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撲殺生豬超3萬頭,開發佈會說明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

12月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就“湖北省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召開新聞發佈會。截止7日前,湖北省四個疫點及疫區內生豬已全部撲殺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累計撲殺生豬30405頭(羅田縣3749頭,武穴市5897頭,浠水17564頭、陽新縣3195頭)。

湖北撲殺生豬超3萬頭,開發佈會說明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

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

12月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就“我省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召開新聞發佈會。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湖北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桂華 ,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易俊東 ,湖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宋念華參加發佈會。

發佈會通報了湖北省非洲豬瘟疫情及防控情況 , 介紹了湖北省已採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全面開展監測排查;二是全方位實行調運監管;三是嚴禁泔水等餐廚剩餘物餵豬;四是及時果斷處置疫情;五是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六是加大關鍵環節監督和問責。下一步還將採取強化疫情排查和報告、加大對生豬產品管控、堅決清理整頓屠宰行業、嚴格養殖場生物安全、加大多部門協調作戰等措施,確保生豬市場和社會穩定。

以下為發佈會文字實錄:

湖北省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新聞發佈處處長張修富: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針對大家對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情況的關注,今天特請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桂華同志,省畜牧獸醫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易俊東同志,省動物疫病控制預防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宋念華同志,介紹我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

下面,請張桂華副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桂華: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向大家通報我省非洲豬瘟疫情及防控情況。

自8月初我國首次發現非洲豬瘟以來,到12月6日下午5時,全國有21個省份57個市(區、盟)發生83起家豬疫情、2起野豬疫情,累計撲殺生豬超過63萬頭。已有9個省的38個疫區按規定解除封鎖,其中,河南、江蘇、遼寧和浙江省的疫區全部解除封鎖。

11月7日,我省黃岡市羅田縣首發非洲豬瘟疫情,隨後武穴、浠水、陽新相繼發生。疫情發生後,我省迅速行動,果斷處置。截止目前,四個疫點及疫區內生豬已全部撲殺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累計撲殺生豬30405頭(羅田縣3749頭,武穴市5897頭,浠水17564頭、陽新縣3195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題會議和電視電話會議研究部署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兩次印發通知對防控工作進行全面安排,要求堅決阻斷疫情傳播和蔓延,有效控制和撲滅疫情。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部署,強力推進防控和處置工作。省委書記蔣超良(12次)、省長王曉東(10次)、省委副書記馬國強(6次)、常務副省長黃楚平、副省長萬勇等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務會議兩次專題研究部署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三次召開全省性會議專題安排部署。根據常務會議精神和省領導批示要求,我省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響應,省政府辦公廳兩次印發防控工作緊急通知,成立了以萬勇副省長為指揮長的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明確了21個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完善了應急指揮領導機構和工作運行機制。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召開了三次全體成員單位會議,及時研究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對策辦法,制定可行措施。先後五次組織由廳級領導帶隊的督查組赴各地開展督辦檢查和明查暗訪,針對發現的問題迅速通報整改,及時堵塞防控漏洞,督促工作落實,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全面開展監測排查。做到監測排查無死角。組織對所有生豬養殖場(戶)、屠宰場、交易市場、無害化處理廠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排查,排查到場到村到戶,不留盲區。截至12月6日,全省已累計緊急排查生豬養殖場(戶)343.13萬個次、交易市場1.70萬個次、屠宰場6.95萬場次、無害化處理廠1.21萬個次,涉及生豬3.07億頭次。省疫控中心共監測694個場點的7980份樣品,對監測的69份結果為陽性的,及時進行了規範處置。

二是全方位實行調運監管。關閉省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禁止生豬及產品跨省外調。公安、交通、農業密切配合,在全省358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其中25個省際收費站)和23個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在其他通道(包括港口、鐵路等)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生豬及其產品的違規調運行為。截至12月6日,全省共監督檢查跨省調運生豬及生豬產品運輸車2210輛;查處違規調運生豬6750頭,生豬產品26.6噸。

三是嚴禁泔水等餐廚剩餘物餵豬。結合非洲豬瘟全面排查行動,重點對城鄉結合部、農村餐飲服務、集體供餐等重點場所周圍的生豬養殖場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登記備案,建立監管檔案,落實監管措施。截至11月30日,已排查養殖場(戶)166235家,其中:涉及泔水餵養的7298家。目前已強制關閉1214家,禁止泔水餵養的6084家。

