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木工祖師爺魯班的著作“缺一門”很神奇,是真的嗎?

劉海騰88977831


噗。

這麼多回答還當真個兒地在解釋“缺一門”,我看是缺心眼吧。

何謂“缺一門”?就是缺心眼!

所謂“缺一門”,就是前些年王嶽倫導演的搞笑電影《十全九美》(2008年)裡發明出來的個東西,你去搜地方史志資料和全部的古籍(如果有,請找到原文中的“缺一門”三個字指給我看),沒有任何人提到過“缺一門”,電影裡對“缺一門”是這麼介紹的:

《魯班書》雖為奇書,但只要擁有它,就會“缺一門”——輕則缺德、缺心眼,重則缺胳膊、斷腿,甚至丟了性命。總之,不是自己倒黴,就是親人遭殃。如果誰拿到了這本書,就永遠也不會“十全十美”。於是,開場不久,魯班就在油燈下,流著淚改寫書名……

我知道很多人會要證據,來,按照時間搜索一下,限定搞笑缺心眼電影《十全九美》2008年以前的數據:再看搞笑缺心眼電影《十全九美》放映後的搜出來的資料:

綜上,所謂“缺一門”,就是“缺心眼”。

缺心眼還煞有其事,可以說是非常搞笑了。

近十年來諸多傻缺誤以為的“缺一門”到底是什麼?

王嶽倫都說有“缺一門”了,某些影迷自然會誤以為那是真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跟自從《葫蘆娃》放映後,有人真認為歷史上有葫蘆娃一樣。

“缺一門”是缺心眼們的專愛,在古籍中遍尋不到,那顯然是十分神秘的。既然如此神秘,那肯定是高深莫測的。《魯班書》裡頭恰巧有符籙一項,專講工匠在做工、開工過程中唸的咒語,一如安全咒、水去咒等。

形象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傻缺們就說,看,這就是失傳許久的“缺一門”。

很嚴肅地向別人普及這樣的稀罕知識。

你說傻缺不傻缺?

最後,真的,別再跟人說《魯班書》裡有“缺一門”了,誰說誰缺心眼。


豆子人民藝術家


《魯班書》,又叫《缺一門》,相傳是魯班所著,分上中下三冊。

《魯班書》所記載的,據說有很多咒語秘法。相傳要想學習《魯班書》,就必須從鰥、寡、孤、獨、殘之中選一樣,然後才能開始學習,這就是“缺一門”的來歷。

魯班是我國土木建築工匠的祖師爺,關於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的很多。但是關於《魯班書》的法術咒語等等內容,卻一直非常神秘。

其實作為古代的木匠,是非常重要的手藝人,很受人們的尊重。在建房等工作中,很有可能發生一些當時人們無法解釋的事情,所以一些咒語秘法也就相應的出現了。

還有就是古代木匠為了提升自身的地位,很多技藝手法都是密不外傳的。尤其是一些整人害人的法術,在民間的傳說尤其多。

雖然相傳《魯班書》施咒解咒的秘法很多,但是真正瞭解的人卻非常至少,所以也很難考證其中的真假了。


七追風


在民間習俗裡,木匠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工種,一些有傳承的老木匠,據說還有鎮邪化煞的神秘能力。實際上在農村,一些久經風霜的老木匠一直是深受村民尊重的人物。今天城市裡面都是框架式結構的商品房,已經很少能看見上樑的風俗。在農村裡,如果蓋的是大瓦房,人字屋。竣工落成上樑的那天絕對是一個大日子,不但要放炮仗慶賀,還要請蓋房子的木匠親手把一塊紅佈擺放到大梁上面,這才算是一個房子蓋好了。其實這就是民間傳統中,木匠鎮邪辟邪傳統的一個體現。

鐵錘小時候曾聽大人們說,傳統的木匠規矩特別多,我能記住的就是兩條:第一,不準隨便去拿木匠的鋸子,斧子這些利器,尤其是,絕對不許碰木匠的墨斗盒。第二,不允許直接從木匠的工具上面跨過去,尤其是女人。

