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什么是心性?

明连道道


一、什么是心?

答:对于什么是心,对这个问题,我从汉语语义及心在佛教中的语义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心”的汉语释义

心,名词,象形字,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其引申义主要有三种:

1、指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2、中央,枢纽,主要的。如:心腹。中心。

3、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二)“心”在佛学中的含义

“心”之一词,在佛典中,依派别或经论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谓。

1、心,是梵语hr!d或 hr!daya 的义译,音译作汗栗驮、肝栗大、干栗多、干栗陀多、讫利驮耶、纥哩陀耶、纥哩娜耶、纥伐耶,或意译作肉团心、真实心、坚实心。原语乃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

其含义如下:

①指事物的中心之“心”,犹如树木之心,即处中者。

②如《大日经疏》卷四之说,指肉团心,即人体或动物体之器官——心脏。

③指般若心经所说之“心”, 真如理亦名为心故,即意谓五蕴皆空之般若心髓精要。

④指我们本来自性清净、具足万法的真如法性真实心,即如来藏心,而非具有思考作用之心(缘虑心)。我们这种真实心,是超越时间,不落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法尔如是,迷为众生,悟则成佛的自性第一义之心。于密教,谓观想凡夫之汗栗驮(肉团心、心脏)为八叶莲华(即心莲),而教人开显自己之佛身,故众生之自性真实心称为汗栗驮。《胜鬘经》云自性清净真实心,彼名干栗多心。

2、心,是梵语citta(巴语同梵语)、藏语sems之义译,音译作“质多”,本义为缘虑、积集、集起,“集”,是指阿赖耶识中所积集的善恶种子,“起”是指这些善恶种子遇到缘就会起作用,生起现行。

译成汉语又作心法、心事其含义如下

(1)心,是心王及心所法的总称。泛指一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包括八识心王和五十一心所。亦即不分心王、心所,泛指能缘虑觉知之法,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

(2)心,相对于“心所法”而言,指心王,为统一心之主体。即指第六“意识”或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个识。将心之主体与从属作用分开时,前者称心王,后者称为心所。

①小乘说一切有部认为心王仅有一种,即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皆为心王意识所摄,而不是六个独立个体。此中,眼等前五识系指与五种感官相应之识,第六识──意识则对于一切事理都有思虑分别之作用。

②大乘瑜伽行派则谓心王有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皆称为心王,是精神作用的根本主体,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随之而生起的心理作用或心理现象(亦即细微之精神作用),称为“心所”。“心所”相当于五蕴中的“受、想、行”等三蕴。其中,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又以第八识为所攀缘对境,不断地进行思维度量,执为自内我相。第八识之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能含藏一切现象之种子,并由种子显现行起(现行)而变现出一切现象。

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第三章认为:“‘心’有种种统一的意义,所以在佛法的发展中,学者的解说,倾向于心的统一。(1)如阿毗达磨论者的‘心王’说:人心有或善或恶,或受或想或思等无数的作用,在分别的论究中,受、想等被分离出来,称为“从心而有”,‘依心而起’的‘心所有法’。‘心所’以外的,称为心(王)──六识。分离了‘心所有法’的心,近于现代心理学上的统觉作用。从种种心所而论到所依的一心(六识中的一识:意识),也会被误解为心体与心用。好在阿毗达磨论者不这么说,认为心与心所是同样的,只是总相知(是心)与种种别相知(是心所)的差别。 (2)如一心论者:引用‘心遍行独行’,而以为不同的六识(注:‘不同的六识’,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中任一者),只是一心的差别。 (3)如心性本净论者:经上说:‘心极光净,客尘所染’,依世俗的譬喻,而解说为‘性净而相染’。心是内在的一心杂染或离染,而心体是清净的。佛教界倾于内在的统一,是与世间心境相应的。一般人的见解,总是这样的:说到生死相续,就想到有一贯通前死后生者的存在,否则就不能说前后延续。说到从杂染到清净,从系缚到解脱,就设想为必有一贯通染与净,贯通缚与脱的存在。这是世间的知见,为成立一心或神我的意识根源。心染而有烦恼,烦恼除了而心还清净,‘心”就是贯通染净的所依自体,正如洗衣的衣,磨镜的镜,炼金的金一样。以世俗譬喻而成立的‘心性本净’,确是适合于世间一般的见识而富有启发人心向善的作用。”

