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双打后场的步法是什么?该如何掌握?

甲球迷


判断落点

这里就按常规站位开始。首先稳住自身重心并注意观察对手击球动作,预判对手下一拍的走向。

结合对手的站位、击球点的选择、引拍的幅度,发力的动作等来判断下一拍的走向。基本业余选手的动作隐蔽性不大,三两拍下来就基本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小贴士:其实在打球过程中,如果双方在快节奏对持时,往往在回动后两脚在地上一顿,稳住重心,就算站位了,不一定都是要用花时间等待对方击球才算站位。

蹬地侧身

相对来说,这个动作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要理解要领和熟练掌握。

以右手持拍为例,如图,一个基本的后场头顶后退步法,蹬转,是主辅两个脚,同时一块往后蹬。右脚往后跨出一大步,同时左脚跟随身体往后垫一小步。

起跳转体

这是整套动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右脚蹬离地面,采用单脚起跳。起跳是个“跳转步”,人的身体完成了一个“向左转”,起跳时是侧向对手的,在凌空击球时,已转至面向对手了。

下一拍的连贯

身体下落时,左脚向左后方伸出,身体落地时靠左脚的支撑止住惯性带来的运动趋势,并使身体重心向前,继而右脚落地,把握好重心,准备回动。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落地是要注意依靠左脚的力量稳住身体向后的惯性,击球落地之后一定要保持重心的稳定,迅速准备回动。

整套动作下来是很流畅的,动作要领也不多,比较好掌握,球友们平时只要稍加练习相信就可以掌握,熟练掌握“马来步”之后,相应就可以减少反拍击球的次数,对于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羽毛球生活


墨胜羽球,专注羽毛球技术、赛事播报!喜欢的可以关注~

经常看羽毛球赛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专业的选手在后场的时候是很少使用反手的。即使是在反手位,只要有较高的击球点,都会选择正手击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回球有力,保持好的角度和落点,但是对于业余选手来说,首先得有好的后退步法,其次就是一个好腰!

今天我们来分享羽毛球的后场步法,分为三个区域:正手后场步法,头顶球后场步法和反手后场步法

- 后场步法 -

正手后场步法

1、并步后退,跳步击球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后场球多为高远球,所以,击球点都比较高。我们从中场退后场的时候,启动之后可以采用并步+跳步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启动步+并步+跳步↑

动作分解:①启动步小跳落地之后,身体方向已经发生改变,右脚在后,双脚之间的距离分开;②启动步后,左脚向右脚并步,右脚向后场跨出;③采用单脚起跳的跳步,落地前转动身体并挥拍击球,落地时右脚在前,方便回中。

这个步法应该是大多数选手在应对正手后场高远球时的步法,在实践中,我们能体会到:来球飞行路线高,有足够时间去后退并转身击球。

2、交叉步后退,跳步击球

同样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交叉步后退的方式,当然也是后交叉。如果采用前交叉,很容易背对球网,不方便击球。如下图:

↑启动步+后交叉步+跳步↑

以上,不管是并步还是交叉步后退,击球时间相对来说都比较宽裕,我们才采用单脚起跳的方式。这样会让回球更加有力,落点更准确。

3、垫步转身,侧跳击球(正手“中国跳”)

如果时间匆忙,或者是需要抢攻的时候,最后的跳步可以采用侧跳的方式,也就是击球时不转身,落地时右脚还是在后。如下图所示:

↑启动步/垫步+跳步↑

动作分解:①启动步/垫步是为了改变身体的方向,侧身,右脚在后;②启动步/垫步之后,膝盖弯曲蓄力,向击球位置侧跳击球。看下谌龙的侧跳:

↑垫步+侧跳↑

4、交叉步后退,跨步击球

上面三种方式都是击球点比较高,需要跳步击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的。如果来球是对方的平抽球,击球点在肩膀高度以下,此时对于我们来说属于被动回球,就需要采用跨步击球。如下图:

↑启动步+后交叉步+跨步↑

这组步法其实在正手上网和中场时经常会使用到,在后场时只是把方向变了一下而已。这里的启动步还是改变了身体的方向,然后左脚向右脚后交叉,落地之后蹬地,右脚借力向后跨出一大步,然后击球。