關於木匠擅長法術的傳說,我聽說過兩個。

第一個故事,是一戶人家請木匠給他們打結婚傢俱,木匠就住在他們家,幹完活走人,主人每天殺雞殺鴨請木匠吃飯喝酒,細心的木匠發現雞心,鴨胗這些美味的內臟從來沒有吃到過,認定主人小心眼留給了自家人,於是在傢俱裡面做了手腳。

沒想到結算工錢之後,主人拿出醃好的雞心,鴨胗這些醃製的美味送給木匠,說擔心他路上沒有合適的菜餚下飯,特地囑咐家人醃製了這些美味,讓木匠師傅路上享用。木匠一看滿臉通紅,告訴主人稍等一下,一個人偷偷的把埋伏在傢俱和房間裡的作法工具偷偷撤走,可是最終還是忘記拿走了那隻偷放在主人家大門後面的墨斗盒。從此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一家人都會夢見一個長髮的女鬼!直到另外一個老木匠破解了法術,一家人才獲得安寧。

我相信,今天你再看看木匠的墨斗,還是有一種神秘的感覺!

還有一個故事更加可怕。有位木匠要去遠方幹活,好幾個月都不能回家,木匠的女人平日裡就喜歡和其他年輕人開玩笑,木匠擔心老婆不守婦道,給他帶綠帽子,於是便在自家床上佈下了五馬恙。後來女人果然有了外遇,但是當她和別的男人不可描述的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空中竟然發出丈夫釘楔子的聲音,而女人的下身,竟然像被楔子扎進去一樣的劇痛!

當然這些都是民間的傳說,按照鐵錘現在的理解,之所以會有《魯班書》《缺一書》,木匠鎮邪等等傳說,最大可能是木匠這個群體為了保持行業的神秘感,獲得民間的尊重,而編制的種種說辭,至於神秘的魯班書或者驅邪的咒語秘術,權當故事聽聽罷。

我是鐵錘,一個看慣風雲風月之人。關注我的賬號,總有一些知識和故事,你不曾聽說。


鐵錘歷史


“缺一門”就是我們知道的《魯班書》,魯班所著,據傳“缺一門”是一種民間密法,需師傅接引,才能學習。


魯班書分上下兩部,上部講的是木工之法,下部講的是護身害人之術。由於學習下部既害人又害己,必定會斷子絕孫,因此修煉的人也多為身世不全之人,故此稱之為“缺一門”,予以難以兩全之意。


也許正是由於魯班參透了天機,導致魯班沒有後人。但也正是魯班留下了《魯班書》,使更多的貧苦百姓有一技之長,得以養家餬口,因此其後人遍佈天下。


linux每日談


前面說完了 。我補充一下

魯班書共有上下兩冊

上冊為木匠工活 教授各種木匠技巧

下冊為厭勝之道 。修這本書的其實還有一個稱呼 ‘獨一人’ 師傅教授徒弟 五更天起床 師傅前 徒弟後 師傅問

前面有人嗎 徒弟答:沒人 意思不認祖宗了

後面有人嗎 徒弟師:沒人 意思自絕後代了

所以修厭勝道的人獨行一人 脾氣古怪 他們和‘五百萬’等都屬於孤獨終老的

早年農村不能得罪的3種匠人

木匠 魯班厭勝術

泥瓦匠 魯班厭勝術

扎紙匠 紙人傀儡術

現在這種人很少很少了 都是為大人物服務 。


帝黽


魯班是中國建築工匠業的鼻祖,他一生所發明創造的工具無數。有史記載的,如木工用的刨子、鑽子、曲尺、墨斗,打仗用的雲梯、鉤強,農業機具石墨、碾子等等。集如此能工巧匠一生心血和經驗的著作《魯班書》自然是一本奇書,但它真正的神奇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技藝發明而非後世傳說。

