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將建成全國最大扶貧搬遷安置點 首批“新居民”入住


十堰將建成全國最大扶貧搬遷安置點 首批“新居民”入住


湖北日報2018年12月09日04版報道。

原標題:89萬貧困人口年底領新房鑰匙

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主體完工率達97.5%

湖北日報訊(記者廖志慧)今年底,我省32.31萬戶、89.08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全部建成。從12月7日召開的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獲悉,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主體完工率已達97.5%,年底前,將完成剩餘27.61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收官之戰”。

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工程”,也是“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全國有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我省有89萬人納入易地扶貧搬遷,佔全國近1/10。截至11月底,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主體完工率已達97.5%。

窮家不搬,窮根難斷。不少地方將貧困群眾遷出“窮窩”,重新安置到“靠近產業園、靠近集鎮、靠近學校、靠近旅遊景區、靠近交通要道”功能齊全的“富家”,也使眾多貧困戶對“好日子”有了新期待。2017年9月,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崩灘河村3組村民明剛,從崩灘河3組遷入龍韻村A2-1-102居住,成為龍韻村扶貧作坊襪機維修員,並在龍韻村從事保安、保潔、保綠、保穩等工作,月收入3000元,實現穩定脫貧。

今年是易地扶貧搬遷三年建設任務的收官之年,建設任務搞得怎麼樣,年終將進行考評。省發改委介紹,將聚焦住房建設、配套設施、拆舊復墾、搬遷入住等重點任務,採取重點考核與抽查的形式進行考核,及時發現問題,推動和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質量。

山村變社區 產業進園區 鄖陽易地搬遷戶過上好日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廖志慧

12月8日,隨著第一批118名易地扶貧搬遷村民喜遷青龍泉社區新居,十堰市鄖陽區大柳鄉雙坪村村民馮先兵,也搬進了一單元101室100平方米的新房。

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今年是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的收官之年,剩餘27.61萬人的安置點建設任務將於本月底全部完成。

十堰市是我省易地扶貧搬遷的重點城市,搬遷人數約佔全省40%。這個月,全國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馮先兵所在的鄖陽區青龍泉社區將全面建成。安置點建設得咋樣?配套如何?村民們搬到新居適應嗎?12月4日至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到十堰市部分安置點一探究竟。

全國最大安置點迎來第一批“新居民”

12月4日,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現代化氣息十足的青龍泉社區,建築工人正在進行小區外圍綠化等收尾工作。這是全省,也是全國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將接納1.5萬名搬遷戶。8日、18日、28日,第一批易地扶貧搬遷居民將分三批喜遷新居。

順著臺階進入小區,一眼就看到一單元101室陽臺上的馮先兵。他正拿著掃帚,和家人一起打掃新屋,為他們一家4口人搬進來做準備。

48歲的馮先兵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許多。他過去住在大柳鄉雙坪村1組的土房子裡,交通不方便,挑水要走1公里。更讓他鬧心的是,自家種的莊稼,一不小心就被野豬吃了。之前長期挖礦,馮先兵患上塵肺病,妻子有精神分裂症,母親也年邁體弱,一家人的收入全靠馮先兵打零工。去年,他家的土房子塌了,一家人在親戚家借住。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他免費得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心裡美滋滋的。

在十堰,包括馮先兵在內的35萬人,都入住了或將入住新房。

一家人的生活熱熱鬧鬧,一個人的生活也不冷冷清清。

一進鮑溝村,五保戶趙豐國正在院子和其他五保戶聊家常。這個小院子裡,住著19名五保戶,他們都是獨居。走進趙豐國的家,25平方米的小屋子裡,一張單人床旁邊是取暖火爐,廚房灶臺上放了一些他自己種的蔬菜。電視櫃上的電視是村裡購置的。趙豐國說,他最喜歡看戰爭片。

2017年,鮑溝村71戶村民喬遷新居。青瓦白牆,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樓前的自留小菜園裡,綠油油的香蔥、嫩生生的小白菜生機盎然。村民龔萬田在門口菜園採摘了幾顆自己種的白菜,熱情地招呼記者進屋喝茶:“以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環境惡劣,現在擁有一套這麼好的房子,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1+1+N”脫貧走出新路子

易地扶貧搬遷,一個“易”字,並不容易。“政府最好做的工作,當然是就近安置,但挖不了窮根。”鄖陽區人大副主任雷錦雲說,“如果過去靠種地,現在還靠種地,這樣的搬遷有何意義?”

