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心是一巨型黑洞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自然界普遍性的物質結構及宇宙結構的特殊結構及演化兩個層次去理解。

(一)自然界的普遍性物質結構模型

這個問題,可以說對,也可以說錯。

從原子到細胞,從太陽系到銀河系,都明顯具有中心和邊緣附屬結構。

雖然分子及分子鏈式的離子鍵結構物質現象在自然界也普遍存在,但自然界物質結構的主要模式,還是“中心――邊緣”模型。

這是因為,在物體的相互關係與物質的運動方式上,主要是在物體之間的物質與能量交換過程中形成的互相吸引及連接關係。

在這種物質之間因相互運動關係中形成的結構,有兩種情況:一是兩種物體的能量級別大致相等,誰也不能夠把誰吸引過去,所以就形成了相持不下的結構;二是兩個物體之間的能級差距較大,則能級小的物體就會被能級大的物體吸引過去,則形成了中心結構模型。

為什麼在自然界中“中心――邊緣”結構物質現象更加廣泛多見呢?

這是因為,在能級相若的物質結構中,兩個物體的結構關係是一種比較脆弱的平衡關係,一旦因為外因或者內因使其能級發生較大的變化的話,則這種脆弱的平衡就會打破,於是物體的結構就會解體,並且因二物體之間就會很容易向著“中心――邊緣”結構演化、形成並固定下來。

所以,除自然界原來的“中心――邊緣”結構外,原來能級相若的物質結構也很容易向著“中心”式的物質結構演化,於是自然界中的物體大多也是“中心”式的結構模型了。

(二)宇宙的特殊結構及演化。

按照當代主流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結合熱力學定律下的宇宙發展方向,最後宇宙必然會因為熵增極限而“熱寂”,然後因為自身物質重力而塌縮,直到最後形成宇宙奇點,並在吸收到足夠的物質與能量後形成新一輪的“宇宙大爆炸”。

我認為,看宇宙中心是否有巨型超級黑洞,主要是看宇宙處於哪個演化階段。

一是在“宇宙大爆炸”階段,此時宇宙中心是由奇異點吸收了近乎無窮的物質與能量後正反物質平衡被打破後的物質噴發狀態,此時宇宙中心為超級巨型黑洞。

二是“宇宙大爆炸”後,正反物質的相互運動不再象初期那麼劇烈,各種化學元素逐步形成,各大星系及其萬物逐漸穩定階段,宇宙中心的巨型黑洞負熵逐漸減少,熵增加大,中心黑洞能量逐漸減弱。

三是宇宙發展中期,中心黑洞越來越小。

四是宇宙發展後期,宇宙中心負熵幾乎耗盡,黑洞也幾乎全部消失。相反,宇宙邊緣的星系,則逐漸熵增極,向著黑洞方向發展。

四是宇宙發展晚期,宇宙中心全部是正物質,宇宙邊緣則全部是黑洞。

五是宇宙發展末期,宇宙完全熵增盡,宇宙大塌縮,此時宇宙整體為一超級巨型黑洞。

六是宇宙塌縮成奇點狀態,更是黑洞中的超級巨型黑洞。

七是重新開始了“宇宙大爆炸”過程,宇宙中心重新成為一個超級巨型“白洞”。

八是重新開始上一代宇宙的熵變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