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

幻化成風_不能言說的傷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完全是斷章取義誤導中國人。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難道就只是漢人自己的歷史?都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炎黃子孫還分炎帝后代黃帝后代呢?




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在中原,“上古三朝”(夏商周)皆以中原為根本。之後歷春秋、戰國至秦統一天下,中國的民族融合開始慢慢出現,秦始皇平百越,南方的古越先民開始與北方漢人出現雜居通婚的情況。西晉衣冠南渡,南方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大量北方士族、流民的湧入逐漸弱化了南方地區的民族結構,當漢族人口占到絕對比重的時候,南方便已經無法形成具有規模和影響力的少數民族來與漢族爭奪天下。




而北方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歷朝歷代一路往南開發的同時,位於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卻在不斷的發展和崛起當中。從威脅兩漢邊疆的匈奴,到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匈奴、羯、羌、氐和鮮卑),少數民族開始爭相南下與漢人一起爭奪中原統治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氐人苻堅建立的前秦和鮮卑族拓拔燾建立的北魏兩個北方統一政權。


至隋唐之後到了五代十國,又出現了一撥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權的國家。包括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四個王朝、党項人於寧夏、甘肅地區建立了西夏王朝,契丹人建立了遼朝,女真人建立了金朝。這一段歷史時期出現了長達近兩百年的南北分治局面,至此,為後來的元朝統一中國提供了契機




我們都知道在宋朝和明朝之間中國出現了兩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統一王朝元朝和清朝,但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質疑這兩個王朝的法統性。正如我上文所寫的一樣,北方少數民族南下與漢人爭奪統治權,這是民族融合共通的一次次火花碰撞。歷代史官在修史的過程並沒有刻意去弱化這些少數民族政權,被等同於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二十四史,同樣包含了北魏、遼、金等統治政權。元、清兩個統一王朝更是獨立修史,千古流傳。


華夏文明、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了其多元化的一面,春秋戰國小國林立,出現了像夜郎國這樣的少數民族國家,但我們從來都不避諱他們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所以,無需糾結於元朝、清朝從何而來,對漢族文明造成多大的衝擊,如果你們否定這些政權的法統性,並排除於華夏文明之外。那今天的黑龍江流域,過去的外蒙古,其實從古代就不屬於中國了。


大國布衣


先說明一下,能大肆宣傳這句話的人非蠢即壞!沒有腦子!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的是南宋陸秀夫攜八歲的末帝不敵元朝大軍,跳海自盡,軍民相從者多達十萬人。從此華夏大地陷入蒙元人手中,漢人淪落為四等人,中華文化出現斷層。

據考證,最早說出類似話語的是明末時期的錢謙益,他在一首詩裡面講到:“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錢謙益和柳如是

但是錢謙益是個什麼人呢?雖然文才很好、是東林黨的領袖,但是清兵壓境,破城在即,其愛妾柳如是說我們乾脆投水自盡,以保全氣節,結果錢謙益跑到水邊試了下水溫,說出了千古無恥之極的:“今天水太涼,我看還是算了吧……”氣節都不如一個女子。

後來錢謙益主動投降清朝,多鐸下令漢人都要剃頭,結果沒人帶頭,多鐸很生氣,結果有一天,錢謙益忽然對下人說:‘頭皮癢得厲害",就突然出門而去。家人以為他出去用篦子篦發。不一會兒,錢謙益剪了頭髮,留著辮子進來了。典故見於史敦的《慟餘雜記》。

錢謙益詩《後秋興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後來,日軍準備侵華,為了混淆中國傳統文化,離間中國各民族,並在文化道義上佔據上風,就炮製出了“崖山之後無中國”的口號,日本人的意思很明確,就是通過這句話告訴中國人:宋滅亡後,中國被夷狄佔據,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已經滅亡,目前傳承最好的中華文明就在日本,現在日本士兵過來,不是侵略,是幫助中國人打敗夷狄,恢復中華正統!

因為宋、明兩代漢族政權都為蒙、滿少數民族政權所取代,有好事者在“

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句後又加了一句明亡以後無華夏”,來故意抹黑中華文明。

誠然元、清兩個朝代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元清兩代依然採用儒生治國,大封孔子,採取科舉,雜劇、小說、戲劇這些不是中華文化的延續嗎?這兩個朝代不算是中國歷史嗎?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

元、清接納了華夏文明,他們也就成為了華夏的一份子;而一些中國人,跑到國外,接受了外國的理念,那他們就不是華夏的一份子了。

比如誰敢說駱家輝、李光耀、李顯龍是中國人?

