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溪茈


关于周文王姬昌的十个儿子的称呼,《白虎通 卷八 姓名》:

“文王十子,《诗传》曰:“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管叔鲜,蔡叔铎,成叔处,霍叔武,康叔封,南季载。””

从上面可以看出,周文王的十个儿子名字有三种类型:

1、谥号+名字。武王发、周公旦。

2、封地+辈分+名字。管叔鲜,蔡叔铎,成叔处,霍叔武,康叔封,南季载等6人都是这个类型。

3、伯邑考是最特别的类型。

从周公旦、管叔鲜等的类型来看,考应该是名字。伯,似乎是辈分,但又不符合封地在前、辈分在后的规范。但伯邑这个名字,应该也不是谥号。因此,伯邑,既不是封地和辈分的意思,更不是谥号。

个人看法:伯,是伯仲叔季中的辈分意思;邑,指的是古公迁移的岐下,即周邑的意思。伯邑考,即:在周邑时的大伯考。伯邑考这个称呼就表明了伯邑考及其后人在周武王和周成王的两次分封中都没有得到如同周文王的7个儿子一样得到封地,只得到简简单单的一个尊称:在周邑的大伯。

伯邑考,说明的是伯邑考及其后裔在西周王室中的单薄和凄凉。


为什么周文王立武王发而非伯邑考

一般有三种说法:

1、被帝辛所杀。传统的说法,尤其是《风神演义》为代表:周文王被帝辛囚禁后,伯邑考成为质子在殷商,后来被帝辛杀死,做成肉羹给周文王吃。

《史记正义·殷本纪》:

帝王世纪云。“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2、遵循殷礼。孔子后裔孔颖达、王国维、阎若璩等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武王发,其实为了遵循殷礼。

《礼记正义·檀弓上》:

正义曰:案文王在殷之世,殷礼:自得舍伯邑考而立武王。而言权者,殷礼若适子死,得立弟也。今伯邑考见在而立武王,故云“权”也。

《史记 周本纪》记录周人尊重周礼废长立幼的记录有两次:

第一次是周文王。太伯、虞仲让位给季历: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第二次就是周武王。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周武王。

这两次废长立幼,其实都是遵从殷历的立贤不立长。

3、伯邑考早死,兄死弟及。梁玉绳在《史记志疑·卷十九》:

“余谓史公于下文云“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盖微弱久灭失传耳,不得臆断其无后不封。而殷道太子死立弟,文王当殷时行殷礼,故伯邑考死,其子虽在,舍之而立武王。”

综述

伯邑考,这个称呼之所以特别,就在于他在武王伐商之前就死了,否则不会没有分封的记录。当然伯邑考的儿子可能有分封,但没有什么影响,以至于没有记录留下。

伯邑考,这个称呼的意思是:在周邑的大伯姬考。由于没有封地,不能如同管叔鲜等弟弟一样的封地+辈分+名字。为什么叫伯邑而不叫邑伯?原因就在于周邑是古公后裔,严格来说是周文王后裔共同的祖地。如果叫邑伯,就表示周邑是姬考个人的封地,而非西周王室共同的先祖之地。

从太伯、虞仲让位给季历,周文王不立伯邑考而立周武王这两次立贤不立长的记录来看,殷商的殷礼对周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周人以遵从殷礼来取悦殷商的可能。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伯邑考的称谓是《史记》中就有的,这个称呼是符合当时习惯的。姬发的称呼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有,至少《史记》是没有的,而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封神演义》。伯邑考当然也姓姬,在黄玉郎的《天子传奇》漫画里也称“姬考”。但是“姬考”“姬发”在当时都是错误的称呼。

因为周人男子一般是以“氏+名”作为称呼,比如孔子就是孔氏子姓,但我们只会叫他孔子,而不会叫他子子,对吧?女姓的称呼则一般是以“姓+名”,比如宣太后芈月,虽然名字是虚构的,但称呼结构并没有错。

