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长平之战赵国必败无疑?如果不临时换将,历史会改写吗?

静说历史


很多人都听过“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主人公赵括侃侃而谈,运筹帷幄能力出色,不过真正上了战场之后表现却差强人意,很多人说赵括就是一个书呆子,葬送了赵国无数将士的生命,其实真实地战场情况远远超过大家预料,古时候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双方的主将,最重要的士兵素养以及后勤补给,长平之战双方赌上了国运,这种生死交锋并不是单单换一个主将就能扭转局势的。

如今上千年的时间过去了,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赵括的存在,或者赵国没有临时换将,结局会不同吗?历史会改写吗?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双方为什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展开大战,这场战争对秦赵两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根据资料显示,长平之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影响战国未来走向的决定性战役,当时已经进入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一个还有实力阻止秦国进行吞并的国家,就是这样意义重大的战争,双方做好了万全准备。

这场战争孰胜孰败,拼的是两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当时秦赵双方整体上来看,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秦国统治者是秦昭王赵稷,在他的统治之下,秦国国力空前发展,几代君主的积累让秦国百姓生活富足,军队战斗力超群,尤其是在对外战争上接连取胜,整个国家士气高涨,此外韩国和魏国两个国家接连成为秦国附庸,国力达到鼎盛阶段。

让秦国更进一步的是任用范雎为丞相,采取“远交近攻”的对外方针,帮助秦国进行对外扩张,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观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国力迅速发展,逐渐脱颖而出成了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国一决高下的国家。

虽说如此,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高低的不仅仅是经济基础,如果是那样的话,腐朽落后的清政府不会轻易被打败,如果一个国家有实力就得找到发挥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正是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从这来看,秦国明显要比赵国做的好,秦国很早就确立了军功爵制度,鼓励民众上前线打仗,人人都想着建功立业,自然在战场上更加卖力,这也是秦国最终取胜的原因。

再来看一看双方的最高指挥官——

赵国。赵孝成王起初在漳州作战,一开始就没能看清楚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战略决策摇摆不定,先是撤掉了廉颇的主帅地位,统治者与主将存在隔阂,打的正激烈的时候意外接待秦国使者,在战与和的决策当中下不定决心,听信谗言被敌方间谍渗透,换上了能力不足的赵括,最终葬送了胜利。这样的统治者如何安定军心,取得成功呢?

秦国。宣太后、秦昭王等人始终抱在一起,形成了牢不可摧的领导集团,相互之间各有分工,外交、军事等等从各方面干扰赵国的对阵策略。

况且秦国还有一张王牌,“战国四名将”之首的白起,整个秦国上下一心,加上军事素质过硬,各种条件都具备的秦国怎能不胜出。

再来看一下双方的动员能力——

秦国。秦昭王亲自到战场上督促后勤军备,发布命令参与到战争当中的人胜利之后全部加爵一级,在秦昭王的号召之下,许多精壮劳动力纷纷应召入伍,即便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人也加入到后勤部队里,整个秦国从统治者到百姓全部团结在一起。

集结了全部力量的秦国才是取胜的最终原因,秦国有最先进的政治体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全国力量,因此他们才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

通过上面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发现赵国输的并不冤,不仅仅是一个战场指挥的问题,也不是因为赵括的个人原因导致赵国最终失利,更为关键的是整个国家体制完全落后于秦国,缺少深层次的动员机制,诸多因素的影响才使赵国落败,所以是不是赵括指挥对这场战争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静说历史


史书是胜利者编写的!绝不会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赵国这么多年的开疆扩土,军事实力达到了战国第二,而且孝成王年少即位,并在即位第一年就连齐抗秦,把秦军打败,现在秦国到嘴的鸭子没了,赵国这口肉吃进嘴里也不会再吐出来了!

秦国派了王龁进攻上党郡,赵国派了廉颇去守护上党郡,结果廉颇还没到,上党郡就没了,廉颇在高平地区设营等待秦军的攻击!(孝成王派廉颇就是要他去防守上党郡的,结果现在上党没了,所以要从防守模式改变为进攻模式啦。)结果廉颇再也不往前走一步,每天就是等待秦军的进攻,并且接连丢失战略要地,(不信的看看老沈一说,专门去实地考察了长平之战的全部细节!)如果,高平再丢失的话,邯郸就是直面秦军威胁了。进攻和防守,对于秦王和赵王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心态,秦王已经完成既定计划夺回上党郡,如果能拿下高平,以后攻打邯郸就简单了!赵王则接连失去地盘,如果高平再没了,赵国可就快亡了。现在廉颇已经在高平待了一年多了,就是被王龁暴打了,赵王也该换人了!


流水清风298


公元前260年,位于太行山脉的丹河河谷中,绝望充斥着赵军营地,因为他们已经被包围了整整四十六天。而这支军队的统帅赵括在等待来自邯郸的救援中已经崩溃,在接到军营里因断粮发生的吃人事件后,这位年取得的军官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这一次他决定亲自出击,四十万赵军中抽调出最后的精锐,跟随着赵括走出军营列成四个攻击队形,向阻挡着他们回家道路丹河河谷上的秦军发起冲击,严阵以待的秦军对于赵军冲击的回应就是手中强弓劲弩射出的利箭,最终在倾盆箭雨中赵括猝然倒地。在这场左右战国局势的血腥冲突中,最终以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拉下了帷幕。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不仅是天文数字的士兵,还诞生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纸上谈兵’。显然这个成语来自于导致赵军全军覆没的将军赵括,在战争中他的主动出击导致赵军被白起一分为二困死在丹河河谷。已至后世认为如果赵王没有听信流言将廉颇换下,秦军绝无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

廉颇这个与同时代的白起被司马迁列入史记中的战国四名将,虽然在异国他乡中等待赵国的任命中死去,但这位曾在北方列国的军事冲突中威名远扬的统帅,在长平之战中初期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在他最初的计划中,赵军依靠长平丹朱岭的险要地形,用 坚硬岩石构建起长达百里的防御工事,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秦军在攻取上党的必经之路上,遇到天险和人工构筑起的防御阵地,在那个缺乏攻坚器械的年代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