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校长的荣耀时刻,却刺痛了我们的心

徐安娜,来自苏州大学的大一学生,本次中国创新教育年会的学生论坛演讲嘉宾。

她的演讲,并不如弟弟妹妹们那么“炫”。那些小学生、中学生啊,实在精彩——自己编程、开发课程、举行画展、专注演讲、组织社团、独立制片……他们拥有怎样的起点,他们拥有怎样的资源,他们拥有怎样的梦想!我在台下,不由得想起我的有着独立音乐人身份的学生。那位姑娘常常自称“老阿姨”,我每每看到,就笑,哦,你是老阿姨,我岂不是老爷爷?然而,这个时代就是这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呶,大名鼎鼎的钱志龙在演讲时,就满怀敬意地把王熙乔介绍给大家——九七年生人,高中学历,初中文凭……“而他,就是探月学院的创始人,是我的老板。”

也许,教育的底线,也包括尊重孩子的天赋,不打扰孩子的生长。

徐安娜,则更像是我们身边的小女孩儿。

她是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进入一所希望小学读书的,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老师的敬业态度和教学水平似乎也不值得敬畏,那个操场啊,是用煤渣铺成。有一次,她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了金奖,却因为自己的“出身”觉察到了他人轻蔑的眼光。

她的题目,是“我与教育的爱恨情仇。”

恨从何来?

徐安娜谈到了三点。

其一,老师用“打星星”的方式,伤害了小孩子写作的兴趣。

其二,因为阶层的差异,感受到自卑。

其三,繁重的学业负担,让人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对于以数学为代表的同生活割裂的刷题,使人怀疑教育的意义。

爱从何来?

徐安娜同样也谈到了三点。

其一,在初一时,因为作文而得奖,获得了一本书作为奖品,这本书就是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最为触动她的一句话,是“重要,不是伟大的同义词,而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其二,在高一时,她遇到了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并非“批改作文”,而是同学生通过纸笔对话——这明明就是心与心的碰撞。

其三……老老实实地讲,我竟然出了神,恍恍惚惚没听进去,只是记得了一句话:包容,使我思想飞扬。

我的概述,当然是简略的。但徐安娜同学的讲述,则是动情的。讲着讲着,这位姑娘哽咽了。

我身边的付锦校长很自然地拿起纸巾,小跑着到舞台前,递给了她。

我想,在那一刻,在台下的每一位用心聆听的老师,都会想要给徐安娜一点安慰。

一点暖。

正如主持人赵桂霞校长在她演讲结束时,把她拥入怀中。

虽然知道是主办方的刻意安排,但我仍相信安排之前的巧合——

本次年会的另一位演讲嘉宾,此时也被主持人邀请上台。

邱华国,苏州半书房的创始人,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无锡市名校长,无锡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耀眼的头衔。

而他之前的工作单位,是无锡市蠡园中学——正是徐安娜的母校。也就是说,当年把《我很重要》作为奖品赠送给这个当年敏感、自卑的小姑娘的,正是邱华国校长。

师生同台。

这不是一份惊喜吗?

更何况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来自全国的三千余位教育者面前,深情地回忆这样一件和自己有关的小事,并由衷地表达对这样一次点亮的谢意。

这不是莫大的荣耀吗?

我们这一生,不知会影响多少生命!

有的,我们知道,有的,我们不知道。

有的,我们问心无愧,有的,我们追悔莫及……

我教了八届小学毕业生。

第一届,不少已经为人父母。

第八届,则刚刚进入初中学习。

不知道你们过得怎么样?

我有多少无法弥补的失误,乃至错误。

今天想来,不觉心头一痛。

教育,有太多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教师又能努力做些什么,能努力不做些什么呢?

如徐安娜所讲的“恨”,我们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或者说起了怎样的作用?

你的教室,是你的教室。

你的学生,是你的学生。

你,是你。

2018年12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