至于为什么要区分姓和氏,因为在当时姓和氏就是不同的,姓表示的是父系血缘,氏表示的是身在氏族,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是出生地,一个是户籍地(不完全准确)。因为出生地是不会变的,那么你父系的姓就是你的姓;但是户籍地可以随时变动,所以你最早是父系的氏,然后男子可以自己立氏,女子则从丈夫的氏。

最后再回到“伯邑考”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结构也有些特殊,甚至不一定是人名。伯邑考是长子,“伯”代表排行不必说,“邑考”可能是名,但也可能不是。“考”是什么意思呢?“生为父,死为考”,更像是对死者的尊称,而记载“邑考”最早的《逸周书》中恰恰就是把伯邑考作为先人祭祀的,那么“考”可能就不是名,而只是一个称谓。

至于“邑”,可能性也非常多。第一种情况,“伯邑”是字,类似“仲尼”;第二种情况,“伯”是排行,“邑(考)”是名;第三种情况,“邑”是谥号或者封邑(氏)。总之,因为称呼结构的复杂性,我们已经很难知道“邑考”代表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伯邑考肯定是姓姬,但不能称“姬邑考”或者“姬考”。


林屋公子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小刘侃封神

看过封神演义,许多小伙伴都会为一件事感觉到疑惑。

姬昌有百子,除了雷震子之外还有九十九子。

而姬昌姓姬,二儿子叫姬发,但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却似乎不姓姬。

其实,伯邑考的名字,准确说来,应该是姬伯邑考,当然也可以叫做姬邑考。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因此,故称伯邑考。

伯,代表的是老大的意思。

姬发,有时候也叫做仲发。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

比如我们如今所说的前三名,也称作冠军、亚军、季军!

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比干的相位,便是排在商容之后!

在商朝,有四大诸侯。

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东伯侯姜桓楚。

四镇大诸侯,每一个名字中间都带了一个‘伯’字!

比如西伯侯姬昌,他就是西边二百镇诸侯中的老大。

在封神演义中,之所以没有把伯邑考叫做姬伯邑考,大概是有作者自己的考虑。

当时姬昌还活着,他有时候的简称便是姬伯,意思便是姬家老大。

爹还活着,儿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否则便是不敬。

所以,姬伯邑考,便弄了个简称,有个‘伯’字,代表他是同级中的老大便可以了。

如果加个‘姬’字,那就成了姬伯邑考,就代表伯邑考成了姬家老大,这不是说姬昌死了吗?或者说是伯邑考盼着姬昌死呢!

如今我们的称呼,便很能显示出这个伯字的意思。

看了九十年代的封神榜,小刘当时就替伯邑考着急,你就从了妲己吧!

我们称呼自己父亲的兄弟,比父亲大的称为伯父,比自己父亲小的,称为叔父。

伯便是大,叔便是小。

伯邑考本来是姬家同辈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称呼便显得比较慎重了。

就仿佛太子的位置一般,很多人盯着,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点儿,但是决不能出错。

姬发是老二,姬是姓,发是名。在伯邑考的光环下,没人会在意他这个不显眼的弟弟。

所以,提起姬发,很多人都把他叫做“姬发小儿”,连纣王都是如此称呼!

可见在他们的眼中,根本瞧不起姬发,觉的他就是岁数又小,个人又没什么能力,所能倚仗的无非是姜子牙和姜子牙背后的阐教。

而伯邑考,外貌是一表人才,能力又很强,在姬昌被囚禁羑里城之时,他把西岐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还孝顺,到朝歌替父赎罪。最后正直不畏生死,被妲己陷害而死!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小刘侃封神


  

