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吐蕃的百年爭端,究竟是誰贏了呢?

__丶H


這是一篇六千多字的長回答,誠意滿滿,深度達到了論文的級別,但也只能相對簡單的提及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戰例。
唐蕃二百年的戰爭史實在是太長了,不是很多噴子腦回路中想象的那麼簡單。我今天就把噴子們最愛說的幾個例子拿出來分析一下。要有耐心喲!文章巨巨巨巨長!哈哈哈!

如果把歷史的視角拉長,用一百年的維度來看,唐蕃之間的國戰,沒有輸贏!因為兩國一直都在僵持之中!

可能看到這兒就有人開始罵街了,你個傻叉!

松贊干布攜兵20萬扣關松州(今松潘)強娶了文成公主;論欽陵大敗薛仁貴於大非川;赤松德贊時期(763年)吐蕃佔領了長安,首都都被別人佔了,你還說唐朝打得贏吐蕃?

沒錯!我知道噴子們會這麼說,這些戰例都是事實,唐史裡都明明白白的寫著呢!

我想問的是還有嗎?剩下的沒多少人知道了吧!沒關係,我再給您補充幾個案例!

其實,唐史裡不光寫著這幾條,還有青海承鳳嶺之敗、西域識迦河之敗、甘南素羅汗山之敗,都是唐軍大敗虧輸,史稱“(唐軍)屍骸高與天齊”(《資政通鑑》)。

上述三個戰例再加上大非川之戰,唐軍總計損失有生戰力四十萬人以上。

但別忘了,唐朝戶口數量的峰值達到了九百六十萬戶,估算人口數量五千二百萬人以上(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以如此級別的人口基數,損失40多萬軍隊就判定被打的再無還手之力,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再有,唐蕃自貞觀十二年(638年)在松州第一次交手後,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見諸史端的戰爭一百九十餘次,如果每次都唐軍大敗虧輸,恐怕吐蕃就不是佔領長安十三天這麼簡單了,是不是直接就被吐蕃滅了也未可知。

但結果是印象裡屢戰屢敗的唐朝,在經過了安史之亂的摧殘後,以國內繁鎮割據的殘破之軀,又搖搖晃晃的支撐了一百五十多年,而號稱屢戰屢勝強橫無匹的吐蕃,卻在公元842年先行崩潰了。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可能有人會很不服氣的說,吐蕃的崩潰是綜合因素造成的,和戰場的勝敗沒關係。

沒錯!這話算是說到點兒上了!

以唐和吐蕃這種幅員遼闊的大帝國來說,擁有幾乎無限的戰略縱深,一場兩場的勝敗,根本不足以使其傷筋動骨。

歷史上滅國級的戰爭不經常發生,並不是因為戰爭規模不夠大,而是其他因素的醞釀尚不夠充分。

說個簡單的點例子,清朝滅亡明朝,真的是因為幾十萬滿族人個個都是鋼鐵俠?!

有的軍事愛好者,以一種很怪異的方式研讀古代戰爭,他們聲稱:“我不喜歡考慮戰略”,而用簡答勝敗和數量多少來判斷戰役的勝負。

但回想一下古代堪稱軍神的名將,哪一個不是戰略大師,甚至後勤補給大師?

不研讀戰略態勢的將軍,最適合的工作不過是在鋒線上耍片刀,永遠也成不了軍神。

知道什麼仗能打,什麼仗不能打,知道怎麼打能贏,才是一個軍神最基本的素質。

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縱觀唐、蕃兩國疆域都扶搖萬里,人口都達到了千萬的數量級(吐蕃疆域最大時,人口估算也接近一千萬)。

在東起劍南(四川西北部),經河西、攏右,跨青海、西域,西至勃律(巴控克什米爾),長達數千公里的正面戰場上,數百萬將士嗜血搏殺,時間綿延接近二百年。

時間、空間跨越如此巨大的國戰,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就是在人類戰爭史上亦屬罕見。又如何能以一城一地只得失,一戰之勝敗來判定?

