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

白船


唐朝是一个在文化上兼容并包的朝代,虽然当时的技术不足以支撑唐朝进行像新航路一样的全球开辟,但唐朝和世界的联系却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强大的,全世界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到中国来混口饭吃。

昆仑奴为何受唐朝贵族欢迎?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正是因为和世界联系的太广泛,有了什么样的需求就要什么样的供给,因此才产生了“昆仑奴”这种比较特别的群体。

而昆仑奴能够大火,跟唐朝时期大量创作的文学有关系,这就像现在影视文化在传播的时候产生的IP一样,昆仑奴在唐代的文化中绝对是一个大IP,概念被炒的很火热,比如唐代著名的传奇小说《昆仑奴》就塑造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昆仑奴形象,这部传奇小说本身就被金庸先生称为中国第一部侠义小说,所以,在当时的影响力可想而知,钻石本来不值钱,有钱的人戴的多了,自然就炒起来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唐朝的显贵开始蓄养昆仑奴,上层贵族都蓄养了,下层贵族也得跟风啊!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意思?

“昆仑奴”中的奴大家都是知道的,说明他是一种奴隶,算是唐朝时期各种奴隶中的一种,因为特别,所以才受唐朝贵族们的欢迎,关于昆仑奴的来源以及种族,虽然在唐朝的各种文献及文学中都有一定记载,但古文的意思与现在相去甚远,因此还是存在诸多歧义。

所以,问题复杂就复杂在这个“昆仑”二字上,中国最大的山就是昆仑山,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昆仑奴是来自昆仑山的奴隶,这就有点扯了,其实昆仑在古代的涵义特别多,但是在唐代的时候,昆仑有时被用来形容黑色或者接近黑色的东西,比如隋朝时一种名酒叫“昆仑殇”,其实就是绛色的酒,也就是说,昆仑很大的可能在唐朝是指黑色,昆仑奴就是指黑奴。

昆仑奴有什么特别呢?

根据《昆仑奴》中的描写,昆仑奴最特别的形象就是“卷发黑身”“身体短小”“齿大而白”“擅长水性”,当然小说不能作为权威史料,但是在《隋书》中描写“人物小而色黑,悉卷发黑身,性气捷劲。”在旧唐书中也有卷发黑身的描写,在其他的诸多资料中,都显示昆仑奴擅长水性,而且齿大而白。

说到这里,大家估计也能明白了,这分明就是黑人嘛!看看现在世界上的短跑健将,以及中国各式各样的马拉松会场上,展现的都是这些人的“风采”。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陕西西安(唐朝的首都)出土了唐代的黑人陶,此外在唐代的很多壁画中也有大量黑人奴隶的形象,应该可以说,唐代的确存在过许多黑人奴隶,这些黑人奴隶应该就是昆仑奴,或者说是昆仑奴的一部分。

那么,这些昆仑奴来自哪里?

唐朝时期新航路还没有开辟,自然不可能有黑人奴隶贸易,因此只能是唐朝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得来,正常来说,有可能是南洋黑人,也有可能是东非洲黑人。

当时跟中国交易最频繁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和东非联系也很强,通过阿拉伯人把非洲东部的人运到唐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纵横认为从贸易的难易程度,以及昆仑奴的形象来看,尤其是身高和擅长水性这两个特点,还是东南亚的黑人比较贴近。

在《旧唐书》中描述“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又云:“真腊国,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昆仑’之类”,林邑就是今天越南中南部,也就是说,昆仑奴多半是马来西亚半岛等地而来。


史论纵横


大家有一种误解,认为昆仑奴是高大健壮的黑人,其实错了,这是影视剧的误导。在中国这个以白为美的社会,先不要考虑可能性,唐朝贵族,肯定接受不了高大健壮的黑人。

但昆仑奴是什么人呢,很简单,是征服了整个印度大地的雅利安人。而其中一支雅利安人,也翻达大山,进入到了中国,并且,在昆仑山一代活动。但这支雅利安人很不幸,他们遇上了强大的商王朝,战败被俘,成了商王朝的奴隶。

