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能飞一万多公里,那为什么还要研制轰炸机呢?

没有什麽不同


二战以后军事科技发展神速,各种远距离攻击武器层出不穷。洲际导弹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攻击距离大多能达到一万多公里,美俄的洲际导弹几乎可以在本土发射攻击全球任意的国家。既然洲际导弹能够达到如此远的射程,都有点像小说里面的剑仙,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意思了,那么为什么各个发达国家还要花费那么大的成本研究轰炸机。

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让人们认识到了核武器的恐怖。1957年8月21日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Р-7射程达到6000公里,核弹头加洲际导弹从此成为战略神器。我国能在风云变换的国际局势中保持自身的和平,可以说洲际导弹和核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洲际导弹作为战略级武器,在国家战略安全层面起着重要角色,但是不可能一有战事就洲际导弹满天飞,那样地球早就炸没了。如果洲际导弹不搭载核弹,其实性价比并不高,比如俄罗斯的“圆锤”弹道导弹,总体重达36.8吨,但是有效的攻击重量却只有1.2吨,其它的都用来助推飞行了,可见发射成本有多高。

轰炸机就弥补了洲际导弹在战术层面的缺失,使用上更加灵活。轰炸机在载弹量上更是远胜洲际导弹,战术轰炸机载弹3到5吨,战略轰炸机能载弹30吨左右,而且战略轰炸机的航程能达到一万多公里。轰炸机可以反复出击,而洲际导弹一发射就没有了,可以说轰炸机在战术上更加灵活,在战略上也同样具有威胁。

当然这并不是说洲际导弹就比不上轰炸机,其实这两种武器起到的作用并不在同一层面。洲际导弹更多作用是在装载核弹起到战略威胁作用,而轰炸机则可以用更小的成本投放大量杀伤性武器有效打击敌人。俄罗斯开发图160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图160诞生之前苏联的和打击力量主要是潜艇和陆级导弹,这两种武器的反应时间都很长大概在40分钟之内!但是苏联在遭到和打击之后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让轰炸机执行战备巡航任务就是为了随时发起反击!这是洲际导弹不具备的。

(B52也携带核弹并通过空中加油在空中长期待命)


利刃军事


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之所以有了导弹还要研制轰炸机,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洲际导弹和轰炸机的效率不同。

只要看一下下面这张洲际导弹的结构图就知道了,非常庞大的一颗导弹,只有最前面的一点点的结构是有战斗力的,随便拿出来一颗洲际导弹举例,比如说俄罗斯的“圆锤”洲际导弹,整个导弹的重量达到36.8吨,但是战斗部只有1.2吨——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小的可怜。

所以说洲际导弹基本上都是为了发射核弹而用的,这样才能够让较小的战斗部发挥最大的功效,如果让洲际导弹发射普通炸药,那么就算是财大气粗如美国,也根本就承担不起。

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看一下美国的B-1B枪骑兵轰炸机【如下图所示】,航程可以达到1.2万公里,已经跟洲际导弹无异了。但是相比一颗洲际导弹只有1、2吨的战斗部,这一架飞机的载弹量可以达到60吨,虽然这60吨不是纯战斗部(有些弹药是以导弹的形式出现,这些导弹的战斗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相较于洲际导弹的战斗部还是强太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洲际导弹一发打出去就没有了,轰炸机用上三五千次都没问题,这么一对比,洲际导弹在效率上就远远不如轰炸机了。

当然了,这不能说洲际导弹就没有用。应该说轰炸机和洲际导弹是两个作用完全不同的武器。

洲际导弹的目的是反应快、高速性能好、突防性能强,而且装的都是核武器,要么不炸,一炸就是灭人一国,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让对方完蛋,所以洲际弹道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一个国家就算是没有战略轰炸机,只要有这么几颗带着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别的国家就不敢造次;轰炸机虽然也可以携带核武器,但是相对来说反应速度没有那么快,而且轰炸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对对方产生持续的打击,功效跟洲际导弹完全是两回事。

总的来说,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各司其职,无法互相取代。


SilentTurbine


这两个完全是不同属性的战略武器,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了,再者人类到现在也未能解决能够完全用洲际导弹做到替代轰炸机的能力,所以当然继续研发了。导弹是依靠自身射程做到打击单个或者是携带核弹头来做到大面积杀伤,而轰炸机是依靠自身平台,做到将大量对地或者反舰对空武器投射。

从实用角度而言,轰炸机的效能比可能更高,而洲际弹道导弹则差一些,但若是两者都应用于大规模性杀伤武器的投送,比如核武器,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两型武器的效能基本一致,但要仅仅是针对单个目标或者是重点目标的清除,则肯定是在轰炸机作为平台搭载打击武器的精度和能力更高一些。

两者同为战略级武器,但两者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轰炸机可以做到选择上的多样性,而洲际核导弹则不同,你拿洲际核导弹只做常规武器就能办到的事情这也是大材小用之举,但其实还有一个本质问题是,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上相对容易些,而战略级的轰炸机研发难度不小。


