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兵临城下,莫斯科红场大阅兵照举不误,这招险棋说明了什么?

金秋红叶5


1941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节同时也是国庆日24周年纪念日,但是这个日子并非像以往那样在祥和的气氛中进行,而是在苏联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在半年前,法西斯德国悍然出动400多万大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措手不及的苏联被打了个鲜血直流,战前组建的现役部队基本上被打光,纳粹德军很快横扫整个苏联欧洲部分。至革命节前夕,百万德军的铁甲洪流距离苏联首都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只有30公里左右,德军飞机已经逐渐开始空袭莫斯科,莫斯科危在旦夕。

受战争惨败和德军兵临首都的影响,莫斯科开始出现了一些慌乱,因为有谣言传说德军坦克即将冲进莫斯科,紧张气氛也几乎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城内的居民因为出租车和公共汽车都被军方征用,只好步行上下班。有的人冲进商店抢劫生活用品,甚至连政府运载食品的卡车也不放过。还有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暗地里偷偷烧毁党证.....

为了应对紧张局势,苏联最高苏维埃政府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将大部分政府机构和外国驻苏联外交使团全部迁往古比雪夫;一是在首都下达戒严令,号召首都全体军民积极动员起来与军队一道殊死抵抗德军,同时对于搞破坏的敌特分子予以严惩。

在苏维埃政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莫斯科的人心渐渐稳定。不少男性市民主动要求加入民兵组织,这其中包括了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作家、政府职员和学生。至10月底,参加保卫莫斯科的民兵达到4万余人。女性市民则投入到修筑防御工事和生产各种防御工事所需的各种材料,仅仅在莫斯科外围昼夜不停参加构筑防御工事的妇女就有45万人。

即便如此,莫斯科的局势还是越来越紧张,军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困难。大量的煤电资源被运用到军事工业,普通住户基本不供电。不少市民在德军飞机轰炸下拆卸首都的大型厂矿企业向东部疏散。

面对严重的局势,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在拒绝了与政府机构一道迁往古比雪夫的建议后毅然决定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战争。同时他也看到,莫斯科的人心虽然暂时稳定,但是还需要鼓舞士气以便进行接下来更为残酷的战斗。而且,斯大林还要让世界知道,尽管苏联已经付出了尸山血海的巨大代价,还是要坚持抵抗下去,他本人将要和首都莫斯科共存亡!

这就需要一个公开而又引人注目的仪式!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纪念日阅兵式,将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敌人百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搞大型阅兵式,却还是有极大地风险。尽管负责整个战役的西方面军总司令朱可夫大将向斯大林保正由于德军遭受重大损失最近几天不会发动进攻,但是空中的危险确是防不胜防。从10月份到11月月初,德军空袭莫斯科达72次,出动飞机超过4000架次。虽然苏军防空部队进行猛烈抵抗,但还是有上百架敌机闯入莫斯科上空,甚至还把炸弹扔到了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宫。为了防备万一,苏军最高统帅部从参加莫斯科战役的几个方面军中抽调了一部分歼击航空兵部队加强莫斯科的防空。同时做好保密工作,受阅部队都是从莫斯科前线抽调,但是这些部队直到快要开进红场前才知道真相。

这次阅兵就阵容来说确实是历次苏联红场阅兵中最简陋的,但却是最为成功的一次。现场纪录片通过胶片迅速传播到正在各个战场作战的苏军部队,很多心情沉重的苏军战士在看到阅兵式上通过莫斯科红场的苏军部队和最高统帅斯大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讲话,都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前一段恐慌的情绪也都基本克服,高喊着“俄罗斯虽大,却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在冰天雪地中继续同纳粹德军殊死拼杀。


大将军威武8


前苏联在77年前,也就是1941年斯大林时代隐蔽在日本苏联情报人员搜集到了纳粹德国希特勒准备入侵苏联绝密消息。之前虽然苏德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还是做了最坏打算。定在1941年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并通过无线电台向全世界直播。此去阅兵直接开赴前线,就连希特勒都被蒙了,直到听着苏联士兵呼喊:鸣啦呜啦才明白他的计划被斯大林识破了。斯大林的这次红场阅兵是面对法西斯德国几十万装备精良师团没有被吓倒,通过阅兵提振苏联红军士气,因为是战斗民族,当时情况危险又威急作为最高统师斯大林心里明白但他更相信自己的这个决定正确和所有受阅红军一定能战胜德国纳粹侵略者。事实也正如斯大林预料的一样。红场阅兵开赴前线成为世界经典战例。莫斯科红场经历了大小200次阅兵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了纪念1941年斯大林那次阅兵在77周年红场上出现了身穿苏联红军当年的衣服和骑兵坦克兵等方队以示纪念牢记历史。





