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猫妖传里,皇帝杀死杨玉环,为什么还骗着杀?

海角钢琴


因为杨贵妃仅仅是一个皇帝的玩物而已。从好的方面说,皇帝爱杨贵妃,不忍心让她直面残酷的现实,不忍让自己直面残酷的现实;从坏的方面,皇帝对贵妃“同生共死”原本就是大款对小蜜的随口承诺,当不得数的。

即使在传统的美化二人感情的作品,诸如《长生殿》中,贵妃和唐明皇的感情也是莫名其妙。说穿了就是美颜与争宠的结果。到后来“忽然他们都死了就幸福地在一起了”。两人的爱情根本是不对等的。杨贵妃的肉体和美貌,在唐明皇身前换来了“姊妹弟兄皆列土”的家族富贵,但当她昏庸的哥哥和无情的恩主引发天下大乱时,却要用她的生命来作为代价。

杨贵妃不能说无辜,毕竟她是这一切的源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而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呢?并没有。她对不起的最多是梅妃而已,而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唐明皇干的。男人们把天下弄乱,然后叫女人们做祸水。大唐的兴衰本是历史规律,具体责任应该到唐明皇头上,但人们总说,是杨贵妃干的。

所以杨贵妃死了,唐明皇还活着,这本来就是最大的欺骗。让杨玉环成为仙姑,再来重复和唐明皇的爱情誓言,这不过是为男人们留一丝面子而已。

其实到了那个时候,唐明皇知道,道士的话多半是靠不住的,杨贵妃多半不能复活。为了陈玄礼等人不继续逼宫,唐明皇决心舍弃那个自己说了多年甜言蜜语的女人。那么,骗一骗她,也骗一骗自己,骗一骗吃瓜群众,为自己留一点心安和传说中的好名声吧。


巴山夜雨涮锅


《妖猫传》看了两遍,感慨很多。



皇帝骗的不仅仅是杨玉环,他骗的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谁都知道是骗局,包括他自己,但是谁都不愿意承担杀死贵妃的罪名,连皇帝也不愿意。

皇帝说的一句话尤其虚伪:“玉环,我很想把我的头颅放在盘子上,让高力士端出去,可那样,就违背了我和你白头偕老的誓言。”



放现在,10岁小姑娘也知道在骗人,但是杨玉环明知是假的,却愿意成全他,送给了他自己的头发做为信物。

很难想象,杨玉环死的时候的凄凉和绝望,她怀着跟皇帝重逢的心和没有痛苦的死亡解脱而去,却在孤独的棺木底下醒来,没有空气,没有人,自己推不开,只能绝望而死,如同活埋。



皇帝为什么不给贵妃生路,皇帝可以把她埋在其他地方,或者悄悄送走,因为他是皇帝,他爱的只是自己的权利,自己的极乐之乐,凌驾于一切之上。他不能让贵妃活过来,被别人发现,他的权威就会受到打击,他也不想让别人得到贵妃,如果得不到,就毁了他,正是皇帝的写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子非鱼飞飞飞


看完想写个影评的,借这个题目写一篇吧。

我觉得《妖猫传》应该有另一个名字:《长恨歌---致我们无法遗忘的大唐》。

我上周五晚上才看了《妖猫传》,边看边哭,最后痛彻心扉,李杨爱情没什么动人的,我哭的是一个盛世啊。

我就在长安,有年清明节冒着雨去青龙寺看樱花,看惠果空海纪念堂。

我就在长安,在樱花开的时候穿过交大到兴庆宫,流连沉香亭畔,踟蹰花萼相辉楼前。

我就在长安,有年秋天去马嵬驿看后人敷衍的贵妃冢。

我就在长安,我去寻找过李白醉倒的那块“长安酒肆”的碑。

我就在长安,我曾居住在郭子仪住过的园子里,昏昏欲睡或彻夜难眠。

所以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毛骨悚然,他们走的路是我每天走过的路,他们去过的地方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他们谈论的人物我深深地热爱着。那首《长恨歌》我能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对于长安,对于大唐,我怎么会忘记,又怎么肯忘记,更是怎么能忘记。

第一次泪目是白居易在藏书阁里对空海形容那一场盛宴的时候,忽然间的人声鼎沸,忽然间的纸醉金迷,杨贵妃身着盛装忽然间的一个回眸····那是,大唐,那是大唐的感觉。如同一口饮尽夜光杯中的美酒,熏熏然不知身在何处。

