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缩小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差距?

用户72604689985


什么人说什么话!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的人认为公平,企业退休的肯定要骂娘。都是“人性”造成的,恕我没在“人性”中间加“贪”字。对这个问题我只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谈。我是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分配到国家机关任公务员,10年后在邓大人南巡讲话的激励下,我去了企业,当时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工资几乎没有多少差别。直到上个世纪末,国家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力度,破产倒闭,下岗失业,多如牛毛。我那时还在合资企业,收入也还和原国家单位差别不大。真正是到了2005年左右,差别出来了,我在企业拿双份工资(2500)(由于驻外),可是我原来的同事,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是我的双倍(5000)还多,当时他见到我就讥笑我。只知道那时候报纸上老在宣传“高薪养廉”。一直到我退休(之间我没有间断工龄),退休工资被定位2700多,(近四十年工龄)我的以前的同事退休是公务员待遇,享受正处级,工资9000多。天哪,我觉得我没比他少了一只手还是一条腿,我在职干的工作只比他苦,没他舒服!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我也是共产党员,也算国家干部身份,但我是企业出来的,只不过不是国企了。对于公平不公平,我不想多说了,命中注定,随遇而安,也没有后悔药吃,反正扣扣索索的也能吃饱穿暖,牢骚太多易断肠。我爱人事业单位,原某社群团体的,退休没职务,退休金7500元。哎,人比人气死人!

我后来还听到过以前当公务员时的同事,背后说我:“活该,想发财必倒霉!”意思是我当年离职去企业是犯傻!


boulder1


只能靠国家政策,老百姓没有办法,上几辈人为国家基本建设付出了一生,当年国家没有制定社保,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实行,这不能怪老百姓,到后来的企业改制,造成许多工人下岗,他们也是政策改变的牺牲品,生活艰难都不提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年龄,拿到手的退休工资却比同工龄的人低了几倍,生活艰难,没有地位,这样的现状只能依靠国家政策法规来平衡,在职期间的福利待遇差别不补也就算了,一样退休了,应该给予他们起码的公平待遇吧,这一点都不过分吧


kamke89167


企业、事业退休工资的差距太大,这是社会对劳动者阶层最大的污辱和不公。

事业单位的人,在岗位时己经享受了职务和职称的补贴,得到了许多的福利和好处,退休后还享受岗位特殊待遇,极为不合理。

企业退休工资一般在二千一三千,而事业退休工资都在七千一一万,流血流汗,起早贪黑,冒着生命危险,拼死拼治,伤残丢命,挣点工资免强养录糊口。

这么大的差距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社会歧视劳动阶层和劳动者,这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

强烈要求退休工资同样待遇,给劳动阶层一个清白、公正的待遇!


峥嵘23779


根据题主出的题目,单单提缩小差距问题,不去扯前因后果了,也不去分析该不该的问题了,更不用去骂娘了,那都不是解决的办法。

既然提出了要缩小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距——我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的提法——那我们就努力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怎样才能缩小的问题。

我认为目前企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距是巨大的,怎样改变?有两种选择,一是把企业的升上去,二是把事业的降下来。但这两种选择基本上无法操作。

企业退休人员据说现在有8900万人,如果把这样庞大数量的退休金普遍提高到一至二倍,社会保险基金怎能支付得起,靠财政补贴也不是根本办法。事业单位人数也不少加上机关人数估计也会有上千万(没有官方数据,凭估计),如果把他降下来,不利于安定团结,也很难做好工作。

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我们只好一方面继续承认历史,一方面做好逐步缩小差距的工作。不是说要建立正常的调整机制吗?我看在调整机制的细则里是有文章可做的。比如可以分档调整,低的调整幅度大,高的调整幅度小,这是一个办法;对高龄倾斜采取只限企业也是个办法;加大工龄计算比例也是个办法……相信专家们只要遵循低快高慢的原则会想出更多办法来的。


fairplay11


楼主您好,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他的这个退休工资确实是比较高的。因为这和他计算退休工资的方式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根据自己在职期间的工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职称工资等各类工资的津贴相加而得成的。但是我们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所以这也就是他们二者之间形成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国家从2014年开始,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逐步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计算退休金的方式上,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方式。那么毕竟在2014年以后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所以说2014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员依然享受以前的计算方式,所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也只能等待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逐步形成这个统一化,这样一来那么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差距就会逐步的减少。


