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为什么十三爷和十四爷打了一架后,康熙却封了乌雅氏为皇贵妃?

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中,康熙下旨要求群臣推举新太子,大部分臣工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八阿哥,随后康熙召开会议,不仅斥责了串联百官的佟国维,令其罢官养老,同时还借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赦免了废太子的罪过,准备重新复立二阿哥为太子,就在此时,对康熙处理结果极为不满的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大打出手,而十四阿哥还公然顶撞康熙,随后德妃乌雅氏绑着十四阿哥并且带着四阿哥给康熙道歉,康熙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升德妃为皇贵妃。当然正史当中,德妃没有当过皇贵妃,而是母以子贵直接做了孝恭仁皇后。

电视剧中,康熙升德妃为皇贵妃,就是为了两个字“平衡”,理由如下:

其一,这个时候阿哥们谁的身份最尊贵,太子,母亲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之后便是十阿哥,母亲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外公更是大名鼎鼎的遏必隆,所以十阿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此时的康熙前三位册封的皇后都已经去世,册封德妃为皇贵妃相当于就是让德妃做了后宫之主,是后宫中身份最高的人。如此,从出身上来说,四阿哥、十四阿哥成为了仅次于太子的阿哥,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两位阿哥牵制太子,也让四阿哥在与八爷党的诸位兄弟,特别是十阿哥的对话中更有底气。

其二,八爷党的首脑,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卫氏,但是辛者库出身,身份卑微,提升德妃的品阶,再加上提升十四阿哥监管兵部,也是为了从内部分化、瓦解八爷党,让八爷党内部出现猜疑和矛盾,在推举继位人和代言人上以自乱阵脚,从而降低太子作为储君的压力,也让四阿哥在与八阿哥的对话中更有先天性的身份优势。

其三,康熙刚刚通过“复立太子”而沉重打击了八爷党,也是希望借助升格德妃,重用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改变原有的阵营格局,平衡朝局,所以,康熙也是用心良苦呀。


雍亲王府


皇帝也是需要亲情的,老四胤禛忠孝志诚,深的康熙满意。不过,老四在此事上的表现,让我觉得他和亲弟弟老十四,母亲乌雅氏之间,根本没有亲情!

先交代下背景。

太子第一次被废以后,康熙让百官举荐太子人选。佟国维联络百官举荐老八为太子。可惜,康熙在老八诱审肖国兴一事后,就将老八排除太子人选了。这次,八爷党全盘展露在康熙面前,让康熙很生气,这是结党!因此,康熙将佟国维革职,复立胤礽为太子。

老十和老九在乾清门骂二阿哥是开缺太子,没有资格参与举荐;四阿哥是太子死党,是马屁精。老十三看不过去,与老八他们吵了起来,之后,八爷党的老十四就和老十三打了起来。

康熙来了以后,老九还骂“老十三是太子的一条狗”。老十四为了维护老八,老九和老十,和康熙争执起来。老十四“直言犯上”,气得康熙把剑要当场宰了他!幸好,老四一手握住康熙手中宝剑,和众位阿哥拦下康熙。

知识点来了,张廷玉说了一句名言:小仗受,大仗走!你走么还不走啊,难道真要陷皇上于不义吗?!

这句话出自于《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儒家认为,孝子在受父母责罚时,轻打就忍受,重打就要逃跑。打的轻,就让父母打两下,出出气。打的狠,就要逃跑,因为,对自己生命有危险;而且,父母之后也会后悔。

张廷玉说完这句话,就让侍卫把老十四拉走了。

等康熙醒来的时候,乌雅氏带着两个儿子来给康熙赔罪,请康熙责罚老十四。

乌雅氏带着老十四来,说是领罪,实为求情。

此时,胤禛的一句话,让我觉得胤禛不简单。胤禛在母亲乌雅氏说完话,没有提亲弟弟老十四求情,而是说:额娘,您和十四弟都不要再哭了,皇阿玛需要将息!

再看此时,乌雅氏一边哭泣,一边向胤禛那边斜了一眼!乌雅氏心想:都这个时候了,你竟然不替弟弟求情。竟然还拍康熙马屁!真是马屁精!

