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新能源車的人後悔了嗎?你下一輛車還會選擇新能源嗎?

小小櫻桃的Mom


本人從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工作,幾年間,由於工作原因,使用的都是新能源汽車,品牌包括北汽、吉利、眾泰、比亞迪、東南等,續航也從最初的100km到現在的300km左右,因此現在談談對你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說明一下我的態度,我現在只要一輛新能源汽車,續航在300Km左右,已經使用近3年。我不後悔使用新能源汽車,但是下一輛車買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取決於時間,也就是說,假如我今年或者明年就要再購置一輛車,那麼我肯定不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因為需求,我一定會選擇燃油車。

事實上,我所在的城市,從去年開始就限號、限行,我的生活也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早上上班,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再去上班,晚上回家吃飯,雙休時候看電影逛街,活動半徑不會超過50km,偶爾出差150Km以內。就是這樣的使用環境,新能源汽車我用了近三年,沒有一點麻煩,或許已經習慣,每次去充電,然後再去取車,已經成為飯後運動了,哈哈!所以一般家庭用車完全足以!那麼為什麼說我如果近期換車就選擇燃油車呢?

因為一年當中,總有幾次騷動的時候,親戚、朋友相邀到哪哪自駕遊,或者相鄰城市(單程距離超過200Km),這個時候就有點尷尬了,尷尬在充電時間上,在高速上一般跑兩小時就要衝近2小時的電,因此同樣的距離別人早都到了,而我還在路上,哈哈,所以近期換車我再要一輛燃油車。

但是,如果是超過3年的時間,再換車,我差不多還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因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很快,我本人從事這個行業,心裡比較清楚,實際上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與否不是續航多少,而是充電是否便捷,這個便捷包含兩個因素,即:電池支持大功率,大電流(超過300A)的快速充電和位置設置合理的大功率集中式充電站(平均單樁功率100KW以上)。以國內目前發展速度,3年以後,無論是電池技術還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都將與現在有天壤之別,到那時,同樣續航300Km,但是充電卻能在15分鐘左右完成,這樣就足夠支持我到處浪了!

以上觀點,是我幾年的使用心得和思考,不喜勿噴!

如果有喜歡我或者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服務的朋友,請右上角點我!


小樣兒的自留地


兩年前買了14款比亞迪秦,落地150000,當時朋友都覺得太貴了!兩年下來,跑了64000公里,純電跑了34000公里左右,保養沒花一分錢(比亞迪送四次免費保養),維修沒花一分錢(保修),免費換了九組電池,現在5到100能充12度電。上週自費換了倆前胎。唯一不爽的是辦車位邊的充電電錶用了半年(國家電網當時沒政策沒先例,最終也沒花錢),現在每天上下班64公里,昨天聽說油漲價加了140元錢油,一箱油夠跑仨月以上,最長半年加次油(剛拿車那會兒厚臉皮蹭老闆的電,那時候離家64公里)!每月充電電費約200元(0.5238一度)。去年有幾個月業餘跑優步入40000元(純電一公里費用不到一毛),反正我覺得這車超值!真正的買菜都可以開的車!


大布老虎69315189


我買的秦80,本來是要買唐的,唐補貼完落地下來要24萬,覺得花24萬買個比亞迪,心裡不舒服,搖了3年沒搖到號…木有辦法啦,家裡有個小孩,出行方便一些,就買了秦80代步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下自己的心得吧

新能源車呢有好處,就是啟速快,純電的情況下基本是靜音的(如果燒油,發動機很響),油耗也不算高,上下班在市內跑跑就行。缺點就是新能源技術還不夠成熟,感覺電池損耗大,比如第一年可以跑它規定的那個里程第二年充滿電的情況下能跑到一半都算不錯了…

還有就是我要吐槽我的比亞迪秦80,可能是因為我是女生,比較注重車的內飾,當時第一眼覺得秦的內飾還挺不錯的,但其實都是仿高端車的內飾設計且材料很差,當然車總價也在那裡

如果過兩年新能源技術成熟了,換車還是會選擇新能源


筱葉子wendy


現在是特斯拉model s的車主,75D,這麼說吧。當初買特斯拉也是因為搖號政策不得已,買之前覺得這車貴,同樣價錢汽油車能買個多好多好的,配置,品牌等等都不錯的。現在開了半年,這種想法已經基本沒有了。因為這車開的真心省心

1,充電。如果有固定的車位,不管是租的還是買的,廠家都會給你安裝一套充電樁。當然前期跟物業和電力部門協調是由車主自己來的。有了家用充電樁,根本不用擔心續航的問題,碎片時間來充電就足夠了。不用像汽油車那樣專門去加油站排隊加油,還擔心油品和油價的問題

