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张首晟在美去世,杨振宁曾预言他必获诺奖

著名科学家张首晟在美去世,杨振宁曾预言他必获诺奖

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于12月1日去世。根据张首晟家人和物理系的电子邮件通信得知,他此前一直在和抑郁症作做斗争,但家人没有透露他去世的原因……

12月6日消息,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于12月1日去世。

斯坦福校方之前请了公关专家来处理此事,当地警方认为是自杀,目前已经结案。根据张首晟家人和物理系的电子邮件通信得知,他此前一直在和抑郁症作做斗争,但家人没有透露他去世的原因。

著名科学家张首晟在美去世,杨振宁曾预言他必获诺奖

我们心怀悲痛地告知大家,在与抑郁顽强对抗后,我们敬爱的首晟在12月1日——上周六意外离世。

许多人知道首晟是因为他是一名知名科学家和思考者,而我们了解他、敬爱他,是我们的丈夫和父亲。首晟珍惜与家人一起的时光胜过一切,为我们可以抛开一切。在家族度假的时候,他喜欢带我们去看世界上最美的自然景观,足迹所到之处,喜欢与我们分享古老的历史故事,鼓励我们提出新想法,开发兴趣。首晟渴望通过科学研究见证世界的奇特,他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孜孜以求的精神。

他最喜爱的William Blake的诗歌,可以体现他对探索和发现美好的终生追求: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yt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mity in an hour.

在此悲伤难抑之际,我们对给予我们支持和慰问的人们表示感激。不过,我们希望公众在我们面临如此沉痛的时刻,尊重我们的隐私。

“对他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

2009年,张首晟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张首晟是2013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还是杨振宁的弟子,杨振宁曾评价:“对他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著名科学家张首晟在美去世,杨振宁曾预言他必获诺奖

1987年张首晟博士毕业时与杨振宁的合影

2017年7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科学家王康隆、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张首晟、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寇煦丰等团队合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存在,张首晟及其团队将其命名为“天使粒子”。

张首晟天使投资的斯坦福大学初创公司VMWare是云计算产业的领军公司,曾市值高达480亿美元。多年来,张首晟教授努力推进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

2013年,张首晟与他斯坦福的学生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他同时还担任丹华资本董事长,丹华资本目前仍在正常运营。

著名科学家张首晟在美去世,杨振宁曾预言他必获诺奖

丹华资本关于张首晟去世的邮件

个人简历:

张首晟(Shou-Cheng Zhang),美国华裔科学家,祖籍江苏高邮,1963年生于上海。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

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1979年(大二),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

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7年,进入加州大学的圣芭芭拉(SantaBarbara)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9年底,结束博士后研究,与妻子余晓帆一起到了SanJose的IBM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93年,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其中重点是拓扑绝缘体,在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电子学、强关联电子系统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成果。因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的开创性研究。

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2009年,张首晟入选 “千人计划”,并回国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在杨振宁先生创办的高等研究院工作,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十分成功,比如发现了三维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10年,获欧洲物理奖 (Europhysics Prize)。

2012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Dirac Medaland Prize),美国物理学会Oliver Buckley奖。

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获物理前沿奖(Physics Frontier Prize),与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一起登台领奖。

2014年,获选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被视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人选。同年11月,美国富兰克林奖委员会决定将2015年度富兰克林物理奖(Benjamin Franklin Medal)授予张首晟,以奖励他在拓扑绝缘体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该奖历届得主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居里夫人(Madame Curie)、霍金(Stephen Hawking)、杨振宁,与116位诺奖得主,还有发明大师爱迪生(Thomas Edison,电灯发明者)、特斯拉(Nikola Tesla,交流电网发明者)、贝尔(Alexander Bell,电话发明者) 与莱特(Orville Wright,飞机发明者)。

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7月,张首晟与其他几位华人科学家宣布发现“天使粒子”,这是继“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后量子物理的又一里程碑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