(老十和老九骂错了,胤禛绝对不是太子的马屁精!他明明是康熙的马屁精!)

康熙对于胤禛的表现很满意,还问他手上的伤怎么样了。康熙让李德全拟两道旨:第一,这次推举新太子,除了佟国维以外,一律不再追究;第二,晋封德妃(乌雅氏)为皇贵妃。

同时,康熙还说胤禛给他生的那个孙子弘历,“朕很喜欢,明天你把他带进宫来,朕要亲自调教他”!

回归正题,我们分析下,为什么会封乌雅氏为皇贵妃。

首先,母以子贵。胤禛在康熙要怒杀老十四时,不顾安危用手去夺宝剑。这件事算是胤禛对于骨肉亲情的真情表露。当然,我觉得,主要是对康熙的父子之情。胤禛怕康熙怒杀皇子以后,背上骂名。康熙之后肯定会后悔杀儿子的。康熙很喜欢胤禛这个懂事的孩子。

而且,胤禛现在“不争”的表现,让康熙很满意。在这次举荐太子中,依然支持废太子只有:张廷玉,老四,老十三(可能还有康熙)。

同时,其实老十四这种敢作敢当的性格,让康熙也很喜欢。老十四为了老八他们,能够直言犯上,也算是“铮臣”!因此,康熙没有处罚老十四,反而被委任兼管兵部,总司军务。

康熙此时很欣赏这两个儿子(老四和老十四),这两个儿子会有一个是未来的皇帝。所以,晋封他们的母亲乌雅氏为皇贵妃。当然,可能还因为康熙喜欢弘历这个好圣孙。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德妃乌雅氏为康熙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王老十四胤禵,一个更厉害那就是后来的雍正帝老四胤禛。

康熙晋封德妃乌雅氏为皇贵妃并非是因为老十四,而是为了鼓励表现不错的老四。更是为了政局再平衡,培养一个可以制衡老八的人,自己居中平衡罢了。

因为宫廷政治中,子凭母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宋安之来给大家慢慢分析一番。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一废太子再立新太子之时,几方势力可以说是各怀鬼胎,先是康熙打压了众望所归的老八,老十四借机故意为老八强出头,与老十三争斗。搞的康熙对于老八更加厌恶,老八彻底出局。

最后老四渔翁得利,拿手替老十四挡刀,获得康熙赞赏,而康熙也不是白做这么多年皇位的,为了平衡之道,晋封老四和老十四的生母为皇贵妃,让他们子凭母贵来制衡老八。

可以说这次几方势力都有亮点表现。

下面宋安之一个一个的来说说。


一、老十四的不为人知的野心

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老八的势力最大,拥有老九、老十、老十四的支持,还有朝廷大多数官员的支持,是为八爷党。

八爷党的势力之大,在一废太子以后朝臣大多举荐老八成为新太子以后,彻底暴露出来了,成为了康熙眼里最大的靶子。

所以老八没有被立为新太子,反而被打压了。

而老十四其实一直野心于皇位,开始依附于老八只是为了见机行事罢了。这次机会来了,就开始使劲表演了。

这时候老十四的戏精表演正式开始。

在还没出宫时,老十与老九就开始骂支持复立太子的老四了,老十三当然看不下去了,然后出头吵起来了,最后老十四亲自出来与老十三打起来了。

这时候局面很诡异,老八被老九和老十两个人拉着,没有劝架成功。老四暂时不见踪影了,其实老四的算盘打的好,把这件事闹大了,吃亏的还是老八,同时为了体面,并没有劝架。老八也许看到这层,但没觉得这么严重,所以也是没有全力劝架。

康熙出来以后,两人之间的争斗结束。

这时候康熙的表现也很有意思。

公开说老十给老八找的道士是妖言惑众,说什么王字上面加白是什么意思,我还没死呢什么的。意思很明显,一是你们所作所为,我都是一清二楚的,别玩这种小伎俩。二是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他们想要宣传老八会成为皇帝的事情,父亲康熙还没死就这样宣传,真是狼子野心。

