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去世时,清王朝已经灭亡55年,为何还能被葬入皇陵?

汪有飞


注意,溥仪葬入的是华龙皇家陵园,简称皇陵!这跟哈佛毕业有点像,哈尔滨佛学院嘛

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死后根据国家领导人安排,是葬入八宝山公墓,但经过某商业集团的运作和溥仪第五任妻子李淑贤的静心安排,溥仪最终葬入这座经营性的墓地

由于该陵园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大抵也算是跟清西陵挂上了钩,也满足了溥仪生前的遗愿


公开但神秘华龙皇家园林,其背后究竟是谁在运作?

作为国家批准的经营性陵墓,华龙皇家园林是优势占尽,毕竟除了距离清西陵如此之近,甚至说这座现代修建的陵园都划入了清西陵文物保护区,这背后究竟是多大的力量,才能有如此惊为天人的运作!

可惜,我只能说无可奉告。因为在当下如此发达的网络下,都无法查明其法人代表或是公司经营者的真实身份。而关于这座陵园的介绍,也仅仅是一座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公墓

除此以外,它也是新中国建立后的首家现代化墓园,并受到国家民政部的特别重视,原民政部长崔乃夫先生曾数次亲临陵园视察指导,并亲笔题赠了“华龙皇家陵园”园名。而在民政政府信息网“中国社会公益网”上,也被列为首页第一家

溥仪的葬入,让名不见经传的华龙皇家园林名声大噪,连续开发了好几期,包括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都葬在这个陵园中,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一时间甚嚣尘上的溥仪入清朝皇陵,究竟是为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火化埋葬”的皇帝,溥仪为何能进入清西陵?这个传言一度让人十分好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真相揭开,原来这一切都只是营销手段而已!

曾任政协委员的溥仪,政治觉悟还是非常高的,当然他本人究竟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他生前曾表示过,自己希望火葬。毕竟当时是国家大力推进火葬的关键时刻,溥仪作为前朝皇帝,表率作用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无论他本人意愿如何,最后一定不能逆时代潮流。但溥仪的骨灰盒应该安放在哪里?由于满清遗老遗少众多、很多民众也十分关心他的归处,所以一时间显得非常棘手。因为溥仪在年轻时就为自己选好了百年之后的陵墓所在,地址就在清朝皇家陵园清西陵,溥仪还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非常妖艳的名字,叫做狐仙楼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皇陵中埋葬的皇亲国戚们都是装进大棺材被土葬的,现在溥仪变成了一个骨灰盒,放进皇陵好像不太合适。而且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皇帝了,是新中国的一名党员,拥有双重身份的溥仪,究竟会魂归何处?

一个完美的方案最终营运而生,而背后的资本运作则让人咋舌

溥仪的归处,最终由国家决定葬入八宝山。而他之前为自己选定的那块风水宝地,也就失去了作用。一位极具商业头脑的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买下这块叫做狐仙楼的地皮并将其开发成陵园。随后又和溥仪遗孀李淑贤商议决定将溥仪安葬于此

这位商人用尽浑身解数,将溥仪的骨灰盒从八宝山请到了狐仙楼,也就是现在的华龙皇家园林。随后他又围绕溥仪打造了很多景观项目,并数次斥资开发。甚至在当时创造出一个营销事件,那就是溥仪入主清西陵,与列祖列宗同葬一处!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运作,算得上是一举两得,既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又满足了溥仪的生前遗愿,而且是在不违背国家规定和要求的情况下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溥仪并未葬入皇陵,因为清西陵文物保护区固然已经将该园林纳入其中,但这座园林的经营性特质也表明了这并非是真正的清朝皇陵!

对于溥仪本人来说,这虽然不是他的初衷,但至少还算是完美解决了

毕竟身份的转换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落叶归根的那一刻,人总有认祖归宗的诉求,而且会非常的强烈。这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论是糟粕还是精华,都不能被彻底否认,因为这就是传承

时至今日,处于公理的角度,我们并不承认溥仪葬入清朝皇陵,但从个人角度出发,我更愿意接受他曾是皇帝的身份,以及最后的“完美”归宿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溥仪的弟弟溥杰回忆道:“周恩来总理对溥仪的后事非常关心,问我是否要建立一座豪华的陵墓?作为一个市民,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周总理的好意。”

从这里来看,溥仪并没有葬入清朝的皇陵河北遵化市。

1967年末代皇帝溥仪因为患有肾癌在北京去世,对于这个末代皇帝,我们虽然有所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具体葬在哪里?

