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士風骨對當時的時代發展有什麼影響?

雷達182742829


有什麼影響?其實所謂的魏晉風骨,不過是狂放不羈,他們以自我麻痺,逃脫對現實的訴求,最終根源不過是說的話無人可聽,做的事無人可欣賞之後的自暴自棄,和自我安慰。

一提到中國歷史上的風骨問題,就必須提名士,人民大眾是沒有什麼風骨可言的,只有名士才能談風骨。而人們對名士的印象,歷來與那些追求自身解放與實現人生價值的知識分子聯繫在一起,因為學識過人,掌握文化知識,名士天然就屬於精英階層,也是推動社會改革的中堅力顯。

那麼真名士的風骨應該是什麼,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達則兼濟天下,貧則獨善其身”。

這是儒家經典中要求的,也是讀書人的最高理想。

而魏晉名士則不同,他們的風骨不是談論國家政治和民生, 而是以放浪形骸的舉止和飲酒無為的興致,還有無數癲狂之語言行動著稱比如吸毒啊,偽娘啊,這就是所謂的魏晉風骨。

其實吧,這也不能怪他們而是由深層次歷史和社會背景的。

如果追究原因,那要從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說起。

東漢是一個另類的王朝,中期以後國家就玩起了二人轉,今天宦官是老大,明天外戚是老大,二個派別互相爭鬥,而爭鬥結果往往是宦官勝利。

宦官不算好人,因為無兒無女所以行事都很沒有底線,宦官當政的結果就是,黨羽橫行鄉里, 禍害百姓、民不聊生。

因為宦官問題泰國嚴重,造成大批名士開始齊聚洛陽,討論朝政得失,關心政治和民生,這就是歷史上的“太學清議”運動。

但是宦官當道,這起由太學生自發組織的運動就在誅殺中滅亡。 學生們的心就這樣被深深地傷害了,他們從沒有意識到關心國計民生會遭到殺頭厄運。

這就是“黨錮之禍”為了避禍,於是很多年輕的太學生紛紛紛紛返鄉。

但是多年的儒學教育使他們在面對橫加的傷害時候,開始憤憤不平,可是面對強權和武力他們又無力抗衡,於是他們開始另一種心靈嘗試,那就是尋求自我精神的解脫。

想下也可以理解啊,一群飽讀詩書,心有抱負的有為青年,因為國家政治環境險惡還有暴力迫害,不得不放棄理想,那麼理想破滅了總要有追求啊。

於是他們開始追求享受,追求玄學,追求精神解脫。

在道家逍遙無為思想的呵護和關愛之下,這群人開始放下心中的憤恨和不滿,轉而用別的辦法追求人生。於是他們不再談論政治,不再談論國家,而是開始討論玄學和精神世界,以酒精和丹藥麻痺自己的神經,獲取心理上的慰藉。

在加上東漢末年直到魏晉時期,社會一直動盪不安,軍閥混戰打來打去,原本都活在恐懼中,如果不在精神世界找尋解脫,估計大家都要瘋掉。

所以他們開始學習或者自願開始去思考人生和生命。

思考之後他們發現,生命原來很脆弱、很短暫,他們試閣通過某種手段,使得生命可以延長,,於是煉丹的風氣開始盛行,而丹藥就是和現在毒品類似的東西,吃下去之後難免會有副作用,比如神經錯亂啊,身體發熱啊,精力充沛啊,因為經常吃。

最後副作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被很多人看見,於是社會上開始流傳,某某名士今天在裸奔,某某名士,昨天發酒瘋,某某名士,前天不穿衣服逛大街。

最後魏晉名士在這樣的風氣之下,開始以古怪行徑還有荒唐行徑為生活的主要樂趣。

他們的狂放不羈,就是由此而來。

除了嗑藥裸奔,喝酒也是他們的最愛。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有次和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也來參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 當時有一大群豬走來飲酒,阮咸就和豬一起喝酒。他一面飲酒,一面鼓琴,玩的不亦樂乎。於是“與豕同飲”就傳為笑話。

這可見當的知識分子,不拘一格的興致,也反映了人們在苦難的邊緣真的不會在乎所謂的禮儀和形象,他們常常會當著客人的面捉蝨子,常常赤身裸體,他們過著放縱的生活,這種放蕩不羈的背後隱藏的到底是什麼,無非是理想不能實現之後的發洩和自暴自棄而已。


