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为何会被杀?

洪溅


“天京事变”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前期畸形权力配比的一个必然结局,也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矛盾的总爆发。而韦昌辉实际上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自愿充当了杀手的角色。 为什么会爆发“天京事变”?这还要从洪杨二人起家时说起。



实际上,杨秀清并不是“拜上帝教”最早的班底。起初,洪秀全科举失利,大病一场后便“得道成仙”了。于是,拉上了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的同乡冯云山煞有介事的传起教来,这就是“拜上帝教”最初的雏形。由于广州是清朝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又离英属香港不远,民众开化较早,洪、冯二人早期的传教工作并不顺利。于是,二人便将目光盯向了毗邻广东,但民众未曾开化的广西。之后,冯云山深入深山,向赤贫的山区民众鼓吹兜售他们的那一套理论,并掀起了造神运动,把洪秀全塑造成了天父第二子,在世活神仙。彼时,实际性事务以冯云山为主导,洪秀全主要充当了一个精神领袖的角色。很快,冯云山的工作就初见成效,身边聚集起不少信徒。既然在广西扎根,无可避免的就要吸纳广西籍人员入伙。而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先后靠窑入伙的。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事,为后来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因为发展的教众越来越多,“拜上帝教”引起了官府的注意。不久,冯云山被捕入狱。洪秀全返回广州寻求救人的机会。两个当家的,一个被抓、一个出走,拜上帝教立时间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个时候,杨秀清出场了,他利用“天父附体”的神棍手段,以天父之名,暂时稳定了局势。就在差不多同时期,萧朝贵也上演了一出“天兄附体”的跳大神表演。自此,杨秀清、萧朝贵获得了为天父、天兄代言的权力。回归的洪秀全,最终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承认了二人“跳大神”的合法地位。如此一来,杨秀清、萧朝贵二人获得了可以凌驾于大当家洪秀全之上的话语权。加之“拜上帝教”以广西籍教众为主体,杨秀清、萧朝贵逐渐脱颖而出,而“拜上帝教”元老冯云山却逐渐被排挤出权力核心。



再往后,金田暴动、永安封王。杨秀清、萧朝贵成为了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把和第三把交椅,而冯云山却沦为了第四把交椅。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洪、杨二人的矛盾还并不突出。一来冯云山虽然遭到排挤,毕竟是元老出身,影响力还是有的。二来,萧朝贵也不是省油的灯,并且也拥有“天兄附体”的话语权。洪、杨、萧三人之间一直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权力的天平在萧朝贵和冯云山阵亡之后开始倾斜了。萧朝贵一死,杨秀清拥有了“神权”方面的绝对话语权。冯云山一死,广东籍势力彻底失势。杨秀清开始一家独大,洪秀全逐渐被架空。此后,洪、杨矛盾逐渐激化。洪秀全作为名义上的领袖,世俗权力却被杨秀清把持着,就连仅有的“神权”,也被杨秀清以“天父附体”的神棍手段剥夺了大半,洪秀全逐渐沦为了庙堂之上的泥菩萨。



这一切,在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正式开元建国之后显得越发明显。作为二当家东王的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行政、军事等诸多大权。洪秀全最终被杨秀清打发去搞意识形态的工作,甚至当众以“天父附体”让洪秀全难堪。彼时的洪秀全虽然名义上还是一把手,但是,其地位实际上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又以“天父附体”的旧把戏,当众要求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一行为,离正式抢班夺位实际上只有一步之遥了。 洪秀全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坐以待毙,最终只能沦为杨秀清刀俎之下的鱼肉。自此,洪杨矛盾总爆发。



但是,彼时已经被架空的洪秀全拿什么与手握实权的杨秀清斗?洪秀全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时任北王韦昌辉的身上。为什么选择韦昌辉?原因其实不复杂。在萧朝贵、冯云山阵亡之后,实际上韦昌辉已经成为了太平天国的三号人物。但是,因为杨秀清的抓权,三号人物韦昌辉也受到了杨秀清的压制。这时候,如果搞掉了杨秀清,实际上韦昌辉便成为了太平天国的第二把交椅。由于洪秀全已经被架空,第二把交椅实际上就是太平天国的掌舵人。这对于韦昌辉而言,不可谓诱惑不大。而洪秀全恰恰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到了韦昌辉。