因此,我對唐、蕃兩國戰爭態勢的判斷與很多人的觀點不同。

唐蕃兩國的國戰,始終都處於相持階段,並交替佔據上風。

至少沒有任何一方虛弱到可被一擊致命的程度,也沒有誰覓得了一個,可以徹底終結對手的機會,一個都沒有。

如果我們細分一下的話,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五個大階段:

一、互相試探的時期(松贊與李世民);

二、吐蕃初佔上風時期(祿東贊、欽陵與高宗、武周);

三、唐朝奪回主導權時期(赤德祖贊與唐玄宗);

四、吐蕃獲得全面優勢時期(赤松德贊與唐肅宗、代宗);

五、雙方重回均勢時期(赤祖德贊與唐德宗、憲宗)。

下面,我用你們最喜歡拿出來說的幾個案例,結合其各自所屬時期,來分析一下!

互相試探的時期(松贊與李世民)的典型案例——松州之戰和文成入嫁。

首先必須要釐清一個概念,吐蕃第一次試探並不是松州之戰,而是早前一年的吐谷渾之戰。

吐谷渾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它是唐朝的屬國,因此進攻吐谷渾,實際上已經是在挑戰唐朝推行的“天子——屬國”政權體系了。

松贊干布對吐谷渾的進攻,發生在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秋。也算吐谷渾倒黴,在此前的一年(貞觀十年)吐谷渾剛剛因為不服唐朝管教,被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領的唐軍打殘了。

殘破的吐谷渾根本不是吐蕃軍隊的對手,短短几個月就敗下陣來,吐谷渾王和他的唐朝媳婦一溜煙跑到了唐朝境內尋求庇護。

但別以為吐谷渾就是個軟柿子,23年後(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0年),祿東贊帶領的吐蕃軍隊可是結結實實的打了三年,還是在有臥底幫忙的前提下,才算勉強吞下了這塊硬骨頭。

打完了吐谷渾,松贊發現唐朝沒什麼反應,於是貞觀十二年(638年),吐蕃扣關松州(今松潘),唐蕃第一次正面交鋒爆發,

史稱“松州之戰”。

為什麼吐蕃會連續刺激唐朝呢?

並不是松贊干布有多膨脹,而是他想獲得唐朝的認可,這種認可在當時的表象是能不能娶唐朝公主(“尚公主”)。

說到和親很多漢族人都心情複雜,但其實對於一個政權來說,和親不過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手段之一,而且還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終唐一世,一共有十八位公主和親,其中唐朝強盛的貞觀、開元、天寶時期佔了多數,足見唐朝對此問題的看法。

對於貞觀時期的唐朝來說,北逐突厥、肢解薛延陀,號稱“天可汗”。在當時東亞地區是當仁不讓的霸主毋庸置疑,對此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也都認可。

因此才出現,玄宗拒絕了突厥可汗求婚的請求,他會口出怨言。

吐蕃和當時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也一樣希望通過娶公主的方式來獲得唐朝的認可。

所以,貞觀八年(634年)吐蕃使節首次出使長安後,李世民派馮德遐入蕃回訪。

貞觀十年(636年),馮德遐返唐時,吐蕃使臣一同前來,便提出了“尚公主”的請求。(使臣一次往返唐蕃大概需要十個月的時間)

但可惜,當時的吐蕃給唐使的觀感太差,吐蕃娶公主的請求被李世民拒絕。

吐蕃使臣沒辦成事兒,便在松贊面前煽風點火,歸咎於被吐谷渾攪黃了。

按《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十年十二月,當時吐谷渾的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繼任吐谷渾王,弘化公主的老公)恰好在長安出使。

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時間鏈條,吐蕃使臣回拉薩後,貞觀十一年松贊兵發吐谷渾。所以,松贊干布才會在松州城下,放出豪言:

“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其實,他就是奔著獲得認可來的,整軍扣關不過是示威而已。

弄清楚了松州之戰爆發的原因,後面的表象就簡單了,唐蕃不過是各自展示了一下肌肉,然後都感覺對方不好對付,最終以和平方式達成了一致(公主入嫁)。

至少在這個階段,松贊干布不會知道唐朝有多強,當然李世民也不知道吐蕃有多大。

雙方有點像瞎子摸象,都只看到了對手的一部分,如果說當時松贊干布有心擊垮唐朝我是不信的,他的心沒那麼大。

說完了,松州之戰我們來說下一個階段,吐蕃初佔上風時期(祿東贊、欽陵與高宗、武周)。

這一時期,最典型的戰例便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大非川之戰”。

松贊干布去世後,以祿東贊和他的兒子們(噶爾家族)掌控吐蕃朝政五十餘年。

在此期間,吐蕃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擴展的戰爭,第一場便是滅吐谷渾的戰爭。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這場戰爭持續的三年,最終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成了唐朝安樂州刺史。