頭條號以史為鑑建議,以後誰要是再說這樣的話,就回復他:是水太涼,還是頭皮癢?

最後附一段來自網絡的打油詩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中華正統在日本!
明治之後無日本,廣島之後無大和,東瀛正統在臺灣!
林肯之後無美國,布什之後無白種,米國正統墨西哥!
希臘之後無哲學,羅馬之後無上帝,歐洲正統土耳其!  
母系之後無能人,部落之後無智人,猿猴正統在非洲!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公園1279年南宋軍隊與元軍在崖山爆發了海戰 ,精湛勇猛的元軍以少勝多,取得了絕對勝利,宋軍則全軍覆滅。南宋重臣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宋之諸多良將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是悲壯的一幕.
此戰亂過後,趙宋皇朝走向沒落,蒙元最後統一了整個中國。 殃殃中國第一次被北方遊牧部落所征服。 意謂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結束,一小部分文人認為這標誌著古典意義上的華夏文明的衰落,所以產生了“崖山之後無中國”這一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薪火相傳了幾千年的中華古國文明產生斷層,其影響延續至今。 之後的文明形態與(明,清,民國)跟之前截然不同。讓中國從農業大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萌芽性嘗試化為烏有。

但華廈傳統文化依然在傳播,中國也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而此話顯然不正對.


那麼是誰最早發出這樣的言論呢?


錢謙益在《後秋興之十三》寫到: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日本人據此炮製出“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的口號,


眾所周知,錢謙益是一個貪生怕死,沒有骨氣,沒有操守(節操不如一個妓女)的文人,而撮爾小國日本人更是別有用心,他們覬覦中國已久,故意利用錢謙益等人沒有說服力的論調混淆視聽,妄圖在精神上摧毀中國人對祖先文化、以往歷史的認同感.


日本大和民族是個有空子就鑽,見便宜就佔的集群,尤其喜歡落井下石,給別人下套子,在性格上有見風使舵,欺軟怕硬的特點,一千年前的唐朝,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一直是規規矩矩,老實聽話的小學本科學生,即使延續到了宋朝,日本對中國也是恭敬有加,當作爺爺一樣地孝敬.直到南宋崖山海戰後,日本認為:中國亡於北方遊牧蠻夷,貌似強大也不過爾爾。


認識到這個層次,我們就要有清醒些了,原來是曾經在歷史上屢次向中國俯首稱臣,在二戰時向中國投降的小日本動的心思,目的是徹底摧毀中國人對文化和歷史的認同,心甘情願做"大東亞共榮圈"裡的子民,TMR,還在做白日夢。

所以,對"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說法應該進行抵制與批判.

希望星晨58298869


不講那些高深的哲理,簡單分析一下。說這句話的人,大多是對歷史一知半解,又想賣弄一下自己學問的人。如果你再深入的問他這是哪兩場戰役?是誰的故事?為何流傳下來?他肯定答不上來。



崖山海戰,南宋在經歷了152年用錢買和平的歲月之後,好戰的蒙古人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南宋終於失去了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機會。二十萬大軍,千餘艘戰船敗給了元軍兩萬大軍,五十艘戰船。南宋全軍覆沒,皇帝投海自盡。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這便是有些文人為了博人眼球,說出的謬論。蒙古奪得政權,只是替代了漢人政權,本質上還是一箇中國。這句話被日軍廣泛用於抗日戰爭時期,打擊國民的民族自信心。今天還有人相信,實在是一種悲哀。

滿清入關,與崖山海戰一樣,明朝後期,自崇禎自殺,吳三桂投降之後,滿清的政權替代了明代的政權。這只是一個少數民族掌權的封建帝國,說到底五十六個民族都屬於華夏兒女,而且,漢族的文化和思想依然被傳承。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文明斷層的國家。這句話,便是攻破這些捕風捉影的謠言最好的回應!