(3)对心、意、识三者而言,“心”专指第八阿赖耶识,为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相对于此,第七识名为意,前六识称为识。

①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心、意、识”三者为同物之异名。《品类足论》一卷一页云:“心云何?谓心、意、识。此复云何?谓六识身。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②心者,谓蕴、处、界习气所熏一切种子。大乘唯识宗于《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毗若底(识)之三心。“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此乃以心含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有积集种子之义,为集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特以心为其别名,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对此,第七末那识称为“意”,即思惟作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称为“识”,即起了别、认识作用。

“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而名之。“习气”,谓由现行的蕴等令阿赖耶识种子皆得增益;同时,阿赖耶识一切种子识,也能生蕴等诸法种子,并积集诸法种子。阿赖耶识能摄藏诸法种子,又将诸情识种子执取为“我”。“异熟识”,即由先前的业识种子积集所生,在将来业力成熟时现行,故而名之。阿陀那识,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执持诸根等令不坏,故而名之。阿陀那识又称作心者,因为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

(三)从各种情形所作有关心之分类

1、真心与妄心二心:“真心”, 指本来清净之心,即自性清净心,即《大日经疏》所举之干栗驮心、四卷《楞伽经注》所举之汗栗太、H&rdotblw;d H&rdotblw;daya(自性清净心);“妄心”,指烦恼污染之心,即《大日经疏》及四卷《楞伽经注》所举之质多心(虑知心)。

2、相应心与不相应心:“相应心”,指与烦恼相应之心。

3、定心与散心:“定心”,指静止了妄念杂想的统一心、修定善之心;“散心”,指散乱心、修散善之心。

4、《摩诃止观》举有质多心、汗栗驮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三心。

(1)质多心:①“质多”为集起之义,系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王。②法相宗立心意识,三者各为别体,常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其他诸宗以之为诸识之通名。③质多指有情之虑知心,而相对于非情草木之心(即汗栗驮)或自性第一义之心。

(2)汗栗驮心,意译作肉团心,指心脏。又译作真实心、坚实心、为自性第一义之心、犹如树木之心,而非为念虑之质多心。《秘藏记》曰:“干栗多以处中名,非常等之心也。”即事物的中心。

《摩诃止观》卷一(上)亦云(大正46•4a):“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即谓质多系有情之念虑。

(3)矣栗驮:梵语音译,汉语义译为“心”,指事物之中心要点或精要之处。《摩诃止观》一译之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驮,此方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驮,此方是积集精要者为心也。”矣即牟字乎。

5、《大日经疏》举出干栗驮心、质多心与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肉团心:指身体器官——心脏。

5、贪心、嗔心、痴心。指贪心、嗔心、痴心,等心四心。“等心”,即三毒并起之心。

6、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心:此说初见于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其后子璇之《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师会之《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卷上等、《宗镜录》皆承其说,至华严宗则人人多沿用此说。

(1)“肉团心”,梵语音译干栗驮,即肉体中之心脏。

(2)“缘虑心”,梵语音译“质多”心,即取对象加以思考之心,指具有缘虑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共通于八识;

(3)“集起心”,指第八阿赖耶识,以其能积集种子而生起现行,故称之为集起心。

(4)“坚实心”, 梵语音译干栗驮,义译又名“真实心”,指真如心。

7、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等所谓“五心”:即意识触对外境时,顺次而起的五种作用。