就在吐蕃征服白蘭羌、吐谷渾期間,唐高宗正東征高句麗,對兩線作戰表現的非常優柔寡斷,給了吐蕃足夠多的時間。

很快李治就為他的寡斷吃到了苦頭,在青海站住了腳的吐蕃,以青海的牧場為前進基地,開啟了第一波擴張。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迫使唐朝放棄了安西四鎮。感到了切膚之痛的唐朝,終於下定決心要教訓一下吐蕃了,這就是大非川之戰爆發的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薛仁貴的頭銜是邏娑(拉薩)道行軍大總管。這實際上是在暗指希望這位“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的老將,犁庭掃穴直搗黃龍,徹底解決吐蕃問題。

但這隻能說明,高宗一朝對吐蕃的實力一無所知,對青海吐谷渾故地的戰略意義同樣一無所知。

實際上,牢牢掌控的青海牧場後,吐蕃養虎之勢已成,憑藉充沛的後勤補給,欽陵在青海進可攻退可守,行動遲緩的唐軍根本不是對手。

回想一下唐朝初期所獲勝績,無不是以少量精銳騎兵長途奔襲,形成突破性優勢,再輔以步兵跟進而勝。

而現在,唐庭四月才決定倉儲出兵,八月五萬唐軍才行至青海,在臨近冬季的草原上(別忘了胡天八月即飛雪”),與一個以騎兵為主機動性佔優的對手纏鬥,別說是薛仁貴,就是孫武復生也沒戲。

其實,薛仁貴的戰術並沒有什麼問題,他集中戰兵前出,尋找戰機以求突破,將輜重兵留於險地結寨固守,速戰速決是他唯一的機會。

但這一戰術被欽陵識破,他以敗兵為誘餌逐次退卻,誘使唐軍兩部距離拉大,再憑藉機動性分而殲之。

欽陵採取的是典型的狼群戰術,副帥郭待封的貪功冒進不過加速了唐軍的覆滅。即便沒有這個變量,只要吐蕃軍隊拖著打,唐軍之敗不過是早晚的事。

這場仗是一個錯誤的時間節點,以一種錯誤的方式與敵作戰,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唐軍一邊,因此戰敗後,薛仁貴才會慨嘆:

“鄧艾所以死於蜀,吾知所以敗也。”

大非川之戰是一場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戰役,唐軍在保持四十年軍事強勢後,第一次在周邊少數民族眼前大敗虧輸。這也是唐蕃間,在松州打成平手後,第一次慘敗於吐蕃之手。

不過,大非川以及之後青海承鳳嶺、西域識迦河、甘南素羅汗山等敗績,並沒有動搖唐朝的根本。

緊接著高宗的武周朝時期,武則天這個性情強悍的女人,主導了唐朝的一系列反擊。

王孝傑、婁師德、黑齒常之等一干唐將,在良非川、白水澗等地連勝吐蕃。兩國拉鋸戰態勢表現得最為明顯的,當屬西域安西四鎮的反覆易手。

自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罷安西四鎮後,至692年(武周長壽元年),二十二年間,安西四鎮六度易手,直到唐軍在四鎮駐軍兩萬四千人後,才算是基本穩住了局面。

從四鎮屢廢屢建的過程可見,唐朝即便是在遙遠的西域,尚且有能力和吐蕃一較短長,更何況是在後勤壓力較低的河攏地區呢?

因此,唐黑們所謂大非川之後,唐朝再無還手之力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大非川之敗並沒有那麼重要,至少它沒有真正改變兩國的戰爭格局。

第三個階段大概是在玄宗的開元、天寶年間(赤德祖贊與唐玄宗)。

這一時期,最典型的戰例當屬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戰,雖然此戰唐軍只能算是慘勝,但拔出了石堡城這一戰略據點後,唐軍拓地千里是不爭的事實。

隨後幾年,哥舒翰在青海修築神威城、應龍城等軍鎮,屢敗吐蕃軍,攻拔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全部收回了河西九曲。唐、蕃的實際控制線已推進至青海湖、黃河河曲以西地區。