一、“缺一門”的傳說

民間說法又稱《魯班書》為《缺一門》,因為傳說學習《魯班書》者必會成為“鰥、寡、孤、獨、殘”中的一個。還有一個說法甚至認為,這是魯班對後世修習者的詛咒。這種傳說顯然是荒誕的,但傳說背後映照的往往是現實。古時候的工匠地位十分低下,雖然工匠是養家餬口的一門手藝,但願意成為匠人的人並不多。而對於“鰥、寡、孤、獨、殘”這類特殊人群來說,由於缺乏正常的勞動能力,在生活所迫的情況下學習一門手藝,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二、魯班是人是神?

魯班自然是人,但他是被後世傳說神化的人。歷史上的魯班出生於春秋末期的魯國,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班,後世習慣稱他為“魯班”。魯班出身於工匠世家,自小就十分聰慧,喜歡跟著家人學習建築工匠類的技藝,還經常發明創造一些機巧器具。隨著工匠手藝的成熟,魯班所涉獵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只要是生產生活中能用得上的工具,幾乎都有他的發明或改良,他也逐漸成為當時能工巧匠的代名詞。

到了後來,由於魯班的名氣太大,很多人將一些與他無關的發明,也貼上“魯班造”的標籤。甚至後世的一些著作也冠上了他的名,如《魯班營造法式》、《魯班經匠家鏡》等。漸漸地,
魯班成為了建築工匠行業所供奉的祖師爺。此後的魯班成了一個集眾多智慧神通於一身的行業之神,在他身上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神奇故事和傳說。

三、神奇的《魯班書》

之所以說《魯班書》神奇,是因為它聚集了魯班在建築土木工程上的智慧與經驗,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建築工匠技藝水平。現世流傳下來的《魯班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介紹建築土木技藝的工具書,下冊則被視為護身害人的一類符術,這一部分為《魯班書》籠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由此引發了後世的諸多傳說。

那麼作為一個工匠的魯班,當年為何要寫下這麼一部分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呢?說法有兩種,一說下冊的內容原不是魯班所作,而是後人強附在上面的;另一種說法認為魯班為了保護工匠行業,而利用這一部分的內容來增加其神秘感。

參考資料:《魯班與》、《巫文化解析:傳說及其影響——以巫溪縣傳說為例》


我們愛歷史


這本書可以說非常的邪怪,現在會的人不多了。別的不說,我鄰居就曾經被人害過,我後面會講到。

▲魯班書

其實《缺一門》這本書又叫做《魯班書》,除此外還有很多別的名字。並不是說這本書就全部是魯班所寫。有人說是為了紀念木匠祖師爺——魯班,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其實是諸多木匠的結晶。

因為早些時候木匠的地位比較底下,很多人根本看不起他們。其實看不起木匠還算好的,更有甚者是做完不給你工錢。因此木匠才聯合起來,寫成了這本書,給自己留一手。

之所以叫做《缺一門》,是因為學習此書的人一定會患上“鰥、寡、孤、獨、殘”的其中一個。可以說是上天的懲罰,畢竟這本書太過邪乎,但是也可以從另一面看出這本書的強大之處。

也有人傳說這本書和魯班有著莫大的關係,是魯班的詛咒才會形成“缺一門”。

▲魯班木鳶

因為魯班是木匠,所以經常需要出遠門做工。但是家中有一位妻子,魯班每次長時間出門,都會特別思念她。為了能夠更快的和妻子見面 ,魯班每次都是乘作打造的木鳶趕回家。

但是在一次回家之後,妻子好奇竟然偷偷的騎了上去。但是當時她已經懷了身孕,因為突然升高受到了驚嚇流血,木鳶被血沾染後失去了效果,突然墜落造成身亡。而魯班是心痛不已,詛咒天下學習魯班書之人。