很明显因为老十三与老十四的争斗,让康熙迁怒于老八,认为他在背后煽风点火,所以以此来警告老八。

老十四又开始继续神演技了,康熙宣布要锁拿老八、老九、老十以后。老十四挺身而出,洋洋洒洒说了一堆,主题思想就是大家举荐老八为新太子,是因为老八人心所向,不能因为对康熙统治有威胁,就这样被无端打压啊。

这样一来,康熙更加生气,认为老八不调好,竟然把弟弟老十四带成这样。而老十四却打着为老八义气出头顶撞父亲康熙的名义来坑了老八,使康熙更加厌恶老八,彻底出局了,自己也是完美掩饰过去了。

像后来二废太子时,老八要以老十四的名义寄给康熙那封太子书信。老十四直接寄过去,并没有说什么。康熙见到以后,说老十四也会用心思了,说明之前老十四顶撞康熙为了使老八彻底出局还是瞒过了康熙。

老十四这是一个险招,使老八彻底出局,自己也气的康熙要砍自己。不过后来证明老十四赌对了,之后康熙认为老十四仗义执言相当不错,所以让他掌管兵部。

更早一废太子之时,老十四伪造太子手谕发动假兵变也可以看出老十四的野心。(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当时死心塌地支持老八的老九和老十都没有想出这一招,老十四却做到了,很难让人相信他只是为了支持老八,其实只是为了搞倒太子,自己浑水摸鱼罢了。

老十四这次看似鲁莽,其实也算赢家之一。最起码彻底使老八出局,自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二、图里琛与张廷玉两位职场达人的表现

雍正王朝世界里面,图里琛与张廷玉是两个人精,堪称职场达人。

而这次的表现也很是不错。

在老十四顶撞康熙以后,图里琛的反应是感觉不对劲了,马上不着痕迹的后退。最后康熙拔刀砍老十四时候是拔的张五哥的刀,图里琛完全置身事外。

张廷玉面对有些不可收拾的局面,直接对老十四说小杖受大杖走,难道真要陷皇上与于不义吗。对图里琛使了一个眼色以后,图里琛赶紧过去带走了老十四。

可以说张廷玉的处置不错,避免了事情的进一步恶化。

这两个职场达人尤其是图里琛的表现,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三、渔翁得利的老四

早在老十三为自己出头与老十四打起来以后,老四就是暂时性消失了,并没有劝架。

为什么呢?

因为老四也想事情搞大,让老八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出局。

这一点跟老十四想法一样,不过老十四是自己设局自己演,老四只需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好。

再后来康熙要砍老十四以后,老四看见机会来了,马上以手挡刀。

晚年的康熙对于亲情还是很看重的,老四这样以手挡刀,恰恰是康熙最缺的亲情一面,简直太合算了。

之后老四又开始不着痕迹的坑老十四了。

当母亲德妃带着老十四向康熙认罪以后,老四过去故意把伤手露出来,然后对着德妃说康熙需要休息,德妃斜看老四的眼色都变了,没想到老四不求情还这样做。

老四这样一来,先是露伤手表现了自己,然后说康熙需要休息,打断了德妃的求情,使老十四尴尬了,真是一举两得。

而康熙也的确被感动了,先是问手怎么样了,然后晋封德妃为皇贵妃,也就是仅次于皇后的级别。

康熙这样做自然是对于老四的奖励。

老四这次简直神级操作,不显山不露水的成为最大的赢家。


四、康熙的平衡之道

帝王心术是什么呢,就是平衡下面,保持皇帝绝对的权威。

再立新太子之时,老八展现的势力,是康熙始料不及的,也是深深忌惮的。

而老四的孤臣主义表现的也不错,所以康熙就动了用老四制衡老八的想法,自己居中平衡。

但康熙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老四,也不可能再培养出来另外一个势力庞大的老四来。

古代的宫廷政治中一个特色就是,母凭子贵和子凭母贵。(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说白了就是皇子与生母之间的互相依赖和政治结盟的关系。

