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1962年,她15岁。青春的旗帜在豆蔻年华的脸庞猎猎飞扬。命运眷顾她出演《冰山上的来客》女主角“古兰丹姆”。

半生只演一部戏,却在几代人心中刻下烙印。

岁月荏苒,时隔五十二度春秋。当她出现在山东卫视《金声玉振•之电影传奇》的舞台上,铅尘洗净,韶华褪尽。没有了少女时窈窕的身材和艳若桃花的容颜,惟一不变的,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眸,安然而祥和。

她,叫阿依夏木。阿依,是月亮的意思。夏木,是蜡烛。阿依夏木,就是月光下的蜡烛。

有人称,这部电影成为新中国电影中的永恒经典。也有人说,阿依夏木的一生,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时代文化精神象征。

——戏里,她塑造了美丽善良的塔吉克族姑娘形象,光彩照人。那首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旋律也一直在传唱。

——戏外,她尝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丈夫背叛离婚,拉扯四个子女,身患疾病却照料重症前夫,老少三代住一室居无定所,儿子入狱,生活窘困年过百半复出接戏……

人生处处有磨难,但不逃避。直面活着,就是一种最好的修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宋祖英 - 百年留声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1

花儿曾经是那样的红

天真烂漫的人生花季,她无意插柳,却结出了令人艳羡的果子。

一次去医院看同学,被到处辛苦找女主角的赵心水发现。这位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眼前一亮:女孩长相、身材和气质,尤其那双又大又黑、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正是他们想象中的“古兰丹姆”。

阿依夏木的家人答应后,赵导如获至宝。试过妆,剧组的人都跳起来:“太棒了,就是她!”

她跟着剧组千里迢迢来到长春,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被选中扮演影片中阿米尔的阿不力米提,和扮假古兰丹姆的另一个女演员。

突如其来的机会,有时会让人一下子转换不过人生角色。

她的戏份拍的很慢,倔强的小女孩急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拼命学汉语,跨过了沟通障碍后很快适应了拍戏,有些场景还即兴发挥,出乎导演和剧组意料。

在“叼羊大会上和心爱的阿米尔相认相拥”镜头,拍了几十遍。每到拥抱时就卡壳,双双被导演“凶”了一通,阿依夏木大哭一场终于想通了,主动拥抱“阿米尔”,把少女的美丽和青涩展现得十分动人。

1964年,电影公映。

冷峻壮美的帕米尔风光、美妙抒情的音乐插曲,美丽清纯的古兰丹姆形象……在全国观众心里扎下了根。影片成为六十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也让她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1970年代末,她的形象刊登在《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那时彩色照片少,很多照相馆把她的形象照翻拍成黑白照片,广为销售和传播,还有的将黑白片着了色彩。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年隆重推出《20 世纪新疆图片纪实:往事回眸》一书,阿依夏木成为“20 世纪新疆数十名杰出人物和有特殊贡献者”之一。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2

有一种不幸,叫直面前行

由于父母坚决反对,她拒绝了成为长影厂专业演员的机会,也最终与中央戏剧学院深造失之交臂。

从1962年7月到次年3月,拍了九个月的戏,学业也中断了九个月。

回学校后,课程跟不上了,只能和刚入学的新生一起重读。后来辍学,又要侍奉远在阿图什得了重病的老“阿娜”。待到母亲病愈返校时,一场运动开始了。

1966年,19岁的阿依夏木和28岁的库尔班结婚。六年后,做了三个孩子妈妈的她,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成了乌鲁木齐粮食系统普通职工。十多年后又调到油脂公司当化验员,一干又是十多年。

她一直在繁累的工作岗位,却没有抱怨,也没因周围人对自己崇拜而得意。诚实达观的生活态度,更是受到钦佩和尊重。

对生活尽心尽力,对工作竭心尽力,对人善良友好,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垂青她。

第四个孩子出生后,丈夫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平静的日子动荡不安。丈夫接着在1986年提出离婚,1987年她同意复婚,1988年又离婚,后来拒绝前夫再次复婚的请求。

无漏又遭连阴雨。尾骨摔伤,患上冠心病……因为内退,她每个月收入只有180元,为解决吃饭问题,她学会了裁剪衣服维持家用。

再坚强的人一旦穷困潦倒,也应对不暇。

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没有体力再做下去了。1994年,47岁的阿依夏木不得已办理了病退,处境更为艰难。410元的退休金,面对的是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几次病重花光所有积蓄。1998年后,医药费报销越来越少,病情越来越重,因没钱去医院只能硬挺着。家境困难连几万元的房改房都无力买下,三代人挤在一套很小的房子里。

一连串的不幸降临在她身上,这个曾经光耀的坚强女人黯然神伤。

父亲是七十年代在雨中的露天场地,才看到女儿主演的电影,他懊悔当初对女儿的阻拦。在后来临终前对女儿最后的遗言是:早知道你遭受着这样的命运,我当初真的应该让你去深造。

差之毫厘的选择,铸成谬以千里的命运轨迹。但人生,没有让父亲捶胸顿足的后悔药,更没有让女儿从头再来的回程票。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3

有一种“爱”,叫不计前嫌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阿依夏木依然善良如初。得知前夫胃癌晚期,而且和她离婚后18年中找过4个老婆,可重病在身都离开他时。不计前嫌,顶住压力回到前夫病榻边,为他倒屎倒尿,陪他走完最后日子。

对待婚姻,她就像影片中的“古兰丹姆”一样,坚贞而执著。

丈夫去世后,阿依夏木完全累垮了,几近崩溃。可命运之神依旧没有怜悯她!