然而這種說法太過牽強,可信度很低。相比於此,我更是相信因果報應的說法。而根據傳聞記載,有人說這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也有人說是陰陽兩冊。

其中陽冊(上冊)最為常用,所有木匠可以學也可以用。其實這部分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主要是木匠總結出來的一些特殊的法門。包括了木頭的特殊的擺法,以及木頭連接處的注意事項。但是這半部分是基本,如果學不會這些東西,後面的內容完全無法開展。

▲魯班全書

陰冊只有一部分人才可以學,也只有這部分人才會有“缺一門”的報應。這一部分主要都是符咒,沒有人領著學完全是鬼畫符。因為上面的符咒沒有師傅根本看不懂,就算是看懂了也學不會。

因為這些符咒需要配合特殊的位置,之前也說了陽冊是基礎。在陽冊內容擺放正確基礎上,再配合陰冊符咒刻在特殊位置才可生效,否則根本就沒用。

(還有一部分人說這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冊,專門用來懲治小人。上部有十二集,專門教做人。中部有二十八集,教導學做事。下部有五十七集,學習修身。最後結尾有三集,學習作法。總共是八十七集,但是一般所傳都沒有最後三集。)

▲魯班書

而《魯班書》究竟有多邪怪?根據《說郛續》卷七引明·楊穆《西墅雜記》雲:

餘同裡莫氏,故家也。其家每夜分聞室中角力聲不已,緣知為怪,屢禳之不驗。他日專售於人而毀拆之,梁間有木刻二人,裸體披髮,相角力也。
又皋橋韓氏,從事營造,喪服不絕者四十餘年,後以風雨敗其垣,壁中藏一孝巾,以磚弁之,其意以為磚戴孝也。

第一段:餘同裡的莫氏家庭,半夜時分經常聽到有角鬥的聲音,一直都感覺很奇怪。後來他找人把房間拆了,才在房樑上面發現有兩個木刻小人。小人程裸體散發狀態,在互相角力。

第二段:皋橋的韓氏家庭,四十年來家裡面喪事不斷。後來因為大雨把房子衝破,在牆壁裡面發現一塊磚,上面綁有孝帽方巾,意思是“磚戴孝”(專戴孝)。

▲魯班書

其實這兩個記載只是展現了魯班書的一部分,從這些小的東西來看,其實魯班書更像是巫術的一種。然而可惜的是現在早就已經失傳,據說雖然有一些人會,但是大都不選擇繼續傳下去。我今天就給他家帶來我曾經經歷的故事。

如果說是我自己經歷,其實嚴格來說也不算。說是我自己的經歷,那是因為主人公就是同村的鄰居。但是嚴格來說我在農村的時,那個時候我還很小,他家都還沒發生這檔子事。後來的很多內容,其實都是和父母那裡聽來的。

主人公我就暫且是叫他胖叔吧,由於是住在農村,所以說房子這些東西可以隨便蓋。只要有錢,就算是你造個別墅都沒人管。而胖叔家比較有錢。但是很多人說他家錢來的不正,因為他家是我們村的大隊書記,中間撈了百姓的很多油水。


▲配圖與本文無關

胖叔家的房子是整個村子最好的一家,我記得小時候別人家甚至還有土房子,而胖叔家已經是磚瓦房。但是他蓋房子不是顯擺,也其實是為了給大兒子結婚用。

當時蓋房子都是自己找附近的瓦匠、木匠,而我們村當時也有個木匠,我暫且管他叫作三叔。

三叔家只有兩個女兒,老婆當年因為難產死了。為人很老實,反正每次我見到,都是遠遠的叫聲三叔的時候,他總是樂呵呵的說聲“上哪去?”