白居易迷恋着天宝年间,一如我迷恋着大唐盛世。他仰慕李白,吟诵李白写给杨贵妃的那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那场盛宴叫:极乐之宴。那是大唐的巅峰,那是盛世中最盛大的宴会,它是如此的奢华,如此的耀眼,叫大历年间的诗人心向往之,叫千年之后的我亦难以释怀。

杨贵妃就是这个盛世的化身,她代表着这个盛世,她在极盛之时而生,在极衰之时而陨,她就像是这个王朝的命运。

我第二次泪目,是晁衡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花萼相辉楼的那场极乐之宴。晁衡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我终于有幸目睹了那场永不再回的盛世。

白居易这样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每一个镜头都是白居易的那一句诗,整齐的长安街坊,人头攒动的长安大街,杨贵妃在天上,令芸芸众生抬头仰望,目眩神迷····灯火琉璃,亮彻了大唐的夜,人群缓缓流淌进花萼相辉楼,葡萄美酒注满了大号的金杯之中,盛世的舞姿在酒杯中绽开,又像一个酒花坠落在杯中,才子风流,美人如云,晁衡的眼睛里有星光闪烁,那种崇慕,那种倾心,何止是对杨贵妃,更是对繁华的盛世大唐啊!

这种美在杨贵妃的身上凝聚了,她一袭红衣走来的时候,令所有人窒息。我们想象过各种各样的杨贵妃,妖娆的,慵懒的,灵动的,高贵的,此时才惊觉,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安安静静站在那里,像一个精致的玩偶,被皇权的大手支配着,身不由己。

让我泪如泉涌的就是李白的出场。他是醉着出场的,他的气质就是大唐的气质,是那大杯的葡萄美酒,未饮先醉,他就靠在那里,像一个不被人注目的过客,高力士为了求诗,只得为他脱靴。他抬起他诗人的腿,然后放声大笑。诗人是不需要纸笔的,他把他的才思写在高力士的背上,把笔扔进酒池,然后他一头栽进了酒池中,用手捞起酒,朝脸上淋去,也许落在鼻尖,也许落在嘴里·····

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的脱靴,在唐玄宗问他的时候,他一口咬定这是李白自己写的。这引起了唐玄宗的不满,他贪恋着她,就好像贪恋他的江山社稷,不容别人染指。李白这首诗神来之笔,叫唐玄宗准备给杨贵妃的诗黯然失色,再也没有拿出来的意义。

而晁衡对杨贵妃的仰慕,在唐玄宗眼里,除了不满还有几分得意,他知道所有人都仰慕她,迷恋她,可普天之下,只有他一人拥有了她,得到了她。他奴役了她,就好像奴役了天下。所以他在纸上写下:极乐之乐。

那是九五至尊独立高处的快意,是他只能一人独享的快乐。

杨贵妃为那首诗见了李白,李白却说,这首诗并不是给她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谁,可在看到她的那一瞬,他就觉得这首诗天生就是为她准备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场极乐之宴,在白鹤少年出现的那一瞬到达了高潮,两个俊美的少年,忽然化成白鹤,忽然化成少年,围绕在杨贵妃的身边,使得大唐变得更加梦幻。只是梦幻中忽然多了一丝感伤,这种感伤来自杨贵妃的身世,这是白龙对杨贵妃迷恋的重要原因,他怜惜她,也怜惜着自己,他保护她,就好像要去保护他自己。

安禄山最后的出现,像一个恐怖的信号,他贪恋的目光,已经预示着那场叛乱。

马嵬驿那个灯火不眠的夜,那间简陋的茅屋,萧索而颓废。杨贵妃就坐在楼上,她的神情,一如坐在皇宫里一样。唐玄宗要他的江山,所以只有牺牲她。他们把整件事的过错归咎为一个女人,并不愿意承认他们要逼死一个女人。唐玄宗为了保持着他的风度,保持着他对她的深情,保持着他在世人眼中的看法,保持着他在她心中的形象,设下一个骗局。

他赌她爱他,赌她不会和晁衡走,赌她会为他而死。他全都赌赢了。

杨贵妃明知道这是一场骗局,却还是欣然赴死,她爱着他,爱着大唐,所以她愿意牺牲自己。

他在拿到她的香囊时,就知道她已经知道了。他在她喝下那杯毒酒的时候,他就知道她知道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他故作深情也好,心怀愧疚也罢,他将她埋葬了,希望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地下。

