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竹如何養出“大肚腩”?

孫淼傑


題主你好,百花雜壇希望與你交流。

羅漢竹,也就是佛肚竹,其竹節間,有肚腩鼓出,宛如彌勒佛之大肚,北方地區大都盆栽觀賞。

植株用土,以疏鬆的沙質土壤為好,羅漢竹的生長特點是喜歡盆土溼潤,需要有比較充足的光照,栽植環境需要空氣溼潤,羅漢竹不同於其他品種的竹子,抗寒力較低,只能經受輕霜以及短暫的0℃左右低溫,冬季需要室內養護,室溫最好保持在保持在10℃以上,如果室溫低於低於4℃植株則可能遭受凍害受凍。

初學栽植羅漢竹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將羅漢竹越養越瘦,直至最後佛肚特徵不很明顯。根據本人栽植體會認為,主要 是四種原因。一是保留秋季萌芽過多,二是多竹筍修剪不當,三是用肥過多或者比例失調,第四是光照不足。

第一,保留秋季萌芽過多。根據栽植觀察,羅漢竹春季萌發的竹筍一般能夠鼓起佛肚竹,而秋季萌發的竹筍,容易發生徒長,竹節細長,節間肚子細瘦,形不成佛肚狀態。因此,對於秋季萌發的竹筍,需要及時剪除,以保留養分,供植株萌發春筍。

第二,對羅漢竹修剪不當。無論是春筍還是秋筍,萌芽初期,生長速度極快。成語雨後春筍的意思有兩點,一是發展面積大,第二點就是發展快速。一場春雨過後,一夜之間,竹筍即可長高一米左右,有人說,夜間能夠聽見竹筍唰唰生長的聲音,當然有點誇張的成分。目的在於說明,在羅漢竹春季萌芽初期,必須要人為控制生長過於旺盛的竹筍。控制的辦法就是層層剝筍,將生長旺盛的竹筍外圍,小心剝去幾層,只保留中間葉芽,這樣即可抑制竹筍瘋長。反覆幾次即可。再一點就是摘心,根據栽植需要,新芽長到一定高度,則需要摘除頂心,促使主幹生長。

第三,用肥過多或者比例失調。羅漢竹生長不喜大肥。我們知道,竹子的祖先大都生長的比較貧瘠的山區或者荒涼之地。長期的生長環境形成了不需重肥的生長習性,如果盆土肥料太多,植株生長速度太快,則難以長出佛肚。再一個原因是肥料中含氮量太高,也容易造成植株徒長,以此,為佛肚竹追肥以富含磷鉀肥料為宜,並且切忌次數過多,肥量過大。在植株生長旺季的3-9月,一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盆栽佛肚竹如用鈣鎂磷或腐熟禽畜糞作基肥效果最好。

第四,光照不足也是不能呈現佛肚狀態的原因之一。春筍萌發生長初期,必須保持充足的光照,只有這樣長出 是竹筍才能夠粗壯。佛肚竹發芽期間,如果在室內光照不足處養護,則很難形成佛肚。

佛肚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分株繁殖,再一種是扦插繁殖。分株時間在每年2月份進行,扦插時間則最好在每年3-5月間。無論何種方式,均需要很好的選筍。佛肚竹主要觀賞其節間短縮膨大似佛肚之杆莖。因此不能選取無大肚的平直竹竿作為繁殖用苗。


百花雜壇


秋天發的竹筍是養不出肚子的。只有春筍才能養出肚子。筍長的時間段需控制澆水,水多竹節變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