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聚焦學習】

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徽商又稱徽州商人、“徽幫”、新安商人,它是舊徽州府籍商人集團之總稱。徽人經商,源遠流長,作為古代中國商界中的一支勁旅,徽商商業資本之巨,從賈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多、經營能力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所以在中國商界稱雄數百年。

徽商的形成

古徽州處“吳頭楚尾"的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因此開發較晚。漢代之前的人口不多,但中國歷史上的三次移民潮,給徽州大地帶去了大量的人口,也因此形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為了維持生計多數徽州人開始選擇外出經商。

唐代,祁門茶市興盛。宋代,徽紙遠銷四川。南宋擁有巨資的徽商開始出現。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店鋪佔徽州府的一半,人稱“祝半州”。一些資本雄厚的大商人還在徽州境內發行“會子”。元末明初的徽商資本,較之宋代大為增加。明成化年間,徽商打入鹽業領域,並開始以經營鹽業為中心,雄飛於中國商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更使徽商發展達到鼎盛。

徽州府

徽州古稱新安,元明清三代,統“一府六縣”徽州府: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婺源

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會子

中國南宋時的一種紙幣。初為便錢會子,即匯票、支票之類的票據。

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徽商的興衰

明成化以前,徽商主要以經營“文房四寶”、漆、扣和茶葉為主。成化以後,因明王朝改變“開中法”,徽商逐漸以發展鹽業經營,並以此雄居於商業之首。

至明中葉,徽商形成了鹽、典、茶、木四大行業。

徽商經營方式也靈活多樣,大體有這樣五種:

走販:長途販運

團積:囤積居奇,賤買貴賣

開張:廣設店肆,開展競爭

質劑:經營典當,權子母錢

回易:以所多易所鮮

也有前店後坊或設廠兼營直接生產的。

徽商開始雖多由小本經營致富,但也有官僚資本參雜其中。商人家屬已成顯宦,享受特權。明代以財富稱雄的徽商,往往以錢財珍寶結納權貴。徽商興盛於明中葉以後,歷時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漸趨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其一:實行票法,鹽政改革,對以鹽業經營為主的徽商形成了極大的打擊。

其二:對典商查禁重利,加增典稅。咸豐四年實行“厘金”,稅卡林立。以長途販運為能的徽商,賺錢也不象過去那樣容易了。

其三:鴉片戰爭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的舶來品傾銷,洋商出現,國內買辦階級勾結官紳,也成了徽商的勁敵。

其四:咸豐同治年間,徽州戰亂延綿,使得徽商在人力、財力、物力上受到嚴重的摧殘。

鹽票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淮北實行票法,由鹽運司印三聯票,每票運鹽十引,無論何人,只要照章納銀,就可領票運銷。

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徽商的經營道德

徽商經營以鹽典茶木為主,其次為米、谷、棉布、絲綢、紙、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縣人多鹽商,績溪人多菜館業,休寧人多典當商,祁門、黟縣人以經營布匹、雜貨為多。徽商除了從事多種商業和販運行業外,還直接辦產業。一些富商巨賈,還委有代理人和副手。徽商在經營中重視人才,知人善任,注重市場行情,實行靈活經營。

徽商講究商業道德,提倡以誠待人,以信接物,義利兼顧。以勤奮和吃苦耐勞而著稱,在外經營,三年一歸,新婚離別,習以故常。徽商商而兼士,賈而好儒,與封建官僚混為一體,或相互接託。他們除以“急公議敘”、“捐納”和“讀書登第”作為攫取官位的途徑外,還以重資結納,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監、天子的庇護,享有官爵的特權。一些徽商本人不能躋身官僚行業,就督促子弟應試為官,自己也就成為官商。

商訓 胡雪巖

天為先天之智,經商之本;地為後天修為,靠誠信立身;人為仁義,懂取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徽商|中國商人史上的一代傳奇

徽商所在地區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地區,為了獲得與經濟地位相稱的社會地位,便以"儒"為外衣來包裝自己。作為一個整體文化素質較高的商幫,他們在商業活動中大多自覺用儒學思想來規範自己的經營活動。他們大多在致富後重視文化建設,捐資興學,刻書藏書,修方誌,邀講學,培養子弟讀書入仕,謀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地方文化的繁榮,孕育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自明清以來,徽商以自身的開拓進取創造了輝煌業績,同時形成了一種儒商精神,樹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