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今年11月,“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江津区得到消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将添新成员,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即将于本月28日开通运行。同日,中新互联互通示范性重点项目“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也将正式揭牌运营。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28日开通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通过国际合作、区域联动,打造的中国西部地区一条对外开放的复合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其中铁海联运为主通道。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等西部12省市区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立省级协调机制。

将于12月28日开通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从珞璜铁路物流枢纽出发,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物流节点。

“目前有六条线路可以提供选择。”重庆市江津综保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树良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其中线路一是重庆江津—北部湾港铁路班,可以实现双向对开,内外贸同车,铁路运距1200公里,耗时39小时。也可以通过重庆江津—北部湾港—海运直航、重庆江津—北部湾港—香港国际中转、重庆江津—北部湾港—新加坡国际中转、全球海港-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方式实现铁海联运,也可以通过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成都/贵阳—重庆江津—北部湾港间实现多式联运。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水公铁”多式联运省时又省钱

“我们希望通过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使江津成为渝西乃至川南黔北地区通往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进而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市场。”黄树良坦言,江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江津班列能给为货运企业以及货源企业带来省时省钱的服务。

江津具有“水公铁”多式联运无缝对接优势。江津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珞璜长江枢纽港即将建成投用,前者可以实现年货运量2000万吨,后者的年吞吐量也能达到2000万吨。12月28日,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怕湿货物运输、商品车运输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打通重庆与外界的物流通道。

“在前期对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时效便捷、贸易成本、无缝衔接、通关便利等优势进行了分析,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比经长江水运出海节约10天以上。” 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英分析,如此高效的运输时间,大大的促进了企业和买方之间的生产利益。

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荣也认同这样的观点:益海嘉里目前重庆工厂东北大米年运量为10万吨,进口原油8万吨,后期每年120万吨进口运输量,若采用渝桂新物流模式可相比长江船运时效缩短20天,极大地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江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果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江津区将依托铁路物流枢纽,尽快实现“国际陆海新通道”和中欧(重庆)班列的互联互通,未来将实现“买东盟卖全国,买欧洲卖东盟”,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机衔接,增进重庆与东盟、中亚、东欧等地区交流合作。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打造小岚垭物流园形成物流集群效应

有了大平台,自然会引来大的合作机遇。在12月10日举行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推介会上,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在江津班列的起点:珞璜铁路物流枢纽旁,投资建设“小南垭物流园”为珞璜铁路物流枢纽、江津综保区及周边区域进行配套服务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动态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位于江津综保区网外配套区,规划面积约1200亩。

这一大个子的项目,马上引来物流业的集群效应。同一天,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也签订协议,将郑明重庆温控供应链产业园落户江津珞璜,依托江津综保区,打造郑明公司西南区域总部,国家战略背景下引领重庆市温控供应链产业发展的标杆性产业园区。

此外,江津综保区分别和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中远海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重庆)粮油有限公司、郑明物流等企业签订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江津班列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以江津综保区、珞璜铁路物流枢纽和珞璜港为核心的大物流集群效应凸显。

“我们将协调集运总部针对江津班列和江津及周边地区的客户需求,增加广西北部湾接转的干线服务;在珞璜港已开设还箱点的基础上在本月内正式开通稳定的长江驳船服务。”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武汉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赞东更是坦言,武汉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将协调和指导重庆公司充分调动集团内的所有优势资源,投放到江津珞璜铁路枢纽和珞璜港口枢纽。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链接

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同日揭牌运营

“江津班列开通当天,我们还将正式运营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黄树良介绍,中心依托江津综保区的平台优势,将能够直接为重庆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提供保税仓储、保税展示、电商直销等服务。江津区为分拨中心定下的初步目标是:通过3到5年建设,把分拨中心建成功能要素齐备、集聚效益强、辐射范围广的国内知名的区域性进口水果、海产品集散中心。到2020年,分拨中心交易额达到50亿人民币,货运总量突破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标箱。到2022年,中心交易总额达150 亿人民币,货运总量突破3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

除此之外,江津区还在全力申请设立跨境农产品试验区。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增加,为江津班列开行带来更充足的货源保障。

此前,江津和广西防城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两地将依托江津综合保税区和防城港国际航贸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优势,探索跨境海公铁空多式联运冷链合作新模式,打造“综保区+交通枢纽+口岸+分拨中心”复合型开放平台。

“接下来,江津和广西凭祥市也将结成友好城市。”黄树良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双方将合力助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物流和贸易融合发展,推进冷链物流及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建设。

上游新闻记者 罗永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