由于雅利安人是高大健壮的白种人,因此,深受商王朝贵族的喜爱,这种喜欢,一直延续到唐王朝。

但唐王朝之后,这些雅利安人,一来是种族逐渐减少到不能支持繁殖后代;二来,剩下不多的昆仑奴与中国人通婚,逐渐失去了白人特征。唐朝末期,就彻底消失了。


董江波


“昆仑奴”就是我国史料记载的黑人,可跟我们脑海中的那种黑人有所不同。昆仑奴是又黑又矮的,也有人认为昆仑奴是亚人的一种!


昆仑奴这个名号的由来,可以参见《旧唐书》,上面明确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指的就是现在的越南一带,而且越南以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当地土著,确实是深色皮肤的矮黑人,昆仑人指的就是这些原住民!

奴,就是奴隶,昆仑奴指的就是来自林邑以南地区的奴隶,当然奴还有别的意思,但昆仑奴这个可以参考到很多文献,确实是一种奴隶!如《万书萃锦》就有‘西南夷有昆仑层期国。 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 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


至于唐朝人为什么对昆仑奴爱不释手?首先考虑到“物以稀为贵”,在唐朝,昆仑奴的数量也肯定不多,如此与众不同的奴隶,带出去肯定倍有面子。

而且昆仑奴大多都本领高强,有许多不同凡响的绝技。在唐朝的传奇小说《昆仑奴》里,黑奴磨勒机智勇敢,武艺高强,既能帮助主人破解心上人的哑谜,又能把被大官拘禁在深宅大院里的美人背起来,飞出高墙之外。等到一品大院带着官兵要捉拿昆仑奴的时候,只见他:

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

这简直是隐藏在民间的武林高手。

而《太平广记》里记载:有一次李德裕有珍宝落入深水,想了很久没有办法,最后依靠昆仑奴潜水,才将其打捞回来。而在其他的记载中,也有人为了娱乐,把玉剑扔到海底,让昆仑奴潜入海底打捞寻找,作为娱乐消遣的项目。因为这些黑人奴隶,本领高强,身手敏捷,擅长潜水,而且忠于主人,所以唐朝贵族都已拥有几名昆仑奴为炫耀的资本。


稀有且本领高强,带出去有面子,有事还可以让之代劳,这样的奴隶怎么可能有人会不喜欢呢?

对于唐朝的昆仑奴,你有什么看法?


沉迷lol


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因此这里拥有上百万人口,各种肤色的人员在街上川流不息。而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为“昆仑奴、新罗婢”,说的就是昆仑的奴才,新罗的婢女非常受欢迎。



昆仑奴的来历

这里的昆仑并不是指昆仑山,而是指现在的南亚和东南亚一带。而昆仑奴也就很好理解了,指的就是从那里被带到唐朝的奴隶。

《旧唐书·南蛮传》中记载;

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这里的林邑指的是越南中南部地区,因此林邑以南也就是南洋诸国,这些人通体黑色,被称之为“昆仑”。



早在公元三世纪,西贡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奴隶销售市场,而他们主要面向中国销售奴隶,因此唐朝的昆仑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南洋诸岛。而且这种向中国贩卖奴隶的行为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时期。

《岭外代答》中也有记载;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后世研究,昆仑奴分大体分为三类,数量最多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来自南亚一带的土著人,其次是印度人。另外还有一部分从非洲北部沿海地区来的野人,这些非洲地区的昆仑奴数量比较稀少,估计是被阿拉伯人贩卖到唐朝的。

昆仑奴被贩卖到中国后,大部分成为了有钱人的奴隶,供主人役使。当然一些身体强壮的人或者会成为皇家侍卫,或者为有钱人看家护院。另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幸运的会学习乐舞,供人娱乐。