(幼年登基)

其实按照封建国家制度,皇帝只要从登基开始,便会选择自己的陵寝,比如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的陵墓堪比皇宫,然而溥仪的命苦,他还没来得及选择自己的陵寝清朝就已经灭亡了。

溥仪退位之后依然住在皇宫,民国政府也会每年供给白银400万两,依然是以皇室君王的礼仪相待,所以在1915年的时候,也就是溥仪10岁,他开始意识到要给自己选择陵寝了,他通过精通这方面知识的人李青,李青为了帮助溥仪选择“吉地”,跑遍了整个河北易县西陵,最后确定了泰东陵旺隆村北,这是一处绝佳之地,与崇岭相对,后来经过讨论,就把这块地定了下来,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动工,后来动工没到一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最后溥仪的陵寝就这样被迫停止,这之后溥仪再也没有机会选择陵寝了,因为他在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

(溥仪)

周总理明确指示,葬哪里?怎么葬?你们自己定!

直到1967年10月17日,61岁的溥仪因病去世,两日后尸体便被火化,因为当时周总理也对此事比较关注,所以周总理称:骨灰如何处理可以让爱新觉罗家族自行决定;其次也可以安放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等其他墓地。

(溥仪追悼会)

家属成员讨论过后决定放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1980年溥仪的骨灰又被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94年张世义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自己则担任陵园的董事长,后来为了提高陵园的知名度,带动人民群众来参观,最后却说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到华龙皇家陵园。

(华龙皇家陵园)

自此,溥仪的陵寝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生前就颠沛流离,在其去世之后还被人们动来动去。

(溥仪最终所葬之处—华龙皇家陵园)

他万万没有想到,整个清朝皇陵清西陵从1730年开始建起,直到1915年最终建成,这期间经历了186年的时间,自己的先辈们一个个被葬入皇陵,连历代皇子嫔妃都葬入进去,再不济的连公主都葬入了皇陵,整个清西陵的建筑面积高达5万平方米,宫殿1000多间,这样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陵清西陵,却容不下他自己一人。

(清朝皇陵清西陵布局图)

溥仪与皇陵无缘,与地下先祖更是无颜面对。

所以综上所述,溥仪并没有葬入清朝皇陵,而是葬在了一家为了利益的华龙皇家陵园。


羽评郡主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去世。生前有许多满清的旧人前往往探望,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关注住院情况,并委托工作人员转达他的问候。

溥仪死后,鉴于他的身份,被安排埋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事实,清朝的皇帝的陵园有三个,第一个在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其它两个在北京边上,一个叫西陵,一个叫东陵。

1995年,溥仪的坟墓就转移到了西陵的边上,有人就开始造谣说溥仪的坟墓就转移到了西陵。

这是为什么呢?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房地产从90年代开始发展的红红火火。人住的房子叫阳宅,死人住的房子在阴宅。

供人住的房地产需要关系过硬才能开发,供死人住的房地产就有点相对满后,所以比较好开放。

中国人常说,死人为大。希望自己家去世的人能够找个好地方住,这样才心安。有更多的人相信风水,如果自己家的祖坟风水好,就能保佑自己家的后人发大财、当大官。

那么就中国历史上的情况来说,风水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皇陵,皇陵一般都是找顶级的风水大师来找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中,就有商人看重了阴宅,也就是公墓的这个生意。当然皇陵是受保护的,不能开放。他就把目光放在了皇陵边上。



我们前边提到了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就是如此,位置在西陵边上。

但做广告,首先要有名人效应,必须把名人埋在这里才算。这个地方边上是皇陵,就找一个皇帝埋在这里吧,那这个的风水就到了没边,想不发财也不行。

于是这个商人就找到了李淑贤,说:大姐,想要钱吗,想要很多很多钱吗?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马上就能实现。

李淑贤说:什么条件。商人说:把你老公的墓搬迁到我的墓园。这件事有一大好处,就是你老公也就是最后一个皇帝的墓搬到这个地方后,就离他们家祖先的皇陵近了,算是尽了后人的心。另外呢,我可以给你一大笔钱,让你老有所依。如果有一天,你才无所依,我们就把你埋在这个墓园里。

李淑贤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这也是溥仪死后为她做的最后一个贡献。

不过那些炒作这个墓园的人和买这个墓园的人,有没有想明白。这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埋在这,如果真有风水显灵什么的,那他们家的风水肯定是不好了,要不然他们家的皇帝大业怎么会结束了呢,他们家的后人也没有出什么大人物?

生不能当皇帝,死与皇帝当邻居!这大概也是很多人的梦想。这个陵园的商人也围绕溥仪开发了很多项目,比如旅游观光,配套的酒店服务来什么的。

所有的人只想沾这个光,没把这个道理想明白,反正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流行三个词:钱多、人傻、速来。

自从溥仪的墓搬过来后,这个募园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后来又开发了其它几期。天朝的生意大抵如此,照此操作,钞票多多!


