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毓质名门,一生为后金(后改国号为清)征战沙场,战功赫赫,是清王朝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功臣,豪格在朝廷中有着众多的支持者,为何在与多尔衮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失败?为何在打败张献忠凯旋而归后暴毙?为何豪格去世后连遗孀会另嫁他人?豪格为何会有光辉的前半生和身败名裂的后半生?历史留给我们太多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

一、一帆风顺的年少时光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皇太极松了一口气,自己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长子,他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满怀慈爱的看着这个稚嫩的婴儿,期待这个婴儿以后建功立业、驰骋疆场。皇太极端详着自己的爱子,因为满族有以体貌特征来起名的传统,因为孩子的耳垂比较小,就给自己的长子其名为豪格。不得不说皇太极还是一个预言家,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耳垂比较大的人有福,豪格的名字有点暗示以后的悲惨命运,不过这都是笔者的戏说而已。实际上,豪格的童年时光是幸福的,至少是十分顺利的,满族当时是处在上升期,豪格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将领,豪格这一点是不负众望的。在其幼年就跟随父亲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等部落,豪格对作战从小就耳濡目染,在一次次的随父作战中表现英勇,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爱新觉罗·皇太极

明天启六年(1626年),豪格跟从自己的二伯父代善等人征讨蒙古扎鲁特部,他在这一场战役中表现尤其突出,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贝勒鄂斋图,豪格通过这一战在军中树立了威望,从此就开始逐渐积累自己的势力,那时豪格只有17岁。

从豪格出生到皇太极称帝的这一段时光他都是顺利的,都是在一步步地往上升的,在这期间豪格都是在为后金征战。明天启七年(1627年),豪格参与宁锦之战,在锦州击败明军,独立率军维护塔山粮运。明崇祯元年(1628年)协同济尔哈朗征讨蒙古古特塔部,大胜,尽收其部。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突入内地,豪格与莽古尔泰等人通视通州,之后包围攻打北京城,击溃明军。后攻克香河。1632年,晋封和硕贝勒。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影视剧中的豪格形象

二、亲王之路

明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并兼管户部。后因为岳讬流露出对皇太极有怨心,连坐被降为贝勒,解除户部的职务,罚银一千两。不过很快就又获得重用,和睿亲王多尔衮一起攻打锦州,仍然掌管户部。不过之后豪格的经历就开始起起伏伏,据《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传六》载:

四年四月,师还,赐马二、银万,复摄户部,复原封。又偕多铎败宁远兵,斩明将金国凤。五年六月,偕多尔衮屯田义州,刈锦州禾,克台九、小凌河西台二。明兵夜出袭镶蓝旗营,击败之。又击洪承畴杏山,偕多尔衮围锦州。坐离城远驻,复遣兵还家,降郡王。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豪格和济尔哈朗一起攻克塔山,取得了松锦大战的辉煌胜利。战后叙军功,豪格恢复原封,被赐马鞍一副、蟒缎百匹。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豪格的亲王之路走得磕磕绊绊,这与豪格心高气傲、缺少谋略有关,这一点在他即将到来的与多尔衮的皇位争夺战中显现出来。

三、夺位之争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崩逝于盛京后宫,生前未立下遗旨。按“立长”的规矩,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且豪格力大超群,久经沙场,屡建军功。但皇太极生前并未有立豪格为嗣的举动。当时的多尔衮由于功劳太大,支持者又多,势力也大,成为了豪格的最大的对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就以豪格和多尔衮为首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实际上他们支持的皇太极的儿子,按照当时的传统,两黄旗是在八旗中等级最高的,如果皇位换成别的旗主,他们就会换颜色,降低地位,所以,如果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两黄旗将不会换颜色,实际上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继造访肃王府上,表示拥戴肃王为君。德高望重的、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可见,拥戴豪格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受汉族“立长”传统理念的影响造成的。在皇位争夺的天平上多尔衮与豪格难分伯仲。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孝庄秘史》中豪格与多尔衮

但是,豪格失败了,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多尔衮和豪格是直接的竞争者,当二者协商失败时,就会付诸武力,而当时清军还肩负有入主中原的重任,夺位之战只能是造成国力的内耗,这显然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时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就提出立皇太极的五子福临为帝的方法。这显然是折中的想法,在当豪格和多尔衮争执不下的时候,这显然是一个最好的方法。首先对这个想法支持的是多尔衮,因为代善提出了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担任摄政王,福临只有6岁,显然没有亲政能力,这样多尔衮只是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所以多尔衮是赞同的。再看看豪格一方,它的最有力的两黄旗的支持者是赞同福临继位的,因为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他们都会同意。济尔哈朗也是赞同的,福临继位他利益无损,所以实际上豪格的军事支持就倒向了福临一边。综上情况,福临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成为了清王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豪格失败了。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打击曾经的竞争者呢?

四、豪格人生的谢幕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因为语言中伤睿亲王多尔衮,被何洛会所告发,议罪被削爵。多尔衮对豪格的亲信采取分化的政策,逐渐地豪格就成为了孤家寡人。清军入关之时豪格率军随大军进入关内。十月,清廷定都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大封诸王,念豪格跟从清军平定中原有功,恢复原封和硕肃亲王。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杀人魔王”—张献忠

顺治三年(1646年),李自成的势力基本被消灭之后,四川的张献忠成为另一目标。故清廷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与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一起西征。大破张献忠的军队,豪格亲自射死了张献忠,攻破了张献忠的一百三十多所营寨,斩首数万级。捷报传至京师,顺治帝下诏嘉奖豪格。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孝庄秘史》豪格班师后与多尔衮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大军班师回京,顺治帝亲自到太和殿设宴慰劳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素来存在嫌隙,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四月死于狱中,年仅四十岁。

豪格的一生谢幕了,为清朝立下了赫赫军功却背着罪名离开了,政治的残酷令人唏嘘。不仅如此,在豪格去世之后,多尔衮将豪格的福晋收房,多尔衮对豪格的打压至此结束。直至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才为豪格昭雪,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并立碑。顺治十三年(1656年),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入太庙。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应遗忘的清代开国名将爱新觉罗·豪格

清初版图

文史君说

《清史稿》对豪格是这样评价的: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系诸王是庸。在笔者看来,豪格是一个成功的将军,但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为大清征战四方,但是夺位失利而倒台,这是豪格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在清初政治局面复杂的情况之下也只有多尔衮这样的人才能够肩负起一统中国的重任。豪格缺少经略四方的眼界与胆识,可以说豪格夺位的失利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年8月;

阎崇年:《清朝开国史》,中华书局2014年5月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