  伯邑考是个历史人物,是周文王姬昌的长子。

  在正史中,伯邑考姓姬,名考。故此也有人将其成为姬考。伯邑考之名,第一次是出现在《史记》中。所谓伯”是其排行,“邑”是说他是西岐世子。  

类似的称呼在《史记》中多有出现,比如说孔子又被人成为孔仲尼,这就是因为孔子是家中排行老二,故此被称为“仲”。

在历史上,关于伯邑考的死有两种描述。

一种是说伯邑考是在姬昌被囚禁后,前往朝歌求情,然后被商纣王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了。《封神演义》发挥了这个说法。

另一种是说伯邑考早在西岐与商朝发生冲突之前就已经因病去世,因此,西岐在西伯侯姬昌之下,一直是以老二姬发为首。

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中,伯邑考都被描绘得十分仁德,若是不死,凭借他嫡长子的身份,周朝开国之君的位置还真落不到姬发身上。

再提一句伯邑考的年纪。

作为姬昌长子,伯邑考只比姬昌小十三岁,比二弟姬发大两岁。

  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姬昌在九十六岁去世。九十五岁逃回到西岐。伯邑考是在姬昌被释放的同年赶到朝歌,向纣王求情。那么,当年伯邑考应该是八十二岁高龄!

  可是,《封神演义》的作者却将伯邑考描绘成一个二十出头的翩翩少年,一个风流公子。唯有如此改动,才能引发妲己看上伯邑考,调戏伯邑考等等奇葩情节。

  


叶之秋


古人: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芈月传》,想来大家都看过吧,樗里子是秦惠文王的亲弟弟,自然是叫嬴疾,但没人叫他赢疾,都叫他樗里子或者樗里疾,因为樗里是他的封地,"子"是尊称,″疾"是他的名字,所以叫他樗里子樗里疾。

屈原是楚王室贵族,楚之同姓,称屈子也是因氏族为屈氏。

伯邑考是周文王嫡长子,自然姓姬,伯邑考是因为他是长子,长为″伯″,考是他的名字,那么邑自然是他的封地。



《史记》载:文王正妃曰太姒,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十兄弟同母。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已前卒矣。

像刚才说的管叔鲜,蔡叔度,曹叔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管、蔡、曹、成、霍、康、冉就是他们的封地(他们的后人也以此为姓氏),而鲜、度、铎、武、处、封、季载才是他们的名字。


寻桂子


西伯候姬昌的老婆叫太姒,号称文母生十个孩子,老大叫伯邑考,老二才是周武王姬发。伯邑考的故事是在读了《封神演义》小说或看了电视剧才知道的。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困在羑里,伯邑考为了救父亲带上七香车,醒酒毡和白面猿猴来到朝歌城。伯邑考是个治世人材,姬昌被囚禁期间,他把西歧治理得井井有条。伯邑孝长得玉树临风相当飘亮,妲妃一眼看中百般拉拢不从被馅害治死。还彼剁成肉酱做成肉饼给西伯侯姬昌吃。纣王还说:谁说西伯候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饼(羹)尚且自不相知!"那么问题来了,同是西伯侯姬昌的儿子,为什么老大叫伯邑考,老二叫姬发呢?伯邑考姓姬是肯定的。伯是老大的意思,比如现在把父亲的兄长叫伯父,父亲的弟弟叫叔父。邑指都邑,城邑是地名。因此,伯表示兄弟排行,邑指身份,真名叫姬考。也可能伯邑是地名,比如西周时的洛阳叫洛邑。








关东侠客


和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处于同一时代的人物,拿商纣王的称呼举例来看:商纣王或殷纣王,“纣”是谥号,这是在死后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纣王在做商王的时候,按商代的传统称呼,称为“帝辛”。商代的王在称呼前都有“帝”字。

商纣王在《尚书》里的称呼是“商王受”,“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而在《吕氏春秋》里说“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也就是说纣王的名字叫作“受”或“受德”。

商代王族为“子”姓。但从来没听说过对商纣王称之为“子受”或是“子受德”。在商代连姓带名地称呼人这种叫法没看到过。所以,姬昌、姬发这样的称呼在当时也应该是不存在的,这是后人对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称呼。

