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雙一十百千萬”工程為廣大群眾送去“文化大餐”

今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通渭縣立足實際,創新求是,在全縣組織開展“雙一十百千萬”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菜單式確定活動細節,點出一桌色香味佳的“文化大餐”。

以“雙一”為統攬,確保“大餐”“骨骼”硬氣。“雙一”就是活動主題必須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個重點工作目標,讓活動旗幟鮮明、立場突出,讓內容凸顯特色、形式涵蓋全面,既彰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氣神,又突出通渭鮮明地域特點。“雙一”為全縣文化體育活動提出了指導精神,同時也賦予主導靈魂,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撐。

以“雙十”為構架,確保“大餐”“菜品”質量。“雙十”就是由10個(類)部門分別負責實施10個重點方面的活動。具體確定由縣衛計局、教體局、文廣局、工會、婦聯、團縣委、文聯、體育中心、科協和各鄉鎮等10個(類)部門共同負責,重點開展以籃球為主的球類、以秦腔為主的戲曲類、以通渭小曲為主的曲藝類、以書畫文學攝影為主的藝術類、以太極拳為主的武術類、以廣場舞為主的舞蹈類、以社火為主的民俗類、以健康教育為主的講座類、以縣內先進典型為主的報告類、以主題教育為主的大型節目類等10個方面的重點活動。既是由職能部門立足工作本職選定相近的活動項目,同時又讓設定的具體文化體育項目靠近職能部門,形成兩兩

相聯,交錯互補工作格局;不僅加強了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又靠實了各項活動的責任主體;不僅推動了工作落實,又確保了“大餐”的“菜品”質量。

以“雙百”為標準,確保“大餐”“規模”有度。“雙百”就是在全縣組織100場曲藝演出、100場文體活動。在4—10月,組織城區各曲藝班社輪流演出100場以上;組織縣級以上經典體育賽事10場、大型文藝演出10場、群眾性體育賽事30場、書畫展覽20場、衛生保健知識講座20場、先進典型報告會10場,共100場次。對所有活動類別的開展次數進行量化,是在開展紮實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廣大群眾需求和文藝體育班隊之間協調共進的基礎上,最大化發揮縣內現有的文體隊伍資源優勢,最大化發揮活動影響力和感染力,最大化提振全縣群眾致富精氣神,在增強精神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建成小康社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以“雙千”為基礎,確保“大餐”“能量”豐盈。“雙千”就是組建鄉村文化體育隊伍1000支,實現群眾文化體育隊伍行政村和自然村全覆蓋;組織開展文體活動1000場(次),實現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和影視放映活動村組全覆蓋。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縱深開展,農村產業發展展現蓬勃生機,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廣大群眾對親身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願望逐漸迫切,對本土傳統文化活動的需求逐年增加。今年,是全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是全縣產業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一年。立足縣情實際,展望未來發展,躬身踐行求是,開拓創新工作。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及時提出在全縣開展“雙一十百千萬”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為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繁榮全縣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培育文明鄉風,促進移風易俗,深入推進精神扶貧等工作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

以“雙萬”為目標,確保“大餐”“能量”發力。“雙萬”就是常年參加活動、參觀流動科技館人數雙過10萬。“雙一十百千萬”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是一項全民活動,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到隊伍建設、活動設定,再到“雙萬”目標設定,最終是要把文化體育活動推廣為全民參與的活動,要讓全縣人民群眾享受社會發展成果,其最終目標是要讓這盤色香味全的“文化大餐”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迸發強大“能力”,既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添精神動力,堅定脫貧致富信心,推動全縣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以“督查”為要領,確保“大餐”全民共享。據悉,此項活動自3月份啟動實施以來,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及時跟進督查指導,各項活動穩步推進,隊伍組建和活動組織開展呈現常態化、穩定化和普遍化特點。至目前,承擔工作任務的9部門和各鄉鎮協調推進,10類活動齊頭並進,取得了可喜成績。據不完全統計,已在全縣各行政村、社區組建文體小分隊1208個,累計開展文體活動2800餘場(次),部分活動規模空前、形式活潑,群眾好評如潮。其中,藝術節開幕式主場晚會、通渭首屆詩詞吟誦大會、省“文藝輕騎兵”在常河鎮勝義村、榜羅鎮街區惠民演出以及藝術節期間開展的各項書畫文化展覽,體育賽事等活動等,不僅讓通渭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文化體育魅力,同時也展現出通渭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濃厚的體育氛圍。縣文廣局、文聯承辦的百場惠民文化演出活動自4月份開展以來,歷時6個月,共演出102場,參演節目1180個,參演人員3130人,參與觀眾達36萬餘人次,是通渭文化演出活動中,歷時最長、參演人數最多,受眾群眾最廣的一次演出活動。特別是廣大文藝工作者自創、自演的《十九大精神傳四方》《隴原一派新氣象》《偉大祖國新時代》等一批優秀劇目,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小曲、戲劇等形式將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和改革開放成果宣傳到了千家萬戶,極大豐富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挖掘出了一批文藝新人,為全縣文藝事業注入了新活力。

通訊員 張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