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和结构,哪个是书法中最难的部分?你怎么看?

千千千里马


依照中华文化的系统观和整体观,书法是书写者个人综合素养、心态情绪的自然表达,书写的内容、笔法、结体、章法、墨法、学养同等重要。

书法从诞生起就是为汉字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配合内容,再加上机遇、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数者必须和谐统一,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如果只是“艺术”,书法必然变质。

端正书法学习和创作的目的、动机,才是当下整个书法界以及书家个人的迫切需要做的。

在“心正”的前提下,书写者必须反复练习,下足功夫,从而获得“笔法”、熟悉结构;

同时,还得不断加强自己对于文字内容的深度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和品格,在“创作”中才能做到“意到笔到、以手写心”,表达出自己真实的精神状态来——这才是比“技巧”更难的。


史介鸿


谢谢千千千里马道兄邀请。

看到此话题,映入眼帘的是笔法和结构四字抢眼。对于学习书法人来说,这四字都是自开始学习书法所要关注必须强化训练的问题,到底哪个最难?我的建议如下:



一是何谓笔法的问题。自我们拿起笔下笔之始,笔法的问题就要产生了。如我们常知的永字八法,估计我们都学过,这就是讲笔法的问题,笔法基础不牢固,写字下笔很难出神入化的,笔画不到位,无力瘠薄,粗细变化无改变,中锋运用不自然,侧锋偏锋大量应用,笔势茫然无措,这都是涉及笔法的问题。当然了,笔法广义上不光执笔问题,还讲腕法、逆势起笔、运笔法、收笔法、笔锋运用、接笔、搭笔、牵丝、墨的浓淡、顿笔、挫笔、抢笔、蹲笔、转笔、提飞、曲折虚实等等。这也是写好字的基础和关键。笔法没功底,字很难写美观。


二是说说结构问题。中国书法要求符合美的普遍规律的。书法载体就是汉字,汉字结构规律往往提现对称、平衡、和谐、有序、错综、协调、对立、统一、节奏等等法则。体现出这些法则就是汉字的一种美。当然,中国汉字这么多,具统计有几万个汉字,但是常用3000字到5000字,字形各异,笔画不等,但根本原则要达到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顾盼生姿、整体美的要动人。这就是结构的要求。

三是说说笔法和结构谁重要。我认为笔法是基础,结构是关键,二者不可偏一。一般情况下,结构美了笔法差些,要比评价笔法好些结构差的分数偏高些。但是二者要均衡发展,平衡进步方是最关键的。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汶水才子


笔法与结构,肯定是笔法难度最大。关于结构,只要刻苦努力,结合笔法,结构掌握还是容易的。当然结构与笔法内在也是存在关系的。

其实馆阁体对楷书的笔法也好,结构也罢。都做了一定的所谓改进或者说是美化。并非流传下来的标准结构与笔法。外表看来是无任何问题的。


书法字体的结构除了讲究平衡稳定以外,还要讲究精神,也就是现代说的艺术形态。这个字的形态是活泼灵动,还是僵尸死胎。只要是内行,一眼便知。馆阁体是为了古代科举制的某种需求而诞生。是存在合理性的。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儒学的部分教化思维。当然这个我们不多说。

所以呢,馆阁体对整体结构有很大的正统与正规的要求。就是服从与容易识别。这与魏晋书法理论和笔法及艺术形态是相悖的。而且馆阁体最大的难度不是笔法,而是结构。严格来说,馆阁体为描字。搭架子式的书写,安排费工。需要时间和精力。目的就是容易识别和应用。与书法艺术形态并不搭边。

综上所述,如果说书法范畴,笔法的难度最大纯正写字的馆阁体来说,结构难度最大。大家可以多多研究。


书法影响力


一分为二地看待“馆阁体”:并不存在笔法和结构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普遍性和个性化的问题。把它看作应用书写格式,其便利、规范、整饬、美观,是毋庸置疑的。但把它当作个性化书法作品去欣赏,则大小一律,千人一面,遭世人诟病。个体视角的不同,是“馆阁体”审美争议的根源,与笔法和结构并无关联。


(所谓馆阁体是这样的
)

笔法和结构关系,也与其难易度无联系。都难,都重要。只是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龄,有所偏重而已。


一般来说:初学者先重笔法,后重结构;年长者先重结构,后重笔法。两者都是螺旋式上升,相辅相成。

临,体验到多的是笔法;摹,领悟到多的是结构。“用笔千古不易”,笔法是相对固定的模式,是功力的体现;“结字因时相传”,结构是相对变化的,是个人风格的形成的基础。


笔法和结构难易侧重,还是须自己在不断实践中去摸索体会。以上为个人感悟,仅此参考!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临池管窥


谢谢你的提问。学习书法,光吃肉不喝汤不行啊。

不管笔法还是结构,没有分开说的理由。

不过,书法真不能把笔法与具体的字分开。


笔法都有具体性。例如,同样是一个点,不同的字,点法就笔法不一样了。

简单的一般笔法可以独立练习,但是,不能离开具体的字。


就像学习音乐,不是练习曲不能练,但是,练习曲永远解决不了一个完整作品的问题。

书法同样,熟悉几个笔画可以,但是,解决不了书法作品问题。每一个笔画都有具体的安排变化,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在具体的作品在体会笔法和结构的丰富多样性。


