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华为和中兴在美国被百般刁难,而苹果手机在中国开放,一些国人何时才能摆脱崇洋之态?你怎么看?

广西拾壹哥


最近,华为和中兴频频受到美国及其小弟的无理挑衅和打压,国民群情激愤,纷纷怒指美帝的霸权做派和无赖行经,对等报复、驱逐苹果等舆情愈演愈烈,甚至有不抵制则媚外的站队选择。窃以为,最好的策略是民间做官方不说,民间该抵制就抵制,从我做起,换掉苹果,用华为手机发声才是最正确的姿势。

1 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历史机遇期,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仍是目前的主基调。对待外商尤其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的态度将成为外资评估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而驱逐苹果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资流出,这是不利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

2 中美毛衣战的硝烟才刚刚燃起,尽管G20有一些缓和的态势,但特不靠谱变脸如翻书,十足小人嘴脸。此时如有封杀苹果的举动,正好给流氓以口实,打狗不成反被狗咬;

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融合反应在方方面面。苹果的制造大部分在国内,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驱逐苹果必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华为,支持国产!


T加5


我是不赞成非得用国内产家产品的,如果那样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的成绩了,我们经济的迅猛增长,正是因为大力吸引外资,吸引国外技术,从购买国外产品开始的。

更不能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或者中日,中韩等之间有贸易争端,就上升到支持国货,抵制有矛盾国家的产品。国与国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但一定要有个基础的规则,别动不动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的斗争了。

崇洋媚外是要受到谴责的,但多数人还是从国外学习,从外部中吸取人类共同的先进成果,拿着那些国外的东西,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还是规则,精神什么的,从而瞧不起某些方面我们没有跟进的发展,那就变成了畸形心态了,处处说别人好,而自己国家,自己乡土里啥都不好,就是扭曲的心态了。

但,我想强调的是,舆论氛围的确会有很大的作用,如果相关产品的差异不是很大,比如华为手机赶上苹果手机,或者说,用华为手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便利之处,而苹果手机也不见得多有优势时,换手机选择华为而不是苹果,就成了比较正常的消费心理了,何况苹果总是要贵那么一点。

以我估算,苹果中高端的市场份额会被华为不断侵蚀,我用了3年的苹果手机,不时微信总会出现数据损坏的情形,今天早上我还想着,要么换一个手机吧。

选择华为手机试一试的念头出现了,而不是坚定再买个苹果手机。这时,我突然想到如题的问题,那就不是简单的所谓爱国之心了,真的意味着中美之间隔阂不断加深情况下,会不自主地影响国人选择产品时的倾向。

即便如特朗普总统近期发推特文所说,中美的谈判进展很好,即便化干戈为玉帛,我们也认识到美国是多么霸道,已不会像先前那样尊重他,完全学习他,为他辩护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我们即使是对某一品牌暂时的不开放,对某些产品暂时的禁入与不使用,有时也是可以选择的。

个人认为,在全球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极度的利己主义,有时发出一点信号,表明一点明确的态度,不仅没错,而且必要。

首先,华为和中兴在美国被百般刁难,这是个众所周知、未见公平、带有歧视的举动。从对等的角度看,不让苹果手机进入中国市场,应当也是有理由的。比如,美国对待华为,对待中兴的理由。

任何时候讲道理是首先必须的,碰到极度无理的对手,当道理被漠视、公平被践踏,反制是肯定有必要的。个人认为,当我们的品牌受到刁难,被市场禁入时,进行对等的反制是很有必要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个道理合乎当下实际。

其次,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市场,会给美国带来诸多的利好。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也是这样。

苹果给代工的富士康带来了规模的利润,苹果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用了苹果手机不能说就是崇洋之态,智能机时代,苹果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是明晰的,很好的硬件融合,很好的操作系统,这都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而且给国产品牌全面追赶提供了范本。

如果华为手机能进入美国市场,相信它现在的实力,也会给美国消费者、美国产业界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启发。可惜这一切现在还没有发生。

第三,每位消费者都有选择最合适产品的权利,而且每种产品有可能被使用的公平权,这样才会带来整个产业的向前动力。而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这会禁锢了整个产业繁荣的动能。