阿斗不傻


一、與先秦諸子百家爭嗚時代欲求溶於社會,推廣自己思想,實現個人之於社會的價值相比,魏晉名士更多呈現的是與社會保持距離,以玄談為能事,執著於個人的人格呈現,這對當時,甚至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魏晉名士們用自己的實踐昭示人們,一個人與社會保持矩離,甚至遠離社會也是可以很好生存的。這固然有對當時社會以門閥為核心的等級社會的不滿,更是給人們指出了另外一種生存方式,這對當時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正是這個時候產生了我國隱士文化的名片式人物陶淵明。

三、他們那種為了自己的內心而百無禁忌的實踐精神是非常驚人的。陶淵明想辭官就辭了,阮藉想喝酒便喝了,王右軍東床之上想坦腹便坦了,他們不是想想說說而已,而是不管不顧地做著。這種實踐精神的意義是非凡的。

四、最後,我想說,魏晉名土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在談到他們時一定要明白兩點:

其一,由於他們都是知識階層,他們也是想用我行我素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結果卻不甚了了,連他們自己都感到一絲茫然。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隱含的失落,王右軍在《蘭亭集序》中的對“後之來者”的擔當,阮藉出仕後的被殺,稽康《廣陵散》的滅絕之音,這一切暗示我們魏晉名士是理想主義和失敗主義的混合體,可嘆亦可惋!

其二,我們應明白,魏晉名士與社會主動保持距離,是一種名士的保持距離,他們有保持距離的想法和方法,更有保持距離的物質基礎!!

一朝特立獨行客,千載雲起雲舒人!魏晉名士,遠了也近了!近了也遠了!!


闢玉


首先正一下題目中的名次「魏晉名士風骨」。

有魏晉風骨(特指建安)。

有魏晉名士,名士風度。(正始以後)

這是不同時期的兩個概念,不宜混淆。


魏晉名士特點是什麼?特點是不滯於物、不拘禮節、放誕曠達。

這種特點的形成是司馬氏高壓政治下的產物。

司馬懿殺了何晏,司馬師殺了夏侯玄。至於前前後後而遭殞命的其他著名文人,李澤厚曾列過清單加以追悼。無論是詩歌還是士人,都由建安時期崇高的、剛健的、富有風力骨氣,專向哀雁之啼,寒蛩之鳴。

以乖張荒誕的行為,來遠離政治,躲避殺身之禍。

故王夫之說“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議絕”。也就是說孔融的死,揭開了由建安風骨,向魏晉名士轉變的序幕。


大分裂時代,沒有強力的中央集權,輿論也相對自由,臧否人才,譏評時政,是士人參與政治的常態。

所以才會孕育出建安風骨,這樣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直面社會現實的藝術風格。

而到了天下版圖漸漸歸一,影響社會穩定的輿論份子便極其危險。

於是歷經血流成河的政治屠殺後,出現了“名士風流”。魏晉名士風流與建安時期的風骨是不搭界的,甚至失相悖的。名士風流是對社會責任的放棄——反正大聲疾呼也沒有,甚至還會殺頭。不如嗑藥飲酒,出入禮教之外,天天做一些亮瞎狗眼的行為藝術。


名士風流帶來的最大影響,無過於使整個士人階層,陷入玄談虛誕之中。

藥、酒、女人,加上看似玄妙實則不著邊際的P話。

結出了王夷甫諸人在面對江北胡塵,只能在新亭慟哭而毫無作為的惡果。


吳季玄


歷史的卷張,每一頁都烙下了塵封的印記.一頁一篇,不同的時代訴說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人物演繹著不同的傳奇.是的,每一頁都那麼精彩,每一章都那麼耐人尋味.就像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一樣,魏晉盛產的是“名士”,他們或縱性任情、飲酒嘯歌,或心繫蒼生,慷慨悲涼,或志在千里,壯懷激烈。自秦王朝至晚清,魏晉的名士始終獨一無二,特立獨行。

魏晉名士說的是文學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始於公元196年(漢獻帝建安元年)止於公元589年(隋統一),約近四百餘年時間,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走向繁榮的過渡時期。這段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朝代更替頻繁,除了西晉有短暫的統一之外,分裂割據是魏晉南北朝的基本格局,有本領者即稱王稱帝,五胡十六國,少數民族想要征服中原,確被逐漸漢化,因此這一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思想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在這段時期,文學在文學思想、題材、體裁以及整體風貌上呈現出許多新的變化,不再表達外在的社會功利,而是著力於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其中代表人物有: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賢、王謝世家、桃源陶令等。

那麼,到底什麼是魏晉名士風骨,又應該如何理解所謂的魏晉名士風骨?不錯,正是.所謂”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論絕”就道明瞭這一切.