2,續航。我買的75D,綜合路況下,滿電續航里程在380左右。如果降速降能耗得勻速行駛,開個500應該沒有問題。特斯拉目前在東部地區的超級充電網絡日趨成熟。大城市多分佈在商場寫字樓,二三線城市多分佈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基本300km範圍內肯定會有一個超級充電站。補充300km的續航基本在40分鐘左右,充得越慢時間越久,最多也就不到一個半小時。開了三百公里,累了去休息一下,人車都充個電,沒覺得影響多大

3,性能。性能沒的說,體驗過才知道,秒街上99%的車沒問題

4,外觀。開上了就知道人群中回頭的種類有多麼豐富了。有直接合影的,有矜持一下車過去才評論的,有小孩大叫出特斯拉名字的,等等

5,花費。和汽油車比,省多了,電費按5毛一度,基本就是一毛錢一公里。我很少去免費的超級充電站,開了1w公里了,電卡充值800還沒花完呢。保養啥的就別提了,除了易損件和汽油車一樣,基本不用保養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比如做工相比同價位汽油車確實不太好,小毛病也比較多,但就像手機電腦一樣,重啟下電腦或者升級一下系統可能就解決了。瑕不掩瑜,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這款車的


特粉


開電車真能中毒!買唐之前親戚朋友都勸我不要買,垃圾如何如何,但是我堅持買了唐!我開出來給我朋友(老司機)看的時候他還在說我不聽勸不理智!當他開了一圈以後把鑰匙還給我的時候只說了倆字“牛B”。再買車我依然選擇新能源



驕陽智慧


我去年買的新能源車,北汽新能源EV160,開了一年,談一下體會。

優點:

家中有充電樁,平均0.5元一度電,充滿電23度(按還有30%算)可以開160公里,平時上下班,送孩子夠用了,使用成本低,當初買也是考慮這個,我在上海,有一個牌照,所以牌照到沒多考慮。

一年開了3萬公里,一萬公里保養一次,320元,比較省心

上海充電樁比較多,家周圍5公里有三個充電站,基本上都是2元一度電,有時偶爾會用直流電充電。

行駛途中比較輕,幾乎沒有噪音,偶額有電機加速的聲音

再換車,還換純電動,簡單,以前開汽油車,好煩

缺點

續航有點少,現在出了可以開350公里的,這個個人感覺比較合理

冬天續航里程會衰減,開熱空調衰減三分之一,

如果


zhgaoqi2008


堅決不買,我是廈門這邊第一個純電動車江淮IEV4用戶,以後為了套補貼從安徽買回來。車子用了四萬公里開始出現衰減。怎麼反應,廠家都說沒事,屬於正常現象。接了跑了八千公里,拋錨了,開始換電池,它是幾組 每組都有控制單元。維修至少二十天 ,記住了,至少二十天 。後來斷斷續續開了三年整 ,一共開了八萬多公里,17年初趕緊賣了 ,現在也只能跑100公里了。幸好了還賣了1.8萬,當時安徽那邊套完補貼是7.8萬,加上我給那邊江淮4S店的1.2萬手續費一共是九萬。相當後悔 你想想吧 ,省個四萬多的郵費,賣個一萬八的,車子真的不保值,而且小毛病多,廈門這邊16年開始有補貼,出租車買了好多的比亞迪北汽的,用了一年左右,現在廈門出租車還是又採用了北京現代的汽油車,怎麼樣?出租車最能體現出來的吧,誰買誰後悔,而且進店維修就是推責任,不管。買了都是會被氣出心病來,你要記住,省錢絕對不能買電動車,現在的汽油車基本很省了,四五毛錢一公里,有時候順風車接一下,根本不用自己掏油錢了,真的不要那麼傻,現在國家開始不支持電動汽車了,補貼少了。騙補的太多了。


笑著齊步走


先來一張完美的側顏鎮樓


先做一下說明,我用的照片是我自己在汽車之家論壇發的精品帖子裡的照片!

我的是16年11月買的眾泰新能源E200,可以很確定的說,不會後悔!因為沒有理由後悔!一切都很好!