胖叔家一開始造房子的時候,本來是沒打算叫三叔過來。因為三叔的房梁手藝並不好,但是打造傢俱的功夫在十里八鄉都很出名。而大兒子說要做就做最好,就讓胖叔把三叔叫過來做傢俱。

▲配圖與本文無關

在連續趕了將近一個月時間,工期如約完成。而胖叔家大兒子的婚禮也是風風光光的辦了下來,甚至是請了半個村的人過來吃酒席。但是事情很邪怪,胖叔家從結婚後就沒有安寧過。

兒媳婦是自己精挑細選把關找的,圖的是女孩在我們那比較賢惠孝順。但是自從進了家門就像是變了一個人,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和婆婆吵架。都說兒媳和婆婆是冤家,一開始誰都沒在意,當時這種吵架也太經常了。

但是自從接連生了兩個女兒後,吵的就更兇了。之前雖然也會吵,但是還會顧著臉面,都是限定在自己家裡面。畢竟是書記家,鬧大了也會被左鄰右舍笑話。

自從這兩個女兒出來後,婆媳的關係完全是陷入了冰點。但凡一件小事,就會鬧的摔鍋砸碗,每次都會引來小半個村的人來“看熱鬧”。

而這個兒子也是隻會護著娘,每次吵完架都會回去打罵自己老婆。後來這個兒媳實在是受不了,在家裡面選擇了上吊。



▲配圖與本文無關

而她這一死可不得了,孃家人肯定不願意,找了幾十個人來砸房子。先是把房頂給掀了,然後又把屋子裡面的傢俱拉出來,放到院子裡面燒。書記知道自己理虧,也沒臉攔著。

而這些都和三叔什麼關係?因為在孃家人把屋子裡面床等傢俱拉出來劈爛的時候,從裡面砸出來了奇形怪狀的木偶。這下子胖叔氣壞了,知道是有人害自己。一想到床是誰打的,立刻就想起來了三叔。

但是想找三叔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在胖叔家結婚的當年,三叔就因為做木工的時候,不小心被自己打的傢俱絆倒,而一把錐子正正好好的插到了胸口。當時家裡面的兩個女兒都不在家,等到發現的時候三叔身體都涼了。

雖然說書記這種人,在上個世紀末,多多少少都會做些類似貪汙的勾當。儘管村裡面很多人都看不慣,但是也沒有必要去害人性命。後來還是村裡麵人聊天的時候,才說出可能的原因。

▲配圖與本文無關

三叔當時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在農村沒個男孩子,是很容易被人看不起。而三叔也想生個兒子,可是當時計劃生育很緊。雖然還是偷摸著讓老婆懷上了,但是書記時不時帶人來鬧事。

自己老婆一直四處躲藏,身體很差。孩子不足月的時候就要生了,最後也沒能生下來還是難產死了,很多人都說那產其時是個男孩。

而胖叔家自從兒媳死了後,自己的書記職位很快也沒了。沒過幾年,又給大兒子找了一房老婆。再蓋房子的時候,胖叔一步都沒離開過。每天晚上甚至還會把白天做好東西,用著小燈一寸寸的檢查一遍。


所以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史之策




前段時間看靈異小說,豬腳在拜師學法術前,師傅會提到“五弊三缺”,事物運行都有著一套他自身的規則,窺探天機以改變規則肯定會遭到懲罰。

所謂“五弊”,在說“鰥、寡、孤、獨、殘”,修道之人,五個之中,會缺一個。《魯班書》又名《缺一門》,相傳是魯班所著,很系統,有顯傳和秘傳兩種。



顯傳有上中下三卷,一般常把上中兩卷合稱為“上冊”,單獨把下卷稱作“下冊”。上冊除了木匠常用的話外,大都是符咒術,下冊是精華所在,相傳是四十套法術,流傳下來不足二十套,這裡的套是指“用法和解法”。

《魯班書》神奇在於它不是在講修造屋,是在講除了專業知識外的知識,包含保護自身、救助他人、安全事故、靈異事件。它是一部講述符咒法術的奇書。



但在修行也像網絡小說修道,也要“五弊三缺”?實際上,所謂的“鰥、寡、孤、獨、殘。”並不存在,真心修道,不被世俗所累,肯定會捨棄,修正道,壓根沒有。這也都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演化而來,目的是提高《魯班書》的恐怖性,保持一種神秘感,不戰而屈人之兵。

而《魯班書》到底是不是真有那麼神奇,很少人學習,很少人瞭解,也就並不知道。好比無法解釋的事件,沒體驗過,怎能說真?


