的,除了提供給乘客信息共享服務,還希望營造乘客乘坐時如同在家的感覺,通過‘互聯網+’將乘客所有關聯的信息構成在一起。”丁榮軍這樣描繪。

“未來的技術發展絕對不是單一的技術發展,而是很多技術的集成。”丁榮軍特別強調加強顛覆性技術創新,顛覆性技術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種創新模式,成功的顛覆性技術往往是跨學科、跨領域的集成創新,而不是設計、材料、工藝方面的“線性創新”。丁榮軍深知:“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兩條‘鋼軌’一直承載並延續著許多人的夢想。能夠研發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鐵路機車產品,更是一代又一代鐵路科技人員的科技夢想和產業夢想。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鐵路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鐵路科技進步也永遠沒有盡頭,只有緊跟世界科技發展潮流,不斷鑽研新技術,做出新突破,譜寫新篇章,夢想才能在兩條鋼軌上不斷延伸,通向遠方。”

丁荣军 龙腾神州正“复兴”
丁荣军 龙腾神州正“复兴”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