四是及時果斷處置疫情。按照非洲豬瘟處置技術規範,及時派出省級疫情處置督導組和專家組,趕赴疫情發生縣市,指導撲疫、疫病溯源和流行病調查工作,督導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由於行動迅速,處置得當,羅田縣、武穴市、浠水縣、陽新縣等4起疫情已得到快速撲滅,有效處置,未發生擴散蔓延。

五是全面落實工作責任。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揮了牽頭抓總作用,在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省級非洲豬瘟疫情一級應急響應方案(試行)、泔水等餐廚剩餘物全鏈條監管、全面開展生豬產品關聯環節非洲豬瘟排查監測和處置等方面進行了制度性安排和系統性推進。指揮部其他成員單位按照責任分工,主動入位、積極配合、擔當作為,啟動了防控工作日報告制,先後出臺了文件推動本行業內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各級政府屬地負責,迅速行動。全省上下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強大合力。

六是加大關鍵環節監督和問責。緊盯疫情報告、檢疫監督、屠宰加工、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關鍵環節。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對發生疫情、非法違規調運等舉報信息,及時根據線索依法依規處理。截至12月6日,全省立案查處違規調運生豬案件127件,無害化處理2822頭。嚴肅處理荊門市掇刀區1起檢疫人員不到崗、違規出證案件,對相關責任人已移交紀檢部門。黃岡市共立案10起,採取拘留等強制措施17人,涉及河南安徽及黃岡本地,形成極大的震懾力。

當前,我省的非洲豬瘟疫情雖然已得到平穩控制,工作力度持續加大,但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從疫情發生的區域看,全國疫情發生由最初的點狀散發,到現在的跨區域長距離、局部多發,由最初的散養戶多發到現在的規模化養殖場也發,從家豬發現發展到野豬也發現,疫情發生變得更加複雜,防控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從疫情傳播的途徑看,複雜多樣,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調運、流通,二是餐廚剩餘物餵豬,三是人員與車輛帶毒傳播,四是野豬遷徙。加上非洲豬瘟的潛伏期長、隱蔽性強,再次傳入風險很高。從國內省內畜牧業的發展水平看,生豬散養戶仍然還佔很大比例,養殖方式落後,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低,生豬生產和消費在區域上不均衡,長途調運生豬及其產品的情況仍將長期存在,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難度。

近期發生疫情省份特別是主產省還在增加,總的看來防控任務依然十分艱鉅、工作極為緊迫。

下一步,我們將毫不鬆懈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繼續做好六個方面工作,堅決打贏非洲豬瘟防控攻堅戰。

一是強化疫情排查和報告。在前期排查的基礎上,重點結合有泔水飼餵史的養殖場(戶)、母豬異常死亡保險理賠、無害化處理等記錄和臨床狀況,組織有針對性的現場排查,確保排查執行到位、真實有效。

二是加大對生豬產品管控。進一步加大對生豬產品,特別是豬肉的管控,進一步強化四個管住:一是管住冷凍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轄區內冷庫進行一次全面的拉網式排查,重點排查2018年9月至今從疫區和已解封地區調入我省的冷凍肉品。嚴厲打擊銷售無“兩章兩證”的豬肉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二是管住經紀人。加大對豬肉經紀人的登記監管力度,落實安全責任書的簽訂工作,規範經營行為。三是管住泔水餵豬。進一步加大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的排查監管力度,堵疏結合,真查真管,見到實效。四是管住電商郵寄。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郵政局關於進一步做好寄遞渠道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要求,堵塞漏洞。

三是堅決清理整頓屠宰行業。對各地轄區內的生豬定點屠宰企業開展排查,對鄉鎮小、散、亂的屠宰場點進行全面規範清理,堅決撤銷無證經營的場點。堅持主動查處和舉報核查相結合、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相結合,高壓嚴打私屠濫宰、注水或其它違禁物等違法行為。