启功的黄金分割率,就是一种机械的结构论。简单一些字还可以,例如,行书,草书完全打破黄金分割率了。而且楷书,隶书,篆书中的夸张写法,并不罕见,怎么割得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字的结构。

笔画本身也是有结构的,这一点,可能我们研究不多。


千千千里马


还是赵老的那句话有劲,“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如果单从这句话的表面来理解的话,是很难深入进去。但是你如果动笔写下去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看一下“容”的写法
,写到第二笔的时候必须顿一下,目的是为了调整笔锋。笔锋调整好了,写下去才能够顺畅,才会有力量,这就是用笔之法。但是这个用笔之法,必须经过我们的反复书写,反复斟酌。因为字的本身并没有告诉你,书法教科书上也不会告诉你,只有自己去体会。


我们看这个“易”
字,每个人的结体都不一样。这就印证了赵孟頫说的那句话了。

总之不管是结体还是用笔,我们用心、用功就对了。废寝忘食写它50年,我就不相信你成不了书法家。


京东千里行书法


笔法与结构是书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缺少了谁都不行。

笔法,属于手上的技能训练。结构,为大脑逻辑思维构筑,两者配合,才能组成理想中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做试验就能得到结果。

把二十个人分为两组,每组十人,一组专门教授笔法,只做笔画练习,不得组合成字。另一种只教结构而不告诉他们笔法的运用,起笔,运笔,收笔,提顿挫折,逆入回收,一样都不讲。各训练一年。然后练笔法的让他们不能有字帖的帮助下,自己进行字的结构组织。会有什么结果?


练结构的一组,因为没有笔法,结构虽然合理,点画质量相当粗糙。就好比土坯茅屋。练习笔法的一组,因为不知点画组合时,有长短,轻重,方向,间距,避让,向背,抑让,承截,覆盖,关联等等结构知识,他们的字,就好比建房时有精工的材料,却因没有构筑蓝图,尺寸不合,间距不等,方向不一致,轻重不明,主次不分。


之所以现在会有笔法和结构分开来的认识,启功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头。他的黄金分割理论,把笔法抛弃,只要结构好了字就好的结论,让现代的书法学习者,错误的把书法学习理解成了笔法和结构可以分开的这种观念。虽然,启功先生德高望重,才学渊博。但他的黄金分割理论,在书法上行不通。


子衿书法


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包括书写时取姿,点画,执笔,行笔,运笔等方法;其中用笔是前提,是基础;不善于笔法的人,是难以写好毛笔字的;笔法,是字体审美意识的表现,是书家一种艺术风格最重要的书写因素之一。

字体的基本结构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等,它们是字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字形中变化不同,但主要掌握其字形的结构,疏密安排,黑白对比,让整体字形之间达到既协调又统一,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写出美感之字体。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在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与体验。一方源于初学时的侧重点不同,关注的点画笔法方面的知识多,可能笔法方面就会逐步变得容易起来,而结构由于不熟就可能感觉比较难,以或许相反。另一方面在于不同心性的人由于生活阅历或自己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往往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会有非常大的区别。经历丰富的方面,理解的就深刻,经历少的一面,同样会熟悉程度不足,就可能会不理解。基于这个原因,不同的人也会对书法的点画或结构的难易有非常大的不同或差异。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

实际上,我们只要按照字帖教程去进行系统的临摹学习或训练,是不会发生类似疑问的。即便有,也可能是其中的某个点画或偏旁部首、一个字掌握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前面所说的原因之中。我们只要迎难而上,各个击破,往往难的也会变易,不学,易也会变难。再者出现笔法或结构方面的难,也可能和执笔角度以及自己不当的书写习惯有关系,还有就是不能和所师法的书法作品的书写者的执笔角度不暗合有关。无论是笔法和结构的难与易,我们在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可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遭遇,但我们只要用心去学习,去体悟和研究,找准结症所在就不难解决问题祛除顽疾。



比如有的人总是写不好捺画的一泼三折,而有的人却写不好撇或钩的出钩,甚至形成自己都可能不知当然病笔。这都需要我们在通过不断的持续深入的学习和临摹锻炼 不断扬弃糟粕,汲取菁华过程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翰墨书道


笔法和结构,是书写好汉字的关键。掌握笔法和结构的难和易,是相对来说的。笔法是写好汉字书法的基础,汉字结构是写好汉字书法本,两者缺一不成书法,只能叫写字。笔法的运转规律,就是“五个点"的运转规律,变化是无穷无尽,但规律不能变。汉字结体规律,实质上就是大自然法则,在书法中的合情合理地运用,即64句的“楷书结构歌,这是书法的法,是不变的,永恒的,但字形是可以变的。笔法和结构使用起来,哪个难?哪个易?笔者认为: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学书法者,学习掌握我的这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思想,对学习书法,太容易了,太好学了!要善于接受新生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