头顶球后场步法

头顶球一般是指来球在中线靠反手区域的高远球,此时已经不属于正手区域的后场球,但如果采用反手击球不仅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会失去优势。

所以,头顶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采用正手击球的方式,如果腰部容易受伤,请慎用。

1、马来步(交叉步后退,跳步击球)

说到头顶球,不得不说“马来步”如下图:

↑李宗伟的“并步+马来步”↑

↑杜杜教练的“马来步”↑

动作分解:马来步动作干净利落,①首先是启动步,启动的时候,双脚分开,左脚在后;②右脚向后跨步,左脚蹬地向后垫步,此时有双脚离地的感觉,整个重心快速向后移动;③右脚落地后蹬地起跳,采用单脚起跳的跳步方式,转身击球。

2、反手中国跳(垫步后退,跳步击球)

马来步放在前面是因为比较容易学习,相对于马来步来说,反手中国跳要求就有点高。如下图:

↑“中国跳”↑

↑“中国跳”击球↑

动作分解:其实反手的中国跳和正手的动作几乎一样,只是重心放在了左脚上(正手时重心在右脚)。①启动步/垫步,改变身体的方向,左脚在后,膝盖弯曲,为起跳蓄力准备;②左脚蹬地向后跳,并在腾空的过程中击球。

对比马来步和中国跳,我们发现:马来步在击球时需要转身,带来的好处就是回球力度大,落点准确,带有目的性,多用在单打中;中国跳则是速度快,不用转身就可以抢攻,但是要求下肢力量大,爆发力强,多用在双打的快速进攻中。

反手后场步法

反手后场步法按照脚下动作分为一步和三步,也有五步,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少,五步过去一般球已经落地了。

不管是一步还是三步,步法都很简单,要有“正侧反背”的意识。在打反手球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背对球网”,只有这样,反手的发力才能顺畅。步法如下图:

↑一步接球↑

↑三步接球↑

在球场上经常看到女生用反手打后场高远球,并不是因为他的上肢力量有多大,而是在于:①反手握拍,用小臂带动手腕发力,再加上大拇指的外顶发力;②击球时背对球网,向后“甩鞭子”就更顺利,即使胳膊上力量不足,也能打出很好的反手球。

总结一下:

后场步法中,正手区域的高远球,我们采用并步/交叉步后退的方式,然后单脚起跳,转身击球;也可以采用正手的“中国跳”,侧跳击球,这样更容易抢攻。正手区域的平抽球,击球点较低,我们将最后一步换成跨步,击球更稳定有力。

头顶区域的后场步法,建议有条件的球友采用马来步,下肢力量充沛的可以采用中国跳来抢攻,保持进攻优势。当然还是提醒腰部容易受伤的朋友们,采用反手击球也可以作为过渡。

反手区域,采用一步或者三步的后退步法击球,正确的使用反手握拍和背对球网击球的方式,能很好的处理反手球。


墨胜羽球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打羽毛球最重要的就是步伐,步伐不到位,很被动。至于您问的双打步伐,也是建立在基本步伐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双打更讲究配合补位和轮转。

具体来说,在进攻时一般会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但是这个前后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指两个人站成一条线;防守时一般两人各守一个半场,当然也不是单纯两人肩并肩站位。

进攻时,站在前面的人要封住击球落点距离网最近的一片区域,击球后看对方回球方向选择向相同的半场移动;站在后面的人要把球尽量的下压,杀球后立即向中心线靠近,以备下一次进攻。防守时,不同半场的两个人和球的距离应该相差不多,身体重心下降,脚分开,目视来球。进攻时后场的步法就是在底线前一两步范围内活动,要尽量起跳,下压。

另外,双打分混双,女双和男双。

混双一般前后站位,女生接完球尽量回中封网前,男生尽量回后场。

男双和女双一般平行站位,各守一边。

一句话,不管怎么变换,最要紧的是要记得场上不是你一个人在打,要相信搭档默契配合,这样就轮转的很好,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

欢迎关注汉中体育,体育世界有您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