由此可見,天寶初年唐蕃對峙中,唐朝要稍占上風。

第四階段是安史之亂後的肅宗、代宗、德宗三朝(赤松德贊時期)。

經過安史之亂的消耗,唐朝確實沒有還手之力了,這幾十年中基本就是被吐蕃按在地上揍,吐蕃攻陷長安也發生在這一時期。

代宗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突破大震關(陝西隴縣西境),涇州(甘肅涇川縣北)刺史高暉投降,給蕃軍充當嚮導,引軍深入。

六日,克邠州(陝西彬縣)、奉天(陝西乾縣)、武功(陝西武功縣西北),代宗東逃陝州(河南三門峽市陝州區),長安陷落。

吐蕃在長安城內留居十五日(《資治通鑑》記十三日),還把金城公主的兄弟,宗王李承宏扶持成了傀儡皇帝。

結果十幾天後,吐蕃撤軍,李承宏這倒黴孩子先是被還朝的代宗痛罵,然後流放華州,不到一年就稀裡糊塗的死了。

長安失陷是事實,漢藏史料上都有白紙黑字的記載,但這次軍事行動更像是一次懲罰性的打擊。

因為,762年(寶應元年)正月,唐蕃兩國曾有一次歃血會盟。以唐朝當時的實力當然沒什麼可談的,基本就是吐蕃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會盟談判的條款漢地史料全無記載。

但布達拉宮門前的《達扎路恭紀功碑》上有很詳細的記載,唐朝每年要給吐蕃“歲貢”絹繒五萬匹。

你沒看錯,中原王朝第一次“歲貢”求和,不是北宋與遼的“澶淵之盟”,而是唐和吐蕃的這次“鴻臚寺歃血”。

唐黑們,有這段秘聞以前還不知道呢吧?我給你們提供彈藥了,以後記得用喲!

《達扎路恭紀功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老皇帝簽了約,說每年“歲貢”五萬匹,新皇帝上臺後想賴賬,吐蕃就自己來長安取了,就這麼簡單。

但吐蕃自己可能也沒想到京西的防禦會如此的囊,幾天功夫就破關而入,因此根本沒有長期固守的準備。這點從郭子儀以疑兵詐稱朔方軍至,吐蕃便草草撤軍可見一斑。

很多人將此原因歸咎於,吐蕃將士不適應低海拔地區的環境,產生了醉氧反應。

但別忘了,吐蕃軍隊不是坐著運20從拉薩飛過來的,甚至這些軍隊,也不是騎著馬從拉薩長途跋涉來到長安的。吐蕃君臣沒那麼傻,讓軍隊奔行幾千公里來考驗一下,後勤補給的供應能力。

這些軍隊本就常年駐紮在河攏地區,時時刻刻威脅著唐朝的邊境。你覺得氣候的不適應,會他們造成多大的影響?

另外,這些人也不都是藏族人,早在併吞河攏前期,軍力不足的吐蕃軍隊裡有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僕從部隊。

這些被稱為“溫末”的僕從部隊,不但族裔混雜,包含吐蕃征服區的吐谷渾人、白蘭羌人、回紇人、突厥人、漢人,甚至還有少量大食人,這些人可是長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對關中的氣候並沒有吐蕃人那麼敏感。

更何況,吐蕃這次突入關中還是在冬季,那有什麼所謂“長安溼熱氣候吐蕃人不能適應”之論?

因此,氣候並不是吐蕃從關中草草撤軍的充分必要條件,而是其領兵將領恩蘭·達扎路恭(唐史記做馬重英)心知,自己並沒有固守關中的實力和資本,不如趁唐軍未至,劫掠一番早早離去。

此戰之後,唐朝很快就調整的攏山一線的防禦體系,將郭子儀賬下最有戰鬥的朔方軍從同州(渭南大荔縣)調至京西防禦。

郭子儀駐邠州(陝西彬縣)、馬璘鎮涇州(甘肅涇川北)、李抱玉守攏坻的防禦體系。同時,回紇恢復了與唐朝的盟友關係,從北面夾擊吐蕃,岌岌可危的關中防禦算是稍稍鬆了一口。