老八的生母身份低贱,康熙时代也就是因为给康熙生下了老八而成为一名普通的后宫妃子,这也是老八最大的短板之一。

于是康熙就晋封老四生母德妃为皇贵妃用以母凭子贵,使老四无形中占据优势,更好的制衡老八。

当然康熙还有着老四和老十四一起制衡老八的意思,因为后来康熙还将兵部交给了老十四掌管,如此重用除了欣赏他的仗义执言以外,用以制衡老八也是一方面考虑。

最后康熙再次复立太子其实也是平衡的意思,和晋封德妃为皇贵妃使老四子凭母贵一般,都是为了制衡势力庞大的老八罢了。

就这样一废太子以后的新立太子经过几方勾心斗角以后,老八拥有势力庞大的八爷党,成为了太子倒台以后最大的出头鸟,被老十四亲自设计表演搞出局。而老四背后坐收渔翁之利,成为最大赢家。康熙则是不输不赢,身为诸位皇子的父亲,终究还是脱离不了父亲的角色,不忍心清洗这局面,只能无奈的再次制造平衡,保持与九个野心勃勃的儿子们之间的脆弱平衡罢了。

第114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其实这里真正精彩的不是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打架,而是十四阿哥狂怼康熙。

这一幕的背景,热河行宫太子事发被废,康熙诏令群臣推举新太子。

八阿哥素有贤名(广结善缘),加上佟国维居中串联,满朝文武绝大多数奏折都是保举八阿哥为新太子人选。

但其实早在热河行宫,康熙从图里琛得知八阿哥陷害太子一事就已经对八阿哥失去信任,一个对兄弟都没有仁爱的人怎么能做大清朝未来的皇帝?

因此,保举八阿哥的人越多,康熙对八阿哥的防范和猜忌就越大。

当康熙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投向八阿哥时,果断抛出了张廷玉和四阿哥、十三阿哥保举废太子的奏折。

推举新太子的事情以佟国维(表面上)黯然离去而不了了之。

性情火爆的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为各自的主张打了起来,当康熙出现调和二者矛盾时候,十四阿哥将对康熙的不解与不满全盘说出。

“当初让百官举荐新太子,本是皇阿玛您的旨意,现在百官多半举荐八哥,您却说百官是结党营私。当初十阿哥带来的道士,八阿哥说是邪道要将他抓起来,是您将他放了,现在却拿这件事作为八哥的罪名。遵旨是死,抗旨也是死,请皇阿玛给儿臣等一条活路吧!”

十四阿哥说这话,康熙虽然恼怒,但还能克制,甚至还有闲心反讽,“这么说不听你的,大清就要亡国喽?”

但紧接着,十四阿哥再次抛出王炸:

“我今天就是要讨一个公道,八哥他们到底有没有罪,没罪,皇阿玛当众说他们没罪,有罪,皇阿玛也得当众指明了!”

这话怼的康熙拔刀相向,“朕要宰了你!”

帝王心术能公开讲?任何一个大臣敢向皇帝提这个问题,都是嫌活的不耐烦了。

但剧情精彩之处在于,康熙被十四阿哥气晕后,醒来第一件事却是封十四阿哥的母亲乌雅氏为皇贵妃。

而且,康熙还让四阿哥送小弘历进宫、亲自调教这位皇孙,紧接着又命十四阿哥负责兵部事务总司军务,对十四阿哥委以重任。

为什么康熙会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事情?

因为储君。

虽然康熙末年号称九龙夺嫡,但随着热河行宫太子失德、大阿哥无义无智先后被排除,三、九、十阿哥缺乏人主之资,十三阿哥性格过于耿直也不是合适人选。

可选的其实只有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三个人。

八阿哥为了扳倒太子,利诱肖国兴构陷太子,这种行为让康熙气的大骂“其心可诛”,也被排除。

因此,最可能的人选只有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这两人虽然一直不和,却都是乌雅氏亲生,也就是说他们是一母同胞兄弟。

十四阿哥虽然狂怼康熙,甚至要康熙将完全不能公开的帝王心术都说出来,却也显示出其维护兄弟(八阿哥)的一片赤诚,对骨肉相残十分顾忌的康熙冷静下来后反而对十四阿哥深感欣慰,因此对其委以重任。