她不可能活过来,即便是真的存在尸解大法,她也决不能再醒来。她的醒来,就好像要撕下唐玄宗的面具,要他现出原形。可偏偏她心底还残留着那么一丝丝希冀,希望着能与他重逢。

可以说,杨贵妃在棺中苏醒完全是一个意外,唐玄宗为她设计好了,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死去。但她醒了,所以在挣扎和绝望中走向死亡,异常的凄惨。棺材盖上那血迹斑驳的抓痕,令空海都泣不成声。

唐玄宗亲手葬送了大唐,葬送了盛世,葬送了他的爱情。此之谓:长恨。

最后他们几人再次来到花萼相辉楼,那一幕让我想起《红楼梦》中为好了歌做注的那首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繁华不在,盛唐不再。

丹龙再次用幻术回到那场极乐之宴上的时候,我再一次泪流满面。我的大唐啊。

让葡萄美酒再一次注满酒池,让所有的烛火再一次光耀长夜,让白鹤少年再一次无拘无束地翱翔碧空,让李白再一次醉倒在酒池边。李白一头依靠在金龟上醉倒过去,恍惚间好像我们还在那个酒气微醺的盛世之中。白龙无法忘记杨贵妃,白居易无法超越李白,只是因为他们无法忘记大唐盛世,却再也无法回到大唐盛世中去了。

我日日都在长安城中,可我知道,大唐盛世只是一个梦,我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丸-----------------

文:祁门小谢


祁门小谢


《妖猫传》可以说是陈凯歌的翻身之作,画面恢弘大气,故事凄美动人,是去年难得的一部佳作。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应该就是玄宗欺骗杨贵妃并将其杀死的那一段了。

不过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明白,皇帝杀死杨贵妃为什么还要骗杨贵妃呢?

不想杀死杨贵妃

看过电影《妖猫传》的同学应该知道,唐玄宗其实是不想杀死杨贵妃的,但是在性命和美色面前他选择了前者。

究其原因,还是杨贵妃长得实在是太美了,就连诗仙李白都对其赞不绝口——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而且,杨贵妃当时还是少有的混血美女,唐玄宗自然对其倍加宠爱,即使被安禄山逼的逃亡马嵬驿,他还是没有动过杀死杨贵妃的心思,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心腹高力士都不想成为杀死杨贵妃的罪人。因为杨贵妃早已不只是一名贵妃的身份这么简单,她更是大唐的繁荣盛世的象征,在百姓心中是一个符号般的存在,杀死了杨贵妃无疑会成为人民口中的罪人,谁愿意背负着罪人的骂名呢?

为什么要骗杨贵妃?

我们都知道,虽然不想杀死杨贵妃,但玄宗皇帝还是这么做了。是什么让玄宗皇帝下定了决心杀死贵妃呢?原因有三:

1.陈玄礼的威逼

陈玄礼手握重兵,在马嵬驿发送兵变。在陈玄礼心里,杨贵妃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源所在,只有杀死杨贵妃断了安禄山的念想才能平息叛乱。唐玄宗的逃亡路上,只有陈玄礼一路护卫,陈玄礼兵变,玄宗皇帝没有力量来反击,只能交出贵妃;

2.黄鹤的劝说

黄鹤是一名道人,他对玄宗皇帝说,可以用法术让贵妃假死,等陈玄礼验过“尸体”,再安排人去偷偷的把贵妃挖出来。正是黄鹤的这番话让玄宗皇帝看到了希望,既能保住贵妃的性命又能平息陈玄礼的兵变,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看过电影的同学都知道,贵妃最后还是死了,可想而知黄鹤的法术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黄鹤的那一番说辞不过是教给玄宗皇帝骗杨贵妃的罢了,而玄宗皇帝也正好借黄鹤的这番话来麻痹自己。

3.自己留不住的好东西也不让敌人得到

安禄山叛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杨贵妃,在玄宗的心中虽然不想杀死杨贵妃,但是更不想让安禄山这等肮脏的人得到杨贵妃,那么就干脆杀死贵妃,让安禄山对贵妃彻底断了念头。陈玄礼的兵变恰好给了他这样一个契机,既杀死贵妃断了安禄山的念想,又可以说是因为陈玄礼的逼迫而杀死的贵妃,自己也不会成为杀死贵妃的罪人。