喀秋莎6158968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斯大林懂得宣传和士气的重要性,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萨沙最近看了一本日本作者写的甲午战争的书。

战争中的日军很惊讶,因为其实清军伤亡并不大,很多所谓大战不过伤亡几百人甚至几十人。

为啥?就是清军士气低落,对前景不看好,一旦日军杀到附近,清军就跑了,丢下大量武器和辎重。

日军认为,清军数量和武器装备并不亚于日军,虽然指挥官比较无能,士兵作战战术呆板,但绝非不能打。

然而,平壤战役打了一二天,清军就放弃平壤溃败,一路站不住脚,逃了数百公里到鸭绿江才停下来。而日军在平壤缴获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很多比日军的都要先进,把日军都看傻了。

萨沙上面说的这番话什么意思?

就是如果军队没有士气,没有斗志了,尤其指挥官失去信心,战争就输定了。

所以,红场阅兵就是这个目的。

虽然德军已经杀到莫斯科外围,距离莫斯科不过一二百公里,而且红军不断轰炸,但苏联人并不怕。

我们敢于冒着被轰炸的危险继续阅兵,以表示我们苏联军队和政府都在正常运作。

这对于民心士气是有极大鼓舞的。

其实,10月15日,苏联开始从莫斯科撤离国家机关和工厂,后来连列宁的遗体都车走了。

当时莫斯科周边官兵和民众很惶恐,推测斯大林等人已经逃到西伯利亚去了。

这次阅兵稳定了军心,也是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话又说回来,阅兵其实很危险。

因为德军的大型轰炸机,还是能够赶到红场轰炸的。

即便有1到2架投弹,也会导致密集方阵的红军大量伤亡。

实际上,此次阅兵也是很仓促的。28467名苏军官兵参加,很多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阅兵现场也比较混乱,徒步方阵的队列也并不整齐。因此被有些史学家戏称为红场阅兵史上最“不堪入目”的阅兵。

但苏联人就是这么野,我就不怕死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说白了,德军没有苏军凶,所以最终才败了。

斯大林就说过:“这个非常时期的阅兵,不亚于增加几个师的军力。”


萨沙


说起二战就不得不提起苏联莫斯科红场大阅兵,

1941年6月22曰深夜,德国希特勒战争狂人大举进攻苏联,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1800公里的战线全面铺开发动突袭,希特勒集中180万兵力,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向莫斯科进攻,苏联红军全线败退,28个师被歼,70个师人员死伤过半,德国近卫军巳经攻进斯大林格勒,兵临莫期科城下,全苏联危在旦夕,

斯大林被激怒了,在克里姆林宫里暴跳如雷,发誓要坚决彻底全部的消灭德国法西斯,1941年11月7日上午,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几十万苏联红军雄纠纠气昂昂的组成方队通过莫斯科红场,接受了战争之神斯大林元帅的检阅,斯大林检阅完部队后直接由朱可夫元帅带向了战场,

在阅兵式上斯大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红军和红海空军的战士,指挥员和游击队员,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你们进行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前进!



随着检阅部队雷呜一般吼出乌拉乌拉,在阅兵进行曲中,几十万部队迈出整齐的步伐越过红场直接开赴前线,气势如虹排山倒海,、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德国法西斯赶出了苏联,斯大林由此成为了苏联的民族英雄,全世界的民族英雄。


永远是学者


1941年11月7日的莫斯科城,德军正在上演着兵临城下,而此时的苏军则是人心惶惶,因为这场战争进行的太快了,苏军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上百万大军在德军的打击之下溃败,大量的国土被德军占领。战前苏军又是进行过大清洗。所以可想而知当时苏军的士气已经是低迷不已,按照当时的说法来说,莫斯科每天都笼罩在恐惧之中。

而且当时不少谣言直指斯大林,说斯大林已经秘密出逃到西伯利亚,还有就是德军的猛攻之下,很多人居然出现了投降言论,认为为了减少伤亡,应当接受德国的条件。然而这种悲观情绪,都让斯大林一场阅兵给终结了,因为斯大林唤起了苏联人民的斗志,让他们想起了他们光辉的历史历程,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斯大林在阅兵中的出面,让崇尚强人政治的苏联人民看到了希望,在终结了流言的同时,也表明了斯大林的抵抗意志。就像斯大林发布227号命令时说的一样,苏联人民有着这么多的历史英雄人物,但是如今面对侵略者,却有不少人选择了投降。在这种鼓舞下,苏联军民开始了同仇敌忾。

这次阅兵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实在是很难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斯大林确实是十分的胆大,因为稍有不慎,那么苏联高层就有生命危险。不过这场阅兵还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当斯大林有些雄伟的身影出现之后,苏联军民热泪盈眶,连最高领导人都不畏惧生死了,苏联军民自然也能为苏维埃而战。