四是嚴格養殖場生物安全措施。一是實行封閉管理,嚴格控制人員車輛的進出,加強對外來人員以及運豬、運飼料等車輛的消毒,加強對豬場場地、生產工具、飲用水或者汙水的消毒,要科學合理選擇使用消毒藥物,確保消毒工作常態化、規範化。二是嚴禁未經檢疫檢驗的生豬產品入場,防止經肉品傳播疫情;嚴禁使用豬源性飼料,尋找合適的飼料原料替代品;嚴禁使用泔水等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三是實行生豬進出報告制。引進種豬時,要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做好產地疫情調查,不得從疫區引種;出售生豬時,經臨欄檢疫合格後,方可調出。四是加強生豬健康日巡視,發現不明原因死亡,及時向畜牧獸醫部門報告,做到早診斷、早處置。

五是加大多部門協調作戰力度。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加強各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對防控工作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按照各部門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加強在信息通報、形勢會商、風險交流、協調聯動等方面的密切溝通,真正形成防控合力。同時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六是確保生豬市場和社會穩定。做到應急與謀遠結合。疫情縣市疫區養殖場(戶)生豬全部撲殺,確保撲殺補貼按國家標準及時發放到位。同時,元旦、春節臨近,要採取多種保障措施,確保市場供應,力爭廣大人民群眾過年有肉吃、吃得放心。我省在疫情解除封鎖前,生豬及其產品不能調出本省,勢必造成一些養殖場(戶)生豬壓欄嚴重,要統籌利用好現有屠宰產能,依託本地生豬屠宰企業就近屠宰,對屠宰產能嚴重不足的縣,將實行省內“點對點”生豬調運模式。統籌做好保安全、保發展、保供應的各項工作。

通報完畢,謝謝!

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新聞發佈處處長張修富:

感謝張廳長的介紹。

下面,請記者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湖北壟上頻道記者提問: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之後,一些消費者擔心吃豬肉是否安全,請問非洲豬瘟是否會傳染給人?如果不是人畜共患病,也不影響食品安全,那撲殺的生豬又怎麼全部埋掉,這是否造成浪費呢?

省畜牧獸醫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易俊東:

感謝這位記者,這個問題是市民、網民普遍關注的問題。這裡,我可以肯定地說,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不影響食品安全。

非洲豬瘟1921年在肯尼亞首次發現以來,已有近一百年曆史,60多個國家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全球範圍內沒有出現人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從目前的研究情況看,也不太可能出現變異傳染人的情況。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其他動物不感染該病毒。有關國家科研人員曾經將非洲豬瘟的病毒接種到犬、鼠、兔等10餘種動物做感染實驗,均未發生感染。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既沒有把非洲豬瘟列入人畜共患病,也沒有列入多種動物共患病。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卻沒有危害,屬於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不影響食品安全。

對於非洲豬瘟,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採取了果斷、嚴格的措施,一旦監測到疫情,會立即撲殺疫點、疫區內的所有生豬,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所有生豬及其產品流出封鎖區。同時,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豬肉和產品都是經過檢疫的,質量安全有保障,公眾不必擔心,可以放心消費。希望大家科學看待非洲豬瘟,不要聽信謠言,更不要散佈、傳播謠言。前段時間,我省依法查處和打擊了2起散佈網絡謠言案,相關涉案人員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非洲豬瘟在我省發生後,我們對疫區的生豬全部進行撲殺,並通過化制、深埋等措施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主要是為了防止疫情傳播,危及更多的生豬養殖場戶,保護生豬產業。因為疫區內的生豬是高風險傳染源,絕不能允許活豬、豬肉或豬肉產品流出疫區,否則將很容易造成疫情擴散。事實上,我們不僅要求撲殺疫區內的生豬並進行無害化處理,還要對生豬飼養圈舍、運輸車輛等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對其他養殖廢棄物一併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及時消除所有隱患。

可見,這種看似浪費的做法是控制疫情傳播、嚴防擴散蔓延的必須之舉。謝謝!

新華社記者提問:我們想問一下,非洲豬瘟今年好像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非洲豬瘟是從哪裡傳入進來的?在國內又是如何傳播的?黃岡市在10天內三個縣(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是如何傳入的?謝謝。

省動物疫病控制預防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宋念華:

先說非洲豬瘟怎樣來的。

首先,從全國疫情發生來講,這個病是從國外傳入的。因為,2018年之前,我國一直沒有非洲豬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與格魯吉亞、俄羅斯、波蘭公佈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

通常非洲豬瘟跨國境傳入的途徑主要有四類:一是生豬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和走私,二是國際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三是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餘物,四是野豬遷徙。

國內又怎樣傳播的呢?