而後,隨著李晟、馬遂、渾瑊三將的崛起,雙方圍繞著攏山一線,又纏鬥了幾十年,吐蕃再也沒有突入關中,威脅長安。

我不知道網上傳說,吐蕃曾兩次入長安是從哪裡看來了。以我多年讀藏史的目力,至少目前能夠看到的漢藏史料,只有代宗初年這一次。

雙方重回均勢時期(赤祖德贊與唐德宗、憲宗)

最後一個階段是從唐德宗末期貞元(785年—805年)到唐憲宗元和年間(806年 - 820年),吐蕃經過一百多年的狂攻已經露出了疲態。

雖然吐蕃一直在以戰養戰,僅河攏地區估算就至少掠去數以百萬計的唐人。別忘了,當時吐蕃是西邊頂著黑衣大食、北邊扛著回鶻、東邊對著大唐,東南角的南詔國也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再強大的自生能力也禁不住這種消耗,更何況人口本身就是一種再生緩慢的資源。

雖然貞元早期,吐蕃依舊有能力主動進攻,甚至在兩國會盟時發動了“平涼劫盟”的詭計,但唐朝已經開始逐步將防線向外推。

這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劍南道的“維州之戰”,維州(今四川理縣)歷來都是劍南防禦的節點,廣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改稱“無憂城”。

公元801年(貞元十七年)八月,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整頓軍馬,遣唐軍步騎兵兩萬人,兵分九路齊頭並進,向吐蕃所屬維、保(理縣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棲雞、老翁城等地發起進攻。

之前唐蕃兩國在劍南的戰爭,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禦,而這次唐軍卻主動出擊,表明唐軍的軍事實力已能和吐蕃軍隊分庭抗禮了。

多路並進的唐軍,在劍南崇山峻嶺間與吐蕃展開連番血戰。戰事從八月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其中雙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決戰,以吐蕃慘敗告終。

隨後,唐軍繼續向西南推進連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軍則在南詔軍隊的配合下,強渡

瀘水(大渡河)繞至吐蕃軍隊後方,決堤水淹吐蕃軍營。吐蕃軍隊大潰,被唐軍合圍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軍覆滅。

戰後唐軍驚訝地發現,吐蕃俘虜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這是自,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羅斯之戰後,時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見,吐蕃兵員的緊張程度。此戰因其在瀘水之南,也稱“渡瀘之役”。

唐軍兵圍維州後,赤祖德贊命內大相論莽熱領兵自(陝西定邊縣)、(陝西靖邊縣)二州千里來援,韋皋以逸待勞,再次大敗吐蕃,生擒論莽熱(吐蕃從不遠千里從西北調兵援救劍南的維州,大家想想意味著什麼)。

而論莽熱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戰爭史上,品級最高的吐蕃俘虜。

維州之戰後,唐蕃兩國都已無心戀戰,唐朝是自憲宗朝開始專心在河南、河北削藩,而吐蕃則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遠。

之後兩國的戰爭,基本表現為以打促和,戰爭不過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

公元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4月,唐蕃兩國再度達成協議,分別在

長安、拉薩和邊境線三地祭天盟誓,立碑為證,史稱“長慶會盟”。

“長慶會盟”是唐蕃八次會盟中的最後一次,它也成了唐蕃和平修睦歲月的最後見證,之後二十多年裡,唐蕃邊境基本保持了平靜,直到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吐蕃脆亡。

這篇六千多字的長文,只能摘取幾個最典型的案例。唐蕃二百年戰史中,名將輩出、惡戰累累,這篇文章收篇幅所限,甚至不能將每個階段代表性戰例的背景說全。

不過不要緊,我已經準備寫一篇更全面介紹唐蕃戰爭史的文章,名字我都已經想好了,叫《唐蕃百年戰爭的階段與轉折》。

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朋友,關注老夫吧!我帶您從不同的視角,來解析唐蕃之間的關係。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吐蕃是大唐近兩百年中最為強大的對手。吐蕃使得大唐退出了西域,甚至一度還佔領的大唐很多的土地,從這一點還是吐蕃佔據上風的。不過最後吐蕃也因為自己好戰而滅亡了,大唐只能收復部分土地。

吐蕃是在公元7世紀開始發展壯大的,貞觀七年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那個時候的吐蕃還沒有和大唐接壤,而且吐蕃實力遠不及大唐,雙方沒有直接衝突。畢竟唐朝那個時候北邊有突厥,薛延陀,西邊有吐谷渾、西突厥,東邊有高句麗,南邊則有南蠻。所以大唐對和自己很遠的吐蕃,並沒有什麼興趣。