2002年,这位为整个家庭辛劳半生的维吾尔族母亲,辗转千里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哈尔滨,憩身于南岗区一所普通民宅,过着难以想像的拮据日子,这一切都是为羁押在看守所的27岁小儿子。

在长达一年时间里,经常有一个衣着简朴、面带倦容,步履蹒跚的老迈身影,每隔几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给家属送物品”的队伍里。

后来,儿子动情回忆儿时情景说,那时家里很穷,伙食差,可每一顿饭,母亲都亲手调剂得那么可口,给他做的“拌面”至今依然唇齿留香……

本想自己闯荡,衣锦还乡,却因一时不慎误入歧途,让母亲旧伤填新愁。

在探望儿子的一年中,这位56岁的母亲辗转于看守所、律师事务所、法院之间,一些人以为这位明星很有钱,就不择手段地欺骗。远在新疆的老母亲因担忧女儿和外孙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得知噩耗后,阿依夏木心脏病复发,幸亏房东及时发现,被送进医院。

母亲送进来的缕缕关爱,让高墙内的儿子无限温暖,更深感愧疚。一些中老年人写信或打电话来安慰她,鼓励她,让她坚强、乐观些,使她备感亲切和温暖。

面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磨难,放下沮丧,才是唯一的选择。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4

有一种重出江湖,虽被迫但可敬

社会和人们没有忘记她。

通过哈尔滨演艺界几位热心人士牵线搭桥,广东巨星影业与阿依夏木签了约。公司力邀她加盟电视连续剧《女人不是水做的》拍摄,她扮演一位“妈妈”,极为投入,导演很满意。

2004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播出《冰山上的来客40年后再聚首》特别节目,阿依夏木、阿米尔和剧中其他健在角色的扮演者,被主持人朱军请到了演播室。

不断有记者上门采访她;应邀为一些影视单位和企业做促销宣传;也有媒体邀请她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甚至上电视屏幕⋯⋯给她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乐趣。

阿依夏木在大众面前的重现,让曾经的几代人得到了一次重新回忆单纯年代和自己青春映像的机会。而对她自己来说,是人生遗憾的一次弥补、疲惫心灵的抚慰的最佳良方⋯⋯

与《冰山上的来客》主要角色阿米尔、杨排长等老演员及其子女一起,拍了一部名为《天山紧急行动》的电视剧。

2008年,她与阿布都力米提在跨越半个世纪之后再度聚首,联袂参加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续集《红》的拍摄。

再次踏入演艺圈,有人说这是老树发新枝。她坦陈“我只有继续工作,才能维持这个家……”和那些动辄玩复出或隐退游戏的明星比,阿依夏木的复出让人心酸——仅仅为了维持生计!

但正因为这些,也让大众知道,纸醉金迷的娱乐圈中,还有一些让我们可敬可佩的“明星”。

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会不同。对阿依夏木来说,既有流星般耀眼的火花,又有太多漫长的磨难。但她的善良和纯朴,对待生活困境的平静态度和坚强心志,令人敬佩。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5

有一种生命的厚度,叫淡定待人生

对于三十、四十、五十年前的影迷来说,如果能拂净记忆尘埃,还有多少人能想到她?

1998年5月24日,中国电影华表奖和中国电影第二届夏衍文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特意邀请阿依夏木和阿不力米提,观摩此次电影盛节。

主持人特意把两位老人请上主席台,说:六十年代初《冰山上的来客》,是解放后电影的代表性佳作,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经久不衰,我们要真诚感谢站在这儿的“古兰丹姆”和“阿米尔”,以及创作拍摄了这部经典性作品的所有老一代电影艺术家们!

话音未落,台下又是一片热烈的掌声。阿依夏木站在那里,心潮起伏……再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知道人们并没有忘记她。

2003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邀请《冰山上的来客》剧组人员做客《艺术人生》。

栏目现场,这位风华不再的老人,发髻一丝不苟,衣裳简朴整洁。一路带着四十多年遭受的生活动荡和磨难,带着饱经人间烟火沧桑后的平静、祥和、乐观、坚强,以及生命的厚度。

当阿依夏木与“阿米尔”倾情演唱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在场观众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给阿依夏木做过一个专题,许多怀念她的观众,在荧屏上又看到了“古兰丹姆”的形象,非常激动,热情地写来不少信,给她以鼓励。

2013年5月7日晚,阿布都力米提因前列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阿依夏木听闻后,更新了微博悼念他。

匆匆的时光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温暖的记忆。

遁着阿依夏木走过的岁月痕迹,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百孔千疮的心!但她用那份从容和恬淡拾起散落一地的旖旎,正是很多人流年深处被感动的一季花雨。


人物|一部戏演半生,冰山再无“来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