新知传习阁


解放后逊帝溥仪成了一名光荣的普通公民,1967年溥仪因肾癌引发尿毒症去世,因溥仪身份特殊,当时周总理专门指示,溥仪族人可自由选择墓地。但那时都是新中国的普通公民,溥仪的弟弟溥杰也很老实,没搞特殊化,就按照普通百姓标准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公墓。

溥仪骨灰最早安放在八宝山公墓的侧室,1980年移至正室,1994年又移至华龙皇家陵园安葬。

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时代,河北易县清西陵北边被划为一个公园式的现代化墓园,叫华龙皇家陵园,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后来各方考虑溥仪至今安放在八宝山公墓未下葬,如果溥仪墓葬在此,可以提升园陵地位,未来带动周边经济。

图为清西陵内,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左为谭玉龄,右为婉容。

其次溥仪还是紫禁城里小皇帝时,皇室就给溥仪选的万年吉地就在崇陵北边2公里的旺隆村,与华龙皇家陵园在同一个地方,如能葬于此也算了却了溥仪一桩心事。所以在溥仪族人和遗孀李淑贤的努力下,1994年溥仪骨灰正式下葬华龙皇家陵园,选的墓址也与光绪崇陵200米之隔。

图为溥仪与婉容。

溥仪遗孀李淑贤,由于婚后生活并不美满,闹出过离婚风波,晚年唠叨后悔嫁给溥仪害了自己,所以李淑贤1997年去世后并没有随葬在溥仪身边,而是安放在八宝山公墓。

图为溥仪一直带在身上的谭玉龄照片,背面溥仪亲笔写我爱亲爱的玉龄。

在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两侧各有一个陪葬墓,一侧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衣冠冢,婉容1946年病死在延吉监狱后尸首遭遗弃,没有墓葬,2005年时婉容弟弟润麒向政府表达希望修婉容衣冠冢的想法,2006年得以实现,修在溥仪墓边上;另一侧是溥仪一生的挚爱,祥贵人谭玉玲,谭玉玲1942年就去世了,溥仪一直将她骨灰放家里祭奠,2006年修婉容墓时顺带也将谭玉玲骨灰安葬于此,末代皇后、末代皇妃都齐了。


图文绘历史


生前,末代帝王溥仪被从皇宫赶出后,便开始了他四处流亡的生活。而在死后,他的安葬地也几经变迁,说来,溥仪真真是个“有皇帝命没皇帝运”的帝王。

溥仪葬身之地的三次变迁分别是:由八宝山群众公墓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再到华龙皇家陵园。

有意思的是,溥仪生前所住地方的变迁:从紫禁城到张园到东冠英胡同,依次是从皇帝到贵人到普通百姓的变迁;而奇死后墓地的变迁,却恰恰相反。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溥仪最后被葬在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时,他的大清已亡了84年。

让溥仪在大清灭亡84年之后仍被葬入黄家陵园的,是两个特殊的人物。

这两个人物一个与溥仪素未谋面的张世义,另一位则是溥仪最后一位妻子李淑贤。图为张世义

1980年,溥仪追悼会被相关部门补开,作为未亡人的李淑贤也趁机将骨灰盒换了个大一些的。追悼会后,溥仪骨灰由八宝山群众公墓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

这是溥仪死后的第13年,也是他死后第一次“搬家”。

10多年后的1992年,眼看着由于溥仪存放骨灰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租期将满,这意味着,如不续租,溥仪骨灰将遭遇深埋。此时经济困难的李淑贤开始着急了,她迫切想为丈夫找一个永久存放骨灰的地方,也顺便为自己百年找一处安放。

李淑贤在苦思良久后,敲开了沙曾熙家的大门。

这沙曾熙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介绍李淑贤和溥仪结婚的媒人。李淑贤觉得,这事只能找他商量了。

“我做了个梦,梦见他(溥仪)托梦说已经变成了一条龙,就想入土为安。他退位前他们家族把陵墓选定在了清西陵,只是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没建成。”

李淑贤说完,长叹了一口气。沙曾熙听完便明白了李淑贤的意思,她是想为溥仪找一处理想的安葬地。但这事,沙曾熙还真办不了,最终,李淑贤怏怏离开了。

不久后的一天,神秘的香港商人张世义派人联络上了李淑贤。

原来,在得知李淑贤下落且了解到她想找墓地安葬溥仪后,原本就想开发商业墓地的他便有了想法。此番找李淑贤,就是想谈合作。李淑贤

李淑贤听到消息后,如同雪中看到了木炭。她兴奋地和来人谈起了相关规划,进一步商议后,李淑贤提出想将溥仪和贵人谭玉龄的骨灰合葬入皇陵,以后自己也葬在此处。

李淑贤的提议得到了张世义一方的采纳,1992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起这座——华龙皇家陵园。