当然古代[昆仑]一词也有黑色的意思,所以昆仑奴泛指皮肤黝黑的外国奴隶。



唐朝贵族爱不释手

唐朝时期,昆仑奴确实很流行,很多贵族都会蓄养一定的昆仑奴,因此在很多史料之中,或者唐代的古墓中都会有昆仑奴的身影出现。

他们受欢迎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唐朝的法律比较健全,所以只要是拥有了唐朝户籍的平民是受到政府的保护的。如果有人擅自绑架普通的平民贩卖为奴隶,就会被处以死刑。

而与之相反的是,唐朝的法律对待外来奴隶的管理比较宽松,所以很多有钱有势的人都会选择蓄养外国来的奴隶。



其次是物以稀为贵,当时唐朝灭亡了周边数十个国家,并且俘虏了大量的奴隶,但是黑人奴隶相对来说比例比较低。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蓄养几个黑奴彰显资本。

最后就是这些黑奴性格比较温顺,而且黑人天生身体强壮,所以成为了很多唐朝贵族争抢的对象。


我是越关


唐朝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意思就是昆仑的奴才,新罗的婢女。那么这里的昆仑奴与新罗婢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都是来自于哪里?为何成为当时唐朝达官贵人的标配?甚至一度成为炫耀的工具?

这里的昆仑并不是狭义上面的昆仑山,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昆仑还是黑色的意思。昆仑奴就代表着黑色的奴隶,在这里不禁有感而发,为何黑人总是这么倒霉?想当年他们被三角贸易给运了出去,零散到世界各地成为奴隶。不仅被一些欧美国家所喜爱,甚至还被唐朝所青睐。

所以我们先搞清楚这第一点,昆仑奴并不是来自昆仑山的奴隶,而是来自于其他地区的黑人。那么这个其他地区到底是哪里?其实这个其他地区主要是东南亚的土著人,他们虽然也是属于黄色人种,但是皮肤的颜色要比我们黑的多。在这里要补充一点,人种的分布并不是根据皮肤颜色来分的。

一些皮肤黝黑的人,他们其实也是黄种人。在《旧唐书·南蛮传》里曾经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那么我们虽然搞清了昆仑奴的具体来源,但是当时的交通并不是特别发达,这些人又怎么隔山跨海来到中国? 首先是当时有着非常繁华的奴隶市场。其实奴隶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地都有。来到中国的昆仑奴,基本上都是来自西贡奴隶市场,他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这里的黑人主要是亚洲马来人,贩卖的对象也主要是我们中国的这些王权富贵。

第二种就是来自于番外的进贡,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万国来朝的地步。当时的奴隶和其他的货物基本上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被当作是进贡品送到了唐朝。当然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进贡来之后皇帝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这些奴隶分给其他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昆仑奴相当于清朝的黄马褂,第一位的是皇帝的青睐。

最后一种情况,基本上是外来使团的遗弃。因为由于当时唐朝很发达,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国使团来到中国,因此也或多或少带来了很多的黑人奴隶。但是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这些奴隶被留了下来。由于他们自身的特点,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很多人都投靠了当时的一些大财主。
而当时的有钱人也比较喜欢他们这种黑人奴隶。首先是因为他们外表独特,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倍有面子。基本上别人都不可能有,当他拥有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炫耀了。再者就是这些人干活非常卖力。因为黑色人种在人体结构上面,本来就要比我们的肌肉发达得多。所以他一个人甚至可能要干两个人的工,当然更加深受王权贵族的喜爱。

至于新罗婢女,其实是来自于朝鲜的婢女。其实他们的长相和中国人差不多,之所以会深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比较心灵手巧,所受的文化教育也不一样。在当时人看来就很奇怪,因此也成为了攀比的一种情况。

