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即使親如父子、兄弟者,一旦被裹挾進皇權之爭,勢必會鬥得你死我活,結果異常慘烈。因爭奪皇權而導致骨肉相殘的悲劇,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而失敗者往往會遭遇屠戮,比如後趙文帝石弘,便是其中的典型。

石弘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次子,在兄長石興早逝後,被乃父立為世子。石弘生性恭謹謙虛,酷愛研究儒學,是個文質彬彬、動靜循禮的君子形象。由於當時還處於亂世,石勒很擔心自己駕崩後,石弘不能順利地控制局勢,但在宰相程遐、徐光用一番“以武立國、以文守之”大道理的勸說下,漸漸地消除疑慮。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石弘生性恭謹謙虛,是個儒家君子形象

不過石勒準備讓兒子繼承帝位的打算,卻讓侄兒、中山王石虎心生不滿。作為創建帝國的頭號功臣,石虎很希望叔父能將皇位傳給他,進而實現天下一統。等到“書呆子”石弘被立為儲君後,石虎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曾私下裡對兒子石邃恨恨地說道:“等到皇上駕崩後,我便會作亂,並殺光他所有的兒子!”

對於石虎的怨恨和僭越之心,程遐、徐光有所耳聞,並數次勸諫石勒早日剷除石虎,以絕後患。可惜每逢這個時刻,石勒都因為愛惜石虎的武勇,且出於不忍心殺掉親人的心思,始終不肯聽從程遐、徐光的建議。不僅如此,石勒竟還天真的以為,憑藉自己對石虎的厚待,他肯定會盡心竭力地輔佐石弘。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石勒到臨死前,還對石虎抱有期望

石勒對於石虎的輕信,最終給帝國和家族都帶來災難。建平四年(333年)七月,石勒剛剛駕崩,石虎便在朝堂上發難,命人將程遐、徐光逮捕後處死,隨即又派兒子石邃率兵“宿衛”皇宮。石虎這一套“組合拳”讓群臣震悚不已,石弘因為恐懼至極,便在朝堂上哀求堂兄,如果他能饒自己一命,情願將皇位拱手相讓。

石虎雖然貪戀帝位,但考慮到現在時機尚不成熟,若強行篡逆之事,恐怕會激起國內的強烈反彈,於是便虛情假意地推辭道:“世子莫要折殺罪臣,先帝駕崩後自然是由您來繼位,微臣安敢違反祖制?”石弘不相信石虎說的話,便一邊哭泣,一邊再次辭讓帝位。此時,只見石虎板起面孔,生氣的說道:“如果世子不能勝任,天下自會有議論,豈用預先論定?”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石弘在石虎的逼迫下,只好登基為帝

石弘將石虎翻臉,知道若自己再不識趣,很可能便會血濺當場,所以才唯唯諾諾地答應即位,是為後趙文帝。石虎在威逼石弘稱帝的同時,又自立為魏王、丞相、大單于,並以魏郡等十三郡為食邑,成了帝國實際上的主宰。與此同時,石虎還大封諸子為王,並將黨羽遍置於朝廷內外的要害部門,為最終的篡位稱帝做準備。

及勒死,季龍執弘使臨軒,命收程遐、徐光下廷尉,召其子邃率兵入宿衛,文武靡不奔散。弘大懼,讓位於季龍。季龍曰:“君薨而世子立,臣安敢亂之!”弘泣而固讓,季龍怒曰:“若其不堪,天下自當有大議,何足預論!”遂以咸和七年逼立之。見《晉書·卷一百五》(注:唐朝建立後,為避高祖李淵祖父李虎的名諱,對石虎稱字不稱名)。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石虎剷除異己後,便準備篡位稱帝

儘管石虎宣稱自己衷心擁戴新皇帝,但國人都知道他篡位稱帝只是早晚的事,所以劉太后(石勒正妻)為國家安危考慮,便同石勒的養子石堪謀劃誅殺石虎,結果事情敗露後全部遇害。此後,宗室石朗、石生為討伐石虎,也相繼在洛陽、長安擁兵起事,但最終都落得兵敗被殺的下場。如此一來,再無人敢於反對石虎。

延熙元年(334年)十一月,預感大難臨頭的石弘決定再次讓位,但仍被石虎虛情假意地推辭。石弘知道必死無疑,於是回宮後抱著母親程太后哭泣道:“看來先帝要絕後了!”果然沒多久,石虎便廢黜石弘,並自立為帝。石虎僭號後,將程太后、石弘等人囚禁在崇訓宮,不久便將他們殺害。石弘遇害時,年僅22歲。

懦弱皇帝因害怕被殺準備讓位,權臣再三推辭,結果一年後弒君篡位

石弘被廢后,很快便遭到殺害

弘齎璽綬親詣季龍,諭禪位意。季龍曰:“天下人自當有議,何為自論此也!”弘還宮,對其母流涕曰:“先帝真無復遺矣!”俄而季龍遣丞相郭殷持節入,廢弘為海陽王...鹹康元年,幽弘及程氏並宏、恢於崇訓宮,尋殺之,在位二年,時年二十二。引文同上。

史料來源:《晉書》、《十六國春秋》、《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