歷史密探


首先,這句話的原句出自網絡,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任何古籍都沒有明確提到“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最能體現這句話意思的應該是明朝著名文人錢謙益的詩,摘錄如下



《後秋興之十三》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與之相近的詩句。即使想把它當做一種史學觀點,也只不過是錢謙益的一家之言,並不能說沒什麼,最多是表現錢謙益對故國的懷念。

何況錢大文豪自己本身也不乾淨,最後做了“胡虜”的臣子。

關於中華,這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是一個政治概念,孔子曾經說過:“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意思是,中國和夷狄的劃分,不在於血統,而在於“禮”,即文化。用這個概念,滿族和蒙古族在入主中原後,採用了中華自古以來的“禮”,那麼,他們算中華,在這個意義上,題目中的話是不成立的。


而題目中說,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就更屬於無稽之談了。中國,在古代,指的居天地之中的國家,與之相對的是四夷;後來指中原王朝,和番邦相對。也就是說,中國是一個客觀的地理位置概念,並不具有文化上的意義,如南宋和金國對峙時期,中國就是指金國而非南宋。“中國”一詞第一次擁有現代主權國家的意義,實在【尼布楚條約】中,中俄兩國在文件中的自稱。真正為大眾所接受為一個主權國家概念,則是在甲午戰爭之後。

所以,中國一直都在,無論誰建立政權。

而明亡之後無華夏,這更是無稽之談。華夏本身就是一個純粹的文化概念,“華”指華美的衣冠,“夏”指遵從禮制的國家,整個詞最初就是代表周朝,如果沿用這個意思,那麼秦朝的禮和衣冠都和周朝不同,難道說秦朝不是華夏嗎?華夏是一個以文化為紐帶的文化共同體,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只要遵從禮,那麼,就是華夏。


再回到這句話,其意圖是將中國強行劃分為一個民族國家,剝離漢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聯繫。然而中國自古就不是以血統為紐帶的文明國家,而是以文化認同為基礎的國家。

故而,這兩句詩,無論從中華文化的角度,還是中華民族的角度而言,都是沒有道理的。

【歡迎諸位交流討論!】


庭州行者


中華、夷狄之辯可謂貫穿了中華文化的始終,除了這句話之外,還有另外兩句類似的話,“入夷則夷入夏則夏”、“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三句話看起來貌似很像,我們放在一起對比一下,看看它們說的都是什麼意思!

首先必須得說一個觀點,同樣一句話,放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說出來意思可能會有極大的差異。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夠遇到,所以解釋上面三句話時我都多少帶一點時代背景來說。

先說最後一句,“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句話,據說是孔子說的寫在《春秋》之中,可我並沒有找到確實出處,不過在韓愈《原道》一文中,引用過這句話,“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以韓愈的詩文人品當不至作偽。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會發現,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禮”,而不是所謂華夷之別。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遵守了“周禮”的思想,夷狄也可是中華,而不守“禮”的話,中華(諸侯)也可以變成夷狄。有此也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思想中,“禮”是我們幾千年來,糾纏不休的華夷之別的基礎。

不過近年來,有人把孔子這句話範疇延展了一下,解釋為在夷狄應該遵守夷狄的禮(風俗和法律),夷狄在中國也要遵守中國的禮。我個人認為這種解釋雖然可能不太符合孔子最初的想法,但邏輯上沒有問題,至少保證了互相之間的尊重。

再來看第二句話,“入夷則夷入夏則夏”,很多人都誤以為這句是孔子的原話,其實不對。這句話是金末元初理學家許衡說的,因為他在元朝為官的經歷,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偽儒,說難聽點就是漢奸。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是,夷狄進入了華夏,就是華夏。不管是不是在文化上融入了華夏,只要在中原掌握了統治地位,那他就是中華了。

因為從中剔除了“禮”的概念,導致很多人都認為,許衡是在為蒙古人的統治尋找藉口,也就說我們經常說的“屁股決定腦袋”。

我個人覺得許衡之言確有偏頗,因為華夏之所以能夠傳承數千年,而綿綿不絕,既不是因為我們軍事上有多強勢,也不是因為我們多有錢,同樣不是因為我們的制度有多先進。

恰恰相反,中原王朝在軍事上,長期處於弱勢,一直都對來源北方的遊牧民族沒有什麼好辦法,否則我們也不用歷代維修長城,來進行防禦了。

真正讓我們能夠薪火相傳的恰恰是文化上的強勢地位,不管東方、南方那幾個國家如何詆譭、抹黑,整個東亞地區都是中華文化的輻射範圍,在歷史上這些國家都是中華的學生,這一點毋庸置疑。漢語、漢字在歷史上幾乎是東亞地區的通用語,很多國家的史書都是用漢字書寫的,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所以,許衡剔除了文化特徵,來談論華夷之別的言論,確實不足取。