长安小师爷


这个问题其实我回答过几次了,具体总结地说,就是这2种兵器一个是战略级的,一个是战术级的,2者不能互换使用,如果强行互换使用,必然遭受重大失败。

比如,洲际弹道导弹是战略兵器,它利用火箭推进装置,搭载分导式核弹头,利用大气层再入技术去和其他国家打核大战。这种情况可能是该国已经遭受首次核打击了,要进行的核反击,如果你作为统帅再派战轰去轰炸对手,你就是个傻子,不配当统帅。

反过来说,双方打的是常规战争,本来一天就出动几十个架次的轰炸机,打打局部战争了事。你作为统帅,非得让空军核打击部队派2名上尉或中尉下发射井启动发射装置,输入密码,然后你再在你的黑色手提箱按下按钮,那么,局部战争变成核大战,人类社会毁灭,地球还在,但是住人都住不踏实了,都得在地下生活了,时间长了就变成白毛女了呀。这时,洲际导弹能飞一亿多公里也不能乱用呀,这不是它能飞多远的问题呀!

这2个其实是例子,只是说明,不要的武器装备,作战功能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武器装备成千上万,哪一种和哪一种都不可能完全通用。通用直升机好不好,黑鹰啥都能干,也能武装上,但是要打坦克还得是人家阿帕奇勇士E型机。坦克有履带挺能跑的,要架桥还得坦克架桥车,坦克自己背个大铁桥乱跑根本不可能出现。


军林天下


应该改一下,改为“洲际弹道导弹能飞一万多公里,那为什么还要研制战略轰炸机呢?

核武器的投放方式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了,发射井发射、车载机动发射、火车机动发射、战略轰炸机和战略核潜艇。当发生核大战时,在第一波的攻击中,深井发射的核导弹生存概率只有10%,车载发射的大约有20%,火车机动30%,战略轰炸机的生存概率是50%,战略核潜艇生存力达到85%。

既然战略核潜艇的生存概率这么高,那还要其他干嘛?直接多造几艘战略核潜艇,当核导弹隐蔽在茫茫大洋中不是更安全?战略核潜艇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保持有效的通信,在大洋深处可是没有任何信号的,每天战略核潜艇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上浮,将天线露出水面接收指示,然后再下沉隐蔽,如果有攻击核潜艇对他进行追踪,很可能核大战都打完了他都还不知道消息!

深井发射虽然在第一波的核攻击下生存概率很低,但是他是随时待命,随时都处于发射状态,反应是最快的。各主要大国对核弹发射的监测都是非常严密,只要发射都能及时准确的得到消息并监控,一旦确认核导弹向自己飞来,那些隐蔽在深井的核弹就会第一时间发射反击了。

车载 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兼具了发射快速和部署机动灵活的特点,让敌人摸不清你到底部署在什么地方,让敌人知道你还有底牌但是还没有亮相,生存概率比深井发射高一些,但是快速反应能力稍微慢一点,火车机动的能力就更强了,而且伪装能力更强,是车载机动的一种延伸!

战略轰炸机优点当然是最机动灵活了,生存能力又高,而且起飞后发现属于误判什么的,还可以随时召回来,没有任何的损失,其他的发射出去了就发射了,只能在大气层外引爆,特别是战略核潜艇,当你下达核战作战命令后,他又隐藏起来伺机发动攻击了,你想给他再下达命令就只能等,也许等来的就是核导弹发射了。

战争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比如一战不就是因为一场大误会就造成一场世界大战,核大战也一样,搞不好一个误判、或者一个偶然因素等,战略轰炸机是核威慑能力中最机动灵活的存在,随时起飞随时召回,这是其他战略核威慑力量无法比拟的。


狼烟火燎


两种武器并不矛盾,这两项武器历来都是互补互用的。从实际战争角度来看,这两个都是国防重器,但是洲际导弹容易被敌方锁定跟踪,一旦爆发核战的话,这些洲际导弹发射井都会被重点照顾,很难在第一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而这时候战略轰炸机的用途就出现了了,由于战略轰炸机可以凌空发射导弹,那么意味着战略轰炸机可以随时机动几千几万公里,这将大大增加核反击能力的提升,只有拥有二次核反击能力才能算真的核威慑力量。

其次,战略轰炸机在常规战争中的使用价值。以伯克级驱逐舰为例,这款大型驱逐舰的的巡航导弹载弹量只有64枚,最远航程是8000公里。但是作为战略轰炸机的b52可以一次性载弹20枚巡航导弹,飞行10000多公里。也就是说,一艘驱逐舰需要舰员几百名,还要开上几个月的船,而3架b52只要9个小时时间就可以完成一艘驱逐舰的对地攻击任务,从时效性到成本费用上开看都划算得多,这使得战略轰炸机在国防价值上具备一机两用,大大节约了国防成本与开支。


优己


是啊,现在随便一个大Mall都有王品牛排了,你家还煮饭干啥?不吃牛肉的话,还有那么多的鱼子酱、怀石料理、镶金镀银的各种餐,为啥家里还要设厨房呢?