有此基础,洪秀全密旨韦昌辉勤王、除掉杨秀清,韦昌辉合法篡夺杨秀清大权,二人一拍即合。之后,“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带兵秘密返京,诛杀杨秀清全家,原本此事应当到此为止。但是,野心勃勃的韦昌辉并不是为了洪秀全而来,他为的是接管杨秀清的权力。于是,韦昌辉一不做、二不休,利用合法的外衣,大肆屠杀政敌,将“天京事变”扩大化,妄图取代杨秀清的地位后与洪秀全分庭抗礼,继而取而代之。 闻讯的石达开赶回天京阻止,为时已晚。之后痛斥韦昌辉,却被韦昌辉安扣了杨党的大帽子,意欲一并铲除这个绊脚石。为人精明的石达开见风向不对,逃出天京。之后,韦昌辉诛杀了石达开在天京的所有家人。不久,逃离韦昌辉毒手的石达开正式举兵勤王。



原本只是想借刀杀人,以韦昌辉之手除掉杨秀清的洪秀全也被韦昌辉的举动惊到了。这哪里是来勤王?分明是来夺权的。前门送走狼,后门又进虎的洪秀全最终决定除掉韦昌辉,以免其成为第二个杨秀清。韦昌辉之举,不仅导致了石达开的大兵压境,同时也让其他将领对他心生寒意,生怕祸及自身。此时,只带了三千人马入京的韦昌辉顿时成为了众矢之的。就在这个时候,洪秀全借势向韦昌辉举起了屠刀。前有洪秀全高高举起的屠刀,后有石达开带来的勤王大军,手中只有三千人马的韦昌辉进不得进、退不得退,最终只能引颈就戮,成为了洪秀全的刀下亡魂。



自此,“天京事变”平息,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于石达开率兵勤王、安抚人心功著,加之手握重兵,引起了洪秀全的疑心。洪秀全不久封自己两个哥哥为王,用以牵制石达开,并不断寻找机会,意欲除之而后快。见势不妙的石达开引兵出走,不久,被清军围堵于大渡河畔。最终,石达开企图以一人之命保全全军将士,被清军诱捕后被处以凌迟之刑,麾下将士随后亦被清军屠戮殆尽。



此后,太平天国实力每况愈下,虽有李秀成、陈玉成等将领欲力挽狂澜于即倒,但已无力回天。最终,曾国藩部攻入南京城,去世不久的洪秀全被挫骨扬灰、一炮轰上了天,尸骨无存。曾经轰轰烈烈起兵、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土崩瓦解。


不务正业歪医生


天京事变实则是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之间内讧导致的一场悲剧,这场事变可以说是一次公开性的分裂,牺牲了很多人。而

北王韦昌辉作为太平天国时期的领导人之一,为什么会被杀害?他是被谁杀害的呢?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韦昌辉率领一群士兵闯入东王府中,无论男女老少,见人就杀,行为十分凶残。这不是编造,也不是电视剧,而是一场真实发生的灾难,这对杨清秀一家来说更是灭顶之灾,一代杰出领袖杨秀清就这么突然被杀害了,韦昌辉到底为什么要杀杨秀清及其家人呢?

原来韦昌辉是接到了洪秀全的命令,于是率领精兵赶往天京,包围了杨秀清的府邸。。太平天国前期,洪秀全将四个天王归为杨秀清统治,但在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实际就是杨秀清掌握军权了,洪秀全实际上也是个空有虚壳的虚军,并没有实际权力,所以大多数时候,洪秀全得听杨秀清的。杨秀清势力日益膨胀,这导致其他几个王对其日益不满,关系日益僵化,其他王和洪秀全经常被东王压制地敢怒不敢言,于是决定联合杀了东王杨秀清,这是屠杀杨秀清的导火索。

杨秀清的死引起了其余党的强烈不满。杨秀清的势力过于庞大,韦昌辉在如此不利的局势下攻打天王府,遭到东王支持者们的奋起反抗,韦昌辉最终抵抗不过被活捉。

11月2日,韦昌辉被杀。

东王、韦昌辉的死,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从此太平天国逐渐衰落。


老照片


定都天京,各王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洪秀全也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发挥他厚黑学霸的智慧了。于是实施拉拢韦、石、秦日纲等来制衡杨秀清的政治权术,还欲擒故纵,以求一时平衡。

