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怎么做更好吃?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现在我们吃的肉松大概分为两种,分别是闽式肉松和苏氏肉松,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肉松,都是在意外的基础上发明而来的。


150多年前的清朝咸丰年间,福州有个叫林鼎鼎的人在盐运使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烧得一手好菜,深受器重。一次宴会,林师傅在烹饪一道猪肉为主料的菜肴时,不小心煮过了头,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难以端上桌。主人催着上菜,大厨火烧眉毛,急中生智,就试着将烂糊猪肉去肥油、剔除筋膜之后,又重新下炒锅,再加上酱油、糖等调料把肉炒干。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肉块儿早就不成样了,彻底变成了碎末儿!


林鼎鼎心里七上八下,惴惴不安地把这盘碎肉末儿端了出去。谁料客人在尝过之后赞不绝口。从此以后,盐运使大人每次招待客人,都要他专门烹制这道菜。肉做成这种干燥的碎末状,吃起来很方便,保存携带也容易,于是逐渐流传开来,并从一道正餐菜品演变成了可以随时吃着玩儿的零食。因为松松软软,人们就叫它“肉松”。


它的发明者林鼎鼎,后来干脆辞去官厨,回家开设店铺,专门做肉松。肉松这东西后来真的“大名鼎鼎”,甚至还被当作贡品送入皇宫。林师傅也被追认为闽式“油酥肉松”的祖师爷。


也许“英雄所见略同”,也就比林鼎鼎晚2 0多年,在距福州1 000多千米的江苏太仓,也有一

位厨师做出了肉松。这次“创举”的经过跟林大厨的非常相似,也是不小心把猪肉烧过了头,最后做出了肉松。不过由于烹调方式不同,太仓肉松与福州的相比,外观和口味都有些差别,后来发展为肉松的另一流派——苏式“絮状肉松”。


苏式絮状肉松纤维较长,蓬松如丝絮,颜色呈金黄色,入口更绵软。闽式“油酥肉松”则呈碎末状,颗粒感强,因为添加了“红糟”(一种用糯米和红曲做成的酒糟)而颜色偏红。此外,在加工过程中,福建肉松还额外加入猪油,这是炒成颗粒的关键,吃起来感觉酥酥脆脆。


本文内容选自《零食,零食我爱你》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每一款历史悠久的可口美食,都是一桩“误打误撞”的美丽误会,肉松也不例外😁

据说在清代,有一位官厨在做红烧肉时煮过了头,肉都烧干了,为避免自砸招牌,他急中生智,将肉撕碎并反复翻炒,就这样意外的发明了肉松。

因为肉松实在是好吃,大家纷纷慕名而来品尝,于是这位官厨便辞去官职,回家开设了店铺,专门制作油酥肉松,并以此成就了一番事业😁

以上就是福州百年老店——“鼎日有”的由来,所以最初的肉松也是源自福州!

独有无偶,苏州太仓也有一种肉松,据说也是在清代差不多同时期被发明的。

比起福州的肉松,太仓肉松更为松软,有点像““花絮”,这个江南一带的小伙伴吃的多啦,一碗清粥配点肉松当做早餐,既营养又美味,是大家童年时的美好回忆啦😁

至于肉松怎么做更好吃,说实话,自己在家制作,永远做不到外面那种机器流水化工艺细腻成品的,但DIY其实更有乐趣,干吃、拌粥、拌面、做馅儿、做汤……换着花样来吃也是挺美好的😁

关于制作流程,网上挺多了,壹周君也不多费唇舌啦,自己可以寻寻看。

只说一个小技巧,等到最后的“小火煸炒干燥”这个流程时,目的是为了使肉的纤维全部松散,就可以用上面包机。

有的面包机有“肉松”程序,可以直接选择,如果没有,就用“果酱”程序,流程完毕之后,再用一次“翻炒干货”程序,这样一来,保证能做出既蓬松又好吃的纯肉松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