早期的時候,吐蕃是想向大唐朝貢,並且請求通婚。唐太宗並沒有答應,所以吐蕃率軍20萬威逼大唐,並且在早期的時候他們打敗了大唐。不過一個月後,大唐的軍隊便打敗了他們。吐蕃無奈,只能派遣使者向大唐謝罪,並且再次通婚。這次,唐太宗答應了,於是便派了文成公主嫁了過去。

文成公主嫁過去了以後,唐朝和吐蕃關係還是不錯的。比如王玄策攻打印度,吐蕃就派遣精兵助戰。不過這種局面大概維持了10年,吐蕃便開始和大唐爭奪地盤。自公元670年到公元821年,在150多年的時間內,雙方打了80多次。


雙方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進行戰爭:第一、爭吐谷渾;第二、西域安西四鎮;第三、爭奪南詔;第四、河隴之地。

總體而言,安史之亂以前,大唐和吐蕃作戰還是佔有主動的。不過安史之亂的時候,吐蕃佔據了河隴之地,並且他們甚至一度攻入了長安。從此,大唐和吐蕃之戰就變成了被動防守。河隴之地被吐蕃佔據了長達百年之久。

不過到了唐德宗時期的時候,大唐採取了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的措施,這才扭轉了大唐的不利局勢。其後,吐蕃自身爆發了內亂,雙方開始會盟,和平往來。最後吐蕃因為內亂而不復存在,大唐也四分五裂,進入了五代十國時代。

大唐和吐蕃之戰消耗了雙方相當大的實力。比如為了防備吐蕃,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消耗相當多的錢糧。另一個對大唐非常不好的影響就是長期作戰使得節度使的兵權越來越大,最後形成了藩鎮割據。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唐朝對於東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土谷渾汗國、西域諸國、西突厥汗國、高句麗王國等少數民族政權無一不表現出了中原王朝的壓倒性軍事優勢。始終有一個對手卻令李唐王朝非常頭痛,那就是統治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國。唐朝與吐蕃的關係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吐蕃臣服唐朝時期;第二、吐蕃與唐朝百年戰爭時期;第三、吐蕃與唐朝握手言和時期。

唐高宗兩次對吐蕃發動的進攻都遭到慘敗、武則天則在西域和吐蕃陷入長期拉鋸戰。到了唐玄宗時期,唐軍放棄了“過去想要一戰而滅其國”的想法,利用逐步蠶食的方式佔據了上風。晚唐時期,吐蕃又利用唐朝國內動亂的機會吞併了唐朝的河西和安西兩大地區,並一度攻入長安地區。唐宣宗時期,吐蕃王朝由於擴張過度,加上遭到唐朝名將張議潮的打擊,國內徹底瓦解為了數十個部,不再對唐朝構成任何威脅。9世紀中葉,晚唐成為了“百年唐蕃戰爭”的最終勝利者,但自身也已日落西山。

唐朝關內十道與六大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還沒有設立)


第一、吐蕃臣服唐朝時期

吐蕃王朝是在松贊干布在位時期才真正實現統一,雄踞青藏高原。史書記載“唐時吐蕃之盛,東掠劍南,西威天竺”。松贊干布與唐朝締結了外交關係,迎娶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文成公主,並在名義上對唐太宗稱臣。當時唐朝與東突厥的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多次向吐蕃借兵助戰。在唐朝進攻西突厥的戰爭中,驍勇的吐蕃騎兵就多次進入西域助戰。王玄策剿滅印度的天竺王國也是藉助了吐蕃的軍事力量,可見這一時期的唐蕃關係比較和平。松贊干布去世以後,宰相祿東贊輔佐吐蕃朝政,並繼續奉行與唐朝的友好關係。