其实从某种方面来看,当时对于奴隶的攀比,和现在相差其实也不多。就好比家里面养的什么动物,或者留了一些比较值钱的东西,基本上都喜欢炫耀一下。后来随着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的闭关锁国,越来越少的使团能够到达中国。因此这一部分奴隶越来越少,毕竟他们也是人也会老去。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黑人从非洲来到中国。目前主要停留在广州等地,渐渐的也有很多人也成为了中国人的女婿。


史之策


唐代的昆仑奴的外形特点有两个,一是黑,一个是矮。黑就不用说了,唐代人形容这些人“身如黑漆”,隋唐时代,人们一般形容别人“人形短小”,就会说他像昆仑奴,所以昆仑奴不是好种人高马大的黑人,而是身形比较矮小的黑人,因此不会是从非洲弄来的。唐代的东南亚本来就有很多黑人,而且是身材短小的类型,所以这些昆仑奴应该来自于东南亚。

第二个是从文献上看,唐代人说到昆仑奴想到的是“海岛”,如“昆仑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汉地游。”所以昆仑奴主要是生活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是来自非洲大陆。而且昆仑奴在佛教壁画和石窟造像里最流行,而非洲基本上没有什么佛教,但东南亚在唐代是佛教很兴盛的,所以昆仑奴来自于东南亚的海岛国家是很自然的。


  • 1875年拍摄的东南亚安达曼岛的本地居民,肤色黑,身材短小,跟史书上所说的昆仑奴一致。

至于唐朝贵族为什么喜欢昆仑奴,这个恐怕是误会吧。唐朝的史料里没有多少昆仑奴的内容,更谈不上喜欢,唐代说昆仑奴最多的是一些传奇小说,还有宋代人的一些回忆,昆仑奴在唐代人的心目中,可不见得是“可爱”哟。长相不符合他们的传统审美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些人并不是当下人的好材料,昆仑奴在唐代主要不是做唐朝人的奴隶,有些人想当然的以为中国人在唐代可以有黑奴玩,所以有点飘,开始自嗨,不是的,大部分的昆仑奴是唐朝经商的外国商人带来的,是外国商人的奴隶或者苦力。

另外,昆奴仑可不是什么菲佣,而是特别凶悍的存在,《资治通鉴》记载,684年,一批广州的外商的货物因为被当地官员侵占,外商们派出昆仑奴“袖剑直登厅事,杀广州都督路睿及左右十余人而去,无敢近者,追之不及”,就是在袖子里藏着剑,跑到广州都督府的办公大厅,一顿乱砍乱杀,把朝廷大员广州都督及其随从十多人当场杀死,而且还可以扬长而去,功夫好得没人敢追!唐代的昆仑奴身手好,不但能杀人,还能下水跟鳄鱼玩,唐朝著名的宰相李德裕贬官去潮州,在路上船翻了,宝物都掉水里,但水里鳄鱼多,于是船家叫来船上的昆奴仑下水去打捞。

所以昆仑奴在唐朝,可不是什么唐朝人的玩物,而是很有战斗力的人群,一般是作外国来唐朝的大商人的保镖的,有些人把他们类比为近代欧洲贩买的非洲黑奴是不对的,纯属是想从唐朝的昆仑奴那里给自己找点当大爷的快感!不过是想当然尔!


只爱潘多拉


在唐朝有一群特殊的人,令唐朝的贵族们爱不释手,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是唐朝贵族出门必备装逼神器,也是唐朝贵族家中的好帮手,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他们就是昆仑奴,但并非是来自昆仑山的土著。实际上,在古代昆仑除指昆仑山外,还有黑色的意思。而唐朝人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据专家考证,当时唐朝的昆仑人一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皮肤偏黑的矮黑人,他们还是属于黄种人的。而另一部分是来自北非的黑人,他们被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进贡或者贩卖到唐朝。

当时在唐朝流传的一句行话,叫做“昆仑奴,新罗婢”。昆仑奴在唐朝可是令贵族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一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昆仑奴在唐朝比较稀有,物以稀为贵,为唐朝的贵族所争抢,成为其身份的象征。

