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了河崖村的“貼心人”

陈文成了河崖村的“贴心人”

托木爾峰,位於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中吉邊境線附近,是橫亙新疆2500多公里的天山山脈的最高峰。自2014年起,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新疆分公司根據中廣核統一部署,先後派出5批40餘人次的工作隊,來到托木爾峰腳下的溫宿縣吐木秀克鎮河崖村(原“協和力村”)駐村,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團結帶領全村各族幹部群眾一起脫貧致富。

陳文是中廣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總經理助理, 2016年12月他主動申請到河崖村工作,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兩年時間裡,他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用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實招硬招幫助河崖村村民實現脫貧,他們用苦幹實幹贏得了村民們的口碑,用真情鋪就了一條強基惠民幸福路。

陈文成了河崖村的“贴心人”

陳文(中)到村民家中走訪

河崖村來了8個“貼心人”

“陳書記,這是我們全家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要不是工作隊對我們的幫助,我母親可能……”村民吾古麗汗•買買提邊說邊把手裡的兩隻土雞往陳文手裡塞。

他們的故事得從一次入戶走訪說起。2018年3月,陳文在和吾古麗汗聊天中得知,她的母親巴哈爾古麗•司馬義在患有腎衰竭,迫於家庭條件,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久病成疾,平時走路都會氣喘吁吁,更別提耕種勞作了。當即,陳文就拿出5000元錢帶著巴哈爾古麗前往阿克蘇地區人民醫院就診。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哈爾古麗順利度過危險期,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實際上,自從中廣核駐村工作隊來了之後,這樣的事開始多了起來。調解矛盾,送醫送藥幫看病、幫助學生報志願和聯繫學校、進行兵役登記、為村民打印、複印、代寫材料……村裡誰家有困難總會第一時間得到他們的幫助。陳文所帶領的8人工作隊成了村民心中真正的“便民惠民服務隊”。日子久了,大家就把工作隊員們當成自家“貼心人”,他們說說:“有陳書記在,有工作隊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

陈文成了河崖村的“贴心人”

中廣核為當地學校捐贈的課桌椅

從微信賣核桃到產業扶貧 貧困發生率顯著下降

河崖村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人均土地僅為3.7畝,貧困發生率高。人多地少,種植產業單一,當地村民主要經濟來源就是家裡的幾畝核桃地。2017年,南疆乾果市場低落,核桃價格也一跌再跌,這直接導致河崖村不少村民收入失去保證。陳文心裡想著,今年如果核桃價格再跌怎麼辦?不能再讓老鄉們今年的辛苦白費!他就積極向中廣核新疆分公司和中廣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彙報情況,尋求幫助。公司領導得知後,發揚“單位做後盾”的責任擔當的工作作風,動員全體幹部職工通過微信轉發、朋友推薦等形式助力外銷核桃。與此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村民們解決了核桃銷售難的問題。村民吐尼亞孜•阿木提說:“按照今年的市場價我只能賣到1.5萬元,在工作隊的‘推銷’下,足足增收一倍!”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幫助村民推銷完核桃後,陳文和工作隊開始思考如何從長遠上真正讓村民過上好日子。他們想到了產業扶貧,在增收創收上尋求“新路子”。

工作隊與河崖村“兩委”協商後,決定結合當地土地和氣候的特點,藉助良好的地裡優勢和溫宿縣發展設施農業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以小拱棚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

村民沒有種植蔬菜經驗,陳文就連夜整理出一套拱棚蔬菜種植的技術資料,利用農牧民夜校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只要得空,陳文便跑到拱棚裡查看蔬菜情況,結合蔬菜的情況給村民講解相應管理方法。待蔬菜可以採摘時,村民除了自己家吃,多餘的蔬菜由蔬菜合作社進行集中收購,銷往新疆自治區內外市場,每家可增收1000元。陳文發現河崖村雖人多地少,但是許多村民家庭院都很空閒,於是通過有意願、積極性高的村民優先示範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小拱棚蔬菜種植,從而早日脫貧致富。

不僅如此,陳文還積極聯繫溫宿縣養殖場為全村1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訂購了5000羽雞苗,一戶能夠分到30餘隻。年末出售一隻雞在60元左右,每戶可增收2150元。“不用自己掏錢,工作隊將雞苗送到家飼養,對於我和老伴這種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戶來說,年內賣雞蛋加上年末賣雞,就有穩定收入來源了。”吐尼亞孜高興地說道。

“隊員當代表、單位做後盾、一把手負總責”,幾年來,中廣核駐河崖村工作隊通過就業、醫療、教育、政策兜底、生態補償、土地清理等一系列的脫貧攻堅措施,使該村的貧困發生率顯著下降,實現230戶906人脫貧。

閒聊曬太陽的人少了,勤勞致富的人多了

與2016年工作隊員進駐河崖村時見到的景象不同,如今,一排排整潔的安居房排列在道路兩側,紅頂白牆,掩映在綠樹當中,給人以祥和愜意的感覺。白天,道路兩側和居民庭院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夜幕降臨時,太陽能路燈自動點亮。當你走進村民庭院,院落乾淨整潔,葡萄架和花卉,將庭院裝扮得十分亮麗。這裡還改建了雙語幼兒園和小學,村裡農牧民孩子享受到以往只有城市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

河崖村裡新建了富民安居房和牧民定居房78套,硬化村民小組道路3公里及太陽能路燈、新建了幼兒園、村民活動中心、惠民超市、冷庫、核桃加工廠、防滲灌溉渠、早期農牧民自發建設的土坯房、危房絕大部分被拆除整理為耕地。

“村裡閒聊曬太陽的人少了,勤勞的人多了,想致富的人多了。”陳文與駐村工作組的隊員們明顯感受到村裡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僅是在硬件設施上,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精氣神不一樣了。以前村民在裝修安居房時,一切還都是民族傳統的東西,現在開始注重房屋的現代佈局擺放和衛生,在走廊、客廳裡鋪瓷磚,擺沙發和茶几,給孩子房子考慮床和書桌。 “村裡鄉親們開始追求嚮往現代文明生活,煥發出盎然生機,不正是我們駐村工作的價值嗎?”陳文說, 在這裡,隊員們收穫了希望和價值。

現在,陳文抓得最緊的是尚未實現脫貧的129戶村民的工作,他和工作隊的目標是在2019年完成貧困戶脫貧、深度貧困村退出的目標,2020年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確保不返貧,將貧困發生率降到3%以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