最後,我們來說題主問的這句話,“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

這句話上半句的原型出自,錢謙益《後秋興之十三》。原詩為: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錢謙益的身世、經歷我就不贅敘了,此詩是他感懷崖山之戰而做,說的明明是崖山之戰後,即便是崖山這樣偏僻的海角也不屬於中國了,藉以指代南宋已亡而已。

要注意,這兩句中“不屬中華”“無中華”,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是指代地理概念和朝代更迭,而另一句則直指中華文化出現了斷層,不能為續。

至於“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的後半句,不知道是那個好事者加上去的,找不到出處。

不論這句話是誰說的,顯然是別有用心。首先,中華文化斷了嗎?顯然是沒有,即便是元、清兩代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原,但他們依舊不得不遵從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孔子口中的“禮”。在這兩個朝代,依舊尊孔子、用漢文、行科舉(元朝也有科舉,只不過是次數少而已),如果真如此言所說,中華文化中斷了,那試問一句,元雜劇、清小說、京劇,都算那個文化的產物?能算蒙古人和滿族的文化嗎?恐怕他們自己也不會認同這一點。

另外,我們長久以來保持的風俗習慣,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現在不但中國境內過春節、吃餃子、貼窗花,就連外國都開始出現了過中國節的情況了,甚至外國都開始發行十二生肖的紀念郵票,你能說中華文化中斷了嗎?那外國人是從哪兒來的這種習俗?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積貧積弱長期被外國人欺負,導致我們自己對本民族的文化沒了自信,總覺得外國什麼都比我們好,可現在隨著國家富裕程度的提升,中華文化明顯開始復興了,越來越多的開始喜歡書法、國畫、古曲,這不也是中華文化從未中斷的標誌嗎?要是南宋就已經無中華了,明末就無華夏了,這些古代藝術的傳承又是哪裡來的呢?

最後,送給那些人一句話,全盤接受別人的東西,只能代表你弱勢,苟延殘喘而已,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獨立思維、個人視角,為你解讀紛繁歷史事件,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歡迎關注。

如果您喜歡這個瞭解這個問題,還可以去看看我回答的另一個問題《元朝屬於中國嗎?》。在那個回答裡,我說了這件事的另一個側面。


文中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侵犯您的權利,請告知作者更換。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想要滅亡一個國家,則先否定其文化!

對於“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個觀點,時時被人提起!主要還是有一部分人在認同並且在宣揚!

而這部分人主要分兩類:一類是不明白,一類人是別有用心!

說到崖山,懂點兒歷史的都知道,南宋末年,元軍大軍把宋朝打的慘不忍睹,但是宋朝小皇帝在文天祥和陸秀夫兩位丞相的帶領下拼死抵抗,並未屈服!

畢竟大勢所趨,迴天無力!文天祥丞相抗爭失敗被抓,路上寫的膾炙人口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等等,被抓到蒙古大營,忽必烈多次勸降未果,最終慷慨赴死!陸秀夫帶著小皇帝在崖山一帶拼死抗爭,終於勢單力薄,寡不敵眾,但不願像北宋末年遭遇靖康之恥,他揹著小皇帝投海自盡!隨後,大批官員投海!接著,數十萬的老百姓也投海!何其壯烈…


宋朝滅亡了!

隨後就有一些論調:比如有骨氣的中國人全部自盡了,剩下的都是沒有骨氣的人;比如中國的正統文化被糟蹋等等之類的!

我想說:難道犧牲在八年抗日戰爭的烈士都不勇敢???難道用最落後裝備擊敗最先進裝備的美國軍隊的偉大志願軍不夠英勇???難道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付出努力的這些有志之士不夠優秀???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華夏五千年文明一直在傳承,從來沒有中斷過!這才是中華之幸!