二是昆仑奴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因此他们成为唐朝贵族们最佳的保镖人选。他们身高体大,肤色特殊,唐朝的贵族带上他们出门,既可以让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威风凛凛,又可以成为装逼神器,岂能不喜欢。



三是黑色诱惑,昆仑奴这种全身黑黝黝,只有牙齿是白色的外表会产生一种黑色的诱惑。唐朝的贵族为了追求新奇和刺激,对她们爱不释手。例如后来南汉的刘鋹就娶了一个昆仑奴,并起名“媚猪”,对其爱不释手。可见,昆仑奴的黑色魅力。

总之,唐朝的昆仑奴作为一种舶来品,虽然唐朝的贵族圈对其趋之若鹜,爱不释手,但终究他们也只是唐朝贵族们的奴仆而已!


密探零零发


福垊总结下成功的男人的标准:【雇菲律宾佣人,请英国管家,娶日本妻子,找法国情人,聘中国厨子,招印度门卫,住美国房子 ,挣美国工资】,其中“日本妻、中国厨、美国房”乃“人生三大享受”。“三大享受”源自文豪林语堂,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那么 唐朝成功的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福垊认为,在煌煌大唐最能提升逼格的必须有三大装逼神器——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也就是说拉风的贵族必须有来自昆仑的奴隶,来自新罗婢女,来自女蛮的艺伎(侍妾)。对于菩萨蛮,大家不太清楚。福垊先来讲讲这个。菩萨,在唐代是对美女的代称;蛮,是对南方国家人士的蔑称。菩萨蛮的词牌名,就来自在今天缅甸一带的女蛮国,该国盛产能歌善舞的美女。能拥有一个或多个能歌善舞的胡姬,就是自己唱歌跳舞的小妾,还有新罗婢女揉肩捶背,加上昆仑的奴隶或为自己搞生产或为自己看见护院,甭提多牛多幸福了。对于他们而言,神马是人生?这就是!

那么“昆仑奴”是何种人?

昆仑奴很明显是黑种人!那么昆仑奴为什么叫昆仑奴呢?”昆仑“一词是外来语,来自胡语的“喀喇”。而“喀喇”在胡语里是黑的意思。昆仑奴就是黑奴的意思。那么他们是哪里的黑种人呢?据《旧唐书》载,他们是林邑以南的黑人。林邑不是临沂哦,林邑就是今天胡志明市。那胡志明市怎么叫昆仑呢?原来啊,胡志明市叫西贡。西贡之名为马三保所取,马三保就是众所周知的郑和。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将此地定为西方朝贡我大明朝的港口,也就改名为西贡。西贡本名为柴棍,是临邑人对强占高棉地雉棍的讹称。

昆仑奴其实是个广义的概念,因为大唐臣民傻傻分不清非洲黑人和亚洲黑(皮肤)人,他们说话听不懂,肤色也相似,故而唐朝将所有的黑奴都统称为昆仑奴,因为昆仑奴本来就是黑奴的意思嘛!

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

昆仑奴身材矮小,但力气大,能耐高。据唐朝裴铏(xíng)的传奇小说《昆仑奴传》载:官N代的高富帅崔生,一日代父看望生病的郭子仪,期间与郭府最漂亮的舞姬——菩萨蛮红绡,一见钟情。崔生在家中朝思暮想夜盼,萎靡不振。他的昆仑奴磨勒见主人有心事,问询后,他竭尽全力要成人主之美。他带着主人飞檐走壁,锤杀恶犬,直奔红绡闺房。背着主人和红绡,飞奔而去。红绡与崔生相处两年,不想被郭子仪发觉,崔生出卖磨勒。郭子仪派杀手追杀,磨勒竟在箭雨之中,毫发无伤,成功逃亡。