然而,讓村民們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故土,情感上難以接受,沒地可種,還叫啥農民?“住老房怕塌”的貧困群眾想搬,卻又擔心住新房會“捱餓”。

如何打消村民們“住著新房子,過著苦日子”的擔憂?鄖陽區有本“四字經”:“搬到好地方,找到好出路,養成好習慣,過上好日子。”

捨得給資源,搬到好地方。鄖陽區把當地最好的地段拿出來建安置房,向縣城集中,向城邊集中,向鄉鎮集鎮集中,向交通便利集中。青龍泉社區離縣城只有6公里。小區周邊的配套完善,有幼兒園、市民活動中心、超市、醫院、企業、菜地等,方便居民入學就醫,生產生活。

捨得下功夫,找到好出路。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鄖陽區通過推進“1+1+N”(一個勞務經濟+一個香菇主導產業+N個發展項目)產業扶貧模式,幫助村民“拔窮根”。

旁邊的香菇小鎮引進湖北裕國菇業提供菌種、技術,公司還負責回收,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梅鋪鎮財神村3組村民熊保國今年種了3000多棒香菇,6個大棚一字排開,“有的棒子已經出菇了!”熊保國興奮地告訴記者,去年他第一次種香菇賣了2萬多元,今年種養技術熟練了,有望種出更多香菇,得到更多收入。12月28日,他和家人將搬入青龍泉社區的新房子。現在,他住在大棚旁邊的臨時板房裡照料,技術上也不用發愁,有問題找技術員解決。

在安陽鎮安置點,小區邊上就是織襪企業,走幾步路就能上班。在湖北麻健針紡有限公司,70歲的孔祥芝正手腳麻利地翻襪子,翻一雙襪子8釐錢,她一天可以翻3000雙左右。中午,公司還管一頓飯。

放眼翻襪車間內,都是像孔祥芝一樣的易遷居民,年紀普遍較大,缺少專業技術。“從石頭房搬出來住進了新房,還有一份工作,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孔婆婆精神飽滿,滿臉的笑。

30歲出頭的鐘太梅已經轉正,工資也由見習期的900元提高到了2100元。“手腳快的工人一個人可以照看12臺織襪機,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鐘太梅很滿意現在的工作,離家近,照顧家庭也方便,比過去在外打工的日子強多了。

在發展各類種植、養殖等產業外,每村均配套有“扶貧車間”或“扶貧作坊”,玩具縫製、手工編織、零部件粗加工等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全區開花,帶動貧困戶增收。

融入新生活仍有難題待解

從窮山窩進入現代化新社區,搬遷群眾開始了融入新生活的過程。

走進安陽口社區,“搬出山旮旯,挖斷窮根根”“真扶貧,扶真貧”等標語十分醒目,社區環境乾淨整潔。走進11—1—1房趙英章老人的家,100平方米的房子寬敞明亮。“安全通道不能亂停亂放、高空不能拋物等,過去的習慣得慢慢改。”

與香菇小鎮同步建設的還有香菇交易市場、香菇貿易街、香菇主題文化公園,一個人居環境優美、產業功能配套,集休閒居住、香菇種植、觀光旅遊、市場交易、產品深加工於一體的特色名優香菇小鎮正現雛形。

結合“雙十星”創建活動,十堰市讓易地扶貧搬遷居民文化生活更豐富,文明素質也進一步提高。

不過,要完全融入易地扶貧搬遷後的新環境,仍有難題待解。新的居民點和社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帶來戶籍管理、生產資料調整、就學就醫、衛生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服務,還有待跟上。

省易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對集中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情況等4項工作進行大排查,列出問題清單,缺什麼補什麼,切實讓搬遷到新居的村民過上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