因為政權的更迭,不斷的戰爭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即使身處上流社會也不能倖免,心靈敏感的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命運的多變難卜,人生禍福無常以及普通生命面對多變的時代風雲的無能為力。文人們少參與時政,不參與時政,不討論時事乃是明哲保身之舉,在不能夠改變時代的情況下轉而去研究玄學玄談,去強調精神自由,生命情調,去從另一個方面探究生命的意義,這基本上就是“魏晉名士風骨”的內涵。於是乎清談玄學盛極一時,文人不涉獵<>,<>,<>的,絕對不會被冠以名士名流之名。嵇康善於音律詩文,學識極其淵博以一封<>拒絕了出仕,被送上了斷頭臺,臨終時閉目沉醉的彈完那曲悠揚雄壯的《廣陵散》後仰天長嘆道:“我死不足惜,只恨《廣陵散》從此失傳了!”,瀟灑慷慨的留下了一段蕩氣迴腸的動人故事,從此《廣陵散》成了千古絕唱的代名詞。同樣,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也以一種佯狂和痴醉的態度生活,放浪形骸,蔑視禮教,他自己也說:“禮豈為我設邪?”他寧願大醉六十日,也不願回應司馬昭為兒子娉其女的婚事,醉駕馬車,於路邊嚎啕大哭。還有陶淵明,這位嚮往世外桃源的田園詩人,因為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權貴,於是賦下一紙《歸去來兮辭》,便飄然而去,過起採菊東籬的田園生活了。嵇康的血,阮籍的淚,是魏晉名士的血與淚,這就是“魏晉名士風骨”之魂。

魏晉名士風骨“清談”以“無”為本,外求“無名”,內求“無累”,以名真我,這種主要產生於士族階層的一種思潮,有其明顯的侷限性,特別是這種思潮流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種種任誕放縱的行為,也不是今天的社會所能夠讚賞的。魯迅先生在《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就曾經講到過這個問題,我們知道,魯迅先生是提倡在烈火燃燒的鐵屋內吶喊的,並不贊同這樣消極避世的態度。

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公正的看待魏晉的“名士風骨”,我們仍然應該說,魏晉名士在中國的文化史上都是有著絕對的地位的,從思想上來說也比當時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狹隘思想要崇高得多。他們有氣、有味、有韻、有致、有神,他們那種曠達、豪放、自由的那麼一種人生意境,還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他們不追求名利和榮華富貴,他們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去在權貴面前奴顏媚骨,不隨大流博得世俗的賞識;他們有宏大的理想,即便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即便悲哀、消沉,但心中卻永不放棄,用文人的責任和骨氣竭力實現自己的理想,這種風骨,這種精神,儘管總是顯得那麼另類,那麼格格不入,卻時常會讓人們感動回味……


孔雀石55


不請自來


魏晉之風,可從《世說新語》中尋得端倪。

《世說新語》為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典著作。文章多以短片形式簡述名仕之風,文中“正直,剛正,君子之態,不羈”等有著道家黃老之學的風采。

其中一篇文章,曾經選入中學教材。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信,為古之禮制,強調社會信譽,宣揚了文士的正風道骨。)

當時詩人都對社會政治理想與人生態度都做出相應的表達。多以道家的理論作為支撐,文人表達著超脫,放縱,無為的態度,一切都在提現本心本我,超然物外。這個時候的追求感觀,是一種自覺高尚情趣的體現,追求心靈上的理想化慰藉,與宋明理學有些類似。

當時部分文人的這種不羈與灑脫,引領了時代的潮流,總有摒棄世俗,特立獨行,雅俗共賞的生活心態。

部分文人,陶醉於自然,不拘禮節,灑脫無為,縱意于山水,一些脫離於純文化的酒文化,茶文化等,逐漸流行。

魏晉風骨,在當代乃至後代都得到追捧,正是這個時代的文人精神,文人之風,為後世文人士人創造了重要的文人新標杆。

回答不一定精準,僅供參考。文章為作者理解總結。謝謝批評斧正。謝謝閱讀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屬於作者©雲殤真人原創。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如有不符實際,請加以斧正,才疏學淺,一點薄見。歡迎大家評論。如需轉載,標明出處。


雲殤真人


魏晉時期社會動盪民心不安,眾多名士風雅淡定,堅定的追求自我覺醒和自身的社會價值,填補了社會的空虛,緩解了精神上的痛苦,對社會安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夢臻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政權更迭最平凡的時期。不斷的動亂,不斷的戰爭對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最大的恐慌和不安。

魏晉動亂的年代成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及大英雄,為我們中華文明史增添了絢麗的新篇章。動亂的時代迫使仁人志士打開了新的思維方式,催生了諸子百家、催生了百家爭鳴!

然而魏晉名士過度表現自我,追求意識形態且放任自我導致誤國常常被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