中国公司的国际化征程相当不易,困难与希望并存,受阻与拓进并行。我们要敢于向外来压力说“不”,我们也要勇于坚持开放的态度,不惧霸凌,坚定自信。


波士财经


提问者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我们是对中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呀!中兴等企业忍辱负重,为的是留得青山在,以图未来发展。苹果在华经营,也有我们的现实需要,谈不上崇洋媚外。核心问题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卧薪尝胆。

必须正视现实和差距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复杂性。而我们的企业只能立足在第四步之后:组装和成品整机阶段。没有上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基础研发。这些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忍受美国的罚款、重组董事会、派驻美方检查组等“百般刁难”。因为只有先保住命,才能图后续发展。

苹果手机在华生产也有积极作用

据美国国会研究局统计,2017年美国跨国公司的在华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800亿美元。同时,为中国当地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和机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需要苹果。此外,即使我们不敞开大门,苹果也会另寻其他代工市场,可能成本高、质量稍差,但不至于像中兴一样被我们掐住“七寸”。所以,即使我们抵制,也不至于要苹果的命。

“动”苹果会有的潜在风险

众所周知,苹果是美国高科技公司的代表。也是过去中美经贸深度合作的典范和代表。在中美贸易摩擦尚未有转圜迹象的背景下,拿苹果“做文章”,或导致中美争端升级,不排除冲突蔓延至其他领域。对两国都不是好事情。

我们当前最需要的是保持冷静,与政府立场保持一致。崇洋媚外无从谈起,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求。要想“厉害了”,还必须要从基础研发做起。

小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


经韬


中兴已看清楚了,说是中国的,其实核心部件都是美国的,华为也差不多,这两家公司产品也就是壳和配件是中国的。苹果说是美国的,核心部件都是美国的,基本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壳和配件也是中国的,在中国纳税,和中兴华为看不出多大差别。美国是以中兴违反了美国法律为名制裁的,中兴认了罪,拿银行贷款缴了罚款;华为也是被中兴坑了,把违反美国规定给伊朗偷偷做生意抖露出来。现在小编和很多网民动不动拿民族主义说事,这几年把发达国家抵制了个遍,结果是这些国家已经开始联合抵制中国。人和人、国家和国家都是相互的,对于一出口很重要的国家来说,最忌讳的是轻言抵制,可我们却乐此不疲,最后失业倒霉的正是评论区这些喜欢打打杀杀的打工民众。


高尚涛律师2


美国对华为不是刁难,而是恐慌,它动用了国家力量,极尽各种方法,指责,禁入,游说,抓人。它深深认识到这点,未来是信息社会,标准是信息大厦的屋顶,网络通讯是框架,手机是大门。现在华为一把这块的干将,高通,苹果,思科,爱立信,全部逼到死角。

美国势力财团,从来不是傻子。平等,自由,开放适用于当你没触犯到他的核心利益。

至于说到对苹果的开放,首先中国如果禁入,意义不大,我们还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华为这类的企业太少,大部分是外资加工出口,苹果就是其中一个。依赖还太大,要学习的太多,闭关锁国埋送国家,徒留上百年屈辱史,我们难道忘了吗?

至于,说到以报还报,中国还没强大到能做一个无赖。现在应韬光养晦。

说到崇洋媚外,古时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何况,现在他们认为只是买个苹果。

很难每个人都自觉,只能是:

从我做起,做中国人,用中国货。顺便说下,这篇文章是用华为mate码的。





琥珀想想


首先,国人所谓的“崇洋之态”已经在慢慢改变,就拿华为和苹果来说,以前大家可能还戏称iPhone为“肾5、肾6”,割了肾也要买一个,但现在大家追逐苹果的狂热显然不如前几年了,数据上也可以说明。

苹果现在在一线城市的销量已经逐步开始降低,在前几季的手机销量统计中,苹果自从iPone X后销量占比便呈下滑态势,而华为这一年来却稳稳占据市场四分之一的销售量。

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崇洋之态”,以前可能因为苹果流畅的性能和便捷的系统让大家争相购买,但现在本土品牌华为OV等厂商也能做出一部精良的手机,消费者们自然就倾向性价比更高的了。


再说说美国对我们的刁难,美国作为经济、科技和政治上的世界霸主,经常施行单边主义策略来压制其他国家,面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宁愿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也要限制我们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所以对中兴和华为采取了一些违反贸易公平的措施。反观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人均GDP只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且多项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算我们关闭对苹果的进口,全部用安卓手机,安卓却也是美国的。我们并不能从苹果这里获得多少好处,总体消费者福利也会下降。所以中国并不能想当然的“闭关锁国”,单纯的禁售苹果,是毫无任何意义的。