赤兔电影


电影里有一句话:皇帝才是最擅长幻术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皇帝不仅要骗贵妃,还要骗天下人:皇帝是有情有义的。他要让贵妃相信自己还能苏醒,怀着对他的爱和希望心甘情愿地去死;他要让天下人知道贵妃是高力士瞒着杀的,皇帝并不知情。



因为皇帝要天下,更要天下人的心。

金吾卫逼着皇帝杀死贵妃,如果不杀,他将失去军队的拥护,失去江山;如果他杀了贵妃,那么说明他真正地受到了逼迫,帝王威严荡然无存,而贵妃在死前也会失去对他的爱。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他和身边的人演出了一场完美无缺的戏,骗过了所有人,包括不在场的白乐天。



这就是帝王之爱,爱美人更爱自己。多么虚伪又现实。他写的“极乐之乐”,阿部仲麻吕认为是帝王驾驭所有人、掌控一切的快乐。其实极乐之乐,是为大悲。皇帝是最悲哀的,在任何时刻他都要保持着帝王的尊严,哪怕是对着一个将死之人。



他自以为能骗过所有人,但贵妃那一笑已经说明,她看穿了一切,只是没有捅破,皇帝终究没能骗过贵妃,也没能骗过自己。


平行失控



贵妃之死是这段非常精彩,所以我们要分为几个层面来说它,这也是电影的本意,也就是说这是一夹心饼干!

第一层饼干,也就是电影开始部分。说话的猫引出的,陈天樵倒霉之谜!陈天樵之所以在御林军任职那是因为他老爹了。这货是御林军的首领,在皇帝外逃时,他老爹发动兵变,而且还胁迫皇帝提出杀死杨贵妃,贵妃之死都是因为这个坏人!需要注意的是她是皇帝的宠妃,还是一个人。杀人者老陈也!

第二层饼干,可怜的退休老宫女被杀事件引出的,是她提供的作案工具,高力士勒死杨贵妃,这个死太监!杨贵妃的死都是因为他!?杀人者太监也。

第三层就是要从找到她棺椁说起了。兵变之时皇帝欺骗她让她假死,其实欺骗的何止是剧中人呢?当时我就非常想看的死而复生的杨贵妃,然而是看不到了。坦率的说他把我骗到了,电影在这段神经质般反复重复着那盛宴。这时候她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盛宴中人们不分尊卑贵贱。盛宴过后、时代结束,她必须死,她的死是给老陈们的交代,老陈的后代依旧有京城大房子的,还有世袭的官职。皇帝依旧是皇帝。不仅要死还得死透,而且要被盖棺定论!

而谁被骗了呢?白乐天和我,还有那些吃瓜群众。

而为啥要骗呢?你猜!


言午129087167


《妖猫传》这部电影用了很多象征手法,杨玉环是众人心目中完美女人的化身,所有的人都爱他,包括隔世相望的白居易,正因如此,电影中的唐玄宗不愿意背负背弃爱妃的罪名,他欺骗的不只是杨玉环,欺骗的也是那些仰慕杨玉环的众人。


《妖猫传》中唐玄宗骗杀杨玉环这段正值“安史之乱”之时,众所周知安禄山起兵也是因为觊觎杨玉环的美色,正所谓“红颜祸水”,手握重兵的陈玄礼清楚,杨玉环不死,即便他平了“安史之乱”也会再生祸端,于是陈玄礼要求唐玄宗刺死杨贵妃。

所以唐玄宗不得不杀杨贵妃,但是唐玄宗不想让杨贵妃含怨而终,同时唐玄宗也不想背负众人的指责,于是他联合黄鹤设计了这个骗局,这样他既可以给陈玄礼一个交代,又可以给杨贵妃以及众人一个安慰。


然而,杨贵妃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她作为一个红颜并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她能做的就是做别人的一个棋子,只是她没想到自己会真的醒过来,她更不知道自己会死的如此痛苦,杨贵妃所象征的就是权贵争夺的牺牲品,她即是“红颜祸水”,她也是“红颜薄命”,这些头衔是这些追求权贵的人强行安置在她头上的,而她只能默默承受。