小司马迁论史


多数人都是在答非所问,都在反复说阅兵的好处。

其实莫斯科红场大阅兵说明了苏联决策层对德军情况吃的很透。

阅兵固然能提高士气,好处很多自不待言,其坏处也是极大的,大概如下:

1斯大林等领导人出场,遇到徳军轰炸炸塌主席台,可能一下苏联中央领导人就一窝端都炸死了。

2斯大林等领导人出场,受检阅部队中有可能有斯大林大清洗的受害者,德国间谍,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掺杂其中,经过主席台的时候有可能会突然开枪或开炮,实现刺杀萨达特样的奇迹,一举消灭苏共中央。

3人群中有可能有反对者或者间谍使用迫击炮攻打主席台,或者在主席台下暗藏炸药。

4有可能受到德国弹道导弹的打击

一旦苏共中央被通过上述各种打击形式一举团灭,苏德战争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对于这种情况苏联中央也是进行了充足的考虑

1,首先已经知道德军前线的飞机数量不多,又选择在天气条件特别恶劣的日子进行,从而避免了德军的大规模起飞轰炸。

2提前组织了严密的防空网配合大量的战斗机,进行防空

3派出情报部门清查德军间谍,避免间谍为德军飞机导航,以及使用爆炸物威胁主席台的安全

4对参加检阅的军队,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并且不允许携带弹药

5通过情报已经获取德军的导弹并未进入实战化,从而不必担心德军的飞弹威胁

6因为距离较远,经过研究确认主席台不太得劲超远程巨炮的打击范围内

7阅兵的时间严格保密,时间非常短,尽量填减少德军空军的反应时间,即使不过天气恶劣强行起飞轰炸也在阅兵结束之后才能赶到。


超甲巡2


《亮剑》中李云龙说过: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

斯大林的这次红场阅兵,确实有点亮剑的意味。这次亮剑,不仅仅是亮给德国人看的,同时也是亮给苏联人看的。


1941年11月7日,对于苏联来说,这是特殊的日子,这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纪念日,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举国同庆的日子。然而,苏联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德国数百万大军已经入侵苏联,并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濒临莫斯科城下,德国的先锋部队距离莫斯科已经不到200公里的路程。

斯大林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在莫斯科的红场举行阅兵,很符合斯大林一向来的铁血手腕。其实斯大林此举应该还是冒着比较大的风险,毕竟在这个特殊年代,莫斯科可能会存在着德国的特工,斯大林出现在阅兵仪式上,极有可能成为特工刺杀的目标。


但是斯大林还是坚持举行了阅兵,并出现在阅兵仪式上。

斯大林此举,无非想表明态度。既是向德国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是在向全苏联人表明自己的决心:血战到底,绝不退缩!

虽然斯大林因为其铁血手腕,现在的评价不是那么好听,但是在红场阅兵这一件事情上,他确实是表现出来一个国家领袖应该有态度。这一次阅兵,应该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让苏联人挺过寒冬。

这次红场阅兵,被人称之为俄国(苏联)历史最狼狈不堪的阅兵,没有整齐划一的军阵,也没有光鲜亮丽的军服。


但就是这支刚刚从红场踏过的部队,直接奔赴了第一线,创造了一个冬天的奇迹。


胡史乱翔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下令德军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突袭,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28个师被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

时间临近11月,德军集中了180万军队,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逼近。这当中德军的先锋机械化部队距莫斯科仅有25公里。

11月1日,朱可夫在回答斯大林关于是否能在红场举行阅兵式时说:“纳粹德军在最近几天内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在10月份的作战中遭到了极其严重损失,现在正补充人员兵力和调整部队的部署。但是

德国军队能够而且肯定要进行破坏行动。”

但是斯大林仍然决定要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在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为了防备在庆祝活动中遭到空袭,从其他方面军调来两个师的空军保卫首都莫斯科的防空。而且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证,决不让一架纳粹德国轰炸机飞到红场的上空。

阅兵式如期举行,阿尔捷米耶夫中将任检阅总指挥,布琼尼(1883—1973)元帅检阅部队。

斯大林站在列宁墓的观礼台,激动地对受阅部队发表了历史性的演说:

“红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利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得到歼灭战。

在演说的最后,斯大林列举了俄国的伟大先驱者和民族英雄的名字。

斯大林的讲话结束后,红场上,口号声、掌声连成一片,全场都在高呼:“乌拉!”

阅兵结束后,参加阅兵的数十万官兵随即开赴前线,所以这既是一场阅兵仪式,也是一场壮行仪式。

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但尽管如此,这场阅兵仍然被称为“冬天神话”,因为它点燃了一个国家的斗志,尽管天气极度寒冷,但每一个苏联人的内心都是热情高涨。

当阅兵开始后,无线电波把阅兵的消息从红场传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德国柏林。在没有人向他汇报此事的前提下,希特勒也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希特勒立刻命令手下接通位于莫斯科前线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先是严厉训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元帅,然后要求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司令接电话,给后者1小时赎罪时间,要求将莫斯科阅兵现场炸得片甲不留!