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為什麼這三個前面加“古”字,而中國沒有呢?因為這幾個國家的文化已經斷層,文字已經不認識了,語言也完全變化了,留下的一些古籍也很難研究!而中國五千年文明,一直源源不斷的傳承至今!現在還能讀懂兩千年前的《四書五經》,現在還能和古代聖賢進行思想的交流,二十四史的存在也對歷史記載的很清晰,並且從古至今中國的文字一直都是漢字,語言都是漢族!!!而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做到!

所以說,雖然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不是漢人,但是華夏文化有最強的包容性,這些少數民族的統治者也能讓華夏文明繼續傳承!而這些少數民族也永遠是華夏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到現在,五十六個民族永遠是牢不可分的一家人!

再說持這種觀點的兩類人,不明白這些歷史的人還是搞清楚我們偉大的歷史,建立文化自信,不宜妄自菲薄!

另外就是一些別有用心,居心叵測之人!這類人我更相信是外國勢力在中國扶持的“洋買辦”,他們抹黑我們的文化,質疑我們的英雄,就像前幾年抹殺雷鋒,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等之類的,而很多國人不能分辨他們的動機和意圖,甚至一部分人被他們蠱惑!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我一直在表達自己的一些觀點,過程中也和一些人產生爭執,但是我從來都是一顆赤子之心對待我的祖國,堅決抵制那些有不良企圖不安好心的人!

中國在崛起,所以國外在捧殺中國,他們煽動一些人對我們文化進行否定!我一直堅信:無論他們怎麼去抹黑,他們的這些目的肯定不可能得逞!

華夏文明一直會生生不息,歷史的長河也會源遠流長!!!

純屬忠肝義膽嶽老三的個人觀點,歡迎朋友提出各種意見,你們怎麼看???




忠肝義膽嶽老三


南宋最後的皇帝曾在中山南區居住過。中山百姓將南宋最後皇帝的居所遺址,建成一個小廟。傳承了上千年了。請看近日拍的小廟圖像:


廟門。


文官辦公室。


武官指揮中心


祭拜南宋末皇帝的跪拜墊。


南宋最後的皇



帝塑像。此人是個軟蛋,投降後還是被毒殺了,沒弄個好死。故塑像很矮小。(攝於中山南區南宋帝遺址。)


煙臺蠍子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實際上是錢謙益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鼓吹的歷史虛無主義,目的是通過滅其史達到滅其國的目的。

所謂中國,在古代沒有這個叫法,這是孫中山的發明,意為“中央之國”,是對天下秩序的一種追溯,旨在激發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和國族精神。華夏,既是華夏民族,又是華夏文化,這是儒家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詞可以通約,中國也好,華夏也好,既講的是地域,又講的是民族,還講的是文化。

的確,從政權的更迭中,元滅宋和清代明,的確是少數民族完成對漢族政權的更替。但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還在,中華民族還在。除了元朝短暫的黑暗,在大多數歷史時期,華夏文化始終是中國大地的主流,即使是在元朝和清朝政權的上層建築中,中華文化始終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華夏文化的血統未曾斷絕,所以說無中國,無華夏,都是無稽之談了。


青年史學家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今天我們來看這句話感覺是危言聳聽,但是你看問題要回到歷史的角度,假如你回到明末或者宋末,我覺得這句話就沒錯。

為什麼沒錯,崖山一戰南宋最後一支軍隊十多萬人幾乎全部陣亡,所謂的陣亡我覺得不一定都是戰死,而是這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看到理想破滅,覺得已經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所以很多人是主動投海自盡的,所以歷史上才有這一戰之後海上全部是屍體。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明末,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廣東道滘…這樣的例子太多,比如揚州和嘉定為什麼最後換來屠殺,那就是全城軍民誓死不降,老幼婦孺同仇敵愾,所以才惹怒了征服者。這樣的例子在明末太多了,假如你去翻開明末的歷史,每一頁紙你都能痛哭一場,確實是太傷感了,我們的華夏的最後一群有骨氣的人太可愛了,也太可敬了,他們只是不想低頭活著,所以選擇不要頭了…

所以我覺得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何錯之有?因為我們民族最有骨氣最可愛的那一群人已經在抵抗中死去,或者是因為看不到希望而自己了卻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