新能源的優勢:1免購置稅。2充電極為省錢,目前一公里不到1毛錢。目前跑了一萬多公里,交了900多塊錢電費。這要是油車天天上下班油錢也將近一萬了。

劣勢:

1跑長途不如油車方便有安全感,其實這個問題會慢慢的改善,高速服務區的充電站已經比較完善,並且還在進步中。

2續航,很多人覺得電動車續航時間段,我的充一次電能跑150公里,市區上下班一週一衝,很合適。並且隨著電動車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會大大增加,這兩年很多車都已經達到了200公里甚至300公里以上。

3可靠性,都覺得不是那麼可靠,但是電動車的質保時間是很長的,比如我的E200質保8年12萬公里。這期間電池、電機和電控出現問題都免費更換。

最後總結:很值,不後悔!

很多人覺得電動車是騙國家補貼的,說這種話的人大多數不是電動車主,國家傻麼?!況且如果真的是騙補貼,又不是騙你。

還有好多人說花這麼多錢都能買輛汽車了,但是10萬左右的汽車跑5年的花費也得將近10萬了吧!

電動車最貴的是電池,我的E200雖小,但是電池組也有2800塊鋰電池。鋰電池可比平時買的普通充電乾電池貴多了。一塊手機鋰電池多少錢?再加上電機電控。你算吧!(老年代步車用的不是鋰電池,所以便宜)

我去年買的時候國家補貼力度大,52800買到手。今年補貼少了,所以漲價到63000左右,依然供不應求。路上到處都是這個車。

所以,真正的電動車主是很滿意的,我們的車主群整體滿意度非常高。當然也有個別的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大眾寶馬不還有很多問題麼?

任何新鮮事物最開始都是在質疑中生存,大家對電動車有疑慮是正常的。但要用事實說話,不要瞎噴!!

附上我的小電電照片


老婆大人出境

和小區內的大陽老年代步做個對比


大學老師超哥


買了唐後,對身邊的車都看不起,很難理解他們花那些錢為什麼買個那破車,當然他們也會用同樣的眼神看我,這傻叉,二十多萬買個比亞迪。只能說誰用誰知道。論動力,無論市區還是高速上,隨心所欲,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時候。經濟方面,一公里一塊錢,其中四毛保險,三毛月保,一毛罰款,一毛加油,一毛充電,沒有算保養,因為我預計六年內不用花保養的錢。安全性,很多實例告訴我,開唐比別的車多條命。配置,實用等方面,就更不用說,座椅後視鏡方向盤聯動記憶,手機雲服務開空調開車門等等,遙控駕駛,開空調車內睡覺,移動電源等等等等,可以這麼說我看其它車只是解決了有沒有車的問題,而唐提供的是享受有車生活的問題,一個溫飽一個小康。所以我很慶幸我的選擇,很慶幸我當初放棄了我的燃油車指標,購買了新能源車,如果現在買,更貴了。


爬山虎05


重大消息,重大消息,原價130萬的車,現已降價了!!!原價130萬的車,現在只售30萬,只售30萬!!!

不不不,可能你們都有些誤會了,我說的130萬的車既不是AMG C63 S,也不是保時捷panamera,而是上汽大通FC V80。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除了環保的因素外,其實購車時的“補貼款”也是很多人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之一,畢竟錢才是選車的第一要素。

而新能源汽車由於受到國家大力推廣,所以每輛新能源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國家補貼,買車時往往用不了指導價那麼多的錢。新能源汽車在當下的大環境中早已成為了主流的發展趨勢,政策方面的推動作用不容小視,除了配發專屬牌照、額度之外,直接在車價上給予補貼顯得更加吸引人。但也有很多人指出,不少企業都是來“騙補貼”的。

你是否知道有這樣一款國產新能源車,每輛車拿到的國家及地方補貼加起來達到了100萬元。

最近,上汽大通拿到100輛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大單,而且是輕客領域的首批大單。

而這100輛只是剛剛開始。大通的目標,是要在短期內生產運營300-500輛,通過批量運營不斷完善產品,進而實現商業化目標。

當大多數企業還在忙於技術儲備時,上汽大通的氫燃料電池輕客已經朝著商業化道路邁進。這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大通會如何走下去呢?

最近一款上汽大通FCV80的新能源輕客亮相於廣州車展,高調宣佈該車享受國家地方補貼100萬,實際售價30萬。消息一經放出就引起了大眾和媒體的關注,有的人說這樣看來豈不是可以佔很大的便宜?100多萬的車才賣30萬。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對這個價格有疑問,更是有人直接問到這100萬的補貼款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款車便是在最近的廣州車展正式上市的上汽大通V80氫燃料電池車,它的官方指導價格為130萬元,只看這個價格的話相信不少人會覺得太貴。但是大通V80燃料電池車已經成功進入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在扣除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補貼之後,實際的購買價格為30萬元。