从经济学来说,国际贸易是可以促进双方国家福利的事情。但美国由于经济科技地位领先,不顾牺牲少部分福利也要打压中国等后发国家,而中国现在暂时没有这个实力,而且我们向来是崇尚友好互助的民族,以后也不会对任何一个对华出口的企业施行刁难和阻挠。


总之,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任务依然是发展科技,只有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惧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压制。无论是小米的“为发烧而生“,还是网易的“网聚人类力量“,我更欣赏格力说的“掌握核心科技”!


洋葱先生投资APP


从回答来看,头条用户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每次都拿苹果出来说事儿,真以为华为、中兴主业是手机?人家主要禁止的是通讯设备,中国在棱镜门事件后已经在事实上禁止了思科等国外设备,现在国内运营商机房几乎看不到国外设备,中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开启了禁止国外通讯设备的先河,美国、澳大利亚只是效仿了中国人家禁止了华为中国禁止了思科这是对等的。苹果产业链大部分在国内,甚至国内组装然后返销美国,对国内纳税和就业有着巨大帮助,特朗普也在逼迫苹果搬回美国,可见苹果产业的重要性,华为手机纳税苹果手机照样纳税,华为作为整体纳税很多,单独拿出手机业务不一定有苹果贡献大,对就业的影响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东西不是几个华为水军就可以扭曲的事实,整个苹果产业链的纳税、就业肯定比华为整体厉害,举个例子富士康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员工总数是华为的几倍...禁止思科、爱立信、诺基亚等国外通讯设备供应商无可厚非,他们的研发、生产几乎都不在中国,对国内的税收、就业几乎没有推动作用,但是禁止苹果就中了美国人的圈套,把苹果赶回美国只能推动美国的税收和就业,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亦歌文评


很多媒体说美国禁止华为、中兴手机,事实是这样吗?各位可以自行上美国亚马逊,包括中兴、华为等各种国产手机在美国都可以销售,可以入网。然后大家再去搜索“中国电信美洲公司”,你会发现中国电信是合法生产运营的美国手机运营商。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开放程度比中国对美国开放程度的高100倍。大量中国产品、公司都可以极低的门槛进入美国市场,大量中国人可以合法、非法的移民美国。所有的中国网站,媒体在美国都可以看(盗版的不行)。。。。。。。

不要人云亦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我爱奶茶375


网上很多人说制裁苹果,国家为什么想不到?

这里简单说下,

1.全世界80%以上的苹果手机和一些部件在中国生产。

2.苹果手机中国销量占全世界销量19%左右。

3.苹果手机利率超过95%,有更多的钱补贴供应商,给供应商带来利润和发展,其中很多供应商是中国的。

就这几条够了,

下面在纠正几种想法:

a.中国政府把制裁苹果当杀手锏?

-苹果的离开严格来说是对我们自身的制裁,其实也是两败俱伤,我们更伤一点,苹果是带我们一起做手机赚全世界的钱,只不过我们赚的小头

b.买苹果有面子?

-其实现在工人工资一个月不少于5000,基本上北上广都是如此,工地搬砖一个月工资可以买了,一个手机肯定不在话下,没工作或者学生可能有困难

c.不买国产是汉奸?

-其实这个说法不存在,总有人想的多。网上人喜欢表达自己的抗拒,就像萨德事件不要买三星一样,有一类人自己会跳出来说爱国爱不起,情怀伤不起等等。还有一类人可能已经买了,需要找个理由去否定别人,然后就变成买三星就是汉奸转为不买华为就是汉奸。你否定我的爱号,我总得找个理由贬你的价值观吧。

d.买苹果不爱国?

-这个也没必要,好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起码你买的一部苹果其中有一部分钱还是流回国人

e.买三星不爱国?

-买卖自由,只要人自己喜欢,不过话说回来。同样都是外资手机,三星和苹果是不同的,三星有自己的产业链,有基本定位在韩国本土,三星是自己做然后赚全世界的钱,这在某方面也跟为什么在中国销量不好有部分原因,相比之下是三星更依赖中国多一点,三星倒下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