昆仑奴来自异邦,但很忠诚。在南北朝时的宋朝,陶渊明的孙子陶岘去岭南玩。他的亲戚送给他三样礼物:宝剑、玉环、昆仑奴摩诃。归途中,小陶无聊就开启了玩人丧德的模式。他总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扔掉他的宝剑和玉环,让昆仑奴去捞。有一次,小陶准备扔这二宝时,昆仑奴告知水色不对,下面必有鳄鱼。但小陶就是不听,还是扔入水中,并令他再次去捞。摩诃披发狂叫,继而跳入水中,最终丧命于鳄鱼。小陶虐奴,委实可恨,但他也证明了昆仑奴入水不眨眼的能力,也证明了他的忠诚。唐朝睿宗时,684年8月24日,广州都督路元睿被胡商的昆仑奴所杀(忠于胡商)。在唐朝广州同样有很多黑人,后来他们被黄巢消灭了。

拥有外国奴隶比拥有本国奴隶更有面子。昆仑奴已经打出了品牌,故而昆仑奴非常好用,当然价格也很高,自然就是身份和能耐的象征。就如同今天谁家雇佣菲佣一样,他们一定是非富既贵,而昆仑奴甚至比今天的菲佣名气还大,因为几乎都是贵族和胡商专用。

谢谢大家。


福垊


昆仑奴”就是我国史料记载的黑人,跟昆仑山那个昆仑没关系。

这一点上在《旧唐书》上有明显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是占城的别称,占城就是现在的越南一带。越南往南,那就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了,当地土著,的确是深色皮肤的矮黑人。昆仑人当然就是指的这些地区的原住民。

既然叫“奴”,一般还是要理解为奴隶,连起来理解,就是来自昆仑地区的奴隶,“

”字在唐代应该还有别的字义,可以当做昵称,比如李白就曾经给孩子起名叫做“明月奴”。

考虑到“物以稀为贵”,这些昆仑奴在大唐是稀有品种,贵族豢养奴婢,假如与众不同,一定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如此说来,这“昆仑奴”的称谓也带有少许昵称的成分,倒也是情理之中。

几乎与大唐同一时间段,阿拉伯帝国也在中东地区兴起,他们的势力抵达东非时,掠奴也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考虑到当时的两大文明还曾经用直接的战争方式掰过手腕,所以黑奴从西方传到大唐的路径也比较顺畅。

相比来自南方的昆仑奴,这种黑奴的来源数量要更少,比如来自东非桑给巴尔的"僧祇奴",但哪里又有那么多懂行的主人家,因此这“昆仑奴”的称谓应该是一种对黑奴的统称,而不管你是不是来自于“昆仑”。

盛唐时期,唐帝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非常频繁,长安是一座极其国际化的城市,在大街上没有外国人溜达反倒是稀奇事,达官显贵也以蓄养昆仑奴、新罗婢为荣。来自半岛的新罗婢大概意思相当于今时今日的菲佣,物美价廉,性价比高;同样,昆仑奴的好口碑也是得益于他们的踏实肯干,根据现代科学的反馈,这个族群的智商的确也不高,表现的对主人非常忠实,跟现在走在大街上的富二代身后跟着俩戴墨镜的黑人保镖意思差不多。

除了以上优点之外,在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裴铏所著的《昆仑奴》中,也描写过这样的一名昆仑奴,他身怀绝技,能背负着主人翻墙跨院,私会妹妹,是一等一的轻功高手。

按个头论,恐怕这位名唤“磨勒”的昆仑奴应该是来自非洲。

《太平广记》里记载的昆仑奴则普遍精擅水性,有位太守就喜欢带着他家的昆仑奴泛舟海上,一高兴就把手中的宝剑扔到海里,然后昆仑奴就会一个猛子扎进去捞上来——抛去这位太守老爷的恶趣味不谈,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这位才是真正从东南亚引进的正版昆仑奴。

直到今天,在东南亚一些海岛上还居住着这样一群土著矮黑人,他们以深海猎鱼为生,无论从下潜时间到距离,在没有辅助设备的前提下,连专业的潜水运动员都要甘拜下风。


历来现实


我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昆仑奴是什么人?第二,为什么唐朝贵族喜欢蓄养昆仑奴。
第一,昆仑奴是什么人?