而刘昊然饰演的白龙象征了所有的怨念,他站在洞头痛苦地向着苍生呼叫,最后他化身为猫妖,并且将所有伤害过杨玉环的人一个一个地收拾掉,直到这股怨念被解开、被消除。


总之,《妖猫传》中的唐玄宗欺骗的不只是杨玉环,还有深爱着杨玉环的众人,欺骗杨玉环是因为不想让杨玉环含恨而终,毕竟唐玄宗一直对杨玉环说他深爱她,唐玄宗欺骗众人是不想背负众人的指责,毕竟在大家心中杨玉环是完美女神。


草根说电影


首先更正一下,是《妖猫传》,不是猫妖传。

为了回答这道题,我把这部电影重新看了一遍。虽然没有第一次看的冲击那么大了,但还是一声叹息。唉……

影片中的皇帝,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在电影里,那就是一个天下最自私、最虚伪的人。这个角色有一个特点,用现在的词来说,就是又当又立。

什么好事他都要占尽,皇位、极权、天下、人心、爱情、名声……

所以,他有着浓重的表演型人格。

彼时正当盛唐,万邦来朝,极尽繁华。唐玄宗李隆基演绎着一个开明皇帝的角色。按照影片的说法,因为他开明,所以对有胡人血统的杨玉环格外宠爱。他和她是真爱,这一点不仅是俩人间互许的盟誓,也是向天下人昭告的皇帝本人的形象工程。

所以,贵妃生日,他让她在全城百姓面前仙子一般舞了一段水上秋千,为她举办极尽奢华的“极乐之宴”,为她写诗(后来发现李白的诗更好,就叫高力士遣走李白)、写歌、做霓裳羽衣。明知阿部仲麻吕想要跟贵妃表白,他就在他们面前秀俩人的恩爱;明知安禄山觊觎贵妃,他也要邀请他来赴宴,还亲自下场,披发击鼓以表欢迎——这皇帝的戏真是不一般的足。

他在全天下人心中牢固树立盛世明君、才子皇帝和浪漫情圣形象,每一样都足够令人膜拜痴迷,连他自己也痴迷其中不能自拔。所有的好名声,他一样也不能放弃。

于是,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皇和贵妃出逃。马嵬驿出现兵变,金吾卫首领陈玄礼要求处死贵妃以安军心,不然就不再保留对皇帝的忠诚。

这不是一道难做的选择题。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怎么也比不过对自己的。失去士兵的忠诚,从而带来失去皇权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那当然是绝对不可以的。

所以杨贵妃必须死,这是没有疑问的事。

问题在于,唐玄宗舍不得放弃自己的人设。他可是天下第一的大情圣啊,他可是和玉环许下了生死相随的盟约的啊,不管他是迫于金吾卫的压力,还是自己“顾全大局”赐死贵妃,他都必将背上背叛爱情的骂名,变成冷血虚伪无情的伪君子。李隆基绝不接受这样的人设崩塌。

他很骄傲自负,也很贪得无厌,他要控制所有人的心,不仅包括天下人对他的看法,也包括杨玉环的。所以,他不仅要让天下人相信他不会让杨玉环死,也要让杨玉环本人相信这一点。

总之,杨玉环必须死,但与此同时包括她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要相信那不是皇帝本意。这才是唐玄宗觉得棘手的问题。

影片中呈现的解决方案是“尸解大法”。这种幻术能让贵妃进入假死状态,金吾卫会以为她真的死了,这样就能解决兵变问题。同时让高力士在贵妃脖子上制造勒痕,然后在金吾卫面前上演一出暴打高力士的戏,让金吾卫相信不是皇帝向他们屈服,赐死贵妃,而是高力士自作主张勒死贵妃。这样,皇帝在金吾卫面前就不会失去威望和皇权,在天下人面前也不会失去情圣的名声。

至于杨贵妃,就让她相信只是假死,局势稳定后皇帝会开棺接她回去,这样她就可以“怀着对他的爱意和重逢的希望去死”。一句话,他要她死都继续爱他。这种对人心的极度控制欲,真的令人齿冷。

实际上呢?“尸解大法”是用来骗杨玉环的,李隆基真的要她死,怎么可能让她复活?所以“尸解大法”只是幌子,真正的奥秘在那杯酒里。表面上那是一杯普通的用来增加仪式感的诀别酒而已,实际上是致人死命的蛊毒酒。喝下这杯酒,杨贵妃必死无疑。只不过在酒毒发作前,她已经通过“尸解大法”进入假死状态了,所以会无声无息无知无觉地死去——大概皇帝认为这是对她最仁慈的无痛苦死法,也是皇帝自欺欺人的表现。

这就是题主所问的,为什么要骗着杀杨贵妃。整个过程好大一出戏,导演就是皇帝本人。

皇帝不仅导演了这出大戏,而且亲自下场表演。在他假惺惺让黄鹤演示“尸解大法”的过程中,对杨贵妃说的那些话,我真是一边看一边恶心:

“玉环,我绝对不会让黄鹤对你这么做!”