但杨秀清功劳越来越大,人越来越狂戾,每打一次胜仗就加一点,在1856年指挥太平军一举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后,东王杨秀清已经威望震天,狂妄的要洪给他加封万岁,把洪吓出一身冷汗,也逼到了悬崖。

洪秀全继续运用权术,借刀杀人,借韦昌辉等实力派的手诛杨,然后自己出来收尾,于是天京事变发生了。

韦诛杨时也想到了洪是利用自己,但有几个原因促使他这么做。首先,对杨的私仇,新仇旧恨都有。其次,诛杨后可取代他,实现政治野心。最后,一旦诛杨成功,实力大增,洪也奈何不了他,不担心受制于他了。于是干净利落的干了这一票,诛杨后也递进成了万人之上的军师,大开杀戒,不但血洗东王府,最后连石达开的翼王府也不放过。

洪也实施第二步,再借其他实力派杀韦,这让他们互相剪弱后,自己来收拾残局,稳赢。韦因残暴而众叛亲离,这就使洪计轻易得逞了,果然在石达开的鼎力助攻之下,诛韦成功了,短短的几十天,杨与韦真的一块杨韦了。

韦昌辉把自己弄成了天平天国下场最惨的人。在内部,千刀万剐,割肉枭首示众,“北奸肉,只可看,不可取”,是万恶不赦的奸贼。在外部,清妖称之为长毛匪首,也是万恶不赦,株连九族的贼人。


永宣论史


韦昌辉,一个被天王洪秀全和天平天国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棋子。洪秀全作为宗教领袖深居幕后,杨秀清借用天父之名把控世俗权力,最终导致天京事变。

可以说,实际上,北王韦昌辉是个可怜人、理想变成了大屠杀,他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造反,最终带兵勤王乃至被杀乃是情势所迫。狼子野心的东王杨秀清其跋扈与坐大对本来就不合理的权力结构是一个大威胁,不满在累积。

从一开始韦氏奉诏杀杨秀清乃至清洗石达开家族部下,到最终为求自保疯狂攻打天王府,他看透了,基本都是被洪秀全作为枪到处打。

在金田起义后,永安建制,韦昌辉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排位最末,俗称五哥。他家世优越,参加太平天国有一定的政治诉求与理想。

韦昌辉杨秀清的矛盾来源于两方面,第一,随着各自功绩变化,而既定的权力分配不均衡的弊端,韦杨之间加大不和;第二,天王洪秀全行踪诡秘,但政治智慧非常高深,觉察到了杨秀清的狼子野心,一箭双雕,想假借韦昌辉之手除掉杨秀清。

1856年(咸丰六年)七八月间,洪秀全密令韦昌辉进京诛杀乱臣贼子杨秀清。韦昌辉带领精锐3000人,星夜赶回天京,联合秦日纲,控制了天京的交通要道。

9月2日之后,韦昌辉凶残的杀死了杨秀清和追随者,并实施亲信清洗。洪秀全出来收拾残局,为了安抚太平天国元老,又下令逮捕韦昌辉,把他逼急了,铤而走险叛乱,酿成令人震惊的天京事变。

我们要看清楚,韦昌辉到天京杀死杨秀清乃至被逼反,其实是洪秀全的假仁假义,控制无能,为了维护其最高权威,他借刀杀人,而后又杀韦以灭口,韦昌辉不过是一颗小棋子,仅仅有利用价值而已。

韦昌辉做了牺牲品。天京事变后,原本的辉煌已经不在。这就是太平天国史好玩的地方,给人启迪的同时,也透露着人性的罪恶、历史的幽暗。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秦右史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为何在天京之变中被杀,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韦昌辉的性格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那么,韦昌辉的性格是什么呢?