(1)率尔心:即始对外境所起之心,详称率尔堕心,即能缘的心初堕所缘境之意,指心识初缘对境那一刹那的心。此时,心还未有任何分别,只不过忽然现起能缘的作用而已。

(2)寻求心:即欲知之心,谓率尔心一转,思寻推求,审细了知所缘境为何。

(3)决定心:即决断之心,谓寻求心一转,了知决定所缘境。

(4)染净心:即持续念念相续而前后无异之心,生染污、清净念之心,谓决定心一转,根据对境的差别,对有怨者起恶心,对亲者生善心,对怨亲共无者住舍心。

(5)等流心:即染净心相续等流。

《佛教大辞汇》中载:“此五心,率尔心只是一刹那,其余绵亘多念。五念具生是在因位新接一境的情况,若是旧境,则只有后三心、后二心或一心发生。又,寻求心必有率尔心。在前五识,有率尔心必有寻求心;第八识则不然。八地已上至佛果得任运决定,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若就八识论五心的有无,前六识具五心,七、八二识仅有四心。但前六识中,第六识虽具有五心,前五识的因位无染净心,因势力劣弱无可分之故,至果位方有五心。第七识中,未转依位缺率尔、寻求二心;初转依位有可称为率尔心者,故具四心。第八识不与欲心所俱起,故无寻求心,只有四心。又有一说认为前五识只有率尔与寻求二心。以上是依《法苑义林章》之意。《宗镜录》主张前五识没有寻求心,唯第六识具有五心,第七、第八二识缺率尔、寻求二心,仅有三心。此外,《法苑义林章》在自他识上论乱不乱之义,立自他俱不乱、他乱自不乱、自乱心不乱、他乱自亦乱、自乱心亦乱五门。”

8、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有善心次第成熟过程之八心,即:种子心、芽种心、疱种心、叶种心、敷华心、成果心、受用种子心与婴童心等。

9、据《大日经》卷一之分类,瑜伽行者之心相可分成贪心等六十心。

二、什么是心性?

答:(一)心性在汉语中的含义

含义有在汉语中有两重含义:1、指性情、性格。2、在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门派林立,各家解说亦不一:程颐﹑朱熹等认为"性"即"天理","心“者,人之神明"心""性"有别,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后人以"心性之学"称宋明理学。 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心""性"无别。③清初王夫之和后来的戴震等人对心性作了一些唯物主义的阐说。

(二)心性在佛学中的含义

心性,梵语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指心之本性——本明觉性,又称作自性。关于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心性本净说认为: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即你、我、他皆本来具足万法、自性清净、永恒不变的心体。心性空无本体,却具有力用,能于一切法中自然显现,故能周遍轮回和涅槃界诸法界。因此,本体虽空,而相与用则宛然具在。是故,就心性而言,即不落诸边际。例如,若就相用而言可说为有生,但其本体空是故不生;若就相用言可说为有灭,但其本体力用遍时空,是故不灭。如是,心性即不落边际,一落,若非忽视了本体,便是忽视了力用。

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中虽仅言心(梵语citta,巴语相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乎心之本性问题,也就是说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所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代,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

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是原始佛教以来的心性本净说的发展,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只有心性本净说在大乘佛教的初期、中期及后期的经论中都提及并多方述了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思想,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并发展了大乘佛教思想,故佛教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从而成为解释、阐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的思想依据。

《圆觉经》曰:“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大乘起信论义记》中本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三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唯识论》二曰:“众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观大意》曰:“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

天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为真空,圆教立为心性具十界三千之法。天台宗认为,吾人之心中具有地狱、饿鬼等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重法界,共有百法界;每一界又具有三十种之世间,故共具三千种世间;凡夫即于当下的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

又,“心性”二字,空宗与性宗等解说不同。惟禅宗则毫无区别。《黄檗传心法要》曰:“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又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曰:“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则别,悟则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止观双运定慧等持


我们身体里面的心脏,佛学称为肉团心,只是人身体一个器官。佛学里面什么是心?

法性圆寂,本无生灭;因有生念,遂有生缘,故天得命之以生,是故谓之命。天命既立,真空入有,前日生念转而为意识,意识之用,散而为六根,六根各有分别,中有总持者,是故谓之心。

佛说“众生皆是佛”,为什么我们还在六道中轮回,就是因为这个“心”。我们本性无生亦无灭,因为一念无明对境升起念头,这种念头就是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意识的作用,我们能看、能听、能嗅,能尝出味道,能有触觉,能思考,就是六根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映射的影子,叫六尘缘影。这种种心念的集合就是“心”。

有“心”就有自我意识,有意识则聚“四大”(地水火风四大种因)而成形遂有众生。众生对外境执着,有了取舍,所以一直在六道轮回。

什么是心性?把上面的心分开来讲:心为妄想,性为本源。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一切行为都是自性的作用,就像太阳光芒普照万物,无有分别,有分别的只是我们的妄心。