不管将来继位的是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乌雅氏都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后,母以子贵,康熙加封乌雅氏也就合理了。


徐文看社会


电视剧中与历史是不同的。剧中反映了康熙帝的心态变化及政治布局。

在废立太子的事件中,康熙帝将八爷党的势力都抖落了出来。比较之下,还是觉得老四和老十四可以作为太子后备人选,老八已经直接出局。

古代后宫既有母以子贵,也有子以母贵。皇后生的孩子,称为嫡子,在继承上还是在前的。那些所谓清代秘密立储,只不过是美好愿望和形式。除了道光帝都不是嫡子的原因,不是不立,而是基本嫡子没有活下来。

给乌雅氏晋封为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的地位。当时后宫是没有皇后的,所以乌雅氏是位份最高的,一般代行皇后职权。太子胤礽被废了。剩下的儿子并没有嫡后或前期继后生的,于是这个副皇后的两个儿子变得身份最好了。同事重用两个儿子,也是拉出来是试一试,再比较一下。

在二月河原书中,还加了一段布衣宰相方苞给康熙决定继承人的思路——观圣孙,于是也因为弘历,而坚定了立胤禛的决定。

历史上的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十八年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即固伦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可以看得初,应该还是很得宠的,生了这么多孩子。但被尊为太后之前只是妃。


几苇渡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祯(后改名允禵)生母。她在康熙朝的封号先后是德嫔和德妃,连贵妃都不是,更不是皇贵妃。被尊为太后是因为雍正的继位。

《雍正王朝》是少有的良心剧,尤其是焦晃饰演的老年康熙,把君王的胸怀和谋略、父亲的慈爱与无奈,展现的那么真实。所有扮演过康熙的演员没有能出其右的。

但电视剧就是电视剧,一定有些演绎。乌雅氏封皇贵妃,不管真实中是不是如此,但在电视剧中这个情节具有展现康熙帝谋略与推动剧情的意义。

封皇贵妃之前发生的事情回顾。太子胤礽一次被废后,康熙让公推新任太子。从这次公推过程中,康熙帝注意到八爷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视。康熙虽然是父亲,但他更是皇帝,任何皇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皇权,最心爱的儿子都不行,何况是不太心爱的儿子。对于废太子多年培养心血的心疼与这个一直心爱儿子的疼爱,为了打压八爷党日益渐强的势力,康熙帝心中的新太子人选是老太子胤礽。这时候,没有人读懂老皇帝的心思,只有四爷摸准了皇帝脉门,做了老皇帝说不出口的事情。老皇帝别提多高兴了。从他抢过四爷的奏章来看的动作,出卖了老皇帝喜悦的心情。

对于这个看准老皇帝心情、解决皇帝难题的儿子,皇帝是要奖赏的。那时候,四爷已经是亲王,不好再继续加封了。所以,加封他的母亲,也是一种酬功

分化八爷党。老十四本来是八爷党的马前卒,通过加封他的母亲,相当于提高了四爷和十四也的身份。让老十四也看到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自己看到自己的前途,就不会死心塌地为八爷卖力了;而八爷看到一个迅速崛起的力量,也会对老十四有所防范。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老八和老十四分道扬镳 。八爷党被分化于无形。

康熙,是父亲,但首先是皇帝。他对于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势力首先是防范,即便这个威胁他的人是儿子也不行。但他也是父亲,让儿子知难而退就可以了,儿子的性命是要保全的。所以,康熙帝使出“化骨绵掌”——加封乌雅氏为皇贵妃,一举多得。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康熙封乌雅氏为皇贵妃,并不是因为他对乌雅氏有多深的感情。他的目地是为了借抬高乌雅氏的地位,将雍正和老十四,从太子党及八爷党中抽离,借以制约和削弱八爷党的力量。


电视剧中对复立太子的原因没有讲清楚,小说中借邬思道之口说的很明白。

皇上复太子位,乃是出于不得已。邬思道冷冰冰说道,废太子前,万岁爷压根没想到会起这么大的波澜,更没想到八爷的势力遍布朝野,呼吸之间可以撼动大局——亘古至今,几曾有过这么惊心骇目的事?为防止宫变,万岁只好重新复立二爷,用他来压八爷,镇住阿哥们的争雄之心。——《雍正皇帝》

