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柔软的维尼熊


副省级城市共有15个

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长春。以上10个均为省会。

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以上5个均为计划单列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计划单列市。

省会城市加上“副省级”头衔之后,就证明这些副省级省会比普通省会行政级别更高,城市定位也更高,地位高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计划单列市是由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开放最早几个经济强市所组成,其地方财政直接与中央挂钩。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的领导班组平级,一把手是由省里提名、中央任命。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仅仅从设立之初的政策倾斜扶持力度来说,显然,副省级城市要比计划单列市更有优势。

至于目前来说计划单列市与副省级城市谁更厉害,那就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城市的发展不仅与城市性质有关,还与地理区位,国家战略的调整,城市领导人的作为等因素相关!


九天银河一苇杭之


副省级城市是由10个省会和5个计划单列市所组成。

副省级省会:

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长春。

计划单列市:

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

省会的职责不必多介绍,自然是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加上“副省级”头衔之后,就证明这些副省级省会比普通省会行政级别更高,城市定位也更高。

计划单列市是由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开放最早几个经济强市所组成,其地方财政直接与中央挂钩。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的领导班组平级,一把手是由省里提名、中央任命。

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这五个计划单列市当中有四个都是经济比省会还要发达,比如深圳和广州、青岛和济南、大连和沈阳、厦门和福州,这其中前边三组的省会也都是副省级,但经济就不如同省的计划单列市更加突出。

要说哪个更好,这无法一概而论。因为副省级城市是上世纪90年定级的,随着之后20多年的发展,很多副省级城市如今的发展还不如一些地级市,这个跟区域经济以及地理位置有关。所以对比也只能是局域范围内。比如计划单列市大连比副省级省会沈阳好,不论经济还是环境都完胜,但是大连比不过中西部的武汉、成都,所以优势是互相的,是分区域的,何况职责不同,发展重心不同,没办法说哪个更好。


子夜的风


前面几位大虾都解释的很到位,我也没什么补充的了。以浙江的杭州与宁波为例说说我的浅浅的认识。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行政经济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是省级各项事业的示范城市,自然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城市。杭州市的市委书记一般都是浙江省委常委兼任,政府部门一把手等同浙江省副省长,下辖的区县一把手都比其他地级市高一个级别,类似于直辖市与省的区别。

宁波市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首批国务院认定的计划单列市,委托浙江省代管。宁波市的市委书记一般也是浙江省委常委兼任,这些年一直都是浙江省委副书记。她的各级行政级别跟杭州一样,唯一区别就是财政独立,只对中央负责。国家设立计划单列市的初衷估计就是想培育几个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扎实的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杭州市与宁波市都是副省级城市,行政体制一样,有很多省级行政特权,经济实力强劲,城市建设优美,居民生活品质极高,在浙江省起着各项事业带头作用。




子系准


计划单列市有5个: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同时又是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有15个:除了上述5个计划单列市外,还有另外10个省会城市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济南、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

计划单列市一定是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不一定是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在行政上所副省级城市;在经济上相当于直辖市,财政与中央直接挂钩,不受省一级政府限制。这点其它副省级城市则没享受此权限。

另外计划单市市委书记如升调可转任另省代省长,而副省级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如升调只能转任另省副省长!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计划单列城市是经济实力比较强或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城市,顾名思义,计划单列城市就是该市的国民经济计划预算从所在的省份中单列出来,统一由中央预算控制;该市的财政收支直接与中央财政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中国现有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五个计划单列城市,计划单列城市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实行中央与所在省双重管理的模式,一般以所在省的管理为主;

副省级城市的的前身都是计划单列城市,其行政权限享受副省级的权限,拥有部分立法权,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

副省级市的党委、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即中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坐看云起于此时


我国的副省级城市分两部分一一计划单列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的不同,实质就是计划单列城市与副省级省会城市的不同。两者的体制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才建立的。现时我国有5个计划单列城市和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城市为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为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济南、沈阳、杭州、哈尔滨、长春。两者之间的不同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立足点不同。副省级省会城市的选择条件是重点省会城市。主要是当时八大军区所在城市和当时工业基础好、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的几个重点城市。而计划单列城市选择条件是重要经济特区和特别重点的沿海开放城市。因此在地理位置上,副省级省会城市主要是在非海边的一省地理中心,而计划单列城市一定是在海疆上的重要港口城市。

二,任务目标不同。副省级省会城市的任务目标是协同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而计划单列城市的任务目标是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让一部分地方先发展起”的精神,精选部分发展条件特别好,经济体量比较大的非省会城市,力促发展成改革开放标杆型城市。

