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爲何慈禧不喜反怒?

韓雨虹


滿漢矛盾

歸根結底,曾國藩是漢人,而滿清是不是滿族人的滿清。

從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起,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從未停止,並貫穿了清王朝的建立直至毀滅。有了康熙是滿清的幸運,一方面懷柔手段大力提拔漢族官僚,另一方面辣手推行文字獄。

漢族勢力被這一套組合拳打的支離破碎,有的將鬥爭轉移到地下,有的妥協進入清政府官僚體系。【不同的方式,同樣的目的,都是為了擺脫滿清壓迫,尋求漢民族的崛起】。在周培公即將平定三藩之亂時,康熙臨陣把領軍主帥換成了滿族人,便是表現出康熙即想用漢人官僚的才好,又怕漢人官僚做大做強。

怕成為第二個曹操

清末的曾國藩也是如此,慈禧怕的自然是曾國藩尾大不掉,成為第二個曹操。所以才會在看到曾國藩攻佔南京的消息後,心痛不已。就連咸豐生前曾承諾誰攻下南京,便可封王的承諾。但到了慈禧這裡,也打了折扣,只封了個一等毅勇侯。


瓦爾登的船伕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從一個故事講起,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刺馬案表面是是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實際上是慈禧和曾國藩的暗中較量。

自從湘軍剿滅太平天國之後江南就成了湘軍的地盤,出於試探或者削弱湘軍的實力,慈禧將馬新貽派駐兩江總督,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結果馬新貽上任不到兩年就被刺身亡,曾國藩再度赴任兩江總督。

關於“刺馬案”有很多說法,故事也被改編成《刺馬》《投名狀》等影視劇,“刺馬案”雖然最終成為疑案,但是深層考慮馬新貽被殺實際上是朝廷和湘軍集團的一場博弈,慈禧所擔憂的無非是湘軍做大影響朝廷在江南的控制力。

實際上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朝廷應該是喜憂參半,喜得是動搖大清根基得太平天國被滅,憂的是通過這一戰漢人武裝力量得以壯大,成為了朝廷的隱患。

喜憂參半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根本原因,湘軍是漢人武裝。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給了滿清當頭一棒,朝廷正規軍被打的潰不成軍,在八旗和綠營已經不堪重用的情況下朝廷無奈只得飭令各省舉辦團練,湘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

推翻太平天國之後湘軍已經成了最大的武裝力量,如果此時曾國藩振臂一呼黃袍加身也並非沒有這個可能,雖然曾國藩堅定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甚至為了讓朝廷放心主動裁撤湘軍,但是在慈禧眼裡這些都不值一提,根本原因是漢人地主武裝和滿族統治者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

其次湘軍的地盤太敏感

推翻太平天國,曾國藩佔領了江南的富庶之地,雖然遭遇戰亂這裡仍然是朝廷的錢袋子,朝廷望眼欲穿的太平天國鉅額財富不翼而飛,這些都讓統治者高興不起來。

慈禧不喜反怒的表述是不恰當的,畢竟太平天國曾經席捲半個中國,讓滿清疲於應付,滅了太平天國朝廷自然欣喜異常,但是面臨的新的煩惱就是已經做大的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甚至是漢人地主武裝。


一點點歷史


曾國藩率領湘軍剿滅太平天國,說慈禧不喜反怒,在慈禧玩弄帝王術打壓曾國藩的某些個瞬間,面上的確有點這意思。

但剝去這層權謀假象,說慈禧“不喜反怒”是不準確的,較恰當的說法應該是“喜憂參半”。

為何喜?這是顯而易見的。太平天國勢盛時佔據江南半壁江山,乃清廷心腹大患,現如今讓曾國藩剿滅了,慈禧怎能不喜,內心只怕還會是狂喜。

說慈禧內心會狂喜,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太平天國覆滅之時,慈禧聯合慈安剛垂簾聽政不久,這時候的慈禧還遠沒到獨宰清廷朝政的階段,內政外交的實權有相當一部分還在助她政變上位的恭親王奕訢手裡。江山半壁不穩,慈禧當然沒有打壓奕訢,收攏皇權的現實基礎,現在好了,太平天國被滅了,這等於是曾國藩無形中送了慈禧本人一份大禮,一個打壓奕訢的機會。

與清廷與慈禧本人,太平天國被滅都是極大的利好,慈禧怎能不喜。

但在當時,慈禧喜的確實不夠輕鬆,因為伴喜而來的還有一份沉重的憂。

慈禧憂什麼呢?

首先,自清初吳三桂引發三藩之亂後,清廷最大的忌諱就是漢人掌有兵權。太平天國被滅時,曾國藩不僅是握有兵權,而是他手裡的兵權足以對清廷構成生死威脅。倘若曾國藩反了,對清廷而言,其危害兇險程度至少不會小於太平天國。

這等於是猛虎在側,慈禧當然很憂慮。

其次,對於沒反的曾國藩,慈禧一方面要防範,另一方面還不得不賞。但怎麼賞又頗讓慈禧傷神。因為文宗皇帝在世時說過——“攻克金陵首功之臣封王”。可封曾國藩為王吧,弄不好能助長他由王而帝的野心,不封吧,似乎又成了君是戲言。

簡而言之,對曾國藩必須賞又不好賞讓慈禧很憂煩。

還有就是曾國藩九弟曾國荃攻陷金陵後的所作所為讓慈禧很生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曾國荃為首的湘軍很可能私吞了太平天國多年積攢下的“聖庫”財物。要知道,清廷很想得這筆錢來渡國庫空虛的難關。

這事朝輕了說可以定性湘軍是不畏朝廷威嚴的驕兵悍將,朝重了說這就是欺君,性質嚴重的抗上。

為了維繫朝廷的威嚴,對立下大功的湘軍,慈禧必須懲罰,但這個度怎麼把握?也夠慈禧琢磨的。

入情入境地想一想,這幾方面累加到一起,確實夠慈禧憂的。

此時的慈禧不過三十歲的樣子,但她呈現出來的朝堂智慧卻不輸歷史上那些頗有手腕的帝王。

對於防範曾國藩,這事幾乎從曾國藩領兵之初就開始了。到了太平天國被剿滅時,清廷對曾國藩的防範實際到了什麼程度呢?