可以看得出,尽管康熙打击了八爷党,但是八爷党的势力仍然很大。这就需要康熙用更睿智的办法,不显山不露水的,暗中削弱老八的力量。

第一步,对打架的老十四不予追究

胤祥和胤禵打架,让康熙见识到了八爷党的厉害。他本以为自己把老八批评一通,八爷一党能收敛一点。结果没想到这帮人贼心不死,反而唆使老十四和老十三在乾清门打架,丢人现眼。

老爷子很恼火,当场想砍了老十四。但是事后冷静下来,觉得胤禵这个人还不错。他敢当面顶撞自己,说的还头头是道,说明这个儿子必然不是老十那种废物点心。



如果把他从八爷党中抽离出来,对老八的打击必然不小。

事实也确如康熙所料,胤禵兼管兵部后,无论是头脑还是手段,都比以前强了很多。不再是老八的附庸了。

康熙也称赞他:也学会动心思了。

第二,晋封乌雅氏为皇贵妃

皇家有子以母贵的传统,老八就因为生母的地位不高,一支直被人瞧不起。乌雅氏是包衣奴才出身,德妃的地位也不比老八的生母良妃高多少。这对于雍正和老十四的成长来说,也是一个阻碍。

老十四是老八一党,老四也是太子一党。这亲哥俩都是别人的小弟,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但是如果把乌雅氏的地位提高,等于雍正和老十四的地位也一并提高。皇贵妃等同于后宫的副皇后,子以母贵。雍正和老十四就不用在依附于太子和老八手下了。(康熙后期长时间都没有皇后,皇贵妃实际上就是皇后。

并且,提高乌雅氏的地位,可以正大光明的重用雍正和老十四。比如重用老四,八爷党就会攻击他;重用老十四,太子党也会攻击他。现在乌雅氏是实际上的皇后了,八爷党和太子党肯定也不敢胡乱攻击。

第三,扶持雍正,牵制太子和老八

当时康熙虽然已经把废太子给释放了,但是太子之位还没有恢复,他跟老八比起来,实力悬殊太大。太子为了对抗老八,必然要疯狂的结党营私。如果让太子党和八爷党坐大,像当年索额图和明珠一样搞党争,也是康熙不愿意看到的。


(电视剧中有个错误,当时胤礽只是被放出来了,但还没有太子恢复身份。按理,他是不应该穿太子的服饰的。)

所以,就需要再扶持一个人。这个人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还必须是不结党的孤臣。让他在太子和老八中间起到一个制衡作用。

康熙选择了很久,最终选定了雍正。因为其它的阿哥,比如三阿哥胤址,他虽然也不结党营私,但是他的能力不行,不是太子和老八的对手。

从康熙亲自调教弘历的目地来看,他对雍正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用邬思道的话说,万岁爷复立太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和人品能胜任太子之位。而是为了制衡老八,不得已才这么干。如果太子干的不好,随时还会再次废掉。

雍正的平时的表现,老爷子看在眼里,也明在心里。他觉得雍正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对象,孙子也是可造之材。多加调教,老四可以作为太子的备选。



总的来说,康熙的这三步暗箱操作,还是比较成功的。老十三兼管刑部,老十四兼管兵部的事物,再加上之前,康熙已经让雍正兼管了户部(老八为了逃避追讨户部亏空的案子主动让给了雍正)。朝廷中的六部,起码有一半不在八爷党的手里。

反观八爷党,由于老八不愿意担责任,主动让贤,把户部的肥差丢了。老九和老十又不堪大用,也没有管部差事。八爷一党的势力大大受挫,朝局也稳定了。康熙借用乌雅氏晋封皇贵妃,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

后来老八借送死鹰,又把水搅混了。这也说明康熙还是小瞧了老八对皇位的执着。不过这是后话了……


Mer86


从《雍正王朝》中复杂的政治斗争来看,康熙的御人之术可见一斑。太子被废时,康熙已经执政了47年,虽然此前他一心一意辅佐太子接班,但自己还在世时,决不容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更不能危及皇位。