勇敢。

太平军兴之时,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塞尚阿被咸丰皇帝派到广西剿灭太平天国,曾经俘虏过一名叫做洪大全的神秘人物。从此人口中,清方第一次得到了太平天国诸位大佬的速写。

洪大全说:“那韦正督军打仗,善能谷战,是他最勇,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有一万官兵也不怕。”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派军队北伐。北伐军覆灭后,大将李开芳被俘,也提到了韦昌辉,说他:“萧朝贵第一通兵法,其次韦正。”韦正,就是韦昌辉。

翻阅天京之变前的清方的奏报,经常能看到韦昌辉身先士卒,出现在两军交锋的第一线。当然,与韦昌辉同样死于天京之变中的难兄难弟——秦日纲也是清军奏报中的常客。反而是石达开在这方面的记载几乎没有。好吧,是根本没有。

然而,从字面上看“勇敢”是褒义词,但深入探究,勇敢之下,却缺少了谋略。李秀成被俘后,称赞石达开谋略甚深,这恰恰是韦昌辉所缺少的。

原因二:杨秀清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李秀成在自述中爆料:天京之变前,东王势力强大,欺压同僚。于是,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密议,要清君侧杀死杨秀清。

其实,在密议之时,无论北王还是翼王,都不想把屠杀扩大化。他们计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很显然,在动手之前,他们都考虑到清军环伺的问题,准备在杀死杨秀清后,和平接手东王的权位和遗产。

据《金陵续记》记载,韦昌辉深夜杀死杨秀清后,开始斩草除根,接着杀掉了杨秀清的54个王娘及服侍杨秀清怀孕的女子。(东王真是日天日地。)但是,东王府其他妇女韦昌辉却全部放过了。可见,即使在深夜,韦昌辉也没有丧失理智,杀人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永远是那么骨感。

说实话,杨秀清并不难杀。他体弱多病,还瞎了一只眼。如果发给杨秀清和韦昌辉同样的兵器,让他俩单挑,相信杨秀清不会在韦昌辉手下走上十个会合。但是,杨秀清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党羽和亲信,他们和他是利益共同体。杨秀清好杀,但杀了杨秀清之后,如何善后才是最大的问题。

杨秀清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从底层提拔人才。经过多年的经营,杨秀清逐渐架构了这样一个权力格局:杨秀清在上,亲信党羽在下,他们真正掌握着太平天国至高无上的权力。

天京之变前,有据可查的侯爵共有19位,天京之变前,还活着的大约有13人。没有什么战功,仅仅因为与杨秀清有关,便获得爵位的有五人。以东殿户部一尚书吉成子和东殿礼部一尚书傅学贤为例,他们凭借着东殿的身份,甚至不把北王和翼王放在眼里。

杨秀清死后,摆在杨秀清亲信面前有两条路:

一、接受东王死亡的事实,同时接受北王翼王的收编。

这样一来,天京之变也就以杨秀清之死结束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个最顾全大局的办法。毕竟,东王死之前,太平军尽管一破江南大营,但敌人的陆军就在距离天京一百多里外的丹阳,而敌人的水师,就在南京外城的观音门盘踞。



然而,这样一来,吉成子和傅学贤等人势必要离开太平天国的权力核心,从此渐渐边缘化。因此,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

二、东王绝不能白死,东殿人要团结起来,为杨秀清之死讨个说法。

于是,傅学贤带头,加上杨秀清的亲族,他们率领东殿人马,与韦昌辉在天京城中战斗起来。他们名义是为东王而战,但更多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而战。

谈起一百多年前南京城中的那场屠杀,现在人多用“天京之变”、“天京事变”冠名。然而,在民国期间,多称之为“内讧”。内讧,本来就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来我往的残酷厮杀。

韦昌辉与傅学贤斗的不分胜负。关键时刻,秦日纲从丹阳前线赶来,局势发生逆转。最后,傅学贤失败,韦昌辉也伤亡惨重。世人谈及天京之变,多说韦昌辉屠杀了两万人,其实,这两万人是指双方死亡人数。

傅学贤兵败身死后,局势无法控制,韦昌辉也无法停止,大清洗开始了。其实,直到此时,韦昌辉可以不死,他的战友和同谋秦日纲也可以不死,但第三个原因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原因三:同舟共济却是同床异梦,谋略甚深的石达开要韦昌辉的命。

石达开与韦昌辉曾经密谋诛杨。事变发生前,韦昌辉在江西瑞州、石达开在湖北武昌。以路途的远近论,二人其实差不多。然而,石达开到达天京时,大屠杀已经接近了尾声。

所以说,韦昌辉本应同舟共济的战友,从事变一开始就和他是同床异梦。否则,石达开绝不会来那么晚。

石达开到达天京后,韦昌辉肯定心怀不满。然而,他可以不计较石达开的迟来,只需要他旗帜鲜明的站在自己一边。此时,北王燕王联手,已经血腥镇压了东王势力,只要翼王表示支持,内讧也就到此为止了。

然而,石达开来到天京,下马伊始,便指责韦昌辉杀戮过多。话虽然政治正确,但已经刺激了韦昌辉脆弱的神经。在韦昌辉看来,天京城内关门大杀了这么久,自己需要的是立场而不是是非,石达开这么说是让自己交人头的节奏啊!