六祖大师:悟则众生是佛,不悟则佛是众生。我们心是凡圣一体的,去除妄想分别心则即心是佛。


猴子捞月3410


心或心性,是中国古代提出的概念,与西方人对心的理解不同。西方人认为,心只是一种人体器官,即心脏。\r中国古人认为,心不仅仅是一种人体器官,还是一种思维器官。所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r同时,中国古人认为,心与性是相通的,心能感知性,性则影响心,所谓「明心见性」,性善则心善,性恶则情恶,情恶则心知。所以,做人首先要明明德,即彰显善的本性和善心,永远保持住自己的良心、良知,要凭良心说话,凭良知做事,随时注意克服恶念,这就是修心养性。


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


心: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性是说:我们永恒不变的心体,亦即是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了。谢谢,感恩,阿弥陀佛,合什。



大乘不共净土


单一个心字简单解释为生命体的一个脏器也说得过去,但加了一个性字就复杂多了。心性受国家、宗教、基因遗传、个人社会阅历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虽说都是人,血液都也都是鲜红的,但血型的不完全一样,就使人的心性发生了变化,这才使社会大舞台演绎出许多精彩故事,有生、旦、净、丑,有八仙过海个显其能,才编织了缤纷多彩世界。所以我觉得心性应该是个性,所以世间有一种评论说:“这个人个性太强,听不进人话。但再听不进人话他也是人,听不进人话与听得进人话都是正常人的心性,不可强求。


金桥小黑河


心是因缘关系的主宰脏腑;具有意识能力的原始能力和发生。心具有生理心脏实体的对应存在,同时具有看不见的行为意识功能。心具有心、法、识、性、相主体能力存在。

可以这么说,心具有父母遗传本性的心存在,上上直至祖先;心具有因缘条件关系的集合,所有心脏的造型基本相似,其中包括了动物,但是因为父母是人而具体;心脏具有生存的附着能力,并建立以心为核心的意识组织机构,体现于心识,心量,心性,心思,心相。

心性,因心生!心性是因为因缘关系具体而具体的心的行为表象。是心所建立的惯性意识能力的存在,心性由于人的个性存在而具体,因为人的意识智慧的获得而体现于一种固有的性质,可以说是心性具有因缘的物质性的同时,具有现实社会物质性存在,以及共同物质性存在要求的心性存在。由此可以看见心性有因缘增加的趋势!

心性指的是心的色彩境界指标,甚至是情绪指标,是非法度性,内心生态个性,以及针对心识的个性条件主动加载的性质指标。

就说这些吧!愿能为你提供帮助!吉祥快乐


圣剑17


心是用,

性是体,

心性本一体。

即心即性,无心无性。

体用相合出妙有,性空妙有显心用。


凡转如是


1、心,两种说法,一是本体,据甲骨文和小篆记载,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即心脏,心脏参与整个身体的运行;二是指心的意识功能,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中华文化其实就是心的文化。心作为哺乳动物,从受精卵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心脏是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同时,心脏是接收外界信息继而做出相应意识调整的最重要器官。心有这几种常见的解释,(1)具体存的实物,属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如心脏。(2)主要的,如心腹。(3)思想上的,属于非物质活体。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表达。

2、心性 两种释义,(1)性情;性格。如《红楼梦》中写到周瑞家的心性乖滑。秦兆阳 在《选举》中说:“她是知道儿子的心性的。(2)中国古典哲学范指“心”和“性”。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指"心"和"性"。孔子“有性相近,习相远”之说。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而后佛教各宗盛谈心性,倡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宋代文人雅士亦趋势之,喜谈心性,但解说不一。 程颐,朱熹,陆九渊对心性的说法颇为不同,却逃不开唯心主义的枷锁。清初的一些学者也对心性做了一些唯物主义的禅阐释。


三亚学院人文学院宣传


心是舞台上演戏。

心性(性)是演戏的舞台。

人不修心,天天看戏天天入戏,忘了舞台。

人若修心,守着舞台天天看戏,却不入戏。

后来你发现,原来你就是舞台。


柒道友


见即是心,心,性,见,一体,言说角度不同,故而有三,其实一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