“現在說困難,說到底還是成本問題。”對於上汽大通在廣州車展上發佈的這款FCV80燃料電池輕客,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坦言,現在開發成本和分攤成本雖然很高,但一旦規模過了1000輛、1萬輛,成本就會持續大幅下降;生產製約主要是受到基礎設施和產業化規模等因素的影響,但這也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技術路線有商業化前景,整個產業鏈上的“短板”就會迅速完善,從而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根據2016年年末,四部委聯合發佈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動力電池客車補貼縮水,然而氫燃料電池客車補貼標準不變,輕型客車30萬元/輛,大中型客車50萬元/輛。目前各地政府也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多數地方燃料電池車補貼維持與國家補貼1:1的額度。而上汽大通FCV80就是一輛氫燃料電池輕型客車,這就是他售價130萬,補貼100萬的由來。

也許補貼款的問題是說清楚了,但是說白了這補貼款從哪來的大家心裡都有數。而且這款FCV80究竟值不值130萬?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這個價位買這輛FCV0嗎?

除了售價優勢,豐田MIRAI也使用了更先進的儲氫技術和量產車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燃料電池反應堆(其能量密度為3100wh/L,而普通18650電池的能量密度為500wh/L)。其中,MIRAI的儲氫罐由碳纖維和凱夫拉縴維(防彈衣材料)製成,其儲氫壓力可達70Mpa,是大通FC V80的兩倍。更誇張的是,這個儲氫罐只有在0.50口徑以上的狙擊步槍連續射擊時才會被擊穿。

這樣一來,大通V80氫燃料電池車的價格就變得親民了不少,但真的值得選擇嗎?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款新能源MPV有什麼特別之處。大通V80氫燃料電池車最早是在2016年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只看外形的話,它與普通燃油版的V80基本一致,配備了LED日間行車燈、16英寸鋁合金輪圈、電動腳踏板、電子駐車等功能。

主要的區別在於動力系統,大通V80氫燃料電池車採用了一套由氫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永磁同步電機構成的動力系統,其中永磁同步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36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它的車載儲氫罐可儲存6.2kg氫,儲氫壓力為35MPa,單次加氫只需要3-5分鐘,最大續航里程為500km。

目前圍繞大通V80氫燃料電池車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大家對於燃料電池車的接受程度,儘管這項技術已經誕生了30多年,但想讓廣大消費者心甘情願買單並不容易。

再就是氫燃料電池車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上汽大通的辦法是提供5年或10萬公里的免費保養,5年或10萬公里整車質保,以及電池、電機、電控、電堆等核心零部件的5年或20萬公里質保。還有日常使用的方便程度,尤其是加氫站的分佈是否足夠便利,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用戶的使用體驗。

大通V80燃料電池車基於普通版V80打造,其車內採用10-14座設計,並提供多種座椅組合方式。配置方面,新車將配有前霧燈、LED日間行車燈、電加熱外後視鏡、電動迎賓踏板等配置。

電池部分,FCV80擁有以燃料電池系統為主+動力電池為輔的雙動力源,使用的是最適合汽車的質子膜燃料電池。40公里/時等速工況下,FCV80最長續駛里程(參配、圖片、詢價) 可達430公里。

雖然FCV80在廣州車展剛剛上市,但它早已收穫100臺訂單,很快就將交付客戶,為人們提供真正零汙染的綠色出行。前瞻在於先知先行。

作為目前唯一一家通過工信部39號令的燃料電池車生產企業,上汽大通基於上汽集團前瞻技術成果優先部署燃料電池車產業化的戰略,參與8份燃料電池國標制定、連續16年堅持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發佈34份燃料電池汽車企業標準、獲得燃料電池領域相關專利312項、累計投入開發費用超過10億元。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反駁:豐田對燃料電池有20多年的研究,有深厚的技術積澱;而上汽對燃料電池的研究是近年才開始的,成本較高很正常。但我要說,大通FC V80的量產很可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豐田MIRAI在2016年僅售出了1034輛,而一所氫氣站至少需要1000臺氫燃料車才能維持收支平衡,這麼大的負擔即使是豐田也難以承受。與其把辛苦研發的燃料電池技術塵封起來,不如讓大家一起分了這塊蛋糕。於是在2015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豐田公司(TOYOTA)突然提出公開關於燃料電池技術的5000多件專利,並免費給全世界所有的汽車製造商使用。這些專利包括燃料電池反應堆(約1970項)、高壓氫氣罐(約290項)、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約3,350項)和加氫站(約70項)。而FC V80的誕生,很可能用了不少這些公開的技術。這樣一來,FC V80的研發成本也有很大幅度地降低。

國產品牌在類似方面的技術還有待加強,但新能源時代註定是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