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發現後,農業農村部立即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從目前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可能途徑也主要是上述幾類。

自2018年8月3日首次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對我國每一起疫情進行了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已查明疫源的68起疫情歸納起來,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因異地調運引發的疫情佔全部疫情約19%。

二是餐廚剩餘物餵豬。因餐廚剩餘物餵豬引發的疫情佔全部疫情約34%。

三是人員與車輛帶毒傳播。生豬調運車輛和販運人員攜帶病毒後,不經徹底消毒進入其他豬場,也可傳播疫情。這是當前疫情擴散的最主要方式,佔全部疫情約46%。

那麼我省疫情又是如何傳入的?

從我省疫情發生來講,羅田、武穴、浠水、陽新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疫情發佈後,省農業農村廳迅速派出督導組趕赴疫情縣市,現場指導疫情處置工作,組織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溯源追蹤。對953個場點含蓋養殖場、屠宰場、餐館、學校食堂、凍庫、市場等場點進行了採樣,採集飼料、抗凝血、環境樣品、凍肉等樣本共計3360份,經省疫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初步分析,我省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餐廚剩餘物餵豬引起的,其傳播途徑為“帶毒凍肉→泔水餵養→生豬發病”;其次通過被汙染車輛(泔水車、運豬車)、高風險人員(豬販子、獸醫等)帶入病毒的可能。

湖北日報記者提問:非洲豬瘟發生以後,農業農村部採取了限制調運的措施,我省生豬及產品調運有哪些規定?這對當前的生豬生產有何影響,會不會影響元旦和春節期間的豬肉的供應?謝謝。

省畜牧獸醫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易俊東:

我省黃岡、黃石市兩個市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我省按照《農業農村部關於切實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農明電〔2018〕第29號)要求,及時進行了調整並公佈。目前的調運規定是,在封鎖期內,分三個層次,暫停全省生豬及其產品調運出省;全省各市(州)生豬暫限於在本轄區內調運,生豬產品在全省範圍內流通;黃岡市所轄各縣(市、區)、黃石市陽新縣生豬及其產品僅限於本縣(市、區)境內調動,暫停外調。

從當前情況看,生豬生產企業正在積極適應限制調運措施,全省生豬供應和價格水平總體穩定。從生產看,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出欄3125.55萬頭,同比下降1.1%;豬肉產量247.44萬噸,同比增長1.9%。按照2017年生豬出欄4299.63萬頭測算,疫情處置中撲殺生豬佔全省出欄量的比重僅為0.06%,直接影響非常有限,市場供應總體上仍處於相對寬鬆狀態。從價格看,8月份以來全省豬肉平均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公斤23元左右,沒有出現大幅上漲,也沒有脫銷斷檔。總的看,元旦春節期間產能充裕,豬肉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空間不大。

但我們也注意到,限制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確實對部分企業生產週轉產生了一些影響,部分豬場商品豬被迫壓欄,仔豬調運遇到了一些困難。種豬本來不在限制調運範圍,但還是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困擾。對此,農業農村部和我省正在做相應安排。一是進一步完善調運監管方案,在確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儘量方便仔豬調運。二是合理調配、充分利用現有屠宰能力,引導就近就地屠宰,減輕疫區壓欄壓力。三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開展產區和銷區“點對點”調運對接,以解決壓欄問題,幫助企業解困,穩定市場價格。11月30日下午,省畜牧獸醫局組織省內5個大型養豬企業負責人召開了“省內生豬及其產品實行點對點調運座談會”,共同商討點對點調運方案。按規定,點對點調運方案須報農業農村部後,方可在省內啟動實施。基本要求是,企業依條件申請,省級畜牧獸醫部門審核,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按照指定路線“點對點”運輸生豬到指定屠宰廠,相關產品經檢疫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

相信這些措施的推動,能更有效保障“兩節”豬肉供應。謝謝!

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新聞發佈處處長張修富:

時間關係,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如果大家還有需要進一步瞭解的問題,可以與省農業農村廳聯繫溝通,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