總體上,清廷的滿蒙軍事力量已對曾國藩的湘軍構成了合圍之勢,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曾國藩一定看得到。

更關鍵的是,慈禧對大湘軍體系已實現了局部瓦解,其內部的互相制衡已經形成。

簡單說,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看似出自一處,實際卻是一軍制衡著另一軍。就這一點,曾國藩就不敢輕舉妄動,光一個左宗棠就夠曾國藩受的了。

再說賞與罰。

怎麼賞?怎麼罰?既考慈禧的政治智慧,又考慈禧的政治魄力,說到底恩威並重要足夠老道。

慈禧是怎麼幹的呢?

賞罰兩道上諭幾乎是同時送到曾國藩手裡的,賞在前,罰再後。

在賞上,慈禧最終沒給曾國藩封王,只給了一等侯,但與此同時,慈禧又定下了基調,凡漢臣,曾國藩的功名為上限,今後無人可越。

除了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慈禧對其他人很大方,凡有功之人都賞了,皆大歡喜的意思在這一刻很足。

但緊接著皆大歡喜的就是措辭嚴厲的罰,在這道懲罰性質的上諭裡,慈禧點名訓斥了曾國荃,並將湘軍在攻克金陵過程中的種種過錯、汙點統統直指了出來,可謂是魄力十足。

整體而言,在慈禧那裡,憂最終沒成患;而喜則是一點沒浪費。


黑句本


慈禧不喜反怒,這是個偽命題,能夠平定太平天國慈禧是非常高興的,無論是湘軍還是淮軍,一路打勝仗時一路封賞的聖旨來報,而且賞的基本都是漢臣,那時候只要打了勝仗就有賞 ,舉例九洑洲戰役,封賞了一大堆漢軍的巴圖魯,提督銜、總兵銜,黃馬褂、將軍、遊擊、副將,很多。

圖為楊嶽斌,湘軍水師統帥,與太平軍屢立戰功,賜巴圖魯,任福建水師提督,封一等輕車都尉,後任陝甘總督,主持長江水師,中法戰爭時馳援臺灣,後繪像紫光閣。

說慈禧不喜反怒是民間根據後續發展,民間著作刻畫出來的,一是裁撤湘軍,二各路軍的將領,曾國藩只封了一等侯爵,雖然是世襲罔替,但功勞最大沒封公爵,有些低了,李鴻藻也只封了一等伯爵,比曾國藩還低,而左宗棠更低,只是二等伯爵,而銘軍的劉銘傳最後也只混到個男爵,最低。

圖為劉長佑,湘軍將領,剿太平軍時賜巴圖魯,任布政使,廣西巡撫,歷任直隸、兩廣、雲貴總督等職,抗法戰爭時練兵備戰,後因病去世。

當年太平軍鬧得厲害時,咸豐情急之下說過:滅長毛者可論滿漢皆可封王。這句話也是流傳於平間的小說戲曲,曾國藩的弟弟曾老九還抱怨,為什麼不兌現承諾,講的有板有眼的。其實這都是無據可查,不過說實話,咸豐才是真正排斥漢人的,慈禧是比較倚重漢臣的,如果咸豐在世的話,估計曾國藩連一等侯都撈不到,要知道曾國藩奉旨辦團練後出征,但熬了6年後才掌握軍政實權,都是咸豐那貨手裡捏著不給。

劉坤一,湘軍將領,與太平軍作戰時升任江西巡撫,戴花翎,光緒期間任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洋務代表之一,東南互保的參與者。

平定太平軍的時候,慈禧剛剛掌權,也是一言堂,當時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滿族宗室勢力很大,慈禧是非常相信漢臣的,也是慈禧真正大膽起用了漢臣,只是滿臣排斥漢臣,擔心勢力蓋過頭處處打壓,我估計如果不是奕訢,慈禧肯定能封幾個公爵出來。

湘軍將領孫開華,剿滅太平軍獲巴圖魯,官至漳州總兵,後署理廈門海防,官至福建提督,曾在福建、臺灣抗擊侵略者,曾大敗法軍。圖為孫開華在臺灣淡水修築的炮臺。

再說另一邊,清廷倚仗的蒙軍開始平定太平軍被打得到處竄逃,沒辦法啟用了漢軍武裝,蒙軍調去剿滅捻軍叛亂,當漢軍滅了太平軍時,僧格林沁帶領的蒙軍還在北方捉迷藏呢,沒多久僧格林沁又被小兵一棍子挑死了,蒙軍頹敗,慈禧以後漢臣的總督、提督、巡撫、總兵如雨後春筍一樣,慈禧如果防著不會如此重用。另外,清朝的爵位有三個體系,一個是宗室爵位體系,一個是蒙古爵位體系,一個是功臣爵位體系,不要把侯爵和親王作對比,不是一個體系的。


圖文繪歷史


她怕曾國藩謀反,後來看到曾國藩很忠心,才安心


安逸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只有慈禧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