1995年1月26日成功将溥仪骨灰迁葬至华龙皇家陵园。

自此,这座皇家陵园位于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溥仪的墓地迁来后,清东陵和清西陵便形成了一个和谐对称的关系。

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以及慈禧太后。清西陵则安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加上后来落葬于华龙皇家陵园的溥仪,清西陵安葬的帝王也是五位。

说来,这也是美事一桩!

可惜的是,最终成就这一美事的李淑贤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与溥仪同葬。倒腾了半天,最后亲手成全了丈夫和福贵人,这也真真令人唏嘘。


记者李满


这个问题有些不准确,溥仪并没有被葬入皇陵。

1967年溥仪去世的时候,周总理征求了溥仪妻子李淑贤和弟弟溥杰的意见,最终决定将溥仪安葬于八宝山。

1995年李淑贤病重,由于她不想和溥仪合葬,于是将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迁移到了清西陵旁边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听起来像个皇陵,其实是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所以溥仪并没有葬入皇陵。

那么末代皇帝溥仪为何没有被葬入皇陵呢?

按照惯例,每位帝王登基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寝,溥仪也不例外。但溥仪登基的时候,满清政府已是风雨飘摇,虽然有人为他选好了“风水宝地”,但刚开工没多久就赶上了辛亥革命,不多时清朝就垮台了,陵寝修建就此永远搁浅。

溥仪退位后被国民政府安置在紫禁城,每年拨给400万银元的优待费用,这点钱刚够皇室的基本开销。没过了多久安稳日子,溥仪于

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辗转到了天津。

7年之后,溥仪被日本特务机关盯上,从天津到了东北,开始了他“伪满洲国”执政的傀儡汉奸生涯。在此期间,溥仪只是日本侵略者手中的工具,所以修建皇陵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日本战败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在苏联当了5年俘虏。这段期间,苏联对他还是不错的,溥仪曾多次请求苏联政府让他永远留下,但苏联一直没有给他答复。1950年,苏联方面通知他,要把他引渡回新中国。

听到这个消息,溥仪大失所望,他认为自己回国后很快就会被审判枪毙。但事实并非如此,溥仪回国后被安置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在管理所里,他有了一个新名字——“981号”。在改造期间,溥仪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逐渐磨去了帝王的架子,变成了一个正常人。

1959年,溥仪被特赦出狱,政府为其上了户口,找了工作,还发给他一张选票。拿到选票后溥仪十分激动,他说,此时他才真正变成一个中国人,和中国融为一体。期间,毛主席还宴请过他,邀请他入上座,溥仪不解,毛主席说我们曾经都做过你的子民啊。这话说的溥仪十分尴尬。

由于溥仪和婉容很早就离婚了,单身了很长时间,政府为照顾他的生活,又为他牵线认识了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没有杀他,给他找工作,找房子,找老婆,新中国对这个末代皇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石头说历史


这个提问是错误的。

溥仪去世后,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火化了,根据总理指示,骨灰安置在八宝山。九十年代,各地大批建设公墓。有商人取得了位于河北易县的一块地,因临近光绪帝崇陵,取名为“华龙皇家陵园”,由原民政部长崔乃夫题写了名字。为了使得这个公墓真的具备些皇家的色彩。经人劝说,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同意将“末代皇帝”的骨灰迁葬这里。在两侧还有婉容的招魂葬,和谭玉玲的墓。

有些文章说,溥仪在位时曾选择万年吉地,即在清西陵,还有说是现在墓的周边。没有具体去查原始档案,但后者所说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因距离光绪帝陵太近了。

溥仪入葬这个公墓,也不是什么皇陵,因为早就没有了皇帝的身份和称号,只是普通的公民,而具有特殊历史而已。单纯就墓的规模和等级来看,也非常一般,相比自孙中山后的一些领导人的墓,相差很大。

另外据说有海外的满清遗老遗少们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一说是:庙号恭宗,谥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不折不扣的闹剧罢了。


几苇渡


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后来虽然复辟,但很快又被赶下台,最后做了日本人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日本战败以后,被苏联俘虏,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回到祖国。1967年,溥仪因为尿毒症去世,当时因为溥仪特殊身份,周总理还特意下批告诉溥杰,溥仪可以随意选择墓地,但溥杰拒绝了,毕竟中国都解放了。



当时溥仪的骨灰被放在了八宝山公墓,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并不怎么特殊,更和皇家两个字挂不上关系。但现在大家会发现溥仪的骨灰并不放在那,而是在所谓的华龙皇家陵园,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只有200米的短短路程,这其中经历了什么呢?