669年的唐朝版圖


第二、吐蕃與唐朝百年戰爭時期

唐高宗時期,吐蕃與唐朝因為安西四鎮的爭奪徹底反目成仇。吐蕃國內的主戰派代表論欽陵力主對唐朝用兵,併入侵到唐朝的西域地區。公元670年,唐高宗派左武衛大將軍薛仁貴率領5萬大軍挺進青海地區,結果在大非川被吐蕃軍隊全部圍殲。678年,李敬玄統率18萬唐軍全力進攻吐蕃,又在青海遭到大敗。兩次戰爭,吐蕃軍隊均利用唐軍遠道而來的劣勢,採用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方法取勝。由於唐朝在吐蕃遭到大敗,被迫在河西(甘肅)、西域(新疆)、劍南(四川)多個方向上部署重兵全力防禦吐蕃,吐蕃則利用地理優勢先發制人,多次劫掠唐朝的邊境。

大非川之戰


武則天與吐蕃、契丹、後突厥多線作戰,效果均不理想。開元年間,唐玄宗不再對吐蕃用重兵,只蠶食吐蕃的領土,逐步縮小吐蕃的控制範圍,收復了黃河九曲之地,對吐蕃形成了三面包圍。天寶年間,高仙芝拔除了臣服於吐蕃的勃律國,使得吐蕃陷入無援的狀態;王忠嗣在青海湖附近殲滅吐蕃北線主力萬餘人,逼迫吐蕃往南撤退。

筆者認為唐朝無法消滅吐蕃的原因有三個:

1、地理原因。青藏高原地理環境惡劣,高海拔,低氧氣。除了土生土長的吐蕃人(藏族祖先)以外,在中原長大的唐軍戰士均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縱觀中國古代,無論是漢朝、元朝、明朝均沒有大軍登上過青藏高原,究其原因就是地理環境惡劣。清朝是唯一一個大規模對西藏用兵的中國封建王朝,並且保持了駐軍,因此牢牢地控制了這裡。

2、後勤原因。青藏高原距離傳統的漢地有數千公里遠,並且有大量無人區存在。即便派遣大軍進入這裡,也需要動用龐大的後勤。過於遙遠的距離使得後勤補給困難,大軍難以駐紮。

3、對手原因。統一的吐蕃王國與吐蕃諸部不可以同日而語。在西藏幾千年的歷史中,吐蕃王國是唯一統一了西藏的政權。唐朝時期的吐蕃王國軍力強大,全民皆兵。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吐蕃卻保持了40萬軍隊,即便是後來的成吉思汗也未必能拿下這裡。

唐朝安西地區(663年)

第三、吐蕃與唐朝握手言和時期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叛將僕固懷恩投靠吐蕃,使得整個河西走廊失陷於敵。吐蕃攻下河西走廊後,安西都護府也與唐朝內地也失去聯繫,最終被吐蕃王國吞併。在8世紀後半葉,唐朝國內持續動亂(安史之亂、奉天之難、淮西叛亂),吐蕃趁機奪取了唐朝西北、西南的大片土地。9世紀初,吐蕃王國的疆域達到極盛,威震一時。不過,吐蕃多次聯合回鶻、南詔均不能徹底消滅殘唐,可見藩鎮割據下的唐朝還有一定的軍事力量存在。

全盛時期的吐蕃王國(795年前後)


9世紀以後,吐蕃國內矛盾尖銳化,逐漸步入下坡路。首先是吐蕃在與南詔國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精銳力量,吐蕃的東南疆域被南詔國大量蠶食。其次是在公元801年的維州之戰中,吐蕃軍主帥論莽熱被唐軍活捉,餘眾被唐朝名將韋皋分割殲滅。此戰後,吐蕃喪地數百里,再也無力主動邀戰唐朝。

南詔國(白族的祖先)


821年,已經轉入衰落的吐蕃王國與唐朝舉行了“長慶會盟”,雙方約定罷兵,結為友誼之邦。848年,唐朝名將張議潮攻陷了吐蕃掌握的西北11州,使得失陷於吐蕃近一個世紀的河西走廊迴歸唐朝。此時,吐蕃已經瓦解為數十個部落。晚唐時期偶有吐蕃部落入侵唐朝邊境,但均是小打小鬧,因為分裂的吐蕃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唐朝滅亡為止。