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胤礽,因为涉嫌刑部案件,又与康熙妃子私通,激起了康熙的怒火。而且由于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刻意陷害,制造太子调兵逼宫假象,所以被康熙废黜了。

然而,康熙随即就对太子逼宫的问题心存怀疑,他与张廷玉都看出了那份太子调兵手谕是假的。只是当下形势十分晦暗,不好明察,所以康熙暂时把这事放下,一切待回京后再解决。

此前,八阿哥胤禩利用审查刑部案件机会,连夜诱审了刑部官员肖国兴,以承诺无罪为由,让肖国兴供出太子犯罪事实,并连夜将太子违法情况上报康熙。康熙对于太子犯案早有知晓,但情况的严重性依然让他震惊。

是否废黜太子,康熙与重臣张廷玉协商时,老成谋国的张廷玉否定了康熙的想法。随后,康熙密派近身侍卫图理琛,将肖国兴秘密送往偏远的东北看押,此时,康熙还是想保存太子。

八阿哥虽然谋划周密,然而他没想到康熙还要保太子。而肖国兴在路上透露了八阿哥诱供的真相,令康熙十分愤怒。

此后,康熙不动声色,表面上对八阿哥查处刑部案件表示满意,晋升他为郡王,并在热河行宫请八阿哥代为宴请蒙古王公。这一向本是太子出面,康熙让八阿哥代替太子,似乎接替胤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为了把戏做足,进一步引蛇出洞,康熙回京后,弄了一出公推新太子人选的大戏。这下各个皇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八阿哥派系最大,底下人也很卖力,推荐票数远多于他人。

康熙居高临下,洞察一切,他先请佟国维吃饭,给足了交易条件,让隆科多上位。最后,再以佟国维为幌子,揭开了八阿哥想当太子的阴谋,轻易地抹去了八阿哥接班的可能性。

八阿哥太子没当成,却把自己的势力和野心在康熙面前暴露无疑。康熙不得不对朝中各方做一个平衡,他先拿下了号称“佟半朝”的佟国维,削去了八阿哥一党重要力量;然后又恢复太子名位,以及太子一党的官职;最后他出人意料地封乌雅氏为皇贵妃,也就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母亲。

康熙这一步棋,打压了八阿哥势力,恢复了太子势力,提升了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份量。这一下,朝中八阿哥党羽遍布的情况一下改观,八阿哥的势力大为削弱,太子虽然恢复,但已不如前,只有幕后的四阿哥两兄弟势力开始成长,而康熙仍然高高在上,岿然不动。


华哥杂谈


这出皇子开仗的戏,胡玫导演做的精彩。这出戏是源于皇太子胤礽被废,其他皇子蠢蠢欲动,想要重新树立太子。

但是康熙皇帝心知肚明,皇太子是被老八害的,虽然有过错,但是老八其心可诛不可能立他当太子。此事老八不知道,所以八爷党自然开始推举八爷当太子。

这个时候,四爷和十三爷仍然推举皇太子便合了皇上的心意,而对于老八来说无疑是最悲催的。但是此时,老十四也是个聪明人,他是一半真一半假的跟康熙争辩了起来,造成了后来的这个局面。

康熙皇帝表面上大怒,其实内心非常高兴,因为从这场戏里边,他看到了众生相,看到了未来继承人的可能性,而四爷、老十四都是变成了考察的对象。这种时候,皇上册封了他们的母亲当了皇贵妃,就可想而知了,也直接宣告了八爷党被踢出局。就是这么个意思。



大胡子说史



对于题目,明着看,老十三和老十四打架后,作为老十四的母亲怎么反被康熙封为皇贵妃呢?按道理,这不符合正常逻辑啊。不急,咱们来慢慢聊一聊这背后的故事。


话说当康熙带着一众伙去到木兰,准备好好放松自己,可谁曾想,这次出行,不仅康熙没休息好,还发生了太子因做出出格之事,直接被废,老十三也受此牵连,被康熙幽禁,原本应该一片祥和的木兰围场,顿时围上了不详的味道。