“玉环,我很想把我的头颅放在这个盘子上让高力士端出去,但是这样做,就违背了我们白头偕老的誓言。”

“玉环,你同意吗?你如果不同意,我就不会让黄鹤施法。”

杨玉环其实是心知肚明的。电影里说得很明白,在极乐之宴上她就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大唐盛世时,需要她作为盛世的符号;盛世不再时,她就将被抛弃。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皇帝对她到底有多爱,她怎么会不知道?李隆基喜欢她不假,但更多的时候,只要需要她来装点门面,装点他盛世明君的门面。

但她善良,她比玄宗更懂得爱。她爱大唐的盛世,也爱这个虚伪的男人。所以在她还是“符号”的时候,她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所以在玄宗假惺惺问她意见的这一刻,她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皇帝如释重负,马上亲手奉上毒酒一杯。

贵妃一饮而尽。她是否知道这是毒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所谓“尸解大法”是骗她的。她只是愿意配合玄宗完成这场戏。她还把自己的一缕头发留给玄宗,这缕头发后来被锁在宫中密处,还让三十年后的白居易相信这是皇帝与贵妃不朽爱情的见证,从而写下了《长恨歌》。

她贴心到这种程度,用一缕头发让他相信他已经骗过了她。他却那么自欺,不但在当时骗过高力士,骗过阿部仲麻吕,骗过白龙,骗过陈玄礼,过后还“把所有知情的人杀了”(所以我怀疑同谋的黄鹤也没逃脱),自己继续扮演情圣皇帝的角色,在前来复仇的妖猫白龙抓瞎他的眼睛之后,传到天下人以及后世人(白居易)那里的说法依然是“因为思念贵妃而哭瞎眼睛”。

一个人得入戏多深,才能如此残忍又疯魔?

其实在贵妃死之前,电影里已经多次表现了这位皇帝的极度权力欲。

他用杨玉环作为大唐开放的门面,深知诸多男人都为她着迷,他一边采取“开放展示”的姿态宣示他的大度,一边上演只有他才能和贵妃生死相随的深情戏码——他用这些姿态,筑牢自己的人设,牢牢抓住杨玉环和天下人的心;

他写给阿部仲麻吕的“极乐之乐”昭示了他的极度贪欲——他要凌驾所有人之上,他要控制所有人的心,这是他一人独享的极乐之乐;

出逃时他忽然挣脱太监的手,跑回空地大吼一声:“我还是大唐的皇帝!”——明明就是他狂妄自大的“人设秀”,惹来了这场祸端,此时感觉到盛唐的风雨飘摇,他念念不忘愤愤不平兹兹于怀的,仍然是他自己的地位:他必须对自己确认,他始终是那个高高在上凌驾一切的皇帝。

陈玄礼逼宫时,阿部仲麻吕提出由他带贵妃逃到日本去。皇帝的反应不是帮着劝说贵妃同意,而是冷冷的一句“你可以试,我赌你输”,然后就把黄鹤叫一边商量去了。

果然,贵妃不答应阿部的建议——皇帝根本不想贵妃活,这也罢了。关键是他对阿部说的那句话,表明在这种生死时刻,他下意识反映出来的,仍然是对自己掌控力的得意。他知道贵妃会有什么反应,他也趁机在阿部面前又炫耀一次:我知道你爱贵妃,可是只有我能控制她。

难怪影片借阿部仲麻吕之口说,皇帝才是真正的幻术大师。

骗贵妃,骗士兵,骗天下,也骗自己。唉!还是一声叹息。

写到这里发现忘了回答题主的描述。就再补充一下:

