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喻”言

在2017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二零一八年新年賀詞中說到“改革開放式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將改革進行到底”。鄧小平同志也曾說過,改革是中國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要改革,在改革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從習近平同志生動的比喻中瞭解到什麼叫深化改革。首先“喻”為改革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會議中提到“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和政策規定,哪裡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我們也一樣,社會需要進步,我們也需要進步,也就是說我們的進步也就意味著社會的進步,我們要不斷的改革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成長。其次“喻”為改革決心,2016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主旨演講中說到“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將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把改革進行到底”。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需要努力,需要奮鬥,相信大家應該從小給自己定過許多的理想,我們要是有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的決心,也許我們現狀不是成功不成功的問題,我們現在應當是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慢慢走向成功。最後“喻”為改革方法,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中講到“不同地方、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方面,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那就要考慮,那些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經過工作形式或轉化為共識的?哪些是可以繼續存異的?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功倍”。也許在生活和工作中與人交往我們也可以找到最大公約數,事本沒有誰對誰錯,可能我們看事的角度不一樣而已,我們可以求同存異,這樣也許就少了許多的不開心,我們工作和辦事也會事半功倍。生活別指望別人融入你,而你應當試著融入別人。李宗盛說過,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願你從不後退,也能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