尽管当天下着鹅毛大雪,天气并不适合飞行,但德军飞机还是强行起飞了,当它们接近莫斯科上空时,遭到苏军歼击机和高炮部队的猛烈阻击,甚至有多架苏军米格-1歼击机直接撞向德军飞机。结果,没有一架德军轰炸机能飞到红场上空,倒是有25架飞机被苏军击落,剩下的机群只好悻悻地逃回基地。

1941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红场大阅兵,在德军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压迫下,数十万苏联军人在斯大林的号召下,顽强地进行了阅兵仪式,这其中还包括在神不知鬼不觉情况下从前线调来的几个步兵营与民兵团。这场大阅兵点燃了苏联人民反击法西斯的斗志,增强了战斗必胜的信心,驱走了对纳粹德国的恐惧,在抵抗德国侵略的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得不说作出这一英明决定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当之无愧的苏联民族英雄。

原创作品,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1941年6月22曰,纳粹德国希特勒大举进攻苏联。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1800公里的战线全面开战。纳粹德国集中180万兵力,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同时向苏联西南边境进攻。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过基辅保卫战,苏联红军全线败退,28个师被歼,70个师人员死伤过半,德国近卫军巳经攻至距离莫期科城不足2百公里。

在这种军队节节败退,士气需要提振的关键时刻,苏联情报人员得知日本不可能进攻西伯利亚,苏联可以抽调50万大军用于西南方向。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闪电袭击苏联,闪电袭击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西南重镇基辅,兵临莫斯科城下。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成为骄兵的情况下,斯大林审时度势,决定于1941年11月7日上午,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2.8万名红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的组成方队通过莫斯科红场,接受了战争之神斯大林元帅的检阅,斯大林检阅完部队后直接由朱可夫元帅带向了战场。

莫斯科红场阅兵不是苏联的意气用事,而是斯大林审时度势作出的英明决策。为了阅兵,加强了莫斯科的防空力量,使得德国轰炸机无法到达红场上空。通过阅兵方式,大量调动部队,瞒天过海地瞒过了德国军人,顺利通过了部队的调整,也是苏联胜利的一个原因。同时麻痹了德国军队,提振了苏联士气,为彻底打垮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

有的说,是斯大林走的一步险棋,不该在哪个节骨眼上举办阅兵仪式。取得胜利实属侥幸。其实不是这样。尽管德国从1941.6.22日开始采取闪电战术袭击苏联,从1800公理的苏德边境上发动进攻,但是自从打赢了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辅几个大城市大战以后,德国在距离莫斯科成200公理的地方围困几乎三个月,但是不能前进半步。说明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捍卫苏联独立自主。

总之,我觉得斯大林的决策的确需要勇气,的确是冒着德国可能飞过来的炮火,但是斯大林经过周密计算,精确谋划本次阅兵,应该是有备无患,应该是瞒天过海,应该是最好的实现了战略转折。如果把本次阅兵仅仅作为一次独着险着,那么就是小看了战神斯大林!


zhuqinglin


德军如猛虎出山,猛攻苏联。

一路势如破竹,几百万苏军被歼灭。

苏联已经决定,将古比雪夫作为备用首都。

部份机关和单位开始搬迁至古比雪夫。

若德军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兵锋直指莫斯科。

按当时情况,莫斯科无法守住。

苏联将古比雪夫作为备用首都,不失一步好棋。

但是希特勒缺少战略眼光。

乌克兰基辅地区,拥有苏军重兵集群。

尽管该重兵集团战斗力下降明显,被动挨打,没有翻身希望。

但要歼灭,还需一步步走。

希特勒猴急猴急。

将古德里安重装甲集群,从进攻莫斯科方向调回,转而协助围歼基辅苏军的德军。

古德里安冒然犯上,反复陈述快速击破莫斯科苏联守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希特勒来了狠劲,强令古德里安重装甲集群转攻基辅。

莫斯科防守的苏军,当面压力减轻。

苏军大本营,利用德军攻击莫斯科迟滞的有利时机。

加强调兵布署。

同时紧急调动俄远东地区的冬季作战军团。

加紧赶赴莫斯科,准备莫斯科会战。

但是这些布署军民并不知晓。

免不了担忧。

故,斯大林同志,高瞻远瞩。

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

参战的将士,由斯大林亲自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作战。

一来,提振士气。

二来,鼓舞人心。

斯大林同志,首创。

获得极大的成功。

故,非常之时,出非常之举。

#凌远长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