非常茴香豆


魯班書是真的存在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父親就是木匠,因機緣巧合,在一老先生那裡看到了那本書,於是借讀了一下,分上下兩部,有一部分是好的,一部分是整人的。我父親沒看完,看了那一部分對人有幫助的。在看這書的過程中,被院子裡另外一個人(我們後面叫他伯,比我父親大不少)看到了,於是也借了過去看,看完後想還給我父親,我父親說,這書你要還也不是還給我,而是還給老先生,你看這樣,我們一起去還。

我父親跟伯約好晚上去老先生哪裡還書,老先生也是看了這書的,知道里面的厲害關係,說什麼也不要 ,後面想個法,說我們三主都在這,大家都不想要這書,那麼我們把它燒了,讓它不再留這人世間。

三人都同意,在準備燒書的時候,老先生的唯一的兒子(石匠)在外面做事回來了,問你們在幹嘛?後面看到是魯班書,一把就搶了過去,說這麼好的書,燒了可惜。

老先生看到這,說天意如此,沒有辦法。三人都各自散去。

後面我父親跟伯都會一些東西,比方豬圈不死豬,幫人尋草藥治病,等等。伯會一些讓人想不到的,讓水怎麼都燒不開,煮東西怎麼都是生的,等等

老先生的兒子不久後還是出了事,在打石料的時候,一塊石料砸到自己的胸上,當場死亡。也應了那句,得此書者,絕後

後面我父親的眾多徒弟中,徒弟也都知道我父親是看過魯班書的,我父親都不教魯班書裡的東西給他們,跟我們聊天過程中 說這書裡面他們想學的,自己來問,會的毫不保留告之。後面有一徒弟學了過去。

看過這書的人,是不吃狗肉的,吃了就不靈了的。得此書的人會絕後,所以老先生沒辦法,說天意如此

今天看頭條,看到了魯班書,忍不住就把我父親這故事說出來,我只能說是真的,因為我父親用他學的東西,幫助了不少的鄉里鄉親,不然也不會在他過了那天有100多桌的鄉親們為他送行。


花生日記邀請BCUMEQO


當遇到一些鬼神之說和方士之術時,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真相卻是,被稱作“缺一門”的《魯班書》,既非魯班所獨創,也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

《魯班書》又被稱作“缺一門”,因為相傳,學習此書內容者,必從鰥、寡、孤、獨、殘中任選一樣,先接受魯班祖師的詛咒。按說此書,倒是與《葵花寶典》中的“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類似。不過,這不過是一些書目在多年流傳過程中,不斷雜糅的結果。

按照內容來看,《魯班書》本應是記述木工技術的“教材”,大體出現於明代早期。最早不過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木工技藝的手抄本,後來又經過了不斷的雜糅,吸取了大量的風水堪輿內容。最終,木工技藝與封建迷信的內容交織在一起,已難以分開。還需指出的是,該書雖然冠以魯班之名,但卻並非魯班所著。不過是後人為了增強其影響力,而牽強附會而已。

《魯班書》的上半部,實際上同流傳的《魯班經》《魯班營造正式》相差無幾,而下半部分,顯然又是後人強行附會的。打開下半部,其行文和內容同前面迥異,全是些法術、咒語,並無什麼學習觀看的價值。

不過,這些封建迷信的內容,在古代卻有一定的市場。因而,《魯班書》還是得以流傳了下來。至於說,這本書到底是否真的神奇,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完全不必理會。在對待古代文獻和文化時,還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可不必對風水數術信之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