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作者 | puuuuuma

數據支持 | 勾股數據

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這周的陌陌可謂是“禍不單行”。

先是12月3日,被曝出3000萬條用戶數據遭洩露,在暗網上低價出售。

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緊接著,第二天,在紐約舉行的知名沽空機構大會Kase Short-Selling Conference上,知名投資諮詢公司JCapital又警告稱,中國視頻直播平臺陌陌可能存在“循環營收”的問題。

不過,這兩起事件,一個被陌陌的回應化解,另一個則缺乏實錘,陌陌股價的表現只有輕微反應。

真正的打擊接踵而至。陌陌於北京時間2018年12月6日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這份財報似乎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財報於盤前發出,開盤後陌陌股價低開低走,最終收跌14.64%。


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圖:2018年12月7日陌陌股價走勢


3


當陌陌被做空時,我在思考什麼?

中概股的頹勢,給了美國做空者不少舞臺。從好未來、拼多多,再到陌陌,由於A股沒有做空機制,國內的投資者可能不太熟悉美國股市的套路,消息一出往往風聲鶴唳,但股價的表現往往比投資者想象的小得多。

再來看陌陌此次被做空的情況。其財報發佈前一個交易日,美國一家投資機構J Capital的分析師稱,陌陌的收入增長受部分用戶的驅動,用戶在打賞後可獲得陌陌75%-100%的返現,這部分收入可能佔總收入的40%,陌陌公司存在嚴重的刷單(虛增收入)行為,而且這種方式可能被用來洗錢。

做空在中概股裡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常見的劇情是,做空機構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但當事公司反駁了這些不實報道,最後實錘的很少,不了了之。

這家機構指責陌陌通過“刷單”來虛增收入,是一種十分簡單粗暴的財務手法,按常識判斷,這是很容易被會計師審計出來的,除非這家會計事務所很“不專業”。

事實本身往往很久才能搞清楚,但股價很快就有反應。做空當天(12月4日),陌陌下跌了4.2%,但當天納斯達克就大跌了3.8%,似乎投資者並沒有被做空嚇得“風聲鶴唳”;但昨天陌陌大跌14.64%,似乎做空機構已經得手了。

這樣的做空更像是一次炒股票的生意,所謂的“證據”是次要的,只要股價下跌就行,但完全可能是別的原因,做空只不過是“欲加之罪地”踩上一腳罷了。

陌陌經常是做空的對象,去年幾乎每次財報都伴隨有一次做出,但去年陌陌全年上漲了33%,最高漲幅達到150%,做空者估計被“打臉”的很慘。

上季度的財報,另一家做空機構SprucePoint發佈了報告,給出的理由是陌陌VIE架構包含了很多未披露的公司。這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架構方面的問題。報告發布之後的幾周內,陌陌的股價還是持續上漲的,後來才有了一波下跌,但當時的大環境是整個美國大盤也進入下跌期。因此,這也很難判斷做空的是是非非,以及對股價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圖:陌陌股價圖,疊加納斯達克指數

還有兩個其它公司的做空案例,也值得一說。

一個是渾水對好未來的做空,6月中旬,當時的理由是通過併購虛增利潤,從那之後好未來的股價一路下跌,這筆做空大賺了一筆,但賺錢的邏輯真的是這樣嗎?好未來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一是後來的強監管政策,二是經歷了大幅上漲以後的估值問題。當初那個理由依然沒搞清楚,但它無足輕重,它只是一個投機的藉口而已。

另一個是最近Blue Orca機構對拼多多的做空,11月14日,理由是VIE架構下誇大收入等等,但效果卻是另一個劇情,拼多多股價當天上漲11.7%,幾天後發佈財報又漲了16.6%,自做空以來已經上漲了50%!拼多多一直充滿了爭議,做空者可能是想借助這些質疑“偷襲”一把的,很可惜這一次失手了。


陌陌:扛住了做空,敗給了財報


圖:拼多多8月至今股價表現

最近幾年,美國中概股常常被做空,好像這些機構發現了一種商業模式,確實是這樣,做空越來越成為一門炒股票的生意。既然大家都是來做投資(投機)的,別人說的觀點就要留個心眼了,他可能就是你的對手盤啊。

說到底,真的投資還是應該回到本質的東西上去,有些套路要看得清楚。

4


結語

陌陌一直是比較有話題的公司,很多人其實一直不理解它的生意,因為很多投資者都是非常“正經”的人,他們很少用陌陌,也很少能看見有人用陌陌,他們對不熟悉的事物總是天然地懷疑。

陌陌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唐巖說了,“陌陌是一個社交應用,大部分用戶下載陌陌是為了建立新的關係和有效互動的,我們的產品設計、運營方式都是圍繞這個核心用戶訴求來做的。”

陌陌是在滿足一種社交訴求,這個邊界是非常清晰的,在這個基礎上的盈利模式都是變現的手段,這是和其他直播商業模式最核心的區別,也是收購探探的邏輯所在,這構成了陌陌的生意。

當評估陌陌的價值時,有些因素是表面的,有些還是套路,核心在於這種“社交訴求”是到頭了還是有很大的空間,以及,對這種需求的價值挖掘還有多少空間。

筆者想,前文已經給出很多信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