按照皇帝的如意算盘,骗贵妃喝下毒酒后,让黄鹤给她扎针,让贵妃气血封闭,进入假死状态。其他在场的人都相信这是“尸解大法”,以后皇帝一定会偷偷接回贵妃。而金吾卫则会认为贵妃死了,于是解除兵变。之后把贵妃埋进棺材。在棺材里毒酒发作,贵妃就会不知不觉地死去。接她回来?当然是不可能的。过后皇帝就把知情人都杀了。

然而实操时出了意外。可能是气血封闭延缓了毒酒的发作,结果“尸解大法”失效了,杨玉环在密闭的棺材里醒过来,却无法推开棺盖,终于在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中死去。当然最后蛊毒还是发作了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白龙为了给她吸毒,魂入猫身变成“妖猫”的后续了。只是论起贵妃的死因,影片中说的“活埋至死”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这是电影的艺术演绎,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及故事无关。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其实《妖猫传》已经给出了答案。“强盛时,她是帝国的象征。危难时,大唐将不再需要她”。电影中的杨贵妃台词并不多,喜怒也不于神色,对每一份微小的爱都给予尊重,既亲切又有距离感,这正是大唐盛世的缩影。每个人都爱杨贵妃,正如每个人都爱大唐盛世。

唐玄宗一手缔造了它的繁华,却无奈的看着它在自己手里毁灭。阿部千里迢迢来瞻仰大唐,却也见证它由盛转衰。包括黄鹤、白龙、丹龙、高力士、没有人愿意背负杀死贵妃的罪名,就如同他们都无法面对大唐盛世不再。但是杨贵妃必须死,就如大唐盛世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参与者都形成了一个默契:骗自己!骗自己贵妃只是假死,她还会活过来,骗自己大唐盛世只是暂时的危机,它还会兴盛。而白龙引导白居易和空海揭开了贵妃之死的真相。看似是揭露,其实是守护。每个人都在骗自己,只有白龙骗得自己都相信了,对贵妃遗体的守护,也是对大唐盛世的执念。所以当它知道杨贵妃已经醒不过来时,他心中的一切都已经破灭,一无所有。贵妃和大唐都回不来了,所以他最后想跳上贵妃遗体的石台死去,却没有跳上。

即使几十年后,剧中的白居易依旧怀念大唐盛世,依旧要与李白比较,恨自己晚生了三十年。空海也依旧要漂洋过海,来大唐青龙寺寻求无上密。就算是到了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看电影的你我,也舍不得杨贵妃就这样死去,舍不得大唐盛世就这样衰落。


考古系大师姐


电影《妖猫传》里,唐玄宗李隆基迫于局势不得不处死杨贵妃,以平息众怒。正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所写“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但是他又不想背负杀害杨贵妃的罪名,所以想出来这么一个“假死”的计策,让杨贵妃心甘情愿地死去。这其实是非常残忍的。

安史之乱以后,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匆匆逃走,在途径马嵬驿时,随行护驾的禁军将士不再听从李隆基的指挥,强烈要求处死杨贵妃和杨国忠,更是乱刀砍死了杨国忠。在当时的情况下,杀死杨贵妃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就算李隆基再爱杨贵妃,但他也不可能为了杨贵妃放弃自己的江山社稷。那么,此时的他就只能考虑如何让她死得体面些,少些痛苦。史料记载,当时李隆基正是派高力士去赐死杨贵妃,自缢而死。当然,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只是她的死因的其中一种说法,也有史料认为她是死在佛堂。

只谈电影里的情况,颇有些“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味。李隆基爱美人更爱江山,而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杨贵妃如同妲己褒姒,都是红颜祸水,认为只要处死杨贵妃,政治时局就会有所好转。

在一段恋爱关系里,最高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洗脑”,让对方无条件相信你。而在这种情况下,杨贵妃其实是很有可能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局,但依然愿意为李隆基去“假死”。那一刻,她应该是绝望的吧。或许,还带着一丝希望,认为这不是一个骗局。

最终,药效过去之后,她在石棺中醒来,拼命地用指甲去抓挠棺盖,甚至还大声呼救,但没有人会再来救她了。于是,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她带着绝望,窒息而死。而这条被人活埋的不归路,正是李隆基亲手为她选择的,并美其名曰为可以起死回生的“尸解大法”。

【两个关注娱乐、热爱生活的美少女,一个性格活泼爱八卦,一个娴静内敛喜读书,双剑合璧仗剑走天涯,为你奉上最in的娱乐资讯。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