90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北边有一个公园式的地方被划为现代化陵墓,名字叫做华龙皇家陵园,这个陵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陵园的负责人为了提高陵园的知名度,于是联系了溥仪的遗孀,希望能够把溥仪的骨灰移到华龙皇家陵园安葬,溥仪的家人同意了。

和溥仪一起入葬的还有末代皇后婉容的衣冠冢,这是婉容的弟弟润麒的意思,被政府批准了,另一边还有溥仪一生的挚爱祥贵人谭玉玲的墓穴,这样一来末代皇帝,末代皇后,末代贵人就都聚在一起了。


历史十二郎


这就是个笑话了。

溥仪称为宣统皇帝,退位后称为逊帝,因为其不放弃称帝复位之梦想,被赶出了皇宫,此后他就成了国家的“公民”。而此时所有的满清贵族,也全部成为了国家的公民,普通人。直到他叛国投敌,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为止。


那个时候他叫康德,当他迎回清河源氏祖宗的牌位的时候,他不仅背叛了国家,甚至也背叛了他的满清。

到了抗战胜利后,溥仪作为战犯为他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之后被国家特赦,成为了共和国的公民。

溥仪自己也为认自己是共和国的公民。


然而他的后代,一帮别有心思的遗老遗少们,竟然和某些为了挣钱什么都不顾的商人一拍即合,搞出了大为丢脸的册封公民为皇帝的事情。

更为可笑的是这些人拿着一个自封的国公称号,还追封了和侍卫通奸的皇后以及嫁人的贵妃。

这场闹剧让曾经的清王朝都为之蒙羞。

不过想想他们的意图,忽然觉得别有深意,不是么?

在共和国的体制下,他们自封国公,能追封皇帝,皇后,还能尊墓为陵,下一步呢?继承先帝大统,登上皇位?


看起来是个笑话,但仔细想想,和现在的一些社会上的言论,比如姓爱新觉罗的自称皇族,宣称紫禁城是他们的想要回产权之类的相加起来,却有些不寒而栗了。这是想干啥?

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个笑话,但这个想要社会倒退和瞎编乱造的笑话真是一点都不好玩。

小丑们,收起你们的丑恶嘴脸和妄想吧,你们自认为皇族,姓李的,姓朱的也是皇族,紫禁城是你们的?姓朱的有话说。你们封个皇帝,我们也封个皇帝,至于比血统高贵,你们那血脉的源头还在我家祖上手下看过大门,谁高贵?

别来玩笑了,老老实实当共和国的公民吧。

2004年,清皇室后族依宣国公建议,上庙号为恭宗,谥号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并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淑妃文秀已被愍帝废为庶人),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骨灰葬处为祥妃园寝),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2001年薨,73岁),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 清恭宗愍皇帝。


关河南望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不正确。

首先就葬的地方来说,溥仪并不是一开始就葬进了清朝的皇陵,而是葬于八宝山,只是后来迁入了清西陵的崇陵,也就是光绪帝的陵墓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这个华龙皇家陵园虽说看名字好像是皇室专用的陵园,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只是一座由私人建造的商业性的公墓而已,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皇陵!

所以首先从这个问题上来看就是错误的!那可能会有人问,溥仪既然也是大清朝的皇帝,但为何不能埋葬于清朝皇陵呢?其实很简单!

我们知道,清朝的享国时间不过两百多年,当然了这其中也诞生过几位明君,但是和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一样,有兴盛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衰败的时期也主要表现在后期。那么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衰败没落这是迟早的。实际上就他的经历来说,却是很悲惨,但是就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来说,溥仪却是就是一个有罪之人。当然了,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或许他也是有苦衷。但抛开这些来看,溥仪为何没有被葬入皇家园林?

主要还是他已经不属于那个时候的人了,再说现在是新中国时期,并不是清朝。所以一切从简,再说也没有必要了!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起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这就是溥仪的一生。说起来溥仪虽然也当过皇帝,但是他的这个皇帝已经是没有任何皇帝味道的了,既不能掌管政事,又不能统兵掌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罢了!再说晚年的溥仪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面对新中国的来临,他已经深知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度,比起满清的腐败,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所以,已经是现代人的溥仪怎能去干预那已经作古的皇家墓葬呢?将他安葬在皇陵附近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微信公众号:艺轩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