当太子被废后没多久,康熙就有点后悔对太子的处罚,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怎么办呢?于是,康熙想出一招,让大臣们举荐,毕竟在康熙心里,胤礽作太子这么多年,虽说没啥突出的表现,但至少这次举荐,朝中大臣们应该会再次举荐太子吧,只要大臣们一举荐,那就可以顺水推舟的释放太子,恢复太子之位。


只可惜康熙的如意算盘这次打错了,举荐新太子的消息一发出,结果让康熙大跌眼睛,满朝大臣竟然一边倒的都支持八爷胤禩,若不是还有张廷玉,胤禛和胤祥(此时胤祥已被康熙释放出来)这三票,胤礽的票可就为0 了,康熙看到这个结果很气愤啊,这啥套路啊?这与我当初设想相差甚远啊,查,必须得查出这背后的猫腻,果不其然,这背后果然有人做手脚,而这做手脚之人正是当朝的大臣佟国维,原来佟国维在底下联络各位大臣,此次推荐八爷胤禩做太子。由于结果不是康熙所要的,于是康熙就下令将佟国维给办了。

上文说过这支持太子的只有张廷玉,胤禛和胤祥三人,其他人都支持的胤禩,这中间就包括八爷党的几位阿哥们,当老十四看到胤祥还在坚持支持胤礽,没有支持胤禩后,就与胤祥对骂起来,并出现了动手的情况。


正在此时,康熙来到了现场,但这并未平息双方的斗争,八爷党的人骂胤祥是胤礽的狗腿子,这不明摆着吗?虽说是在骂胤祥,可实际则连带着一起骂胤禛呢,康熙眼看这架势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演愈烈,于是就出口训骂,可康熙这一顿训骂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加激烈,特别是老十四,竟然公开和康熙对抗:命,反正是父母的,要的话,拿走便是。这一下,一下子就将康熙给激怒,立马夺过身边侍卫的刀,扬言要宰了十四,就在这关口,胤禛冲了出来,用手直接握住康熙手里的刀,劝阻康熙息怒,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留下遗憾。而康熙也因此当场昏了过去。


当康熙再次醒来之时,乌雅氏带着胤禛和老十四到康熙面前请罪,要求康熙种种责罚老十四,此时康熙已经清醒过来,当看到胤禛手上的伤后,询问胤禛伤的是否严重,由于此时康熙已经走出当时的激动心情,也就未对十四做出出格的处罚,相反,康熙却在此时做了两件事:

1,加封乌雅氏为皇贵妃。2,对胤禛说你的小儿子弘历不错,哪天将他带进皇宫,我想亲自辅导他。

聊到此,是不是还是觉得没有搞明白康熙为啥要加封乌雅氏?不急,背景说完了,接下来,酒翁再给你深层次分析下:当康熙气急之下,要手刃十四时,是谁挡住了康熙?时胤禛,胤禛用什么挡住的?直接用手握住了刀刃,鲜血直流,事后清醒的康熙知道,假若胤禛不阻拦,以当时康熙的气急心情,将会直接一刀宰了十四,这直接给康熙安上了残杀儿子的坏名声,这对日后康熙的名声将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当时康熙是在气头上,假若事后平息下来,康熙必然会怪罪为什么没人拦住他,必然会因为宰了十四而后悔。


所以,无论是为了康熙的名声,还是为了不让康熙后悔,胤禛都出手阻拦了,也正是胤禛的阻拦,挽救了康熙,所以,当事后清醒下来,康熙深知胤禛做了一件多么重要的好事,但从当时几个儿子的情况来看,倘若康熙直接了当的夸奖胤禛,必然会再次引起风波,但康熙又想夸奖打赏胤禛,于是只能选择加封胤禛的母亲乌雅氏,和将胤禛的儿子弘历放到自己身边抚养。


由此酒翁大胆想象:胤禛的这一举动,已然是成功俘获了康熙的心,而这也为日后康熙在选定接班人时,增加了很重的砝码。不得不说,此时此刻,康熙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向胤禛那边倒去。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