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今年初的奥斯卡奖,一部青春片《伯德小姐》成为了最佳影片的有力竞争者。这部没有堕胎车祸大战bitch戏码,波澜不惊记叙少女成长的电影,为何能受到如此青睐?最大的原因,就是如同偷窥每个人的生活一样,拍出了最真情实感的青春故事。

小城市少女想到大城市追寻梦想,和母亲沟通不畅爆发争吵,初恋无疾而终,这些都是每个人成长经历中留下过的痕迹。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庆幸的是,现在我们也有了这样一部克制、平静,能够代表中国式青春和成长的电影,就是今天刚刚上映的 《狗十三》。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对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从片名到主创都不那么“大众”。而对业内人士来说,这部电影则显得相当“神秘”。

一方面是因为影片早在2013年便拍摄制作完成,参展了201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后就销声匿迹,于是乎“被禁”的说法不绝于耳。

另一方面,则是很难想象导演曹保平会拍摄青春成长题材。回顾他的代表作,无论是《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还是近两年大热的《烈日灼心》、《追凶者也》,都集中在了犯罪、悬疑题材上。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一个作品风格如此刚的直男导演,如何讲述一个青春期少女的故事,让很多等待这部的电影的人更加急切。

关于这两个疑虑的答案,都藏在了电影里。“被禁”的说法是无从考证的,电影中其实并没有大尺度镜头或讳莫如深的隐喻。

曹保平对于青春的理解也和他拍摄其他剧情片一样精彩,尤其是对细节的描绘,真实到近乎残酷。随着一个个生活片段的出现,青春少女在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时所产生的痛感令有相似经历的观众都感到共鸣。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和开篇提到的《伯德小姐》一样,《狗十三》的叙事是平淡且生活化的。电影以十三岁少女李玩和一条狗的故事展开,讲述了一个中国式家庭和教育制度下的青春故事。

父母离异的李玩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最渴望被关爱的时候,却没有人在乎她的内心世界。

组建新家庭的父亲心里有愧,给李玩送了一条宠物小狗以示和解,希望先讨好女儿,再让她接受有了新弟弟的事实。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逐渐与小狗默契相处的李玩终于有了精神陪伴。但小狗意外走失,继母买了一模一样的狗以作“安慰”,使李玩被压抑已久的天性终于爆发。一边是少女求真的天性,一边又是“要懂事”、“要听话”的要求,关于个体成长与家庭、教育制度之间的矛盾随之展开。

而与《伯德小姐》不同的是,“Lady Bird”最终还是长出了属于自己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李玩更加接近大多数人的结局,那就是成为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普通人,温顺地让世界磨平自己的棱角。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在中国式教育下,一个有趣的灵魂如何被驯服,《狗十三》给出了明确清晰的“步骤”。

首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兴趣只是无用的东西。

电影中的李玩喜欢看《时间简史》,对时间与空间有着许多想象,因此她热爱物理,想加入物理兴趣小组。但因为英语成绩不够好,被老师约谈家长,最后强行改到了英语小组。

在参加物理竞赛获得全省第一,有了保送重点高中的希望后,李玩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认可。只是这个认可也并不是针对她对于物理学科的坚持不懈,而是“第一”的头衔让家人觉得脸上有光。她对于宇宙的想象和理解,从来没有人认真倾听过,因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参加英语竞赛听她演讲“宇宙命题”的同学和评委是这样,和自己交好的男孩也是这样。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其次,懂事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小狗“爱因斯坦”丢了,表达伤心、拼命找狗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是在“折腾”。继母给买了一只一样的狗就该满足了,哪怕骗你,也是善意的安慰,是为你好,再闹就是过分了。接受了新的狗,但又因为狗咬伤了弟弟,所以再哀求也得看着宠物被送走。

李玩视小狗“爱因斯坦”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大人认为这只是玩物,奶奶更多次强调“住人的地方怎么能养畜生”。她的精神世界被漠视,她要的尊重被剥夺,换来的是激烈的打骂,最后再以一句“打在儿身疼在爹心”这样敷衍的道歉结束。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最终,李玩成了一个“符合标准”的孩子。英语不好,就一直努力,让自己考到年级第一。不再寻找“爱因斯坦”,也不再养新的狗,不提任何要求。

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李玩一直听到楼上有鸟的叫声,她幻想着鸟的样子,每当声音响起时总是激动地看向窗外,最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在学鸟叫。李玩对于世界的有趣幻想,最终都被现实戳破,她只能逐渐封闭自己。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这是大部分人会经历的成长过程,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才发觉“适应”这个词何其残忍。

自己的内心被击碎,还要迎头扎进成年人虚伪的世界中。

李玩两次被父亲带到了生意伙伴的饭局上。第一次,某“学识渊博”的“大哥”侃侃而谈,一心想赶着看天文展的李玩多次催促爸爸,却被继母说看再多的展览,读再多的书,也不及听“大哥”的一席话。

“大哥”得知李玩喜欢的书是《时间简史》时,露出了轻蔑的神色,他认为这是小孩才看的书,人间的事情都没弄明白,怎么去研究天上的事情?还是古诗词最风雅。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第二次,经历了多次丢狗、找狗事件的李玩,看着长辈给自己点的红烧狗肉,笑着说一句“谢谢叔叔”然后吃了下去。

第一次酒局,李玩还在表达着自己的个性,而短短数月,她学会了和颜悦色接受一切,正如她反复读的那个单词“Hypocritical(伪善、言不由衷)”。

更加讽刺的是,在李玩喝酒发泄情绪时,遭到了父亲的激烈训斥,而在酒局上,父亲却主动要求她端起酒杯。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因为父亲维系人脉的需要,所以李玩要变成一个可以应付各种社会关系的人,包括迎合长辈,接受突如其来的新弟弟以维持和谐家庭的形象,以及让自己成为父亲的谈资,但绝口不言自己的真实感受。

困惑的李玩发问:“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但是没有人能回答她,包括观看电影的你我。

《狗十三》讲述了少女的成长,亲子关系,折射出的却是成人世界不能与理想主义共存的悲哀。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孩子的心里有更为广阔的世界,他们在乎宇宙与时间的尽头,关心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对情绪感知有着敏锐触觉。但这些在成人世界里,都是没什么用的东西。

少女被驯化的过程,就是理想主义被现实捶打,最后不得不低头放弃的过程。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这种被驯化,对一个人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影响?电影没有讲述李玩十三岁之后的故事,但走过这段经历的人都会懂,要么再度经历成长阵痛,以极大的代价换取自由,开启想要的人生;要么就彻底忘却曾经挣扎的自己,活成“最正常”的样子。

但任何一种选择都不是错误的。青春片里对于成人与孩子世界的刻画总是二元对立,仿佛踏入成人世界就再也不复美好。其实成年人的生活也有美好的风景,甚至也是弥补青春遗憾的入口。

又痛又真实的青春?雪藏五年的《狗十三》,道尽中国式成长的悲哀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看青春片?曹保平导演的一句话大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狗十三》撕开了很多人的伤口,也让人看到了青春片里久违的“真实”。毕竟,没多少人真正关心你在想什么,电影也是。

面对遗憾,是放下遗憾的开始,也是不重复遗憾的警醒。在伤痛中找到共鸣的朋友们,愿过往的经历都随着眼泪流走吧,毕竟还有更长的人生要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