石达开大约也敏锐地感到了韦昌辉的杀气,于是扔下全家逃走,韦昌辉干脆杀了石达开的全家。这是个勇敢至极到了莽撞的举动。至此,事态开始变的不可收拾。韦昌辉最终的结局也在此时决定。

最后,石达开出手收拾全局,他在天京城外打着为杨秀清报仇的旗帜,集结了几万人的大军,逼迫洪秀全交出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瑢的脑袋。

石达开大军压境,韦昌辉却已经在内讧中损兵折将,包括秦日纲的部队,他们手下仅有几千人。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能怎么办?他和全体天京人只有乖乖把韦昌辉等三人交出去了。

韦昌辉的勇敢让他冲在了最前面,却也最终死于非命。


雁小驴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下场最为悲剧的高层领导,是洪秀全手中的一颗棋子,最后又变成弃子,如果佛教的轮回说真的存在的话,相信无论如何韦昌辉也不会再加入拜上帝教了。

韦昌辉,原名韦正或韦政,太平天国能够成功发动金田起义,聚集数万人马起事,韦昌辉功不可没。韦家是金田村大财主,因家资富饶却苦于没有功名在身,时常被同村的刘姓大财主欺辱,更多次遭受当地秀才梁嘉和大黄江巡检黄基的敲诈勒索。在愁困无计之时,正在附近“传教”的洪秀全、冯云山给他出主意:“贪官污吏贪得无厌,与其扔银入水,不如开炉打制刀枪,共除这些妖魔鬼怪害人虫。”韦昌辉回家和老父韦源玠一番合计之后决定,反他娘的,出出这口恶气。

自此,金田村的韦家成为拜上帝教的中心,韦昌辉倾尽家财,加入“革命”,背叛阶级,舍弃富贵,誓死追随洪秀全和拜上帝教,这份虔诚和决心,令当时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大为敬佩,永安建制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称六千岁,是太平天国的第五把手(前头依次为天王、东王、南王、西王)。

随着太平军杀出广西,进入湖南,南王冯云山最先升天,蓑衣渡之战中被弹片击中腹部,迁延数日后咽气,洪教主仰天大呼:

“天妒英才,为何夺我良辅性命!”继而在苦战长沙时,西王萧朝贵又被大炮送上天堂。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顿时成为洪教主的左膀右臂,杨秀清主管日常事务,制订战略规划,韦昌辉则管理诸将并负责卫戌任务。这样的分工一直沿续到攻陷南京之后。

定都天京(南京)以后,腹有韬略的杨秀清越发觉得整日沉缅于美色之中的洪教主简直就是一根废柴,自己这样一个人才竟然屈居他实在窝囊,于是在攻破围困南京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之际,杨秀清假借

“天父下凡”为名,质问洪教主:“尔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教主虽然心知肚明,但也不敢戳破杨秀清的诡计,只好违心地说道:“东王打江山,亦当万岁。””天父(杨秀清 饰)“又问:”东世子(杨秀清儿子)岂止是千岁?“洪教主装怂装到底,回答道:“东王既万岁,世子亦便万岁,且世代皆万岁。”“天父”这才心满意足返回天堂,扮演“天父”的杨秀清不会想到,他一只脚真的已经迈入返回“天堂”的途中。

洪教主当即密诏在江西前线的韦昌辉和石达开率军“勤王护驾”,韦昌辉早已对杨秀清的擅作威福心生不满,接到洪教主诏令后率领三千精锐连夜赶回天京,咸丰六年八月初四(1856年9月2日)在天京城外会合燕王秦日纲等人,杀入东王府中,将杨秀清斩首。随后血洗东王余党,前后共杀两万多人,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如山积,宛如人间炼狱。这就是被称为太平天国转折点的“天京事变”