社保小达人


如何才能缩小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首先要弄清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些回答的帖子讲了许许多多原因,但忽略了根本原因——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

九十年代初企业职工养老金改革时替代率采用了60%。随着影响替代率下行的因素增加,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呈下降之势,2011年为50.3%、2014年为45%、2017年为40%。而2014年双轨制改革行政事业养老金替代率是90%,即维持了改革前退休工资按工资90%发放的水平,即与企业养老金并轨后行政事业基本养老金水平不降低。如果企业和行政事业三位人员退休前工资都是是5000元,企业按替代率60%计发基本养老金是3000元,而行政事业按替代率90%计发基本养老金是4500元。如果加上职业年金等补贴,行政事业养老金还要更高。因此,缩小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就是逐步缩小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2018年有些省市养老金调整时出台了适当向企业倾斜的政策,就是旨在缩小企业与事业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企业养老金待遇,逐步实现企业和行政事业职工养老待遇公平正义。


默言


李总理早就给出了答案:\

手机用户60171044834


首先调整企退人员的退休金与公、事业人员的退休金相一致,然后全部统一退休金替代率!或者(无论任何性质退休人员)全部按照年工令统一在一个标准下计发退休金!不要人为(即得利益者)的划分为三六九等!即可实现实际意义上的真正“并轨”!


用户9584776303602


缩小差距,必先弄清楚产生差距的原因。

一,主要原因有二:(一),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企业,一直未按规定足额缴纳社保,这是产生差距的直接原因;(二),部分企业效益低下,职工工资收入不高,导致缴费基数偏低,这是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

二,你所谓企业是仅指国企,还是包括非国企在内?事实上,部分垄断国企因效益较好,足额缴费,其养老金水平高于或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部分非公企业(包括民营,外企),也因效益较好,员工收入较高,且足额缴纳社保,其养老金水平亦不低于机关事业。因此,养老金偏低的,只是部分企业,龙其是部分传统制造业,以及大量民企私企。

三,部分企业效益不稳定,是市场经济规律造成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此起彼伏,属正常现象。九七年对企业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为减轻企业负担。国企员工的养老一直是企业承担的,但是,将养老责任推向社会后,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不按职工实际收入缴纳保费,导致企退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四,一四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是按照工资基数发放养老金的,与部分企业相比,养老金自然存在差距。一四年并轨后,实行同样的政策,理论上应该不在在不公平的问题,但为什么仍然存在差距呢?原因之一仍然是上述所言:机关事业按实际收入为基数足额缴费,而部分企业未足额缴费。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存在差距是必然的。其二是新制度才刚刚起步,有一个过渡期。

五,对于视同缴费的问题,许多人有误解或不同看法,其实视同缴费是新旧养老制度过渡期必须如此的选择。九七年国企养老改革时实行了视同缴费的政策,机关事业也只能照搬,别无选择。

六,弄清楚存在差距的原因,那么如何缩小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一),严格缴费制度,足额缴纳社保。国家已出新政,将收缴社保的权力交给了税务部门,増加了强制性。相信这一制度的落实,有利于缩小差距,进一步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二),企业员工(包括民企外企)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监督所在企业按实际收入足额缴费。(三),最终解决差距,要靠企业提高效益,増加职工收入,而不是拉低机关事业养老金来实现所谓的公平。如果那样,机关事业也不愿意足额缴费,导致养老基金亏空,养老事业将无以为继。(四),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比如每年养老金上涨向企业倾斜。

(五),并轨后的养老制度需要一个过渡期,不可能明天便天下为公,要理性看待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幸福作坊


把退休"替代率″计算标准统一就行了!

在职的工资高低级职差别是无关紧要的!

因人还存在"高矮″"大小″"能力高低″之分呢!

退休了?应一致和公平公正合理地使用"一个标准的替代率"来计算每个人的退休工资!

依在职时工资水平乘以统一标准的"替代率″即可!

实行什么标准的"替代率″?这个不强求!

可按现行"企业退休″45%替代率统一计算!也可按"事业退休″85%替代率统一计算!也可折中"全部按60%″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