三,国家支持力度不同。之所以谓之为计划单列,就是将城市之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从省计划里分离出来另行单列,与省一样直接对口中央。这样,就形成了计划单列城市财政优势一一无须向省上缴财收入。而副省级省会城市是必须向省里上缴财政收入的。由于计划单列城市“开小灶”,所在省的“大锅饭”就要靠副省级省会城市和其他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来支撑了。因负担压力不一样,发展的动能和速度就肯定不一样了。城市财预算收入的数字就很能说明问题。根据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统计,深圳的财政预算收入为2582.21亿元,是广州1147.49亿的2.25倍;青岛的财政预算收入为865.28亿,是济南518.48亿的1.67倍;大连的财政预算收入为502.4亿,是沈阳385.1亿的1.3倍。至于原来与杭州差距较大的宁波,也已达到与之平起平坐的地位了。这简单的数字,就足以说明国家对计划单列城市的支持力度和结果。

这三大不同,显示了一个时期的中央的地方发展策略。

致于说谁会更好,显而易见,在经济发展上,计划单列城市有绝对的优势。而就经济社会总体而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无论是副省级省会城市还是计划单列城市,都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不可能永久不变。东北三省省会城市现已没了昔日的辉煌,被很多非副省级城市超越。现行副省级城市划分已不能体现现时的地方经济社会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能持续的。

又如计划单列城市,让先发展起来是为了起带动作用,而不是让其永远“吃小灶”而一枝独秀。那么计划单列城市的归宿是什么?似乎有两条路一一直辖市和长期单列。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一下我国政体历史和现状,认真研究一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就可以确定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在此,可以大胆预测,一旦特定“过渡期”结束,“计划单列城市”也就成为历史。


一戈话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叠床架屋的高手,至今依然。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就是叠床架屋的产物。

我国的正常行政体制,省辖市包括省会城市均应为地级。但为了给一些城市特殊优惠政策,或者这个城市有特殊地位,会拔高半级,定位副省级。

我国目前有副省级城市15个,包括10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它们的行政级别均为副省级。其实这15个城市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觉得太多太滥了,1994年就只保留了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为计划单列,其余10和省会城市不再计划单列。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行政级别都是副省级,他们的四套班子主官不是副省级干部。比如武汉市的市长是副省级,而长沙市的市长则是正厅级。
(武汉市的市委书记是副省级,可直接提拔为一省之省长)


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是副省级,但就含金量来说计划单列市更高。说到计划单列市,首先你就得明白什么叫计划单列。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会给省级单位下各种指标,省里在一层一层下到县级。

计划单列市,就意味着能够向省级一样享受国家计划指标,不再是省里下达的指标。简单的说,计划单列市就是能够像省级单位一样享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般的地级城市是没有这个权限的。
(深圳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计划单列市,其财政实力超过很多中西部省份)


比如地厅级城市征收的税收,需要和中央政府以及省级财政分成。而计划单列市不需要向省里分成,上缴中央之后,全部都是自己的。所以计划单列市的财政实力一般都比较雄厚。

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前者的行政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经济色彩更强烈。


红谷新视界


首先我们知道副省级城市是由10个省会和5个计划单列市所组成。

省会城市:

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长春。

计划单列市:

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

你的第一个问题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的区别。可以明显看出,计划单列市都非省会城市,而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沿海重点港口城市,这就是直接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是问哪个好。这个问题其实不太成立,因为计划单列市本身也属于副省级市,所以字面理解肯定是计划单列市更好,但是考虑到非计划单列市的副省级市都是省会城市,也势必会得到所在省的大力支持发展,所以副省级省会城市也不差。你应该是想问计划单列市和非计划单列市的副省级市哪个好。

经济方面计划单列市财政相对自由,经济自主权相对更大,但副省级省会城市既然作为省会,在同属一省行政管辖下,省内资源肯定会尽量平衡,所以综合来看,理论上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都差不多,实际的话肯定会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ImMrkid


我国,正部级城市四个(四大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15个(仅仅以行政级别论):10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

名单我看楼上都有介绍就不麻烦写了。

他们的区别就是计划单列市在经济财政大权上面享有的权限和省一级是一样的,而副省级省会城市却没有,仍受省级政府支配,享有和地级市一样的权限。之所以省会城市会有副省级是因为这些城市往往起着示范带头扩散作用。哪怕是普通的省会城市也是如此,同样的以此类推,地级市党委政府所在地的区委书记往往也是高配入常。国情如此。


智商250的鲁鲁班


根据巜宪法》第 三十条和国务院巜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城市有直辖市、较大的市(设区的市)、市,计划经济时代有计划单列市的称谓。没有所谓"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法律规定,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给较大市主要负责人的行政级别编制,不能等同于这个市的行政区划级别。至于那个城市好?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城市都是非常美好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