反倒是“伯邑考”这个称呼似乎更符合当时的习惯。伯邑考是周文王长子,武王的兄长。伯,是排行,表示兄弟里的老大,这一点没有疑问。“邑”应该是个标志身份的字,不是名字用字,比如说担任的职位、封地、或者表示文王继承人的身份等。“考”字也有两种解读:一种说“考”是伯邑考儿子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另一种观点则说“考”字就是他的名字,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叫作“姬考”。


沅汰


古人由于兄弟众多,家里有三兄弟的以“孟仲季”或者“伯、仲、季”论辈分排名。兄弟四人常以“伯、仲、叔、季”排名,五人的称谓“伯、仲、叔、季、少”。“伯邑考”本名叫“姬考”而“伯”就是老大的意思,而“邑”应该是封地的全称,古代诸侯封给大夫的封地,是地位的象征,应该是表明身份特殊。按照网上的考究,据说“邑”为了表明世子的身份,另一说是官职的意思。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排行第一,姬发是老二、管叔鲜是老三、周公旦是老四、蔡叔度是老五。通过他们的名字分析,伯邑考、管叔鲜、蔡叔度都是有封地的人,而周公旦在周朝辅佐周天子,“公”是爵位,也是敬称,所以叫“周公旦”。而伯邑考的“邑”,管叔鲜的“管”,蔡叔度的“蔡”都是封地的地名,是后人加的。姬发因为是周天子,没有封地,而其他的兄弟都是有封地的。比如,姬昌的第六子

叔振铎、第七子叔武、第八子叔处,字辈排行中的“曹、郕、霍”都是他们的封地,这些封地都是灭商以后封的。

周文王姬昌据说有一百多个儿子,但是能够考证的有17个,伯邑考是老大死于朝歌,次子姬发做了天子,四子姬旦(周公)被封在鲁地,由于姬发死的时候儿子成王还小。姬旦留在周朝辅佐成王,没法去封地,长子伯禽去了鲁国。所以,周文王的儿子全部有封地,且封地就加在他们的字辈前面。伯邑考是姬昌的长子,本应该是周天子的,但是死于朝歌,由于身份比较特殊,“邑”应该是所有封地的全称,也是地位的象征。大意是,伯邑考死得早没有封地,但是他应该享有周朝所有的封地,待遇在所有兄弟之上。而“邑”字是后人为了尊敬他而加上去的,身前应该是没有这个“邑”字的。


谋士说


伯邑考应该也是姓姬的,“姬考”才是他的名字。伯是他的排行,他是姬昌的大儿子,按伯仲叔季的排行取“伯”字,“考”是他的名。而“邑”则存在争议,一说是他身份的象征,一说封地在“邑”



总之,伯邑考并不是他的名字,只是大家都这么称呼他罢了。


听书人


大前提是那个年代男子称氏不称姓。

氏!一般采用封地名或官名或爵名。姬昌在周地,被封为西伯侯,所以当时对他的称呼应该直呼西伯侯或者叫名字西伯昌、周昌,儿子们就叫公子考、公子发、公子旦。有的儿子做官了或者有了封地,比如考哥被封在了"邑"这个地方,那他在自己的封地叫邑公、邑公考。在周国内叫邑考、公子考。在商叫啥呢?这时要加入排行,因为考哥是嫡长子所以称"伯",庶长子称"孟",所以这里要叫周伯考或者西伯侯家的伯邑考。

再说姬发。继位前没有封地肯定是叫周发、公子发周仲发和西伯侯家的公子仲发。继位后肯定叫王啊,外国人提到姬发和史官记录则会用周王、周王发。文王武王这种是谥号,和纣王一样都是后人称呼的。

现代人用现在的姓名逻辑应该叫周考和周发,周伯考和周仲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