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对联文化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流传至今,不同于很多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对联即便在今天,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一副对联,为的就是迎接喜庆。对联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方面仰仗帝王对其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则是历朝文人对于对联的创新和发展。

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在明朝正德年间,出了这么一个奇葩的秀才,这个秀才对功名不怎么感兴趣,准确来说,是因为当年的一场科举舞弊,导致对庙堂不再抱有信心,要知道,在正德年间,天下有多少落魄的秀才,而然他注定与那些落魄的读书人不同,靠的就是他独有的双绝。一绝便是字,他的字举世皆知,千金难求,为当世人所推崇,二觉便是画,他的画美轮美奂。

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后世乾隆皇帝对于他的画宠爱有加,他就是唐寅。唐寅在正德五年的时候游玩江南,虽说是游玩,但也是穷游,毕竟没有考取功名的唐寅哪里有的经济收入,而文人又都是那种怪脾气,总是不愿意低声下气卖字画为生,于是穷困潦倒没得办法的唐寅,只好选择吃霸王餐。

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当店家问他要钱的时候,唐寅坦然回答没钱,原本以为免不了一顿毒打,谁知店家竟然点了点头,把自己的女儿叫了出来,店家的女儿也是一个读书人,奈何古时候女子不能考取功名。故此女子读书也只能增长知识而已,这位小姐看见唐寅仪表堂堂,在见识到其谈吐不凡,于是小姐便想要考考唐寅,便说道:我出一个上联,若是能够对出下联便免了你这顿饭前。

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唐寅一听十分高兴,连声说道小姐请赐教。小姐出的上联是“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这是一个拆字联,“地”这个字去掉了土,便变成了“也”,而“也”加三点便成了一个“池”字,上联算不上难,但是想要对出也不简单。唐寅听见女子的上联后,微微一笑。

小姐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小姐青睐!

便说出了自己的下联“汤中拿水,加木字就是杨”,“汤”字去掉三点水换成木字便是“杨”,下联对的可谓十分工整,小姐听完抿嘴一笑,对唐寅青睐有加,不仅免了唐寅的饭前,甚至还允许唐寅借宿在店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