随后赶回天京的翼王石达开责备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又想杀石达开,提前获知消息的石达开连夜逃出城外,韦昌辉没有抓到石达开,尽杀其亲属护卫。石达开逃至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求天王杀北王以谢天下。洪教主为安定军心,准备舍弃韦昌辉,于是韦昌辉率军进攻天王府,被誓死效忠天王的二千多女侍应和东王残部击败,最终被处死。

倾尽身家,投身天国,背叛阶级,舍弃荣华的韦昌辉最终落得如此下场,结局令人不胜唏嘘!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1)心太狠,手太辣。

杨秀清该不该杀?

李秀成自述说天京事变的原因是,杨秀清逼封万岁,石达开和韦昌辉密谋杀掉杨秀清。

石达开自述说的是韦昌辉杀杨秀清,他不知情。

尽管表述不一样,但是对于石达开赶到天京城的行动基本一致,那就是石达开并没有过于谴责韦昌辉杀杨秀清一事,而是认为他杀的太多了。

韦昌辉是怎么杀死那么多人的?

一开始他带人冲进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侍从,可是还有很多东王府的部属,官员,兵将,怎么办?韦昌辉怕遭到他们的报复,决定将这些人全部杀光。

韦昌辉想了一条毒计,就假降天王诏旨,说他和秦日纲犯了监杀的过错,没有完全遵守天王的诏旨,因此要受杖刑四百,所有东王府的部下都要来观看行刑。

行刑的时候,韦昌辉和秦日纲演的十分逼真,以至于东王府的部下信以为真,在一番花言巧语之下被骗入两间大屋。卸下武装,接着就开始被大屠杀。

这场屠杀杀掉了东王府的两万多人(一说一万多人),大小文武官员被屠杀殆尽。

所以,韦昌辉实在是个狠人,株连九族也只是杀犯罪者的亲属,他连杨秀清的部下也杀,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杨秀清的死忠啊,这样还不把人得罪光了?

(2)屠杀石达开一家。

石达开匆忙赶到天京城后,杨秀清已经诛杀,大屠杀也已经接近尾声,石达开看到这个自相残杀,血流成河的场面,自然伤心,就指责韦昌辉,杀人太多,你杀杨秀清也就算了,为什么把那些无辜的老兄弟也杀了呢?

杀红眼的韦昌辉,一不做二不休,想把石达开也杀了,石达开逃出天京城后,他的一家老小全部被韦昌辉杀光。

(3)韦昌辉还想杀洪秀全。(此条未有明确史料证实)

石达开逃出去之后,带兵赶回天京城,要为家人报仇,讨个说法。

此时洪秀全就指责韦昌辉滥杀无辜,于是韦昌辉带兵围住天王府,妄图把洪秀全也杀掉。

所以,韦昌辉简直是往作死的路上狂奔,杀掉一个杨秀清,估计他还死不了,可是他竟然丧心病狂的杀掉上万人,然后又把石达开一家杀光,这样的人不是自寻死路吗?


师明礼闲聊太平天国



熊津都督


太平天国本来就是邪教。洪秀全多次科考,名落孙山,为此他还做过一段时间家教。因为数次落地不中,种地又不想种,于是对朝廷心怀不满。后来在流窜途中听到了关于上帝基督之类的东西,岀于对儒家纲常名教的痛恨,弄了拜上帝会,并在金田起义,誓言自己要开科取士,与黄巢的经历相似。在装神弄鬼的过程中,为了洗脑,自称是上帝的次子。结果被杨秀清抓住机会,杨在一次附身后说自己是上帝的附身。从此以后洪秀全很是郁闷。因为杨秀清多次上帝附身,洪秀全劝他兄弟之间有话好好说,不要老这样玩,让兄弟难做。但杨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装B到底,于是韦昌辉奉旨突袭了杨。但韦在杀了杨之后,又妄想架空洪秀全,加上对东王一派将士、石达开的家属的滥杀,导致了洪秀全决定诱杀韦昌辉,以绝后患,并归拢人心,推卸责任,结果韦昌辉就挂了。


三水255773390


兽们皆是如此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与毛残害它的战友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