=========正经的分割线==========

1.作用不同

洲际导弹的作用,主要是依靠搭载的核弹头形成核威慑,必要时候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是不到万不得已才能动用的。一旦动用,那就没有回头路,必然是核大战的开始。

什么,你说可以搭载常规弹头?

不说啥了,要不你先劝对方相信我这是常规弹头,不是核弹头,不要怕?

而轰炸机的作用就不说了,从炸楼到扔核弹,都可以用。

2.效费比和灵活性不同

洲际导弹数量有限,只有搭载核弹头才能最大化发挥作用,即便是把洲际导弹换成战术导弹也是一样,全国上下拢共就那么多枚,每处目标砸一个,你有几枚可以用?

而轰炸机则可以搭载多种武器,全天多次出动,灵活性高,即便全部搭载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所花费的代价也低得多。


深蓝防务


赫鲁晓夫也这么想,潜艇就能要你命了,还要航母干嘛。后来让人家把脸都打肿了。

导弹放在发射井里,谁也看不见,轰炸机可以满天晃悠。导弹发射了就真的打起来了,轰炸机在飞过去还可以飞回来。

说白了这玩意除了杀伤,还有个能力叫做威慑,通俗点讲叫吓唬。轰炸机不但可以打死你还能没完没了的吓唬你,导弹除了打死你啥也干不了


皇家骑士16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起自来,还望见谅哈!

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都属于战略级武器装备,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个是战略核潜艇,这战略意义上,三者互补,缺一不可。为什么缺一不可。在下认为有一下原因。

第一:战略轰炸机是一个平台,它能做到常规威慑任务,比如俄罗斯时不时的就秀一秀它的“大天鹅”“大棕熊”,更要命的是它还带着巡航导弹。这视觉效果666,就在和你说“不服来刚!!”但是,你如果没有战略轰炸机,你总不能为了达到威慑任务拉这洲际导弹到处跑吧!

第二:战略轰炸机的执行任务多样。谁说战略轰炸机就要带着核武器的,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美军的轰炸机不都上了,那地毯式的轰炸效果是你洲际弹道导弹能有的!?说白了,战略轰炸机还可以当做战术轰炸机,你把洲际弹道导弹当常规导弹试试,你家里有矿么!

第三:成本!美国和平卫士单枚估计6000+万美元,最新的俄罗斯的“查尔斯”估计1亿美元,中国的东风41也在这个价位左右。而轰炸机就贵了,最先进的B2高达24亿美元。咦~~洲际弹道导弹划算呀!!哈哈哈,我能说啥呢~你又不是把轰炸机当自杀飞机用,它可以循环使用,他丢出去的常规炸弹几百块,好一点的精确制导的几千数万,几百枚下去不过百千万,并且还有视觉冲击力和广泛的轰炸面积,而你的洲际导弹一发出去,几千万没了,肉痛呀!

综上所述,洲际弹道导弹作为国家的核武重器,与战略核潜艇一同承担着二次核打击任务,而战略轰炸机担负着国家对外的打击主力的任务,用导弹代替飞机是不可能的!!

个人看法,还望海涵!!


爱吃菠萝包的夏娜酱


洲际弹道导弹与战略轰炸机二者是完美的结合,如此对于任何对手具有令其胆颤的威慑。之所以在现代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已经足够远的同时还要花费巨额经费去研制战略轰炸机,其主要是从成本、使用效率、作战用途以及作战目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从成本方面来讲。

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洲际弹道导弹,足以说明了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要知道一枚弹道导弹动辄几千上万公里的射程,而且还能精准的击中目标,那可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发动机、材料、空间遥感通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分导系统等等一系列绝非一般国家所能承受和有这个能力的,往往洲际弹道导弹也是大国的象征。根据相关信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价格基本与目前主流比如图160战略轰炸机相同,约1亿美元。



第二、从使用效率方面来讲。

弹道导弹属于一次性武器只去不回,所以轻易不会使用,更多的时候它是大国的标志和威慑或者说震慑的力量。而战略轰炸机则不同,加满油就可以肆意翱翔,几千公里的作战半径再配上现代射程可以达到上千公里的巡航导弹,真是反复吓你!


第三、从作战用途方面来讲。

洲际导弹一般都会携带多枚分弹头或者核弹头,目前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纷纷研究反导系统,但是真的有那么一天,谁能确保真的就能拦住。所以说一枚出去对手基本就凉了,所以他更多的是摆在那里起到震慑,你有我也有,谁也别动手。

而战略轰炸机则更强调了机动和灵活性,其既可以携带核弹头也可以携带常规弹头,执行打击任务更加随意。


第四、从作战目的来讲。

洲际弹道导弹一旦发射出去就无法回收,这就意味着即使对手投降或者说有新的转机等情况出现,也无法挽回了,就算是让它沉落大海或提前引爆也损失巨大。战略轰炸机可以随时在途中等待最终的命令是打还是不打,是否攻击都会非常灵活的进行指挥。

综合以上四点分析,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二者相互弥补,各有长处又各自不同,二者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