張議潮收復河西形勢圖


歷史的荒野








這是我查找的資料大家參考一下


回憶還是要忘記


大唐帝國史上,堪稱為帝國敵人的異族主要有突厥、薛延陀、高句麗、吐蕃、南詔等,但真正在幾乎伴隨帝國始終的大多數時期內都能對李唐王朝產生威脅的,則非吐蕃王朝莫屬。自吐蕃王朝崛起於青藏高原,兼併了包括吐谷渾、象雄、白蘭等高原諸部後,就成了唐朝在西面的主要對手,兩國在西域、隴右、西南等漫長廣闊的地域內,都展開過大規模的戰爭,從歷史進程來看,唐朝與吐蕃的多年爭戰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至於題目所問的究竟“誰贏了”?從下面的簡述中,有興趣的朋友自可評價。

唐與吐蕃爭戰的第一階段,主要在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展開。在噶爾家族的主導下,這個階段作為新興政治勢力的吐蕃王朝,以強硬的姿態挑戰著當時如日中天的李唐王朝,在西域、隴右都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從總的趨勢來看,雖然唐軍先後有公元670年薛仁貴的大非川戰役、及公元680年李敬玄湟川戰役的慘敗。但其後,唐軍在黑齒常之、皇甫惟名等在隴右的連戰連勝,王孝傑、阿史那忠節等在西域安西大敗吐蕃軍隊,奪回四鎮的大捷;到了唐玄宗前期,唐將哥舒翰連連奪佔吐蕃領土,更有回紇、南詔聯合攻擊吐蕃,戰果累累。所以,在第一階段,唐王朝無疑佔了上風。

唐與吐蕃爭戰的第二階段,利用唐王朝為平叛安史之亂而抽調了大部分西部駐軍的機會,吐蕃連續奪取了西域和隴右的絕大部分唐朝領地,其後又連年入侵唐朝關中和西川腹地,特別是公元763年,吐蕃大將尚結息、馬重英、尚息東贊等統帥的20萬大軍,在唐涇州刺史高暉的引導下,連破關中城池,直到攻佔唐朝首都長安,盤踞達13天之久。。。。可以說,從唐肅宗到唐文宗的漫長曆史階段,唐朝在與吐蕃的戰爭中,完全處於劣勢,不但多次被吐蕃軍隊突入內地,更是被迫放棄了從西域到南詔邊境的幾乎所有堡壘關隘。

唐與吐蕃爭戰的第三階段,從唐武宗會昌年間展開,由於仇視佛教的吐蕃贊普達摩被僧侶拉隆貝吉多傑刺殺,吐蕃國內大亂、內戰迭起,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人張義潮等率眾起義,攻取了瓜、沙十一州地區歸附唐朝,被封為歸義軍節度使。次年,唐軍涇原節度使康季榮率軍收復淪陷吐蕃多年的原州等三州七關;鳳翔節度使李珌的軍隊收復了秦州。。。。這一階段,吐蕃王朝內訌不已、趨於滅亡,唐朝雖然藩鎮割據,但也都抓住機會,分別出兵收復了大部分的失地。


史海悠遊閭春暉



戰爭打的是資源經濟、文化,、拼的是軍事勢力和國家的凝聚力。為什麼稱為大唐帝國,當時唐朝從多方面都強大於少數民族,勝負不言喻。只是可憐了天下蒼生,苦了百姓,為後唐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手機用戶幸福似水流年


這事得去問當年的常勝將軍薛仁貴或他兒子薛丁山。實在不行去問《薛仁貴徵西》的編劇。

肯定是唐軍贏了,雖然薛家軍幾乎全軍覆沒。


dllc1234


誰贏了?帝王贏了,百姓哭了,將士白白送死。

兩個最高帝王為了地盤你打我我打你,連續幾十年的不義之戰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之苦,兵役賦稅之重。

唐初時候李世民好戰喜功,連年對吐蕃用兵,吐蕃抵抗不住節節敗退。到了李世民晚年,名將薛仁貴再次領大軍十萬出擊吐蕃卻被吐蕃圍殲大敗,唐朝元氣損傷很重。將士死傷無數,可憐白定河邊骨,尤是深閨夢裡人。興百姓苦,忘百姓苦。


中國人文歷史


大唐把今後千餘年中原王朝縱橫捭闔的能量全部用盡,以殘軀耗盡吐蕃真氣維持東亞秩序近三百年,做到了真正的以夷制夷發揚了異族傭兵開疆拓土的方法。但是過於依賴雜胡以及突厥人的軍力與盛唐的腐化反而是飲鴆止渴,終唐一世,對於軍力的調配和社會矛盾的化解仍不及大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