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凯旋门原来是仿制品,模仿的是意大利君士坦丁凯旋门


建筑与雕塑是历史最忠实的叙述者,别管它们的建设者们最初想要表达什么,仅是这些人在具体实施时做出的建设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就会给后人留下遐想。这一点,当我们今天站在罗马君士坦丁一世凯旋门下,就会体味得格外明显。

君士坦丁凯旋门位于斗兽场和废墟之间,为纪念君士坦丁一世312年米里维桥战役的胜利而修建,是罗马现存凯旋门中最新的一座。

当年,拿破仑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之后以此为蓝本,打造了巴黎凯旋门。所以君士坦丁凯旋门虽然是罗马三座凯旋门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罗马艺术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值得一看。

这座凯旋门本身的壮伟与肃穆自不待言。只是当人们凝视上面的浮雕,却会发现诸多“拼凑”之处。立柱是弗拉维王朝的,蛮族战士雕像和门圈中楣来自图拉真时代,圆形壁龛属于哈德良的。特别是正面左上角的两块浮雕,更是表现了马可·奥勒里乌斯皇帝率领军队出征前动员和训示的场面。君士坦丁这样对待“五贤帝”的雕像用意何在?抑或是在建设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工程难题?

凯旋门上方的八块浮雕板是当时从奥理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原件已被珍藏在罗马首都博物馆。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而每根圆柱顶端的达基亚囚犯大理石雕像则很可能来自图拉真广场。只有两个小拱门上方的圆形浮雕描绘了这场战争的场面。


君士坦丁凯旋门的浮雕就表现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意志,那就是秩序和服从。

从斗兽场到君士坦丁凯旋门,我们一眼可以收尽这两座古老的建筑。可以把它们取进同一个相框。但这两座宏伟的建筑,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正是因为这些浮雕,就是这一圈的浮雕,使这座凯旋门成为艺术史上最有争议的一座建筑物。

对于这些个横的一群小浮雕,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在20世纪之前,学者们普遍把这些浮雕看成是粗制滥造的产物。而且这些人物个个都像木偶一样,以前那种表现前排后排的那种场景进深的手法现在也不会用了,后排这个脑袋就这样简单地切一条线然后放在这个脑袋的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