昆仑奴,按照历史学家的考证,是指生活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区域已经非洲马达加斯加的矮小黑人。在宋朝的《高僧传》里,有这样的记载:

本名掘伦,交广之人呼为昆仑,黑色人所住之国名。今之爪哇、苏门答腊等。

《寄归传》一日:‘良为掘伦。初至交广,遂使总唤昆仑国焉。唯此昆仑,头卷体黑。’《谷响集》集 引《万书萃锦》谓‘西南夷有昆仑层期国。 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 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

从这些古代记载中至少可以知道几个信息,首先昆仑奴的体貌特征,卷发黑皮肤。其次,他们很多是被诱捕贩卖而来的。所以有人说,昆仑奴的存在,证明早在欧美贩卖黑奴之前,在东南亚和北非,已经出现了黑奴贸易。至于昆仑奴这个名称,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存在,著名的佛家高僧,晋朝的道安和尚,因为皮肤黝黑,就有个外号叫昆仑子,还有一个外号叫漆道人。到了盛唐时期,万国来朝,昆仑奴在长安已经很常见了。。 唐代诗人张籍就写过一首《昆仑儿》 :

昆仑家住海中州, 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
金环欲落曾穿耳, 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 行时半脱木绵裘。

这首诗把昆仑奴的故乡,容貌,来历基本上讲的比较清楚了,一个住在海岛的黑人,被蛮客捉来,卖到汉地,有耳环,有卷发,光着头。说白了,就是一个黑奴。

第二,为什么唐朝贵族喜欢用昆仑奴呢?

首先,昆仑奴有许多不同凡响的绝技。在唐朝传奇小说《昆仑奴》里,黑奴磨勒机智勇敢,武艺高强,既能帮助主人破解心上人的哑谜,又能把被大官拘禁在深宅大院里的美人背起来,飞出高墙之外。等到一品大院带着官兵要捉拿昆仑奴的时候,只见他:

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

我勒个去,这个昆仑奴简直一个隐居在民间的扫地僧风格的武术高手啊。所以金庸先生说过唐朝的传奇故事《昆仑奴》是中国第一篇武侠小说。

这一篇是小说记载,其他史书里面,对于昆仑奴的才艺也多有提及,主要是他们的潜水本领惊人,《太平广记》里面就记载,李德裕有珍宝落入深水,就是依靠昆仑奴潜水才打捞回来,在其他的记载中,甚至有人专门为了娱乐,把玉剑扔到海底,让昆仑奴潜入海底打捞寻找,作为娱乐消遣的项目。因为这些黑人奴隶,本领高强,身手敏捷,擅长潜水,而且忠于主人,所以唐朝贵族都已拥有几名昆仑奴为炫耀的资本。

当然了,也有比较彪悍的,《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期,广州都督路元睿因为向过路商人敲竹杠,结果穿上一个黑奴手持短剑冲到大堂之上,杀死都督和十几名官员,从容驾船逃走。

卷 203: “ ( 则天皇后光宅元年 ) 秋七月戊午, 广州都督路元睿为昆仑奴所杀。 元睿暗懦, 僚属恣横, 有商舶至, 僚属侵渔不已。 商胡诉于元睿。 元睿索枷, 欲系治之。 群胡怒, 有昆仑袖剑直登听事, 杀元睿及左右十余人而去, 无敢近考, 登舟入海, 追之不及。 ”

总结:昆仑奴是唐朝外族引入的黑奴,他们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成为唐代贵族争相拥有的私人奴仆,昆仑奴的存在,侧面印证了盛唐时期中华帝国的开放胸襟和雄浑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